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论《左传》战争篇章的细节描写
2017-02-15 | 阅:  转:  |  分享 
  
145安徽文学2008年第期2

论《左传》战争篇章的细节描写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史传文学《左传》的战争篇章中贯穿了很多精彩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对于战争叙述具有一定的作用,战前

细节描写渲染战争气氛;战中细节描写战争双方的军心和战斗力;另外细节描写的倾向性暗示战争胜负的原因。这些细

节描写具有鲜明的文学意义,它拉伸了战争的纵深感和层次感,有助于战争人物形象的刻画,增强了战争叙事的生动性。

关键词战争篇章细节描写作用文学意义

《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左

传》突出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战争篇章之中。它尤其擅长

通过生活细节的绘声绘影的描写来叙写战争。因此在《左传》

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春秋时期各国重大战争事件,而且可以

感受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图画。《左传》的细节描写是其

成为史传文学的重要原因,这种艺术手法对于后来的文学创

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左传》战争篇章的细节描写在战争叙

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细节描写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往往暗

示着战争胜败的原因;细节烘托大战气氛对战争形势的发展

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战争细节描写表现战争的艰苦和

双方的军心和战斗力。就《左传》的文学意义而言,战争的细

节描写,通过暗示的力量,增强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和戏剧性,

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细节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拉伸了战

争画面的纵深感和层次感;同时,细节也有助于人物性格的丰

满生动的刻画。《左传》战争篇章的细节描写艺术的流风余韵

广泛而深远,对后代的史学、文学创作都有深远的影响。

一、细节描写的作用

(一)战前细节描写渲染战争气氛

战前氛围的渲染有多种方式,诸如侧面评论、集中概括

等,而细节描写则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这种渲染方

式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战前的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

氛围。并且它也为战斗过程的叙写构筑起生动的舞台。

《左传》中有很多这样的战前细节描写,如鄢陵之战,战斗

即将开始,叙述者于战前从容不迫地叙述了这样一个细节: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大宰伯州犁侍于王后,王曰:

‘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军中矣!’曰:‘合

谋也。’‘张幕也。’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

也。’‘甚嚣,且尘上矣!’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

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誓也。’‘战乎?’曰:‘未可知

矣。’‘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叙述者在鄢陵之战

即将拉开序幕之前巧妙地选用了楚王合伯州犁之间关于晋师

军情方面的一番对话,在这番对话中,我们可以分明地感受到

两军地军事进展活动,那种人马奔驰合严肃紧张的战前景象

历历在目。虽是对话,然而在对话中对方的军事活动细节尽

在其中,这对于战事情节地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对话中

的细节虽琐细,大战前的紧张气氛却得到生动地烘托,读者对

战况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期待。

(二)战中细节描写表现战争地艰苦和双方的军心及战斗力

原本是烽火硝烟异常艰苦的战斗场面却在叙述者似乎漫

不经心的琐细之笔中表现得从容闲暇。既让人感受到战争过

程的艰苦和紧张氛围,又让人体验到丰满生动的故事趣味。

在鞍之战中,叙述者通过几个连续的细节描摹把战斗的

艰苦紧张氛围和两军的精神状态很好表现了出来,交战之始: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

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暌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

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隙克,郑丘缓为右,齐候曰:‘余姑翦灭

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隙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

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

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

余必下推车,子其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

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病

败君之大事也,环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

三周华不注。”

齐晋两军交战,冲突最激烈,场面也最紧张。始战之初,

齐军将帅趾高气扬,目中无人,齐高固大呼要把自己多余的勇

气卖掉,齐候扬言要消灭掉晋军然后再吃饭,便马不披甲冲向

晋军。一国主帅率先冲锋攻势之凌厉可想而知。晋军主帅隙

克受伤,车右张侯利簇穿骨,血染战车,但晋军将帅均以国事

为重,虽然身受重伤,但仍坚忍不拔,拼死力战,终于大败齐

军,俘获齐候。这段文字写得铁血横飞、杀气凌凌,战争的艰

苦和双方的军心及战斗力表现得尤为分明,实为细节描写中

惊心动魄的一页。

(三)细节描写中鲜明倾向性暗示战争的胜负原因

《左传》叙战一个很大特点在于战争开始之前就在叙述中

显示谁胜谁负,读者却并未觉得一览无遗而乏味,反而从中能

够获得更大的兴味,这除了依靠人物得生动对话和有趣的事

实渲染以外,更重要的是借用细节描写这种暗示的力量来揭

示双方胜负得原因,从而获得引人入胜的效果,顾炎武说:“古

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即现其指者。”所说的就是细

节描写的这种艺术魅力。

《左传》善于在细节描写过程中使作品的倾向性显示出

艺术殿堂

146安徽文学2008年第期2

来,从而来暗示战争的胜败之数。这种手法在许多战争描述

中都有表现,如泌之战中写晋国的统帅荀林父、士会等不欲

战,而下面一些将领如魏锜、赵旃却极力要打,他们两人去向

楚师挑战,晋军怕他们激怒楚军,派兵车去接他们回来,接下

来写:“潘党望其尘,使称而告也:‘晋师至矣!’楚人亦惧王之

入晋军,遂出陈,孙叔曰:‘进之!宁我薄人,无人薄我!’——

遂疾进师,车驰卒奔,乘晋军。桓子不知所为,鼓于军中曰:

