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旅欧散记196
2017-02-27 | 阅:  转:  |  分享 
  
旅欧散记(196)

宗教改革墙



游日内瓦,老城有时被忽视。人们沉湎于湖畔的旖旎风光和联合国组织区的国际氛围,忘了还有老城的存在。其实,老城之游非常值得,那里实在是一座活的人文博物馆。

老城建筑在一块20来米高的坡地上,方圆不过一平方公里,很难相信历史上这儿曾是一个微型国家——日内瓦共和国的心脏。



宗教改革纪念碑,高10米,宽100米的花岗岩石壁墙,

建于1909-1917年。



有好几个小坡道可以进入老城,然后都要沿着错综复杂的石块路盘旋来到城中心——圣·彼埃尔大教堂。老城保留得很好,到处都是中世纪风貌。整个城区构造就像个精致的手表机芯,弯弯曲曲的道路就是层层盘旋的游丝,错落有致的建筑就是大大小小的齿轮,大教堂则理所当然就成了机芯中的中轴。作为瑞士钟表发源地之一的日内瓦,其老城的格局便是一个最好的象征。



石碑上中间四个高大的人物雕像,从左到右分别是法海尔(Farel)、

加尔文(Calvin)、拜兹(Beza)和诺克斯(Knox)。



老城脚下有一大片花园,日内瓦大学文学院的凹字型楼房便坐落其中,而对着楼房,紧贴老城坡基展开一座宽有100米的水泥墙。正中站着4个高五六米的人物塑像,那是16世纪在日内瓦的欧洲宗教改革家,其中手持书本的那位是当时改革的最大理论家加尔文。

这座墙于1909年发起建造,正值加尔文400周年诞辰,也是由加尔文奠基的日内瓦大学350周年校庆。但此墙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纪念一个人,而是在于纪念整个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欧洲大地正面临着一场暴风雨:宗教改革运动。



加尔文(JohnCalvin)1509-1564,基督教重要派别加尔文教派创始人。



曾几何时,在占统治地位的老教——天主教的身边悄悄崛起了一个叛逆者:新教基督教。它企图打破天主教神父阶层骄奢淫欲的特权,重新创立一个更加严格的宗教规范,这就是马丁·路德开创的宗教改革。于是新教和老教开展了尖锐的斗争,大多数欧洲国家都被卷入,并对欧洲日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加尔文是当时新教理论的集大成者,而日内瓦当时正值新老两教交替摇摆之际,执政官法瑞尔对加尔文的到来十分高兴,坚持要他留下,帮助推广新教。于是加尔文留了下来。谁知这一去一留,改变了加尔文的命运,也改变了日内瓦的面貌。



纪念碑坐落在日内瓦大学文学院内。



在法瑞尔的支持下,加尔文在日内瓦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加尔文的新教理论的出发点是,任何人,不管其地位高低,都是上帝的罪民,他们不能通过人为的努力而只有依靠对上帝始终不渝的诚信才能消除原罪,获得上帝的宽恕。加尔文的理论把神父和民众放到了平等地位,其核心是每个人都直接听从上帝的召唤,而不必通过神父一类的中间转达,也就否定了神父的特殊作用。它实际上是个思想解放运动:它要人们的思想摆脱牢笼,让人的社会活动与实践召唤直接挂钩,让社会发展更符合实际需要。整个欧洲资本主义正是在这基础上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纪念碑附近的花园里,摆放着巨大的国际象棋棋盘。



加尔文创立了这么一个少有的纯粹的新教天下,吸引了众多的改革者从四面八方云集日内瓦,其中不乏大学问家。加尔文与德·贝茨共同创立的日内瓦学院成为今天享有声望的日内瓦大学的前身。事实上,当时的日内瓦不仅是新教的中心而被称为“新教的罗马”,(罗马是天主教的中心),同时也是欧洲的一个统学中心。

为了建造这座墙,当时建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设计竞赛。经过反复评选,最后选定了洛桑4名建筑师的联合设计方案,施工历时8年,于1917年宣告完成。











献花(0)
+1
(本文系过眼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