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萨外卖:不只是“风口上的猪”那么简单
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等各大外卖平台为了抢占外卖市场,展开了长
达一年半时间的价格补贴战。这场旷日持久的商业战争,彻底颠覆了我国餐饮业的产业格局。
“其实以前也叫(外卖),但现在更频繁了。现在只要一个人在家,或者上班不想下楼,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外
卖。”在外企上班的赖女士这样向记者说到。外卖,作为除了宴请、堂食、便餐等传统餐饮消费习惯之外,相对小
众的一种餐饮形式,正在逐渐成为大众消费的主流。
2016年1月,大数据分析机构Analysys发布《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2015年,国内
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到457.8亿元人民币,相比2014年151.8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增长超过2倍。在
Analysys今年7月发布的另一份外卖市场分析报告中,2016年第二季度的互联网餐饮外卖交易规模已经达到252.8
亿元人民币,突破200亿大关。
外卖如此火热,相应的,是大量传统餐饮店的转型和大量外卖商户的诞生。
根据美团外卖的公开数据,2015年11月底,仅美团外卖一家平台上,合作商户数量就已经突破百万,覆盖城
市超过300座。这意味着,平均每座城市,就有3300余家商户提供外卖服务。这还没有包括另外两家外卖平台,
饿了么和百度外卖的入驻商户数。
但,是否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呢?记者在外卖APP上随机查看了几家商铺的月订单数量,发现并不
尽然。销量高的商户,月订单数量能有几千单之多;销量低的,几十单甚至交出了白卷。
同样是做外卖,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距?带着疑问,记者联系到了从事餐饮市场研究多年的林祥柯先生。
“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适合做外卖。”林先生开章明义地告诉记者,“外卖本身对产品有筛选。它要求食物的制
作速度要快,味道不会在送餐途中发生大的改变,同时还要方便送餐人员携带,方便消费者食用。消费者选择外卖
这种形式,大多数情况都会有时间层面的考虑;出门吃饭、自己做饭太慢,或者太麻烦,所以选择外卖这种形式。
而像面条、米线这类汤水较多,送餐途中还会严重影响味道的产品,也是十分不适合外卖这种销售形势的。至于西
餐、海鲜等用餐方式较为繁琐,且长期与环境消费捆绑在一起的产品,也不适合。除此之外,合理的管理、经营也
会影响餐厅的订单数量。”
正如林先生所说,记者在接下来的调查中也发现,在各大外卖平台上,盖饭、炒饭、冒菜等产品的销量就十分
靠前,而面条、西餐、日料等产品则集体遇冷。其中,披萨这一产品在外卖平台上的表现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披萨作为西式快餐的主流,进入中国市场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这20多年间,消费者已经完全习惯了堂食消费
的这样一种消费形式。而披萨与其他西式快餐,如炸鸡、汉堡这些产品相比,在价格方面也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却在外卖市场中占得了一席之地。仅Pizza4U一个品牌,在美团外卖上的月订单数量就已经过万。是什么,让披
萨这一产品在外卖市场中如此如鱼得水,又是什么让Pizza4U这一品牌在披萨外卖市场中,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经过几番波折,记者打通了Pizza4U亚太地区的首席市场策略管TerrenceKwok郭先生的电话。
“首先,应该是消费者对Pizza4U的一种认同。Pizza4U作为一个美国品牌,从2014年年底进入中国市场至
今,一直都坚持着‘回归披萨本质’的这样一种理念。我们把披萨在北美的自由与随性融入到了我们品牌的文化之
中,无论是我们车库风格的VI设计,还是实惠的价格,外卖、外带为主的销售形式,都是披萨在北美市场中的常
态。这也是披萨的本质。我们用‘回归披萨本质’的方式,把消费者的用餐场景给扩大化了,把中国的披萨消费者
从餐厅带到了更丰富的用餐环境中。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司,或者是朋友的聚会上,都能尽情地享用4U的披
