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老子一语道出的玄机
2017-02-06 | 阅:  转:  |  分享 
  
老子一语道出的玄机——谈《道德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甘肃省渭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曹一鹏相传远古时代,在今洛阳市孟津县境内的黄河支流中,出现
一头形似骆驼,左右生翼,马身龙鳞,高八尺五寸的海兽。这头海兽在惊涛骇浪中踏波飞走,如履平地,它背上的斑点规则、美丽,细看是左三八、
右四九、中五十、后一六,人们看其如龙似马,就叫它为"龙马"。伏羲氏听说后,特地从他的都城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乘桴(小筏子)来孟津
观看。他从龙马背上的斑点受到启发,遂发明了八卦,开创了我国远古文明。为了纪念伏羲和龙马的伟大功绩,后人将八卦叫做"伏羲八卦",把伏
羲驯服龙马的地方叫雷河,把龙马出没的河道叫图河,图河干涸后叫图河故道,还在雷河村旁修建了龙马负图寺。其附近还留有马庄(桩)、八卦台
等遗迹。神话传说固然不可信,但是它说明了中华文明确实起源于河图洛书。由“河图”“洛书”生发出来的《周易》,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连孔老夫子也曾经发出感慨:“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历来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河图洛书,《易经·系辞上》“是故天生神
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中国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样的断句都是后人的
造作与其原意相差十万八千里,是后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好处,而造作的神话传奇,是对人们的误导。《易经·系辞上》中的这段文字断句应该是这样
的“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意思是:因此老天爷产生神
奇的东西了,圣人就效法它。天地发生变化了,圣人就模仿它。老天爷显示出各种现象了,圣人就能通过推测知道是吉祥还是凶险,圣人就能描画形
容它,看到一条河出现了,圣人就感悟其中的道理画出了图形,看到交叉的河流出现了,圣人就感悟其中的道理著写成了文章,圣人就效法其中的道
理。《道德经》是老子研究世界、研究《易经》而形成的世界文化葵宝,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髓,《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道德经》被称为万经
之王。详细静心阅读《道德经》,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真正破解“河出图,洛出书”的奥秘。《道德经》中老子明确论述自己的心是
才是众妙之门,无论何人,都是以自己的心认识世界的,尽管世界是客观的,而认识世界的心却是主观的,主观和客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啊
!老子认为心的运动变化是有,即意识,知觉,心的静止不动是无,即潜意识;其中的有对应人们所说的已知世界,无对应人们所说的未知世界;简
单的说心中只存在有无,世界只能由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构成;心和永恒运动变化的世界普遍的联系着,故心的本来性质就是灵动;心中的有是由联
系产生的,联系就是力,就是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因缘,心中的无不一定就是对应的世界不存在,很可能是由于心的惯性很大,缺乏活力,运动
变化不明显,自己没有察觉,有和无也是在相互分别比较中显示各自的相貌的;有和无的概念实际上也是自己内心之中的有,是自己的意识,而真正
的无什么形象概念都没有啊;自己心中本身就有天地,就有整个世界的全部信息,只是人们常常只注重有,抛弃和忽略了心中的无,所以看不到全局
整体,不了解世界的真相。老子认为认识世界离不开人们心中的觉知啊!“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都是在用心去观,观是认识
世界的根本方法啊!观又有适合不同情况的两种方法:在心里没有任何念头的时候,即没有分别心的时候,心中的事物是一个整体,因此,只需观察
关注它的微妙变化,出现问题状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就没有担心害怕的事情了,因为全面整体的看待事物,所以能够认识事物的奥妙;而在
心里有念头的时候,就可能会有分别心产生,具有分别心的时候,心中的事物被分割成若干个局部,局部之间的界线就出来了,特征就出来了,局部
之间的对立就出来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就出来了,出现问题状况,就要辨别、巡查各个局部的界线、特征和作用,根据各部分的情况及时做出针对各
部分的相应解决措施,才能解决问题,才能没有忧患,因为不断的进行比较,所以能够认识事物的特征特性。分别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划分出来,
辨别出来,即就是人为地造出界线来;比较就是把不同的事物放到一起,寻找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相同点就是事物的共性即普遍规律,不同
点就是事物的特征特性。综合就是无分别心,平等对待各个局部,整体的看待事物,关键是要观察事物的细微变化;分析就是通过比较研究,不平等
的对待各个局部,关键是要了解各部分的特征功用,人们认识世界不外乎这两种方法途径啊!老子一语道破天机,人们迷惑的关键原因,是心清静不
下来,内心之中没有真正的全局整体啊!六识皆向身外寻,怎知天地身内存。分别比较万物出,万物有道皆相冲。执着注意藏真相,凡夫难见自性空
。性空原说力无数,思维误时失机凶。随缘自然靠感应,内外一体动时同。生命本由联系起,真相原在有无中。绝学息心进道途,绝非轻生觅坟冢。
观心无住得净土,玄鉴原是众妙门。河图的真相圣人看到一条河出现了,就联想到天下“一分为二”的说法和现象,于是就画出了图形,画出图形后
却发现真相是“一分为三”,于是就认识了“一分为三”的道理,因此就形成了天、地、人,即三才的概念,就形成了易经符号产生的基础,开启
了人类认识的新天地,故称开天辟地,这就是《易经·系辞上》中“河出图”的本来意思。其实大家细想的话,“一分为二”是错误的,是人们内心
错误的造作,因为我们画出图形后,就明显看到一分成了三,这个三就是阴、阳、阴阳交界线,也就是天、地、人三才。而阴阳交界线通常太细微了
,经常被人们忽略抛弃,在盘古发现真相之前,人们内心就已经根深蒂固的认为是“一分为二”,就有了“一分为二”的习惯说法,可是真相却偏偏
是“一分为三”,约定俗成为之宜,故通常都说“一分为二”,而不说“一分为三”,致使“一分为二”的错误说法一直流传至今。一个苹果它本来
是一个整体,你把它一劈两半后,这两半各自都很清楚吧!这明明显显只有两半,是“一分为二”,你会想“一分为二没”有错误啊,大家再细想,
你把这两半再合在一起,然后左右手各拿一半往两边用力拉的时候,你感觉分开它们所用的力,再有没用刀劈之前要拉开它们所用的力那么大吗?也
就是说连接强度在刀劈前后哪个大?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因为分割的时候,还出现了阴阳交界线的缘故,可是它太细微了,人们忽略了它,抛弃
了它。即使有人发现了阴阳交界线,它的状况人们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说起来人们也无法理解想象,就像是在对牛弹琴。然而阴阳交界线是人们
内心造作出来的,可是放在整体中的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因此可以设想,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阴阳交界线就是事物的真相。所以世界的真相是“
