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宋明理学___管梅
2017-02-15 | 阅:  转:  |  分享 
  
儒家思想经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程颢
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理学”的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
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主要流派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道、佛儒(根本)(目的)“天理
”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
,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天地之心,天地之理。理是道理……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
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之心。”“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
则无序而不和。”宋明理学理学的发展创立:北宋五子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知
识·梳理一、理学出现的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儒学的困境;2、儒学的发展;汉代末年、魏晋时期、唐末五代
之后……北宋:儒学复兴运动;道教和佛教的冲击为理学的创立奠定基础。理学兴起的原因和条件?1)儒学的权威性严重削弱,并
遭到佛学和道家的冲击;2)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3)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为儒学复兴提
供条件4)北宋尖锐的阶级矛盾需要强化君权意识。探究活动二、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二)理学的成
熟:南宋朱熹;(三)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1、思想来源:2、基本含义:3、代表人物:儒学
+佛教+道教。程颢(1032一1085年)字伯淳,号明道,称明道先生,北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颢与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合称
“二程先生”,因二程长期居于洛阳讲学,故其学称“洛学”、“新儒学”。程颐(1033-1107),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
被合称为“二程”,他被习称为“小程”,河南洛阳人。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学”的创始人之一。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就是“孔颜之乐”。二程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
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张载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邵雍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周敦颐
地位主要成就北宋五子理学的开创者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
”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从而使理学获得了理论的典型形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归纳二程
理学的基本观点:1.“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2.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
一物道理。3.“义、礼、智、信皆仁”——《二程遗书》卷十二理学的方法论怎么才能通达“理”?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理学的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天理是理学的最高范畴,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
之外的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道德修养论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二)、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
熟归纳朱熹的基本观点、主要贡献、他的地位和影响⑴基本观点理气论:(吸收二程和张载)宇宙观,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归一,理是本
原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强调仁,“存天理、灭人欲”社会政治理论:道统论、正君心⑵注解四书:
理学的经典⑶地位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
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一代儒学宗师,影响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说说朱熹的观点和
思想“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
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文集卷七讲习大纪朱熹认
为“理”是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
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
则天理灭”。学习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存天理。”

----
-朱熹程朱理学“理”是世界的本原——宇宙观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方法论“存天理,灭人欲”——道德观(三)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1、基本特征:
1)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2)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2、代表人物:陆九渊、王守仁
。陆九渊王守仁三)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1)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基本观点:宇宙观:
“心即理也”(本心即天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主观唯心论
)。因而其学说被称为“心学”。方法论: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内心反省),“发明本心”,作
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要扫除人心的“物欲”与“意见”;影响:思想言论在当时有很大的冲击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
系。(2)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基本观点:1、心即理、心外无物(宇宙观);材
料2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孟子所谓的“是非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先验的道德意识,就是人固有的善性,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
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材料1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并不存在。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致良知;知行合一(修养论)----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三、对宋明理学的认识1、怎样理解二程、朱熹、王阳明观点的异同?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