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孙文的'文品“
2017-01-27 | 阅:  转:  |  分享 
  
孙文的“文品”

——再读《穿越心灵的步履》

李春慧

读孙文老师的“文”,要比认识孙文的人早一年多。孙文老师和郑旭东老师是老乡加文友,郑老师在网上介绍让我看孙文的文章,我就偷偷地由夏秋(郑老师)的空间,拐弯抹角地进入“黑虎一文”空间趴墙头偷窥。不看不知道,一看就上瘾,渐渐地做下了毛病,一天不去他的空间,就感觉缺少点啥似的,就这样,我熟悉了他的文字,喜欢了他的文风和文品。

名人见面难。我几次求郑老师要与孙文先生见面,郑老师说,同孙文见面的人需要考核。后来,不知道他们两个人怎么考核我的,同意接见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初学者。我们当时见面的时候场面很大,有大名鼎鼎的作家、评论家、诗人谢幕,小说家路春等文学界的前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文老师:他剩下高挑的个,和蔼的脸,头,走路轻轻松松,是非常帅气,蓬蓬勃勃的小老头儿。一见面我就感觉他的人和他写的文章一样,滔滔不绝,和蔼可亲,一下子没有了距离感,好像是认识很多年的老朋友,坐在他身边,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认识孙文老师,我好像是奔跑在野地里的小孩子,忽然间,找到了一棵可以乘凉的大树。在这棵树下,我认认真真地学习他的人品,学习他的文品,收获多多。他的《穿越心灵的步履》文集出版后,我更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先略读,后读,有的文章读了好几遍,是最近生活中一件愉快的事情。他几次让我在读文集后写点什么,我一直不敢造次,也不敢说不写,谢幕先生写了序,路春先生,郑旭东老师题了跋,我再胡言乱语,他肯定说:你小丫头片子,我写文章的时候,你才哇哇学语......。所以,三番五次,几次停笔,不写,又感觉不吐不快,拖到今天,心血来潮,就啰啰嗦嗦实话实说几句,权当向老师汇报工作了。

文如其人。看孙文老师文集,感觉最大收获就是一个情字,故乡的情,父母的情,亲情,友情,爱情都洋溢在很多文章中。几十年来,老师远离故乡在外拼搏,始终没有忘记巴彦这个故乡,巴彦是他梦中的思念,失意时他想到是故乡,淡淡的乡韵鼓舞他继续奋进,稍有成就时,故乡又是他想报答的第一个地方。正如郑老师评价他的那样:作者将我们领到那驿马山下,少陵河旁,一起去看驿马仙弈,听溪水咚咚。荒草甸上,仿佛看见作者和童年伙伴在抓帼帼,逮蚂蚱,还有那可亲可敬老父亲,老妈妈,村姑,村嫂们……每一篇文章就是一片土地,土地上有作者儿时劳动的身影,有青年时期激情燃烧岁月洒下的汗水,懵懵懂懂的爱情。每一个方块字就是一坨黑黝黝的土垃块,这上面长着水灵灵的柳蒿芽,婆婆丁,还有那亮晶晶晨露映着太阳,跳动在草叶上的小蚂蚱......。情是营养液,情是增长剂,每个人离开了情就长不大,孙文老师我曰他的大树,因为他是在情中成长过来的,所以,郁郁葱葱,风雨不摇。

文贵有神。孙文老师出身一个普通家庭农民,曾是下乡青年,又当过乡镇领导,后进入部队做军人,官至团职。看他的文章,感觉有一种激情在燃烧,有正能量在故舞人心。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篇文章的内涵,他的文章反映出来的思想都是积极向上的,读后心里暖洋洋的,写家乡,写亲人,写事件,都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观察,去思索,小事情见大道理,大家喜欢他的文章,这也是其中有神原因。这个神,就是精神,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民族的精神,一种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更是一种振兴中华的精神。

文中蕴情。孙文老师重情重义的品德,我们文友有目共睹,在文集里更表现淋漓尽致,感人肺腑。他有好几篇文章写郑旭东老师,谢幕老师,也经常提到路春老师,在这些文章里,他一直充满感恩之情。都说文人相轻,在孙文老师的文章里不是相轻,而是相敬。他的文集都是在用心,用情,用笔在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家乡,感恩所有关爱支持他一路走过的人。在文章之外,孙文老师更是重感情,多日不见,他总是第一个打电话问候,聚会的时候总是第一个买单,别人有困难,他第一个帮助,他的书几乎每个人要就给,光邮费花了不少钱。他真正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师者。所以,他的朋友多,天南地北,赠书都邮差了好几次。

???读孙文老师《穿越心灵的步履》,对我心灵是一次洗礼。对我的文品的一次过滤,他给我在文学路上攀登竖立了一个梯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默默无语几十年的孙文老师终于铁树开花,一本书,花开千朵,花香千里。我不会写序,不会题跋,就写这读后感吧!

??喝酒品味,读书品人。写的不好,老师别怪,俺啥也不说了,哪天,见面多敬您老人家几杯,写书你老肯定又来词了。

?

献花(0)
+1
(本文系作家郑旭东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