一分为三”。古代关于盘古的神话传说,就在揭示这个真理,只是人们没有静心思考问题,所以,被表面的现象迷惑了啊!大家请看中国古代的典籍
中的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
地九万里。”《艺文类聚》卷——---引《五运历年纪》这是古人根据“一分为三”的道理,描述的形象化的世界模型:天地都是混沌不清的,像
鸡蛋一样,心就在天地的中间,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化,心划分出了天地的界线,明亮透彻的部分心就把它称为天,阴暗浑浊的部分心就把它称为地,
心就存在于天地的中间,一天之内它们都有多种变化,心感到天很神奇,地很伟大。随着时间的流逝,心感到天越来越高远,地越来越厚重,自己也
长得越来越大,这样又经过了很长时间。心感到天高远到了极限,地深厚到了极限,自己也长大到了极限。后来就出现了三皇。万物真正的相貌数开
始于一,树立于三,茂盛于七,居处在九,九是指最大的数,所以说天和地的距离最远。由此可以看出,盘古是最先认识“一分为三”道理的圣人的
尊称名号,所以中华大地上有祭祀盘古的庙宇。古人认为祭祀实际上就是在回忆被祭祀神灵的言行事迹,从里面体悟深刻道理,以便于运用在自己的
生活中,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好处。古人常用圣人盘古的尊称名号来借指本心、真心,因为盘古第一个揭示了“一分为三”的道理这个内心真相,
这样就能让后人一提到盘古,就能联想到“一分为三”的道理,看到内心的真相。真正最初的河图实际就是“一分为三”道理的形象展示图形,根据
认识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可以设想它再深奥复杂,也只能是如上图所示描述三才状况。河图是盘古的杰作,因为太简单,人们感到习以为常,
没有珍藏的意义,故原作现在已经失传,只见古迹文本的叙述中提及,现今传世的河图都是后人伪造的东西。不信大家请看盘古庙山门的对联:开天
辟地,位列三才而立已。育世长民,首出万物以为君。这幅对联就揭示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的真相,开天辟地就是人类认识发展历史过程中破
天荒的大事,是揭示世界真相的认识过程中的伟大理论创举,河图虽然很简单,但揭示的道理非常深刻,它是中国古人运用整体观念考虑解决问题的
思维方式的形象展现,说明中国古人考虑解决问题的时候,任何细微的东西都不会忽略和抛弃,真正做到了统观全局、明察秋毫。领导们都说看问题
要“一分为二”这就是在隐藏事物的真相,其实他自己清楚真相是“一分为三”,因此是在真正地在愚弄人民,不让你弄清真相,那是要以关爱帮助
的名义,窃取人民的利益好处,谋取自己的私利,故老子称其为“国之贼”,主张“多闻数穷,不如守中”,号召大家都守中,让这些“国之贼”的
罪行在人们的慧眼之下暴露无遗,没有藏身之地,而人们却听不懂老子的话,仍然坚持世界的真相是“一分为二”的观点,故河图被认为是帝王之学
的精髓,这也是河图成为千古之谜的重要原因之一。大禹之前,王位是禅让制,领导都是内心无私心杂念的圣人,河图都掌握在当时的领导手中。到
了大禹的儿子启的时候,由于生产力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领导阶层产生了私心杂念,贪图安逸享乐,开始掠夺天下财富,王权成为剥削压榨人
民的工具,领导为了自己的统治,开始愚弄人民,故开示启迪人类最高智慧的河图也就逐渐的从民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有利于统治人民的各种
神话传说,真正的河图就根本没有在民间流传过多久,所以周朝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搞不清真正的河图是啥样子了,老子、孔子虽然博学多才、深谙
此道,但是没有多少人能理解明白他们的意思,故河图就成了千古之谜。《周易》是古代汉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无论孔孟之道
、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部充满神秘色彩的书,从古至今研究者络绎不绝,研究的集大成者除了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孔子之外,就属宋代理学派代表朱熹。他对易学的贡献是对义理、象数及易图学皆做了全面而突出的发展,曾作《周易本义》试图还原《周易
》的本来面目。著名理学家朱熹派自己的得意弟子蔡元定前往四川寻找两幅神秘图案,这就是传世的河图洛书。而朱熹的门徒蔡元定并非只找到两张
图案,而是三张,只是其中一幅图始终秘而不宣。直到元末明初时,才很庆幸地被赵撝歉在《六书本义》中公布出来,本书中这张图被称为“天地自
然河图”。其实这个图也不是真正的河图,是经过后人加工处理了的河图,但是它非常接近真实河图,蔡元定肯定了悟了其中的道理,明白三才之道
是帝王之学的精髓,产生了私心,故秘而不宣啊!我通过深研《道德经》经文,而今通灵,明白至理,不敢藏私犯罪,故在这里揭示河图真相,以普
渡众生,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世界的演化河图一出,让人们看到了“一分为三”的真相,认识到研究事物实际上是研究事物的阴、阳、阴
阳交界线三个部分,其中的阴阳交界线中有阴和阳之间的联系,是阴阳未判、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部分,故人们常说阴阳,不愿意提及阴阳交界线
,也经常忽略和抛弃阴阳交界线。而要描述某个部分的状况就要说清楚,说明白,故常用阴和阳说明具体状况,不需要阴阳交界线,这就是两仪,所
以古人只是创造了代表阴和代表阳的两种符号。可以看到只有两仪的整体,也就是只有阴阳的整体,不是真实的整体。一般人没有认识到“一分为三
”的真相,心中总是以为“一分为二”是真理。所以,内心的世界化生的规律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
物。圣人看到“一分为三”的真相了,所以,内心的世界化生的规律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三才,三才生九宫,九宫生27部,27部生81难
,81难生万物。圣人说法,讲述真理的时候,不得不说凡夫俗子心中的“一分为二”,但也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一分为三”的
世界真相,如果只讲天书,不看听众,对方不理解,自己徒劳无功,如果一味地顺应听众的口味,自己就会迷失方向,离题万里。故演说天地生成规
律,始终是一阴一阳,一个天数,一个地数,以明示认识事物的时候要内心灵动,不可执着,否则就会丢失大道,所以老子说,抱一为天下式,清净
为天下正,《金刚经》中说“应无住而生其心”,《心经》中说“一无所得故,心无圣碍,无圣碍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道就是人的本心、真心
,就是整个世界,从道中其实也分出了三个东西,有、无、有无交界。有就是意识心,就是已知世界;无是潜意识,是未知世界;有无交界就是妙和
徼产生的地方,但它是阴阳未判之地,说不清,道不明;无和有无交界都无法言说清楚,故可称为幽冥界,冥界,或者称为无宫。有就是太极,人们
能感觉到它是个整体,是一,故被人们认为是本位,是起始的数。故老子说道生一,这是顺应了凡夫俗子的心理。一生二,是凡夫俗子“一分为二”
的划分方法,忽略了微妙的阴阳交界线,故成了两个东西。即阴、阳两仪。二生三,实际上是通过认识世界“一分为三”的真理,把凡夫俗子忽略丢
弃的阴阳交界线重新找回来了,成了三个部分,这就形成了天、地、人三才。三才既出,一个整体就被人为地划分为阴、阳、阴阳交界线三部分,也
就是天、地、人三才,其中人在天地的中间,是阴阳未判,说不清楚的,是灵动的,可以上天,也可入地,一般人难以再进一步划分,故只是在天地
中分阴、阳,这就出现了四象,即少阴、老阴、少阳、老阳。然而在四象中,人们忽略了阴阳交界线,因此只有四象的整体是人们造作的整体,还不
是真实的世界,于是人们把阴阳交界线补上去,因为阴阳交界线说不清,道不明,可是又确实存在,人们就把它笼统的称为道,这就成了五行,即少
阴、老阴、道、少阳、老阳。所以五行学说的出现应该是在盘古之后,伏羲之前。本来是一个整体,可是由于人们的分别比较,又忽略了阴阳交界
,就划分成了阴阳两部分,离自己近的就叫内,离自己远的就叫外,化成图形悬挂起来,上面的就叫上卦,下面的就叫下卦,上下两卦又自成一体,
