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图瓷画(51)
牵牛花,又名喇叭花,中国传统名花。明清瓷器常见纹饰之一,不过明代瓷器仅见宣德朝和万历朝瓷器有此图案。牵牛花在瓷器图案中常见作主纹饰,或与其他动植物组图。牵牛花俗称"勤娘子",象征勤劳。每当公鸡刚啼过头遍,时针还在"4"字,绕篱萦架的千牛花枝头,就开放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朵。在民间,牵牛花还象征爱情永固,或许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有联系。在众多的夏天花卉中,牵牛花算是宠儿。千余年来,牵牛花名见花谱,花志,历代有许多的诗文吟咏。民间有"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之说。牵牛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个地方有座像伏养牛一样的山,叫"伏牛山",山脚下有个小村,村里有一对孪生姐妹。有一天,姐妹俩在后山垦地,刨出了一个闪闪发光的银喇叭。二人正奇怪,突然走来一个白发老翁,告诉她们,这座山下被玉皇大帝镇压着一百头青牛精,到明天,它们会变成金牛,这个喇叭是伏牛山的钥匙,只要把钥匙插进山眼里,就可以抱出一头金牛。说完,老翁就不见了。姐妹俩知道碰到了神仙,她们觉得金牛虽好,但不如变成活牛用来耕田分给乡亲们。于是通知乡亲们前来牵牛。谁知牛牵了出来,姐妹俩却被关在了山里,山眼里的那只银喇叭,变成了一朵喇叭花。为了纪念姐妹俩,当地人将喇叭花也叫牵牛花。牵牛花还可入药,性寒味苦,逐水消积。(明宣德青花牵牛花纹双耳倭角瓶?嘉德拍品)明宣德青花牵牛花纹双耳倭角瓶?嘉德拍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