萨。而中国的披萨消费者也正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对西方世界的了解,开始逐渐接受了这样一种更纯正的披萨消
费方式。我们只是刚好在这个时候来到了中国。”
记者了解到,Pizza4U从2014年年底进入中国,到2015年1月在成都的第一家门店开业至今,仅在四川地区
就已经拥有了60余家门店。而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整个行业中,都是罕见的。
同样有着近10年披萨餐厅经营经验的胡东先生就指出,在外卖大热的背景下,Pizza4U能有这样的发展速度
并不是偶然。“Pizza4U除了他们所提倡的‘回归披萨本质’外,无论是在市场定位,还是对消费者的需求分析上
都十分的精准。这是大部分披萨品牌都做不到的。我们只需要简单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必胜客、棒约翰是商圈定
位的披萨品牌,主打堂食,靠宅急送来覆盖外卖市场;而像我们这样的披萨餐厅,则是主打高端碳烤披萨的定位;
Pizza4U主打社区,和必胜客以及我们这样的餐厅都做出了明确的区分。看起来跟我们好像形成了竞争,其实我们
是在经营着不同的市场,形成了一种市场上的互补。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性的消费选择。”
纵观外卖市场中的披萨品牌,大部分在定位上都十分模糊。大部分品牌都希望能把整个市场一网打尽,既要做
写字楼,又要做学校,还想覆盖社区。唯独Pizza4U凭靠着在西方市场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把定位坚定地放在了
社区之上。
“社区是个很聪明的选择。”胡先生分析说,“披萨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北美国家,本来就是一种以满足消费
者方便诉求为重的一种食物,也主要扎根于社区,走进大众的生活中。Pizza4U立足社区,除了是对披萨文化的一
种尊重,同时也为国内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而社区的覆盖,除了社区市场外,还能很好地包围写字楼。每一个写
字楼附近都有社区的。试想你家楼下就有一家Pizza4U,那你在上班的时候会选择附近的Pizza4U还是别的你并
不熟悉的品牌呢?何况Pizza4U在选材和味道上都满足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口味。反而是那些想要面面俱到的披萨
品牌,因为定位的模糊,在各个细分市场中都有强大的竞争者,其自身又不具备与这些大品牌竞争的能力,自然难
以做大做强。”
优秀的品牌文化,精准的市场定位,以及符合大众口味的出色味道,为Pizza4U的在外卖市场的发展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披萨这一产品能在外卖市场中获得这样的认同,又是什么原因呢?记者在TerreceKwok
郭先生的回答中找到了答案。
“这在我们看来,是‘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结果。之所以说它是‘情理之中’,是因为现在中国外卖市场
正值风口期,一个行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对产品的筛选。而披萨的简单方便,使其天生具备外卖基因,在外卖发展
的这个风口上,被‘吹’起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披萨赶上了这个风口,4U赶上了这个风口,这是我们必须得承认
的一个因素。”至于‘意料之外’,郭先生则解释:“4U在短短的1年半时间中,能够开到60家店,说实话,这是超
出了我们的计划的,是消费者在追着我们开店。一个门店的配送范围有限,我们如果只是不断地扩大单店的覆盖区
域,配送质量就必然会降低。所以,我们只好选择开更多的店铺,覆盖更多的区域,满足更多的消费者订单。另一
方面,我们选择‘回归披萨本质’这样的品牌战略,其实是直接复原了4U在西方市场中的一些经营模式,原本是冒
着风险的,我们不太确定中国的消费者是否能够接受。没想到,这样的理念却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这也是我们意
料之外的。”
或许,对于Pizza4U自己来说,今天的成绩是个“意外”,但纵观整个外卖市场,机遇与竞争并存,Pizza4U
能被“筛选”出来,也绝非偶然。除了披萨这一产品独特的外卖基因,如果没有Pizza4U丰富的市场经验及精准的
市场分析,这个“意外”可能就永远也不会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