再划分仍然会出现各自的三才。这样整体就被划分成了六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就叫一爻,六个部分就叫六爻。因为六爻共同描述的是一个整体,所以
能够描述天下万物的情形,根据六爻状况列举不同情形,就形成《易经》中的六十四重卦。六爻虽然是对整体的分别比较划分形成的六个部分,然而
在划分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忽略抛弃了阴阳交界线,因此没有全面整体的看待问题,所以,描述的不是整体的真相,把忽略抛弃的阴阳交界线重新添
加进去,才能真正描述整体,因此,对整体正确的划分应该是七个部分,这就是七星,也称七巧,这七个部分就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
开阳、遥光。七星是在深刻认识六爻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世界真相的认识。后人对七星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星相学的北斗七星,却不知古人对北斗七星
的命名以及命名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它是古人对“把的多维世界简化在线性的一维世界从而更好地看待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形象展示,奥妙至极,古
人认为整个世界就像一杆称,人心的意识就是悬挂物,是天枢;人的身体就是天璇,是传导心中能量变化的部分;言行就是天玑,是人们影响世界的
表面东西,本心就是天权,是秤杆上的支点,是人们撬动整个世界的支点;玉衡就是定盘星,是内外是否公平、公正、和谐的衡量标准;开阳就是外
界的各种现象五彩缤纷地呈现的地方,是秤砣的位置;遥光就是秤杆的末端,是世界遥不可及、看不清楚的边界。古人认为人们的心不动,世界就是
不动的,故名天枢,心动的越厉害,世界也就变化越大,也就越复杂,内心不动这就是大道,平衡是宇宙的至高无上的法则,所以老子在《道德经》
第五章中就说“多闻数穷,不如守中”。意思就是学习列举完世界上所有的方法,任何一种方法都比不上内心的清净不动的方法。儒家的圣人孟子也
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意思是伟大的人,就是不丢失像赤子那样内心很少运动变化的状态的人。在中国语言
文字中,都可以看到七星、七巧的影子,例如七巧来财,七星高照等词语。在我们甘肃省的临洮、渭源人,在喝酒猜拳时嘴里也在喊“七七巧,八马
跑”、“巧七梅花开、元宝滚进来”,其中的七巧就是七星,公平称,八马就是八卦,元宝就是0,就是不动的本心。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有深刻的
道理,每个道理,每一个事物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字,因此,《易经》中是非常注重数理的,数理又对应着具体的形象,在形象中又体现着人们对方法
的认识理解,这就是术,这就是道理数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要彻底静下心来,真正全面整体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它的核心就是全面整体
的看待解决问题。初次划分整体,一分为三,成为天、地、人三个部分,根据三才的不同情况列举不同的情形,这就形成了八卦符号。因为八卦符号
是描述意识中整体的不同情况的,所以能描述天下万物。盘古看天辟地,创立了三才理论,使八卦符号的产生有了认识基础,产生符号使人们认识世
界的思维由具象思维阶段逐步进入了抽象思维阶段。八卦符号实际上就是二进制数的表示形式。但人们从三才理论中清楚的知道,八卦的八种符号只
是人们内心的造作相,事物的真相就隐藏在造作相的背后,所以,人们经常把八卦图和九宫图结合起来研究。这才是真正整体地看待解决问题。因为
人们在认识整体的时候,觉察到的只是心中的阴阳,真正的整体还包括阴阳交界线,以及道生一的时候人们忽略的幽冥界,而人们在描述整体中的各
个部分的时候,常常忽略会阴阳交界线,所以八卦只是在描述人们认识清楚的部分,也并非是真正的全局整体,不是整体的真相,同样的道理《易经
》六十四重卦也不是世界的全部情形,下面还隐藏着一些人们的意识看不见道不明的情形,例如《易经》乾卦和坤卦中出现的用九和用六,也就是阴
阳未判之地,即未知世界和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阴阳交界线,可以笼统的称它们为道。八卦之中加入道就是九宫,六十四重卦中加入道才是真正完
整的《易经》。古人认为九宫的九种形象已经把已知世界描述清楚到极致了,所以九是最大的极限点,是极数,古人常用九表示最大数。人心不足,
还要造作,因为道生一的时候,人们还忽略了无和有无交界线这两个东西吗,于是把它们找出来,因为都无法言说,可是又觉得它们确实存在,故把
它们统称为幽冥界,冥界,或者叫无宫,于是九宫就变成十宫了,这是人们的认识扩展到整个世界了,再没有任何遗漏和抛弃的东西了,达到了最圆
满的时候,故称为十全、十美。一件事情功成圆满了,接下来就要干别的事情,那实际上就是又回到起点,开始新一轮的造作,故中国人使用的数字
是十进制,每个位置有0,1,2,3,4,5,6,7,8,9共10种情况,逢10进一,本位归0。在本位置看不到10的符号,而只看到0
,表示归0回到原来的起点了,进一表示又是一次新的循环,故10表示功行圆满,是在描述主观世界,所以是地数。1,2,3,4,5,6,7
,8,9,10描述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的数理,故称天干,古人用中国古代用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表示。如果按照圣人“
一分为三”的思路,太极划分三才,三才再划分成九宫,由九宫再划分形成27部,由27部再划分形成81部。这些划分尽管非常细致,但是由于
忽略和抛弃了道生太极的时候产生的由无和有无交界线共同构成的幽冥界,没有看到真正的全局整体,所以都会违背客观规律,都是灾难。对方内心
有幽冥界,自己才可以在对方不知不觉中谋取到自己的私利,故中国人明知“一分为二”错误却一直还说“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中国人把一年分
成四季,中国人形容最完美的东西时总说十全十美。中国古代星相学描述星辰布局是二十八星宿;《西游记》中唐僧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
。按照“一分为三”的思路,古人把数字也划分了三才,1,3,5,7,9是描述整体真正样子的数,是描述客观世界的数,故名天数。如一体
,三才,五行,七星,九宫2,4,6,8,10是描述局部的数,是描述主观世界的数,因忽略了阴阳未判之地,如2,4,6,8,故名地数
。如两仪,四象,六爻,八卦,十方。10虽是描述客观世界的数但,它是功德圆满之后的心中之相数,故也是地数,0是描述阴阳未判之地的数,
是描述内心不分别比较的时候主客观世界本来面目的数,故名人数,又名心数、道数、无数。综上所述,整个世界都是每个人内心之中造作出来的,
内心不动,整个世界就是一体,是未知世界占据内心的一体。道的规律就是普遍联系,联系就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关系,
就是力,就是矛盾。也就是说你的心本身就受到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力的作用,如果永远保持未知世界占据全部内心的这种状态,那就意味着这些力的
作用消失了,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因缘散尽了,那就是死亡;如果短暂地保持未知世界占据全部内心的这种状态,那就是休息,因为因缘还在,
作用力还起作用,只是身体内的物质微粒不再受自己的意识心干扰了,达到清净自然的状态了,所以就会按照世界的一切客观规律要求调节处理内心
造作之时产生的混乱问题,就会重新灵动起来,所以安静就是在恢复生命活力,生命活力恢复了,身体健康了,内心灵动了,就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就能把自己的已知世界扩展到整个内心,获得至高无上的大智慧,这就是绝学,就是得道成佛!世界联系成一体,万物信息身中存。心含有无是玄门