‘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这里分明

地表现了楚军的严整和晋军的纷乱,作品的倾向性一目了然。

楚军望见兵车从晋军营垒里驰来引起的尘土,以为是晋军突

然来袭击,但他们不慌不忙,像早做好了准备。其统帅孙叔敖

还引经据典,这说明了他们的从容不迫。而晋军方面则完全

相反,荀林父看见楚军进逼,慌的不知所为,竟至于鼓励后退,

引起军中因为争舟而“舟中之指可掬”的惨剧。显然晋军毫无

准备,这和楚军经常处于警备状态根本不同,晋军最终悲惨溃

散结局的原因,从这些细节描述中可以窥知一二。

细节描写暗示战争胜负的原因在很多战争叙述中都有表

现,再如定公八年扬州之役:“正月,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

列坐,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阳州人出,颜高夺

人弱弓。籍丘子锄击之。与一人俱毙。偃,且射子锄,中颊,

殪。颜息射人中眉,退曰:‘我无勇,我志其目也。’师退,冉猛

伪伤足而先。其兄会,乃呼曰:‘猛也殿。’”。关于这次战役的

记载非常琐细。鲁国的兵围了阳州城,可是他们都闲坐在那

里,传看颜高一百八十斤重的弓。阳州人开门袭击,颜高手里

无弓,仓促夺过别人手里的弱弓,被籍丘子锄打翻在地,但他

躺在地上射死了子锄。颜高不愧是个好射手。然而颜息的沾

沾自喜,冉猛和冉会的可笑表现,却正说明鲁国视这次军事行

动如同儿戏。最终导致了军队撤退的结局。通过一两个细节

描述,战役的胜负结局就已昭然显明。

《左传》的细节描写往往也暗示战争双方的是非曲直,如

韩之战,仅从秦晋双方救灾与否的细节对比中可知秦直晋曲,

由此表现得道之战必胜的倾向;有时也通过战争细节中主要

角色的人格对比,显示合乎礼仪的人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刚愎

暴戾的人必定失败,如城濮之战中晋重耳与楚子玉的人格对

比,揭示晋胜楚败的结局。《左传》通过一部分战争细节描写

使作品的倾向性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从而暗示战争胜负的

原因,正如沈玉成所说:“以胜负的必然性为主线,围绕主线加

以穿插,为整个战役的描述增添了生动和丰富”。这部分细

节描写在战争叙述中既具有其他内容不可替代的作用,又为

作品的生动性添加了至关重要的一笔。

二、战争细节描写的文学意义

(一)细节描写拉伸了战争画面的纵深感、层次感,再现了

当时丰富的社会生活

《左传》的战争画面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丰富

的,它因为有了细节描写而变得色彩缤纷、摇曳多姿,战争细

节描写不仅关注单调的军事政治生活,更能从这些画面中折

射出丰富的社会生活及春秋时代上层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情世

态,《左传》的战争画面由此被拉伸得更有纵深感和层次感。

《左传》写较大的战役时,这种战争画面的纵深感和层次

感表现得尤其鲜明。如鄢陵之战,在叙述交战那一天的事情

时,插缀了许多小细节,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不但对战况的发

展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映射出丰富而立体的生活画面,

双方交战始初作者写了“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和晋侯观楚

