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陶图瓷画3
2017-02-08 | 阅:  转:  |  分享 
  
陶图瓷画(3)

发现于距今五千一八千年前的山东大汶口陵阳河文化遗址中,有两个陶文图形,一个如海平面托起一个太阳,一个如齿状物的像山,山上是一片云托着一个太阳,其涵义有许多猜测。实地观察过日出的,日出之时,海上云华的形状有如掌形托日,所以古人称之为"叒"或"溥叒""溥桑"即巨大的手掌("又"在古字中是手的象形字)。另一方面,先民早已注意到,云"其状若植物以长"(说文解字注),"冬至初,阳云岀箕,如树木之状"(吕氏春秋?明论),这中如掌托,如植华,如树木之状的华去,应正是"叒"以及后来由"叒"变形为"巨木"的"扶桑"的原型。扶桑木成为了太阳树,而太阳是古华夏民族所崇拜的宇宙神和始祖神。在古华夏族的宗教中,象征扶桑木的桑树,就成为一种受到崇拜的生命之树,由此而来的"桑林","桑台"、"桑间"都与性,、生殖有了联系。秦汉以后另一个类型的扶桑传说,它又变成了一个东方地名<山海经?海外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曰居上枝。据说这种树生长在东海之中一个叫汤(旸)谷的地方。此树高三百里,树上生长着形状如芥的小叶。在这棵树的枝头,栖息着十只金乌,每个金乌身上驮着一个太阳,每天黎明,有一只金乌带着太阳由这棵树的最高枝起飞,用一天的时间在天空飞行一周,最后从西方一个叫"昧谷"的地方潜入地下,再沿着大地的另一面回到扶桑树上。在古代人看来很神奇的现象,现代人觉得是最普通的自然景观了。"扶桑"的真相为东海日出时的云华之形,西天日落之处的"若木"、"若华"!,其实即是晩霞(暮云)。
献花(0)
+1
(本文系过眼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