,心中全无入坟冢。心中半有凡夫体,心中全有仙佛功。含德之厚比赤子,求道应守有无中。此中本是阴阳界,非阴非阳如卧龙。守中自然和阴阳,
复命安心乐无穷。我身本自赤子成,怎忘净土爱苦轮。明道当立冲天志,积德精进入玄同。洛书之谜《易经·系辞上》中的“洛出书”意思就是:圣
人看到交叉的河流出现了,圣人就感悟其中的世界维度产生的道理著写成了书籍。所以洛书是对世界维度产生原理的形象化展示。后世出现的所谓河
图其实才是真正的洛书,是人们推演描述多维世界真相而出现的图形。古人认为心动的方向就是坐标轴的方向,整个世界本来是寂静不动的,心一动
,整个坐标系就变了,也就是参照物变了,世界万物也就运动起来了,这就是古人的相对论。心静下来,变化的坐标轴就少了,就能排除一切干扰,
细察这些坐标轴的变化,全面整体的考虑解决问题,就能推算出天下万物的变化,就能预测吉凶,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清净为天下正”,这
就是八卦算命的根本原理。《道德经》中老子认为天下万物是人们的内心分别比较造作出来的。世界的维度也是圣人受到交叉河流形状样子的启发,
这样分别造作造作出来的。在此以前人们思考问题是在线性的一维世界中,由此开始,人们的思维进入了复杂的多维世界,故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下面就是流传于世的河图洛书,传统河图中数字呈现十字形排列,这就是二维世界的坐标形状,所以它实际上是真正的洛书。本人还根据以下各种
原因,认定它是真正的洛书的。传在传世河图中:图中只有黑白点和线条,黑点表示地数,描述主观世界,白点表示天数,描述客观世界,黑白点用
线连在一起表示这是一个整体,其中点的数目表示这个整体代表的数字。1到2是自下而上,是内外,是纵坐标,是一维世界的坐标轴,表示线性世
界,有2个心造相,1个真相,共3种相;3到4是从左向右,是左右变化,是横坐标,纵坐标和横坐标就形成了水平面,是二维世界的坐标轴,表
示面性世界,有4个心造相,1个真相,共5种相;5到6是自上而下,是高低,坐标轴和水平面垂直,表示三维世界,是体性世界,有8个心造
相,1个真相,共9种相;6在1的下面,在外圈,那是因为1是本位相是整体,而6是从1中划分出来的,是心造的外界形象,是意识,不是本心
,是表面现象,不是真相。7到8表示四维世界,表示时空性世界,是四维世界的坐标轴,有16个心造相,1个真相,共17种相;7排列在最上
面,表示世界的规律就是内部和外界实际上就像一杆称,平衡是世界的至高无上的法则。7到8是难以描绘的时间,人们认识时间就是根据太阳的东
升西落的现象,而古人认为世界是不动不变的,变化的是自己的心,所以心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古人绘图是下北上南,左东右西,从北向南看,
心动的方向就是逆时针方向,时间就是心动方向,故斜向排列,8排列在左侧是因为认识时间的时候,人们的心是逆时针转动的,只要心动,就循环
往复,周行而不殆。世界本来是不动的,所以就有太阳的东升西落,这是古人用相对论思维的结果,假如排列在图中的其他位置就不能说明心动的逆
时针旋转方向,排列在外圈是因为要说明时间轴和空间的三个坐标轴是找不到交叉点的,即时间轴难以用具体的形象描绘出来。理论上坐标轴的交点
都在中心,但描绘出来就最大的错误了,因为时间没有具体的形象啊,因此这样排列也表示此图只是表述抽象意思的权宜之计,并非世界的真相,因
为7到8的连线走的路径是斜道,表示这里描绘时间轴所用的方法是邪道。9到10是五维世界,有32个心造相,1个真相,它有33个部分,暗
合道家、佛家33层天。9到10是回归原点归0,故指向心中;9排列在右侧,是因为图中上面下面左面中间各个部分都是有黑有白,有阴有阳,
唯独右面只有黑点,没有白点,不符合阴阳之道,失去了平衡,9被排列在右侧,又因为9是极数最大,离心最远,所以排在外圈。这样图中的五个
部分就都成了有黑有白,有阴有阳,达到了平衡。0,在中央,是无极,找不到任何形象表示心的本来面目就是啥感觉、啥概念都没有,但感觉、概
念没有并非事物不存在,而是内心的意识还没有活动;5在五行之中是阴阳未判的道,随时可动变成四象,故居于中央,并且用十字形连接的5个白
点表示,表示5所在的中央位置,它是所有坐标轴的中心;10在5的外围,用矩形边线连接的上下各排列5个的黑点表示,表示10是下一轮世界
维度产生变化的开始端点,又是上一轮世界维度变化的终结。变化的起点、变化的原因都在自己的心中就是五行生克制化,9到10的轴线方向与构
成10的上下两条5点排列线平行,并且指向上下两条5点排列线的中间,表示9到10实际上是归0,即空无的状态,这个0是前后变化的连接点
。看不见的0,白点的5,和黑点的10,共同构成图的中心,表示心中的三才,0看不见表示阴阳交界线,经常被人们忽视抛弃了,内心只有阴阳
二元世界,故处在迷惑之中而不察觉自己的迷惑。图中心只见5表示五行生克制化是世界的规律。1不在图的中间,而是在图的正下方内侧,表示1
是变化的起点,又是事物的本位,是指意识心开始活动了,是内心产生出来的整体的概念。数字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逐渐的产生出来的,但是中国
古代的圣贤们,却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把这些数字和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联系在了一起,和整个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像数
义理体系。不可分割的数义理体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故数字中也是体现《易经》中“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规律的,如下图:
数字也分三才,1,3,5,7,9是描述整体真正样子的数,是描述客观世界的数,故名天数。如一体,三才,五行,七星,九宫,其中1是本
位数、起数,3是立数,5是成数,7是盛数,9是极数。1是世界整体,1的概念的出现,虽然有心动的因缘,但还是客观世界的概念,所以是本
位数;3是由于分别比较从1中划分出来的,这种心动树立了客观世界的内含天、地、人三才的形象,形成了简单的一维世界,故名立数;5是二维
世界的五种相貌,是思维由一维世界向二维世界发展的业绩成就,这时内心的造作已经初见复杂,故名成数;7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思维向多维的转
化拓展,出现了内心的繁盛状况,也是一维世界能够描述多维世界的原理思路,故名盛数。9是三维世界的9种相数,也是一维世界向多维世界转化
的心造相数,九宫描述的三维世界是一般人清楚世界的认识极限,故名极数。2,4,6,8,10是描述局部的数,是描述主观世界的数,因忽略
阴阳未判之地,故名地数,如两仪,四象,六爻,八卦,十方。2是起相数,表示内心的各种相貌样子都是从阴阳两仪出现而产生的;4是立相数,
表示二维世界的四象出现,才算是真正在内心树立起了事物的形象样子;六是成相数,表示事物具有三维六合(即上下左右前后)的属性才算真正形
成了内心的完整形象,八是盛相数,表示内心有四维世界的八种属性,内心的形象才算繁荣茂盛,10是满相数。0是描述阴阳未判之地的数,是描
述内心不分别比较时的主客观世界本来面目的数,故名人数,又名心数、道数、无数。五维以上的世界常人难以理解,这里就不说了,但中国古人认
为五维世界已经非常圆满的说明世界的状况了,它也是世界的起点无极,心再动就是画蛇添足,就会有凶险了,故《易经·乾卦》上爻是“亢龙有悔
”。心再动就又是下一轮的造作,故5是成数。三维世界是立体空间,只有这个维度人们才可以理解想象,认识清楚,而这个三维世界有8个心造相
,1个真相,也就是共有九宫,故中国人采用10进制数,其特点就是本位不见10,逢10就进位,进1自归0。《易经》六重卦,是在描述六维
世界,常人难以理解,故是很复杂、很深奥的。从神话传说,和古迹文献中看,洛书应该是伏羲的杰作,这是他站在两条十字交叉的河流交叉处,感
悟出了世界维度产生的原理,画出的关于世界坐标体系形成过程的简单示意图。因为他创造了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这是立体思维的重大成果,离
开立体的参照系统,排列这些八卦符号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是没有认识基础的。洛书产生之时,可能圣人的想法很简单,就只是描述世界维度产
