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徐霞客游记——2017年1月23日
2017-01-23 | 阅:  转:  |  分享 
  
《徐霞客游记》

明朝











三个版本的《徐霞客游记》。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柳宗元的一句话和我看见徐霞客雕像时的思绪形成某种谙合。

江边的雕像刻画了一个身背行囊,手拿草帽,衣着飘逸,目光炯炯的徐霞客。

站在他身旁,向前望,寻找他两眼的聚焦点,目光竟穿越到了另一个新的空间:“风翳净尽,澄碧入流。”

《徐霞客游记》,为了寻觅那青衫博带下的仙风道骨。60多万字的游记,记录了他从眉宇清隽的少年到风烛残年的老人的所见所思。

步步都是险境,步步都是犯难,千山万水行来,自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岩石,洞壑,瀑布温泉的猎奇:从动物,植物生态品种的比较到矿业,手工业,物种的记录。他的足迹遍布奇山险壑,他无惧穷山恶水,因为他是大自然的朝圣者,他懂得朝圣路上必经磨难,所以他的脚步是那么气定神闲。









《徐霞客游记》连环画版。

热爱地理的信念使他到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与长风为伍,与云霁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当他俯观山河壮丽,仰叹星河辽阔,在残垣老树之下点起油灯,燃起篝火,记录星宿位移,在我心中他对理的信念幻化为对美的信念。

当他用毛笔记下“程愈迫,则流愈急。”中国的探索脚步踏入一片新的天地。

游记所保存的关于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广泛,深入的考察记述,比起喀斯特地貌的研究来,徐霞客远远走在了前面,他是历史的创造者。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他仿佛有腾云驾雾般的本领云游四海?

徐霞客出生书香门第,年幼受父亲影响喜欢读历史,地理之类的书籍。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

在父母的鼓励下,肩挑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家。

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









两个版本《徐霞客游记》和插图。

从小种在徐霞客心中的幼芽渐渐成长,他感到心里有什么要崩裂要挥扬的东西正在夺门欲出,于是他出发了。

出门时定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吧。

当他攀上冲天的山峦,周围云雾萦绕,是不是有吐纳天地的万丈豪情?

穿着一袭青衣,衣袂在风中舞动,这时远处山头的一片云弥漫飘散过来,把他包裹在内,一同回归山岚,他是否更强烈的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与自然融合,决定一生与其共舞?

正是这份痴爱,让兼具童稚般不泯灭的好奇和圣人般老道练达的思维。

我仿佛看见,他一手拿着枯树叶制成火炬,一手抚摸着崎岖的岩壁,走进岩洞。耳边叮咚的滴水声,潺潺的流水声,组成一支小夜曲。

他久久地蹲着,把手放入溪流中,感受那清凉的仙露爱抚的从自己的手指间穿过,他仔细观察溪底溪岸,经长时间冲刷已温润如玉,乳白色中镶嵌着古老的黄褐,他有敲下一块带走的冲动,最终还是作罢。

火炬的光芒渐渐微弱,他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他把自己的理想付诸行动,果真迸发出灿烂耀眼的光辉来。他说:“我带着一把铁锹,什么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好一个“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临死前手里还紧紧握着考察中带回的两块石头。

崇尚科学,尊重自然,他用一生实践了这八个字。

“把理想都放到生活方式中燃烧吧!”徐霞客啊,“仙风道骨,死而后已”,我仿佛听见您说。





















徐霞客旅行线路图。



徐霞客简介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第一阶段:1607年—1609年,28岁以前。是游历的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1.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从家乡江阴乘舟入运河,游太湖,并登眺东西洞庭两山,访灵威丈人遗址,母亲为他这次出游制作了“远游冠”,以壮行色。

2.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游历齐鲁燕冀京师(今山东,河北,北京)诸地。他沿京杭大运河北上过京口(今镇江),扬州,并横渡长江。进山东,游览曲阜,泰安等地,拜谒孔林,访孟庙以及孟母三迁的旧迹,凭吊峄山古桐等。

第二阶段:1613年—1633年,28岁至48岁的游历阶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3.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春,与江阴迎福寺莲舟和尚一起,先抵杭州,东行经绍兴,宁波渡海游落迦山(今普陀山),无游记。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自浙江省宁海县出西门,第一次游游天台山和雁宕山(今雁荡山),有《游天台山日记》和《游雁宕山日记》。

游天台山的路线:三月的最后一天自宁海县城启程,四月初一进入天台县境,四月初九离开天台山。徐霞客游览华顶峰,石梁飞瀑,断桥三曲瀑布及珠帘水,寒岩,明岩,鸣玉涧,琼台,双阙,赤城等地,沿途经过天封,万年,国清,方广诸寺。

游雁荡山的路线:游天台山后从黄岩进入雁荡山。四月十一日登灵峰洞,十二日游灵岩,十三日观赏大龙湫瀑布,十四日翻山越岭,冒着生命危险寻找雁湖。

4.万历四十二年(1614)冬至次年春,溯长江而上,游京口,扬州,金陵(今南京)等地,尤其着意于二十四桥明月,三十六曲浊河等名胜古迹。

5.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浔阳叔翁一起,过完春节即由水路南下至杭州,经安徽休宁抵白岳山,再游黄山;又经徽州,金华过仙霞岭到福建崇安,游武彝山(今武夷山)。有《游白岳山日记》,《游黄山日记》,《游武彝山日记》。

游白岳山的路线为:正月二十六日出休宁县西门,至二月初一日,皆在白岳山。先游览东部齐云岩景区,包括天门,珠帘水,榔梅庵,太素宫,文昌阁,舍身崖诸胜,并眺览三姑峰,五老峰,紫霄崖。后经西天门,双溪街游览了西部石桥岩景区,观石桥飞虹,龙涎泉,登棋盘石,游观音岩,寻龙井。













徐霞客游记画照。

金钱带来的繁荣,只是假象,总有一天会幻灭!只有文化的繁荣,才能传承悠远流长!海纳百川的文化,才是真正兴盛的根基!

——徐霞客。

献花(0)
+1
(本文系知行合一6oa...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