阵,接着又描述了一些战场轶事,如晋厉公陷于泥淖中,栾针

推其车出于泥淖,其中涉及到“侵官”、“失官”之议,从中折射

出春秋时期相应的政治制度。又写了潘党与养由基比射,一

箭穿七甲,吕锜射楚共王中目,反映出时人善射的技艺及射艺

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接下去写蜀至追楚军,三次遇见楚

王时向其行脱帽礼,并接受了楚王馈赠的弓,写出了礼的权威

和不可动摇性,即使是两军交锋,那些“君子”们对尊卑之礼仍

然坚决执行,毫无折扣,由此表现出“礼是维护这个社会形态

的核心思想和制度,较之两国之间一时性的矛盾要更为重

要。”再接下去写郑伯几乎被擒,写楚军迫临险地,由于养由

基的善射和叔山冉的勇力而使晋军不得前进。以下写晋将栾

针拿食物和酒犒劳楚帅子重,两军交战正酣之际,双方将帅还

如此重视礼仪的举止看似有些不可思议,但却真实的再现了

当时的社会生活。这一天的叙述到此基本结束,画面有层次

有顿挫,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些琐细之笔将众多的散金碎

玉联系起来,形成独特的战场氛围。这些花絮性的描写与主

要战斗进程的叙述相关联,从正面和侧面,虚处和实处展现了

鄢陵大战的多样性的和谐的生动画面。正由于丰富的社会生

活的融入,战争画面的立体感才由此突现。

(二)细节描写有助于战争人物性格的生动刻画

《左传》在叙事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其描写手段多种

多样,而战争叙事中细节描写则成为烘托人物形象的一个重

要手段。人物是战争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战争描写的主要

对象,在《左传》每次大战叙述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系列活生

生的儒将武士运筹帷幄,争强斗狠,呼啸而来奔腾而去。《左

传》虽不以人物为结构的中心,但作者善于因事及人,在战事

的细节描写中为人物性格的刻画留下广阔的空间。

《左传》作为史书,由于叙写各战的时间跨度大,其人物再

现的频率往往极低,很少有反复出现的可能,书中往往抓住历

史人物活动的瞬间,以生动的细节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形象,

即“随举一事而为之传”。在鄢陵之战和鞍之战的细节描写

中就展现了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鄢陵之战中写楚军开始气

势很盛,甲午那天“楚晨压晋军而陈”,而晋军从容调度,挡住

了楚军的来势,第二条早晨,楚子反布置了军事行动,准备大

战,可是当楚王和他商议时:“谷阳竖献饮于子反,子反醉而不

能见。王曰:‘天败楚也夫!余不可以待!’乃宵遁”。楚国的

统帅子反在这样紧急的时刻,竟至于饮酒而醉,把战斗视为儿

戏,其过于“轻佻”缺乏责任感的个性呼之欲出。鞍之战中描

写了齐高固“桀石以投人”,自称“馀勇可贾”;齐顷公“不介马

而驰”,声称“灭此朝食”,齐国君臣趾高气扬、鲁莽轻率的个性

一览无遗。另有张侯的“左并辔,右援桴”,逢丑父的以身救

君,其人物形象在这些细节描写中都展现了出来。这些细节

虽如龙在云中,不见首尾难窥全豹,但“一鳞一爪,足以知其为

龙”。《左传》战争中的人物形象饮这些细节描写而颇富生气,

跃然纸上呈现出一种动态美。

(三)细节描写增强战争叙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细节描写在战争篇章中犹如调味剂,把许多原本枯燥平