生的原理以及坐标轴的绘制过程,可是后人却从洛书的点数发现了新的规律,联系了很多的有关现象,形成了更加复杂完备的理论。洛书出现以后,
最初绝大多数人们并不完全理解圣人的多维世界理论,因为对他们来说,听这些理论就像是听天书。但是因为洛书中的数字排列很有规律,呈简单的
十字形排列,因此,洛书成了中国古代最原始的算数工具,按照洛书的数理最后逐渐发展成了算盘:洛书共有10个数,1,2,3,4,5,6,
7,8,9,10。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所
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洛书中描述的是十进制数
的基本数字,排列规律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一六共
宗而居乎北,二七为朋而居乎南,三八同道而居乎东,四九为友而居乎西,五十相守而居乎中”。即河图可以按照以下规律扩展:凡是个位数是1和
6的数都是在北方,凡是个位数是2和7的数都是在南方,凡是个位数是3和8的数都是在东方,凡是个位数是4和9的数都是在西方,凡是个位数
是5和0的数都在中央。运算时将某种实物算子按照上述规律摆放。扩展如下图:最初人们使用河图只是按照图中的数字排列规律摆放实物算子,
可是数字太大的时候,事物算子往往就不够用了,于是人们研究总结这些数字的规律,发现1、2、3、4、5,是生数;6、7、8、9、10是
成数。1+5=6;2+5=7;3+5=8;4+5=9;5+5=10。想到了节省事物算子的办法:四周再分内外,其内一个实物算子表示5
,其外一个实物算子表示1;中间一个实物算子表示5。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事物算子不足的问题。随着人们研究天体星象的深入,实物算子
再度不足,于是人们创立了数位的概念,有数位后,最中间的各位是0和5的中间部分就成多余的部分了,去掉后就形成了算盘的雏形,如图所示。
实物算子在使用中容易散落丢失,为解决这个的问题,人们把实物算子钻孔用小棍穿起来,这就形成了算盘。洛书一开始就作为计算工具使用的,故
其运用非常广泛,特别是需要大量计算的观测研究星相的过程,更离不开洛书这个计算工具,故很多人就误认为洛书产生于星相学。而它实际上是人
们研究多维世界的产物。后人在丰富洛书内涵的同时,也把洛书吹得神乎其神,以显示自己先人的伟大智慧,自己又不认真研究真相,不学习了解弘
扬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难以明示后人,洛书越来越神秘,这实际上是在掩埋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葬送伟大的中国文明,于是我这里就揭示了
河图洛书产生的真相。总而言之,内心的世界是心造的,世界的维度都是内心的造作,洛书的真相就是描述多维坐标系统的建立和绘制方法,大道至
简,千万别人为地把简单事情复杂化,静心才能开智慧,绝学才能入极乐。八卦图和九宫图人们能够真正描述清楚的就是三维世界,故人们一般认为
八卦图、九宫图主要描述了三维世界的八个部分或者9个部分,三维世界有8种心造相,如:东南吉、东南凶,东北吉,东北凶,西南吉、西南凶,
西北吉,西北凶,还有1个真相。在平面中排列出来八种相就是八卦图,排列出来九种相就是九宫图。一般人看八卦图、九宫图都把这些数字符号看
作是天下万物的相貌特征。而实际上八卦图、九宫图在绘图者的内心,虽然能描述天下万物的特征,但并不是天下万物的相貌特征,而是代表了四维
空间的四条坐标轴的八个方位或者九个部位。由于坐标轴方向和原点的不同,所以,绘制出的八卦图、九宫图就会不同。每个维度坐标轴实际上是内
心二元世界的阴阳对立,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替换,而人们通常习惯以东西和南北方向作为两个固定的坐标轴,在平面上绘制就是纵向和横向,高低和
时空其实概念也很清楚,只是在平面上怎样绘制的问题了,真正的洛书描述的是多维世界的坐标系统怎样在平面上绘制的问题,古代圣人们由于条件
限制,只是在平面上展示立体的世界,又由于语言文字符号不统一,相互交流较少,所以就成了千古之谜,故把它称为描述宇宙世界的魔方,特别形
象贴切,毫不夸张。伏羲先天八卦图是人的坐标系统图,因为人一出生,就已经都拥有了这个坐标系统,只是由伏羲画成了图形,故称为伏羲先天八
卦图。最先产生于真正的洛书之中,也就是后世流传的河图之中,故它本来是表示四维空间的四个坐标轴的方向,每个轴上的符号都是严格相互对立
又平衡的,根据洛书,坤是内,乾是外,每个人的世界都由自己的心动而生,故坤内初动就产生震卦,也预示着新生命的诞生,坤内动的因缘就是外
部的乾内先动了,乾初动就是巽卦。巽震是1——2内外,离坎是3——4左右,乾坤是5——6高低,兑艮是7——8是古今,人是直立的,高低
永远在人们心中不变,故乾坤在纵向,这样的安排和中国人写字用笔的顺序“从上到下,先竖后横,先撇后捺”也是完全一致的。圣人的思维模式是
:人在走而世界不动,人心就在坐标轴的中点,人不动的时候,世界就不动,人一动世界就动,坐标就动,这就是古人的相对论,根据自己的运动就
能预测吉凶,伏羲先天八卦预测主要就是在做事情之前的庙算。每个坐标轴上的刻度就是人心变化的情况,是自己存在的状态,世界其实是不动的,
我们感觉到世界在动,那是因为我们的心在运动,就像月亮是不动的,而我们走的时候,会感到月亮也在跟着走一样。伏羲先天八卦预测的就是危险
在哪里,不该去的地方是哪些?我们要知道沿着什么方向,自己走了多少路,到了什么位置,只需看一看路边的坐标刻度即里程碑就清楚了。坐标系
中那些地方凶险,那些地方吉祥,一清二楚,不要向这些凶险地方去就永远安全,是告诉人们怎么做人做事的问题。而人们在使用先天八卦图的时候
,却把八卦图中的卦符作为天下天下万物的结构相貌特征看待,忘记了自己在哪里,又由于执着于天下万物,把相对论丢失了,所以在实践中产生了
种种错误。为了方便人们理解八卦图、九宫图,我们可以把每一个卦符中的天、人、地三才看作是建立三维坐标系统过程的三个步骤,第四维的时空
用旋转方向表示。其中地是定内外,人是分左右,天是明低高。内左低是阴,外右高是阳,中国人居住在北半球,为了舒适,房屋都是坐北朝南,古
人办公都是坐北朝南,故内就是北,外就是南,左就是东,右就是西。人坐立后头顶为高为上为乾,脚下为低为下为坤。故伏羲先天八卦图中:乾是
外右高,即南西上;兑是外右低,即南西下;离是外左高,即南东上;震是外左低,即南东下;巽是内右高,即北西上;坎是内右低,即北西下;艮
是内左高,即北东上;坤是内左低,即北东下;根据上面所述的方位,排列卦符,绘制成图形,就是斜向的伏羲先天八卦图,如果把方位视为坐标轴
,即转正图形,就成为伏羲先天八卦图了。伏羲先天八卦图是人们头朝南俯视大地的时候人的坐标系统图。故伏羲先天八卦图就像一个头朝南躺着的
人。归藏易实际上就是伏羲先天八卦,根据道德经,内心不动,回归到清净自然随缘的本来面目就是玄同。《道德经》第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真正了解大道的人知道大道是语言、文字、符号、图形无法说清楚的,因此,不
会乱说。乱说的人片面地、僵化地、静止地看待问题,不知道世界的复杂性,又因自己的某些目的,要到处乱说,干扰别人,因此,他不是真正的了
解大道。堵塞感官的出入口,关闭欲望的门户,让自己不盲目妄动,去招灾惹祸;收敛锋芒处世,减少和环境的矛盾对立,排除干扰做事,减少外界
环境的不良影响;给自己涂上保护色,和环境没有差别,把自己隐藏在环境中,擦亮慧眼观察,谦虚谨慎待物,放下执着随缘,让自己在环境中永远
隐藏不露馅,这就是与大道深度的溶合。玄同也就是回归本来面目,把自己安全地隐藏在了大道之中,故名归藏。伏羲先天八卦图中相对位置的卦象
集于一身,就是归藏,归藏的规律就是:两卦同位同性归阴,两卦同位异性归阳。若阴为0,阳为1,用二进制数表示卦象:0坤000,1艮00
1,2坎010,3巽011,4震100,5离101,6兑110,7乾111。乾111+坤000=乾111,兑110+艮001=乾1
11,离101+坎010=乾111,巽011+震100=乾111。故伏羲先天八卦图是说明归藏的道理的图形,就是传说中的《归藏易》。
圣人以归藏之法,简化复杂问题,故两个卦像合而为一,若为乾卦,即就是归藏完美,若为其他卦像就是归藏不彻底,有一定的风险。归藏实际就是
在找“自己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啊。文王后天八卦,则是按照一般人们的思维模式,研究天象的运行过程,把天象的运行过程分成了八个部分,并以
