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28《引爆点》读书笔记
2017-01-31 | 阅:  转:  |  分享 
  
TippingPoint引爆点读书笔记如何制造流行我们的世界看起来雷打不动,但只要你找对了一个点,它就可能被引爆。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
尔读书笔记:@鱼头PPTerTippingPoint引爆点“周围的世界看上去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但是只要你找准位置,轻轻一触
,它就可能倾斜。”——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传染病流行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同样的,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认为流行需要个别人
物、附着因素和环境三个法则。第一个是个别人物法则,联系员、内行、推销员等角色在发起流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二个是附着力因素
法则,流行物本身就应该具备让人过目不忘,或者至少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附着力。第三个是环境威力法则,意思是发起流行的环境极端重要。个别
人物法则联系员领域人物领域人物领域人物领域人物联系员我们实际上我们是通过几个个别人物与世界联系起来的,而且我们与这些个别人物只有几
步之遥。我们称这些个别人物为联系员。个别人物法则内行领域知识领域知识领域知识领域知识内行我们有一种人愿意主动搜集掌握不同产品价格和
商场信息。他们喜欢主动和消费者讨论这些信息,并且喜欢对别人的请求给予回应。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内行。个别人物法则推销员知识库:内行推
销员联系员我们我们我们我们我们如果说内行是知识库为大家提供信息,联系员是社会粘合剂四处传播信息,那么推销员就是反应条件,说服大家相
信原本不一定相信的信息。附着力因素法则有一种特别的方式能够使一条具有传染性的信息被人记住,这种被人记住的力量就是附着力。附着力的界
定很大程度上是违反了直觉的,只要在信息的措辞和表达上做一些简单的修改,就能在影响力上收到显著不同的效果。一般消息一般消息+=措辞&
表达修改加工消息受众消息受众曾有人做过实验:用宣传册宣破伤风的危害性,结果只有3%的学生去医务室接受预防注射;而在宣传册中加了一副
圈出医务室位置的地图,列出接种的具体时间安排后,接受预防注射的学生达到了28%,这里的地图和时间表就是附着力因素。环境威力法则在流
行传播过程中,环境威力法则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一个现实环境中最细枝末节,就能决定流行潮是否发起。如果一个窗子被打破,过了很久也没
有人来把它修好,行人就会以此推断这是个没人关心,没人管理的地方。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犯罪率开始上升。破窗理论破窗理论认为,
犯罪是可以传染的,就像时装潮流一样,犯罪可以由一扇碎玻璃窗蔓延到整个社会。不过流行潮的引爆点不是某个人,而是其所处环境的某个特征。
同样,改变环境的细枝末节,就能阻止犯罪流行潮的蔓延:纽约地铁站的严重犯罪就因为“清洗涂鸦、严惩逃票”而减少。环境威力法则流行浪潮的
矛盾之处在于,想要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流行潮,你先得发起许多小规模的流行潮,而且要保持这些小规模群体间的联系。当一个组织规模的规模超过
150人时,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就存在问题,层级之间的限制就开始严格。150这个数字代表了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的社交关系。150法则军队
中作为基本战斗单位的连级建制始终保持在一定规模,如果人数过多就很难使成员达到彼此默契的程度,降低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样,想要
引爆大规模流行浪潮,不妨先发起许多小规模群体的流行,因为小群体内的交流更多,容易引发流行,然后形成大规模流行潮。写在最后:第二遍看
完《引爆点》后,我觉得这本书可以说一类书的框架:环境威力法则的部分内容和《正能量》的表现原理想通,甚至提到了一样的实验;而《自营销
》实际上就是附着力因素法则的实践版。满满三页纸的读书笔记,虽然把精华部分放到PPT上也不过10页,但是这本书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建
议对营销和流行潮感兴趣的朋友购入这本书(突然发现我是内行哦^_^)。《引爆点》读书笔记分享人:@鱼头PPTer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