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阜阳汉简_周易_卜辞试探
2017-01-21 | 阅:  转:  |  分享 
  
周易研究2008年第5期(总第九十一期)

收稿日期:2008-06-26

作者简介:黄儒宣(1978-),女,台湾台北人,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生。

阜阳汉简《周易》卜辞试探

黄儒宣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台湾台北)

摘要:阜阳汉简《周易》在卦辞和爻辞之后,都有具体卜问事项之辞,由于不见于今本而引起学者注意。本文举出敦煌汉

简占书,性质与阜阳汉简《周易》相近,亦在卦名之后接抄卜辞。并进一步比对传世典籍与出土文献,认为这类卜辞应源于

《日书》。褚少孙所补《史记·龟策列传》实受《日书》影响,所以语言形式与之相同。厘清其间关系之后,可以发现阜阳汉简

《周易》这类融合《日书》的《周易》,可能对焦延寿“焦林直日”之说有所启迪。

关键词:阜阳汉简;周易;日书;敦煌汉简占书;焦延寿;焦林直日

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82(2008)05-0013-05

TentativeResearchontheDivinatoryRecordsintheHanBambooSlips

ManuscriptoftheZhouyiExcavatedatFuyang

HUANGRu2xuan

(DepartmentofChineseLiterature,TaiwanUniversity,Taipei,Taiwan,China)

Abstract:IntheHanbambooslipsmanuscriptoftheZhouyiexcavatedatFuyang,therearesomedivinatoryrecordsattachedtothe

hexagramandlinestatements,whicharousescholars’attentioninthattheydidn’tappearinthecurrentversionoftheZhouyi.Thispa2

perintroducestheHanbambooslipsmanuscriptdivinatorybookdiscoveredatDunhuanginwhichtherearealsosimilardivinatoryre2

cordsaffiliatedtothehexagramandlinestatements.Further,throughdrawingreferencesfromthereceivedclassicsanddocumentsex2

cavated,thispaperpositsthatthiskindofrecordsshouldoriginatefromtheRishu(BookfortheChoiceofAuspiciousDays).CHU

Shao2sun(afamoushistorianintheWesternHandynasty)infactwasinfluencedbytheRishuwhenhesupplementedtheHistorical

Records·BiographiesoftheDivinersbyTortoiseshellandStalks,asaresult,hisexpressingstyleisidenticaltothat.Havingclari2

fiedtheirrelationship,wecanfindthatsuchkindofmanuscriptsoftheZhouyiwhichassimilatedtheelementsofRishumighthavein2

spiredJIAOYan2shou(afamousimage2numerologistintheWesternHandynasty)tocorrelatethehexagramsandlinestoseasonal

points.

Keywords:HanbambooslipsmanuscriptatFuyang;Zhouyi;Rishu;HanbambooslipsmanuscriptdivinatorybookatDunhuang;

JIAOYan2shou;Jiaolinzhiri

阜阳汉简《周易》出土于安徽省阜阳市双古堆1号汉墓,墓主是西汉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卒于汉

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因此竹简的下限年代得以确定。同墓还出土了二十八宿圆盘、六壬栻盘、

太乙九宫占盘(第18页)[1],以及《日书》、《刑德甲》、《刑德乙》、《向》、《五星》、《天历》、《星占》、《汉初

朔闰表》、《相狗》、《算术》等数术书籍(第12页)[2]。

除了阜阳汉简《周易》之外,六十四卦之下附有卜辞的,笔者目前只发现敦煌汉简释文号1787可供

参照:

旅:闻盗事;有凶事;有客从远所来;有所得。(第288页)[3]