八卦符号表示,而形成的天象运行图。万物的产生是因为有了作用力(震),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中国古代的圣贤们
就认为每一个物体都受到其它天下万物的作用力,静止只是一种平衡的状态,运动总是从不平衡的状态开始的。震卦是中上体沉重,下体轻盈,即头
重脚轻之相,不平衡是运动的前兆,头重脚轻就是极不平衡,故震卦象征如雷强劲的作用力、动力,是打破原有的平衡、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力、动
力。中国古代的圣贤们认为万物最终会变得一致,回归到原来的平衡位置。万物最终会变得一致是因为有反作用力、阻力(巽),这种反作用力、阻
力从作用力出现就已经产生了,只是人们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为了形象说明反作用力,中国古代的圣贤们用了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风(巽)来说
明这个反作用力、阻力,运动速度越大,出现的风就越大,预示着阻力就越大,受到的反作用力就越大。巽卦是下体沉重,中上体轻盈,即守根灵动
之相,沉重的都是有形之体,轻盈的都是无形之物,大道似水,充斥天地,连绵不绝,有形之体一旦运动,就会引起周围的无形之物运动,故巽卦象
征如风柔弱的反作用力、阻力,是阻遏、化散事物发展变化趋势的反作用力、阻力。中国古代的圣贤们认为万物出现是因为剧烈变化(离)。在运动
变化最剧烈、最明显的时候,动力力和阻力的强弱就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动力大于阻力,变化为阻力大于动力了,离卦是上下体轻盈,中体沉重,
即外轻内重之相,外部无形体,内部有物像,外部无形雌柔体,内部有像刚强身,外柔内刚,故离卦象征中间充实如心的东西,象征事物最明显的时
候,这个时候是阻力最大的时候,所以是事物灾害最大、损害事物发展的阶段。中国古代的圣贤们认为万物达到极盛的时候,阻力就变得大于动力了
,万物就要走回头路,就要逐渐的隐藏自己的锋芒,万物的变化会消失是因为在回归隐藏(坤);坤卦是上中下体都沉重,即全身沉重之相,象征如
地的有形之体,象征有惯性执着的意识心,因有形之体都有三维空间特性,故象征方位、方面、方向。是隐藏事物的。中国古代的圣贤们认为动力和
阻力达到平衡和谐的时候,是天下万物都最高兴,最愉快的时候。万物高兴是因为达到了平衡和谐(兑),但是由于惯性执着,这个平衡和谐总是不
长久的。兑卦是上体沉重,中下体轻盈,即根基不稳之相,象征根基不牢固如泽的东西,是产生促进事物的。中国古代的圣贤们认为离开动力和阻力
达到平衡的位置,就是万物消耗自身能量,显示自己能力的阶段,万物奋斗是因为要显能(乾)。通过显能消耗能量,万物恢复到柔弱的状态,无形
的状态,柔弱才是真正的刚强。乾卦上中下体都轻盈,即全身轻盈之相,象征如天的无形之体,非常灵动的本心,因大象无形,天边到处都一样无差
别,故又象征圆、圆球体,是展现事物的。中国古代的圣贤们认为万物疲劳是因为大量耗能(坎);坎卦是上下体沉重,中体轻盈,即外重内轻之相
,外部虽有形,内部却无物,内空虚则易入内,易入内就是雌柔体,外刚内柔,外强中干,故坎卦象征内部有很大的容纳空间、中间空虚如水的东西
,坎卦的形象实际上就像一个陷井一样,让事物自动陷入其中,不停劳作,不停显能、耗能,直到精疲力竭,是劳卦,坎是滋润、促进事物发展的。
中国古代的圣贤们认为通过一凡显能、耗能的劳作,就会有成绩成就,万物有成就是因为又回到起点(艮)了。同是一个地方,出发之时向外看,信
心百倍,羡慕世界,动力十足;回来之时向内看,饱经沧桑,厌倦红尘,惯性十足。立场观点不同,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就不同,明白真相,起点就
是终点。艮卦是上体轻盈,中下体沉重,即根基稳固之相,象征非常稳重如山的东西,是终止事物发展的。天下万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行一个道理,
太阳的运行是在垂直平面上,如果把太阳的运行画在水平放置的图纸上,则太阳是从东方(震)升起,在东南方(巽)洁齐,洁齐即清明,此时万物
欣欣齐整,普被阳光普照,万物一致无二即清纯,万物的特征容易和其它事物区分为明显,故洁齐就是清明。最明显的时候是在正南方(离),开始
逐渐隐藏是在西南方(坤),太阳落山是在正西方(兑),太阳落山后万物还不安分是在西北方(乾),太阳落山后万物疲乏休息是在正北方(坎)
,太阳落山后万物完全安宁是在东北方(艮)。把太阳的运行过程用卦象表示,绘制在平面的图纸上,就是文王后天八卦图。这是人们对事物运行过
程的描述图。中国古代的圣贤们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所谓整体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由于惯性执着,人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也在变化,不
能真正动态地考虑解决问题,不能真正以天下万物的运动变化情况来决定自己的状态。每个人的内动都是从坤卦开始的,也就是在自己还在母体之中
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变化了,故要在后天八卦图中找自己到的位置,就要按照自己的生辰八字推算。文王后天八卦预测的是危险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它
的坐标原点在世界中,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坐标轴的变化由外界掌控,不由自己决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变卦,怎么变,只有天知道,预测事物也只
是等天变卦了以后,才能确定自己的状态,才能看到危险从哪里来,是侧重于免灾的问题,整个世界充满了很多未知的变数,所以预测很难。预测也
只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根据世界的变化趋势,来看看究竟事情还会怎样变化,怎样收拾事情发生造成的凶险不利的局面。文王后天八卦是人文八卦,
因为它是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排列卦序,方便人们预测吉凶,所以后世运用很广泛。可是无论怎样,整个世界的根本规律法则还是平衡,这种平
衡是在相互对立之中形成的平衡,故图中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字各个方向,各个部分都是具有平衡规律的。后世出现的洛书其实就是变相的由后天八卦
图所形成的九宫图。连山易实际上是先天八卦图向后天八卦图转化过程中的产物,它的思路是,世界是变化的,而人是不动的,古人认为山是很稳定
安静的,人和山粘连成一体,也就不会动,故名连山。六重卦,采用六个世界维度分析解决问题,它有64中心造相,1种本位相,实际上是65宫
。常人更难以理解,而且更容易引起自己的内心不停妄动,前面已经论述了内外其实像一杆称,自己的意识心就是天枢,天枢不动,世界不动;天枢
小动,世界小动;天枢大动,世界大动,内心妄动就会让问题复杂化,越来越迷惑,故老子说清净为天下正。总之,八卦图和九宫图,其实就是坐标
系统,预测就是按照相对论原理计算某一事物在某一时空点的状态,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看似偶然的事物,其实都是必然的,这是宿命
论的观点,它本身并没有错误,但还要清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活动也在时刻改变环境,故凭天由命绝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世界确实能够预
测,《易经》是全面整体、明察秋毫地研究论述世界变化的学说,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就要在人类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证明,故一开始就以占
卜算命理论的形式出现。但占卜预测的前提是预测者要真正成为内心清净的圣人,能够真正全面整体的考虑解决问题,而大街上、到处跑的算命者,
都在惦记你口袋里的钱,他还有灵动的内心吗?故十有八九是骗人的骗子。所以,求人不如求自己,积德求道造极乐!天干和地支1,2,3,4,