艺术殿堂

147安徽文学2008年第期2

淡的战事叙述得生动而富有情趣。细节描写避免了战争论述

的直截了当,充分展示其暗示的魅力,进而增强了故事情节的

戏剧性和趣味性,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左传》的文学性也因

之而加强。

泌之战是一篇洋洋洒洒得叙战大文,其细节描绘极尽曲

折生动之妙。晋楚双方在始战未战之际,均有“将盟有曰”的

期望,分明渐成和局,岂知情节突变,战云突起,接下去描写了

这样的细节:楚乐伯等三人竟私自驾车驰入晋阵挑战,“入垒

折馘,执俘而还”,晋将魏锜、赵旃亦不示弱,前去楚营挑战。

此段细节描写颇有趣味,晋军追击楚挑衅者,乐伯射中一只麋

鹿,送给晋人“膳诸从者”,因此获免。转而晋将魏锜被楚兵围

攻时,亦如法炮制,射一麋鹿作为礼物送上,同样安然无事,这

麋鹿滋味竟有如此神通,令人咋舌。交战之后,又描述了许多

有趣的细节,如晋人兵车坠于坑陷,楚人教其脱险却反遭晋人

奚落;知庄子为救儿子藏好箭射连尹襄老和公子谷臣,整篇细

节描写如同层次丰富、节奏多变的交响乐,战争叙事因之曲折

而生动。再如宣公二年的宋郑大棘之战中一些细节也颇有趣

味,其中狂狡倒戟出郑人,华元食士忘其御羊斟,华元逃归与

羊斟的对话,城者之讴等,都非这次战争的重要事件,但如果

只写宋郑战于大棘,宋师败绩,郑人获华元,华元逃归,则必然

使叙事枯燥无味,毫无文学性可言。在韩之战、城濮之战等大

战役中更有很多精彩的细节充斥其中,韩之战中,写了庆郑和

晋惠公在战场上的争议和冲突,还写了晋惠公被俘后,秦穆公

夫人穆姬率领子女“登台履薪”等。在城濮之战中,写了魏锜、

颠颉火烧僖负羁氏;盥人之诵;子犯替晋文公解梦等。正是这

些看似与整个战局关系不大的琐细事件的描写,才增加了叙

事的生动传神,整个战事的曲折性和趣味性才由此而产生。

《左传》善于叙述战争,更善于在战争篇章中描写精彩的

细节,这些细节不仅对战争气氛具有渲染作用,对战事情节具

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具有鲜明的文学意义。因为这些细

节描写,战争画面才更有立体感、层次感,战争中的人物形象

才更丰满,战争中的故事情节才更生动而富有趣味。刘知己

说《左传》“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其“纤芥无遗”说的就是

历史上并不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左传》却给予详细的描绘,从

史书的角度而言,这也许是其短,但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它通

过这些“纤芥无遗”的记述和描绘,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并

给人们以充分的艺术享受。《左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

碑,古今学者对之颇多赞誉,其细节描写艺术素为后代文人学

士所继承和发展,后来的史传文学家、小说家乃至于散文家都

从中汲取营养,其开创性意义不言而喻。

注释: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1114页.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94

页,88页.

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94.249页.

刘知己.姚松,朱恒夫注.史通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243页.

(上接第144页)只能见到复制品。而传统绘画在复制过程中

是不可能百分之百还原的,大量的有用信息将会丢失或产生

变异。而非真实渲染本质上是一个数据集,数据是可以被完

全的复制和再现的。所以,无论你看到的是第多少遍的复制

品,它和原始的作品都没有任何差别,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准确

性,避免了因误读而产生歧义。

非真实渲染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缺乏艺术个性,这是不是

一个不足似乎还有待讨论。对这个问题产生结论首先需要我

们在技术和艺术之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标准对它加以衡量。

如果作为纯技术来讲,忠实再现传统艺术是其使命,无需考虑

艺术个性。而作为一种艺术方式来讲的话,追求艺术个性是

必需的。当前的非真实渲染仅仅只是模仿,虽然在模仿的过

程中体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但要说到形成自身艺术风格的

个性特征还为时尚早。

六、结语,存在的理由与价值

我们为什么需要非真实渲染这种形式,除了技术优势的

原因以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在某些情况下,手绘的作品

比照片真实感的作品更加受到欢迎,在电脑普及到各个应用

领域的今天,数码设计和创作中舍弃真实感表现(这是电脑的

长处),追求传统手绘效果,正是顺应了这种需求。

一个重要的原因来自人类的认知领域。有大量的证据表

明,非真实感绘画作品在许多情况下,在传达特定信息方面实

际上比照片或真实感绘画更为有效。非真实感的图像更易于

识别,能更容易地从中获取主要信息,而真实感图像的丰富细

致、细节完整反而使得一些主要信息被掩盖,损害图像的信息

表达功能。在Foley等人1990年的著作(真实感计算机图形

的标准教科书之一)中,也提及“如果图片的最终目的是传递

信息,那么没有阴影和反射这些复杂元素的图片可能比真实

感图片更成功。”在传递信息这个层面上,非真实感图像较之

于照片类图像具有明显的优势。

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来自传达设计意图过程中的需要。在

设计过程中,电脑用于精确绘制和真实呈现的技术已较为成

熟,我们可以轻易地用照片般真实的图像展示设计意图。然

而,研究表明,特别是在早期的设计阶段中,或者是在和客户讨

论的时候,手绘图像或草图更为合适。因为这些较粗略的图画

才意味着设计图不是完成的和不能修改的,人们更愿意使用这

种‘草图’来讨论设计的变更。此外,这种“绘制”而不是“计算”

出来的图像,因为具有视觉张力而显得更为生动和吸引人。

还有一个原因是人们对于传统艺术风格的喜爱,在一些

方面,尽管现代技术发展出了新的样式,但许多人仍对传统的

形式厚爱有加。比如动画电影,由于技术的进步,三维动画几

乎成了动画片的代名词,甚至还出现了全CG制作的如真人

表演般真实的动画片(如日本的《最终幻想》系列)。但是事实

表明,传统手绘的动画依然得到儿童和许多成人的喜爱,传统

手绘动画的艺术手法以及形式美仍然有着独特的魅力。

“美”是人一贯的追求,在对美的表达上,“画”是最佳的方

式之一。我们常说“诗情画意”,绘画在许多情况下更能表现

意境和情感,这也正是有时候我们在数码艺术创作中选择非

真实渲染的理由所在。现实的需求和技术的优势是非真实渲

染存在的价值,它既延续了传统,又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艺术殿堂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