31

“旅”,敦煌汉简隶定为“张”,然而此字与敦煌汉简释文号2365、2368A的“张”字形有别。罗振玉(第

95页)[4],林梅村、李均明(第47页)[5],劳干(第208页)[6],大庭修(第76页)[7]都将此字释为“旅”。至

于其性质,罗振玉云:“占书但存旅卦一简。《汉志》蓍龟十五家,其中筮书以下易占凡十家,此不知为何书

也。”(第95页)[4]大庭修认为是《日书》(第76页)[7]。比较两者可以发现,敦煌汉简在简首书写卦名后就

直接接抄卜辞。内容包括击盗、闻言、客、求财物等,并以分栏方式抄写的卜问事项。此批汉简有纪年者

166枚,最早的为西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最晚的是东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年)(第3页)[5]。

关于阜阳汉简《周易》的性质,张政烺认为这是当时实用的本子,基本上保存了作为卜筮之书《周

易》的原始面貌。(第96页)[8]韩自强则说:

现在可以与这些卜辞相互发明的,只有保存在《史记》里的《龟策列传》。这是司马迁录用禇少

孙的材料随《史记》流传下来的。这篇被人斥之为“取太卜杂占卦体及命兆之辞,义芜,辞重沓,殆

无足采”的《列传》,却为我们保留下完整的龟卜的方法,从钻、灼方法到占卜程序,卜祝命兆辞和根

据呈兆形状来推断吉凶、祸福。虽然是《龟策列传》,却只谈到龟卜,筮占部分并没有流传下来,阜

阳《周易》卜辞多少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龟策列传》记载的占卜内容,除“击盗”、“请谒”、“闻

言”之外,其余贞问内容大致与阜阳《周易》卜辞类同,不过阜阳《周易》卜辞贞问的筮主多是“人

主”、“人君”、“有土之君”、“大臣”等社会上层的统治者,似乎比《龟策列传》里求卜问卦的人群高

不少的档次。(第96页)[8]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中记有《易经》十二篇,而在“数术略”中,则记有若干种属于蓍龟家的《易》,

大致有:《周易》三十八卷;《周易明堂》二十六卷;《周易随曲射匿》五十卷;《大筮衍易》二十八卷;《大次

杂易》三十卷;《於陵钦易吉凶》二十三卷;《任良易旗》七十一卷。阜阳汉简《周易》当属蓍龟家。(第22

页)[9](第266页)[10]

在探讨阜阳汉简《周易》与《龟策列传》的关系之前,必需对褚少孙所补《史记·龟策列传》有所了

解。据《史记·大史公自序·集解》引张晏曰:

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已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

傅靳蒯列传。元成之间,褚少孙补阙,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列传,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

(第3321页)[11]

褚少孙在《龟策列传》明言写作过程:

臣以通经术,受业博士,治春秋,以高第为郎,幸得宿卫,出入宫殿中十有余年。窃好太史公传。

太史公之传曰:“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各以决吉凶,略窥其要,故作龟策列传。”臣往来长安

中,求龟策列传不能得,故之大卜官,问掌故文学长老习事者,写取龟策卜事,编于下方。(第3325

页)[11]

可知褚少孙是在元、成年间,从大卜官、掌故文学长老习事者那里,将龟策卜事搜集而来再汇编在一起。

也就是说它们有着不同的来源,而这一点从命兆之辞可以看得很清楚。首先,命兆之辞有重出之处,分

别是“首仰足肣有内无外”、“横吉下有柱”、“呈兆首仰足开”,全都重复出现。其次,这些重出的命兆之

辞,吉凶有互相矛盾之处。如“首仰足肣有内无外”的系者、居官、岁稼、兵;“呈兆首仰足开”的行者、来

者、闻盗、遇盗等。这对于使用者来说,无疑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由于褚少孙取得的龟策卜事来源不一,

而且至少有两种以上的版本,才会有内容重复、吉凶互相矛盾的情况。因此现在所见的龟占杂说是褚少

孙编写而成的,并不是在此之前就有定本流传。理解龟占杂说形成的过程之后,对这部份的性质才能有

足够的认识。

褚少孙所补《史记·龟策列传》龟占杂说,开首为十二月名及龟兆名称,拟称之为“十二月龟兆图”,

原文为(第3238页)[11]:

三月二月正月十二月十一月中关内高外下四月首仰足开

肣开首俯大五月横吉首俯大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41

张守节《正义》曰(第3238页)[11]:

言正月、二月、三月右转周环终十二月者,日月之龟,腹下十二黑点为十二月,若二十八宿龟也。

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引张文虎曰(第1313页[11]):

案正月下正义云:“言正月、二月、三月右转周环终十二月者,日月之龟。”疑旧式本依日躔之

次,从亥位起,正月右旋,十二辰列于上,辰者日月所会,故名日月龟矣。其卜兆别在下方,传写错

乱,致不可解,今依正义寻之,尚可得其仿佛,别写如左(原文为竖排,故为“如左”):

四月三月二月正月中关内高外下首仰首俛

五月十二月大足开足肣横吉

六月十一月

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张大可《史记全本新注》认为本段大意是说(第2099页)[12]:

日月之龟,腹下有十二黑点,代表十二个月份,按从左到右的顺时针方向数点,自三月、二月、正

月直到十二月,满一周。用日月之龟占卜时,依某点附近兆纹,即可推断某月某事之吉凶。

张文虎复原的图深具启发性,但如果不加己意完全依照古代汉语书写习惯,由上至下、由右至左,试还原

如下(本图为了方便电脑排版作了必要的调整,原图应顺时针旋转九十度):

三月二月正月十二月十一月中关内高外下

四月首仰足开肣开首俛大

五月横吉首俛大

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由复原的图来看,十二月龟兆图可能是呈现逆时针方向旋转,龟兆可能书写在十一月名之下。

以龟图为占卜的实例,可以参考尹湾汉墓九号木牍正面的《神龟占》,中段绘一神龟图像,上段是说

明文字。神龟分为八个部位。占测时以后左足为起始部位,按右行方向数日数,从当月朔数到占测之

日,看所数到的是神龟的什么部位,以此定占测结果。所占测的似是盗者的情况。(第2页)[13]

《史记·龟策列传》的十二月龟兆图提到一年十二个月,似乎是以月份为依据,联系龟兆,以占断行

事吉凶。除此之外,十二月龟兆图之后紧接着的一段文字为:

卜禁曰:子亥戌不可以卜及杀龟。日中如食已卜。暮昏龟之徼也,不可以卜。庚辛可以杀,及

以钻之。(第3239页)[11]

据睡虎地秦简《日书》:

毋以子卜筮,害于上皇。(甲种101正贰)(第197页)[14]

毋以子卜筮,视□□□□□,命曰毋(无)上刚。(乙种126)(第241页)[14]

辰……不可卜算。(乙种191贰)(第248页)[14]

可知在《日书》中,子、辰之日皆不可进行占卜。

综合上述,褚少孙所补《史记·龟策列传》的部分内容,可能受到《日书》的影响,语言形式才与《日

书》相近,不能据此认为阜阳汉简《周易》是属于蓍龟家的《易》。

阜阳汉简《周易》卜辞与《日书》的关系,已经被许多学者注意。李零曾指出,阜阳汉简《周易》的特

点是每卦经文后皆附占卜之辞,文句类似《日书》类文献,可见这也是用《周易》于占卜,具有浓厚的数术

色彩。(第410页)[15]韩自强也认为与睡虎地和放马滩秦简《日书》所占卜的语辞类似。(第46页)[8]

胡平生更曾就离卦“临官立(莅)众”,指出与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稷辰》“临官立(莅)正(政)”,《入

官》“临官立(莅)政”相近。(第265-266页)[10]

举例而言,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稷辰〉的:生子、娶妇、嫁女、疾病、徙官、系囚、逃亡、卜兵、卜雨,