5,6,7,8,9,10是描述世界演化规律的数字,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思路主干,中国古代用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表示,称为
天干。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其中天数相加25,地数相加30,天数和地数相加共55,是一维世界的总
份量,天干称为大衍之数,天数地数共同化生整个世界,故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有大衍之数,就有小衍之数,衍就
是划分,对世界复杂的划分就是大衍,对世界简单的划分就是小衍。五行之数,就是小衍之数,即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天数1,3,5
,其和为9,故9是阳极之数,地数2,4,其和为6,故6是阴极之数,小衍之数其和为15,故九宫图各向之和皆15,是一维世界的总份量。
而在描述六维世界的时候,六爻的每一爻,都只有阴和阳两种情况,这样的组合共有12种,古人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表示,因为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主观世界中出现的分枝,古代语言中“枝”通“支”,所以古人称为把这12种情况称为地支,其中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对应鼠;丑对应牛;寅对应虎;卯对应兔;辰对应
龙;巳对应蛇;午对应马;未对应羊;申对应猴;酉对应鸡;戌对应狗;亥对应猪。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
,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60是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就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
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中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这种方法现在还在使用。年:每个干支
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月:正月是由寅开始,
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天干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古人深知天人
合一的道理,天离人们很远,很少受到干扰,所以清净自然,观天象就能知道人心,因此,中国人对星相学的研究源远流长,天干地支在星相学中的
运用也非常广泛,后人误以为天干地支产生于对天体运行的观测研究。其实它是人们整体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只是后来才运用到了星相学。中
国人的星相学其实质就是在研究天人关系,同样,地理风水学也是如此,风就是天的变化,水就是人的运动。因此,真正明白了道理就是科学,不明
白道理就是迷信。天干地支的出现是源于古人对宇宙世界的深刻认识,其中天干出现的时间要更早,估计应该在盘古之后,伏羲之前。地支应该出现
在真正的洛书出现之后,即就是在伏羲出生到周文王之间的这段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一开始就站在最高处,静心全面整体、
明察秋毫地研究世界、解决问题,因此,它是人类最完美、最优秀、最具生命活力的文化。本人以为,所谓的特征,就是人们内心有惯性执着而对事
物片面地、局部地、脱离真相地认识结果。这里之所以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主要是针对一般人们的感觉思维缺陷,要浅显的说明全面整体、
明察秋毫的研究解决问题的中国古圣贤们的根本思路和方法,开示进道的门路,引导人们沿着大道之光,逐步走向大道,走向光明幸福的世界。本人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征就是遵道贵德。道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德是整体对局部的要求,是局部应有的品行;遵道就是心中要有整体观念,要
全面整体的看待解决问题;贵德就是要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办事。遵道贵德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征。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河图一出现,中国人
就明白了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真相,整体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们有迷惑,那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清净不下来,从而在内心中感受不到那些细微的
事物,或者因为内心讨厌憎恨而抛弃和忽略了一些事物,没有全面整体的考虑解决问题。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抱一
为天下式”,“清净为天下正”中国古代的圣贤们,内心始终在坚守着“道”这个真正的整体,在静心观察研究这个世界,他们真正在以普遍联系的
观点,系统地、深刻地、辩证地、明察秋毫地考虑解决问题,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始终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当牛顿为发现了万
有引力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可曾想到论述万有作用力的《易经》、《道德经》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两千多年了?当现在的科学家们在谈论意识、潜
意识的时候,可曾想到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开头就提出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当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政客们大谈治世
方略的时候,有谁真正清楚“道法自然”呢?当人们热衷于谈论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可曾知道共产主义的幽灵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回荡了数千年呢?
高山流水,知音难求!自古圣贤皆寂寞啊!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是有目的的,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遵道贵德的原因就是能够永远脱离苦海,
少受罪。《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古时候重视这个道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不是
说:有求道的心就可以获得道,得到道以后拥有罪业苦难就可以免除了吗?所以道被天下人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人类最
崇高的理想。《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就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整个世界都能看到富有生机活力的各个局部,却找不到任何领导,
