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旅欧散记50
2017-02-15 | 阅:  转:  |  分享 
  
旅欧散记(50)

哈德良墓

从圣保罗大教堂出来沿台伯河,老远就看到哈德良墓,因整座建筑在中世纪被教皇用作要塞堡垒,至今人们还称之为“圣天使城堡”,而跨台伯河联接宫堡的桥又称为圣天使桥。初见哈德良墓,我没有反应过来,因为在我们概念中,中国的皇帝陵墓都是在地下,许多皇帝墓到现在还找不到,直到导游介绍才有所了解。

哈德良(公元76-138年)大理石半身像,罗马帝国五贤之一。倡导人文主义,崇尚希腊文化。



在艺术世界中,建筑体量大,也最坚固,因而具有相对的永恒性,常常被用来表达人们的某种理念或者是某种纪念意味。于是便出现了陵墓建筑,来寄寓对死去人们的纪念和哀思。这类建筑的实用价值很小,但却具有较强的精神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它反映了古代各个时期的人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



哈德良墓,又称“圣天使城堡”。



人类初期意识中对“死亡”这一自然现象的认识,认为人死只是肉体的死亡,灵魂是永存的。于是,鬼魂崇拜便应运而生,这样,横贯于生死之间的鸿沟便消失了。而安葬尸体的坟墓则成了联系生与死的一条永恒的金带。



罗马天使桥,建于公元136年,建在台伯河上哈德良墓对面。1668年按照

伯尔尼尼的建议,装饰了天使雕像。桥上靠近圣天使堡的两尊天使雕像,

是贝尔尼尼亲手雕成(桥上为仿制品、其余是他的门徒们的作品)。

古代的西方世界和东方的中国对于人世后的归宿存着不同的理解,因而也导致了中西陵墓建筑布置、造型等风格上的不同。一般而言,西方古代陵墓极为强调永恒的意味,它们每每采用坚硬的石材建造,体积庞大,高高耸立在地面之上,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对于置放尸体的地下墓室一般不作为重点处理。而中国的古代陵墓,则是相反,有的陵墓地面没有建筑物,以防偷盗。古罗马时期,对希腊和其他地区的文化和信仰,现出一种豁达和兼容并蓄的气概,在丧葬上。也不拘一格,同时采用多种建筑方式:有埋于地下的拱顶式陵墓,纪念碑式陵墓,金字塔型陵墓,神庙式陵墓,以及东方形式在内的其他陵墓形式。在这些形式中,艺术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罗马特色的首推纪念碑式陵墓。



哈德良长城(hadrian''swall)哈德良执政时期兴建的一条由泥土和石头

构成的横断大不列颠岛的防御工程,全长120公里,全在英格兰境内,标

志着罗马帝国扩张的最北界。

古罗马纪念碑式陵墓中最负盛名的是哈德良墓,今天,仍屹立在罗马城西北台伯河西岸。哈德良皇帝倾心于建筑艺术,他主持的最有名的建筑就是罗马的万神殿,一座拱顶的圆形建筑。他自己的宏伟壮丽的陵墓也采用了传统的圆鼓型塔楼的形式,其尺度特别大:下部为一座约90米见方,高约23米的大台基,台基上耸立的鼓型圆楼直径为74米,高达46米。建筑物外部处理得甚为华丽,方形台基的外表均有大理石饰面,四角立有骑马卫士的雕像。台上的鼓型圆楼四周为大理石的柱廊,其圆柱用专门从埃及运来的班岩制成,在每个柱间,均立有雕像。圆楼以阶梯状逐步缩小,上以穹隆结顶,阶梯上铺垫泥土,配植层层的常绿树,在穹顶之端,置放着由四匹马拉的双轮马车的群雕。



哈德良庄园里的皇家宫殿遗迹

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哈德良墓遭到了北方野蛮游牧民族的洗劫。中世纪早期的拆卸古建筑部件建造教堂之风又给它带来了劫难。当年教皇乔纳森二世曾将哈德良皇帝的巨大石棺作为自己的坟墓,后来在14世纪的一次大火中焚毁了。仅存下来的由埃及班岩雕成的巨大棺盖现在圣彼得大教堂内作为圣水盒保存着。整座建筑在中世纪又被教皇用作要塞堡垒,至今人们还称它为“圣使的宫堡”。



哈德良庄园的卡诺普(canopus)水池



哈德良皇帝死后两个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成为国教,不少皇帝也受洗成为教徒。皇帝和宗教上层人物死后也不建造自己单独的陵墓,只是石棺做的比常人更大、更精美一些而已。在西方广大的基督教文化地区,人们已看不到古典建筑文化中那种高大、壮丽的纪念性陵墓建筑。在某种程度上,陵墓建筑的某些构思和意味,已融合到绚丽多彩的教堂中去了。

献花(0)
+1
(本文系过眼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