及关沮秦简《二十八宿占》的狱讼、追亡人、占病者、占行者、占战斗等卜问事项,都与阜阳汉简《周易》相

同,行文的方式也都是将卜问事项的吉凶逐一条列,关沮秦简卜问事项前冠以“占”字,更与阜阳汉简

51

《周易》冠以“卜”字相似。又如尹湾汉牍《博局占》的占娶妇嫁女、问行者、问系者、问病者、问亡者,及

卜问事项前冠以“占”、“问”等字,也与阜阳汉简《周易》相似,行文上则是以表格的方向排列,可以快速

地找到卜问事项的结果。

因此阜阳汉简六十四卦之下附属的卜辞,可能是源自于《日书》。值得注意的是,阜阳汉简《周易》

同墓还出土了《日书》,王家台秦简《归藏》同墓也出土了《日书》。根据《史记·日者列传》褚先生曰:

“夫司马季主者,楚贤大夫,游学长安,通《易经》,术黄帝、老子,博闻远见。”(第3221页)[11]可知日者亦

精通《易经》,两者互相交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许信昌曾指出,《日书》和易卦本属两种不同系统,一为以历法为基础的择日之术为主,另一则以蓍草

排列组合的变化,来判断吉凶,所以见不到易卦是可以理解的。到了汉代,易学大盛,数术家们为了强化数

术理论的权威性,将《易经》引入择日之学,六日七分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这只是个假设,仍有待往后的

探讨。(第149页)[16]刘保贞曾经认为孟喜、京房的卦气说,都是把卦爻画当作日历的符号来看,他说:

西汉易学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孟、京的卦气说。孟喜和焦赣、京房的卦气说虽略有不同,但都是

“分六十卦(或六十四),更直日用事”(《汉书.京房传》)。这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把卦爻画当作日

历的符号来看待的。从孟、京卦气说的来源看,孟喜得自“易家候阴阳灾变书”。京房受自焦赣焦

延寿,“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汉书.儒林传》),“其说长于灾变”(《汉书.京房传》)。这二说都是

讲灾变的,因而大同小异。……。因而我们认为在“隐士”之间流传的卦气说所反映的卦爻直日法

可能更接近卦爻画的原始用途。若果如此,则卦爻当日,每日(或时段)下系以表示吉凶的辞句,这

不就是过去常用,现在还在民间使用的老皇历吗?我以为《易经》就是商末周初王室使用的“老皇

历”。只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和材料的缺乏,当时具体的卦爻直日方法已难确考。(第59页)[17]

然而真正将卦、爻画皆当作日历符号来看待的,应该是焦延寿。根据《汉书·京房传》记载:

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也。治易,事梁人焦延寿。延寿字赣。赣贫贱,以好学得幸梁王,王共

其资用,令极意学。既成,为郡史,察举补小黄令。以候司先知奸邪,盗贼不得发。爱养吏民,化行

县中。举最当迁,三老官属上书愿留赣,有诏许增秩留,卒于小黄。赣常曰:“得我道以亡身者,必

京生也。”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房用之尤精。(第

3160页)[18]

所谓“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孟康曰:

分卦直日之法,一爻主一日,六十四卦为三百六十日。余四卦,震、离、兑、坎,为方伯监司之官。

所以用震、离、兑、坎者,是二至二分用事之日,又是四时各专王之气。各卦主时,其占法各以日观其

善恶也。(第3160页)[18]

费直为《易林》所作序文中详细说明“焦林直日”[19]:

六十卦每卦直六日,共直三百六十日,余四卦各寄直一日。

立春、雨水(三十日五卦,每卦直六日):小过、蒙、益、渐、泰

惊蛰、春分(春分震卦直一日):需、随、晋、解、大壮

清明、谷雨:豫、讼、蛊、革、夬

立夏、小满:旅、师、比、小畜、乾

芒种、夏至(夏至离卦直一日):大有、家人、井、咸、姤

小暑、大暑:鼎、丰、涣、履、遁

立秋、处暑:恒、节、同人、损、否

白露、秋分(秋分兑卦直一日):巽、萃、大畜、贲、观

寒露、霜降:归妹、无妄、明夷、困、剥

立冬、小雪:艮、既济、噬嗑、大过、坤

大雪、冬至(冬至坎卦直一日):未济、蹇、颐、中孚、复

61

(从大雪后将坎卦入数断,从立冬后四十五日,系王相不断。)