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干扰,就是吉祥之兆啊!《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
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也是对共产主义社
会的描述:认为国家最小,认为人民最少,认为自己的国家最弱小,轻举妄动就是以卵击石,因此,即使有各种各样的武器,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
视死亡,珍惜生命,而不轻举妄动;因为人民都不轻举妄动了,所以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人去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
;使人民重新团结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且以符合大道清静无为的准绳来使用他们。由于人民都没有了分别之心,因此就能使人民都认为自
己吃的是美食,穿的是华服,住的是最舒适的地方,生活在习俗最好的环境,知足常乐;这样的话,国与国之间虽然离得很近,互相看得见,甚至鸡
狗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都不互相干扰,天下就永远太平了啊!从《易经》和《道德经》的这些论述可以看到——和谐的世界就
是大道。世界的规律是联系,也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关系,就是力,而人们一般都认为,既然有相互联系,就必然有相
互干扰,就必然不能清净自然。那么这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没有任何相互干扰”的基本要求不就是自相矛盾的吗?提倡“大道自然”不就是一句空话吗?而中国古代的圣贤们眼中的清净自然,不受干扰,却是指每个局部内心的没有受到干扰的感觉状态。世界对你的作用力虽有千千万万,虽然千变万化,而你始终顺应所有力的合力方向随缘而动,一点儿都没有察觉到这些力在对你起作用,一点儿都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这就是清净自然,这就是人们难以理解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德,因为一般人难以理解,故称玄德。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就必须具有共产主义社会的德,而这个德是每个局部内心的没有受到干扰的感觉状态,故修德的根本就是修心。心性不过关,修道如登天,心性不过关,共产主义难实现。道德是大智慧,不是小聪明。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根本就不能真正修德,不能进入大道,因为他们的心只注意功名利禄,定住在事物的局部,不能灵动,看不到事物真正的全局整体,不能明察秋毫,也就永远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最正确、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道德在中国古代的语言中,常常借指整体和局部,也有多种替代的词语,如神明、天地、乾坤、性命等等。如《易经》说卦传中“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蓍。”“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后世之人为了统治人民,乱解乱说神明、天地、乾坤、性命等词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意思也就和原意大相径庭了,阅读经典不要被这些词语的表象所迷惑,不要被这些后世的错误言论误导了啊!文明产生于人类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华文明产生之初,中国古代的圣贤们就认识了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真相,故把像、数、义、理四个方面看作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像是形象,数是数量,义是意义,理是特征特性。像数义理是人们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是人们研究世界的基本思路,也是中国古代圣贤们论述“遵道贵德”理论的主线,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就是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圣贤们研究世界的思路,按照像、数、义、理的认识步骤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遵道贵德”的精髓。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遵道贵德的根本特征,才逐步生发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德行天下、建德若偷、大道至简等等的重要理念,演化出了以“遵道贵德”的道德文化为根本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近代中国的落后,并非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我们缺失了对非常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模糊了“遵道贵德”的真义,远离了道德文化这个根本,这恰恰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性、科学性、先进性。遵道贵德是中华文明的根本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就是要重新重视研究遵道贵德的理论体系,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推进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实践,开创永恒和谐的良好局面。综上所述,人们的认识是来源于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来自于人和世界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绝非神仙所赐,神话传说也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明白道理的人,教化众生的一种手段方式,中华文明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也经历了非常悠远漫长的文明孕育的过程,在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建筑工程、使用语言、文字、符号、图形、绘画、音乐歌曲、戏剧,装饰品等等的各个方面,都处处展示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以道德为核心的中华文明,那是最具活力的人类文明,起源于河图,开始于盘古开天辟地,成就于《易经》和《道德经》。《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是群经之首,《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万经之王,当之无愧。有困惑就阅读研究一下《易经》和《道德经》吧!中华儿女更应该认真研读,努力实践,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这是中国圣贤创造和遗留给全世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最清楚、最完美、最珍贵的智慧宝藏。
献花(0)
+1
(本文系断线风筝cfe...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