小寒、大寒:屯、谦、睽、升、临

每两节气共三十日,管五卦,逐日终而复始,排定一卦相次管六日。凡卜,看本日得何卦,便于

本日卦内寻所卜得卦,看凶吉。

前文已经谈过,阜阳汉简《周易》卜辞、敦煌汉简占书皆应源于《日书》,一条卜辞可能代表一日的行事宜

忌。由于阜阳汉简《周易》每卦每爻之下皆有卜辞,如此一来,六十四卦加上三百八十四爻,则可表示四

百四十八日的吉凶。焦延寿可能就是在此基础上,为了与一年的日数相配,将六十四卦的震、离、兑、坎

四卦各主一日吉凶,其余六十卦每爻各主一日吉凶,加起来代表一年三百六十四日的行事宜忌。

在焦延寿之前,孟喜已有“六日七分”之说。汉武帝制定太初历,一年的日数为三百六十五日又四

分之一日。将一年的日数除以震、离、兑、坎四正卦之外的六十卦,每卦得六日又八十分之七日,简称

“六日七分”。孟喜为了迁就太初历,因此卦爻最后分得的并不是整数而是分数,与焦延寿的“焦林直

日”不同。焦延寿虽向孟喜问学,然而另有其学术根源。据《汉书.儒林传》:

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寿。延寿云尝从孟喜问易。会喜死,房以为延寿易即孟氏学,翟牧、白生不

肯,皆曰非也。至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易家说皆祖田何、杨叔元、丁将军,大谊略同,唯

京氏为异,党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房以明灾异得幸,为石显所谮诛,自有传。

房授东海殷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皆为郎、博士。繇是易有京氏之学。(第3601页)[18]

焦延寿独得的隐士之说,可能与阜阳汉简《周易》、敦煌汉简占书这类融合《日书》的《周易》有关,所以

才会创立焦林直日,以六十四卦直日用事。

焦延寿的生卒年不详,闻一多推测为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至宣帝建昭四年(公元前35

年)。(第80-81页)[20]连镇标推测为公元前86年至前7年。(第3页)[21]晚于阜阳汉简《周易》。

现在根据出土文献阜阳汉简《周易》、敦煌汉简占书,可以看出《周易》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日书》而

呈现新的样貌,对于焦延寿的焦林直日产生影响。藉此便能了解秦汉之际,方术之士如何将《易》与数

术之学融合于一炉,丰富我们对于秦汉易学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8).

[2]胡平生.阜阳双古堆汉简数术书简论[A].出土文献研究:第4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8.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汉简[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6]劳干.居延汉简──考释之部[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6.

[7]大庭修.大英图书馆藏敦煌汉简[M].京都:同朋舍,1990.

[8]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简介[J].文物,1983,(2).

[10]胡平生.阜阳汉简周易概述[A].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研究:第3辑[C].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11][汉]司马迁.史记[M].台北:鼎文书局,1995.

[12]张大可.史记全本新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13]连云港市博物馆,东海县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尹湾汉墓简牍[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5]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6]许信昌.秦简日书数术的探讨[D].台北: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

[17]刘保贞.从卦爻辞的内容看其性质[J].周易研究,2006,(4).

[18][汉]班固.汉书[M].台北:鼎文书局,1976.

[19][汉]焦延寿.易林[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1.

[20]闻一多.中国上古文学年表[A].闻一多全集:第10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1]连镇标.焦延寿易学渊源考[J].周易研究,1996,(1).责任编辑:刘保贞

71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