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吃相反映教养
2017-02-28 | 阅:  转:  |  分享 
  
《燕赵都市报》2017年2月19日第13版





吃相反映教养



1



上学时,一个炎热无风的夏天,班里几个女生一起买了半个西瓜解暑。我们客气地绕开西瓜中间部分,贴着西瓜皮挖着发白的果肉,这时一个女生一边从西瓜正中间挖去一大块,一边和我们这些彼此推让的女生说:“你们都傻,其实西瓜中间最甜!”我看着那副得意扬扬的样子,从此对她再无好感。

有一次和一群朋友去旅行,同行一个男生的女朋友总是嚷嚷饿,对吃饭比旅行更有兴致,每到一个目的地,先挑自己喜欢的餐馆,把点菜权霸占在自己手里,点超过自己胃口很多倍的饭菜。吃饭期间,不对胃口的东西,向前一推,不再吃一口,像个任性的小朋友。我们结束旅行的那一天,以火锅作为告别餐,席间姑娘把酱料洒得到处都是,霸着一盘鸡翅把细碎的小骨头吐了半张桌子。服务生来收拾桌子的时候,姑娘正兴高采烈地忙着和别人讲笑话,她的男朋友也笑得正欢,我拿卫生纸把鸡骨头扫进盘子里递给服务生,心里却泛起一阵恶心。



2



我是一个特别爱吃的人,很多记忆中的好时光都在餐桌上度过。长大后我对吃的热情也不曾褪去,我喜欢在餐桌上和人打交道,喜欢让爱情和友谊在热气腾腾的氛围里萌生,我总觉得那碗筷间的好滋味就是恰到好处的人间气。我一直在意吃的内容,却渐渐发现,吃不仅是一种文化,更可以成为一种修养。餐桌上,吃这种简单的行为,呈现着多种态度,有些人吃相粗野,有些人吃饭优雅,有些人吃独食,有些人喜分享,有些人不顾礼节,有些人处处周全……我觉得,不仅仅是吃的内容,吃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格,这种人格,就是教养。



3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爸妈对我的教育大多和食物有关,特别直白。记忆中小时候的某一天,妈还在厨房里做最后一道菜,饿极了的我拿起饭碗自顾自地吃起来,爸严厉地教训我:“放下碗,你妈还没上桌呢!”自此和别人吃饭,都要等到饭菜全部上桌,每个人都坐到餐桌边,才肯动筷。一年春节我和爸妈去奶奶家,我看着摆在桌子上的糖果和零食,贪婪地不停塞进嘴里,妈凑到我跟前,非常严肃地说:“不要像什么都没吃过一样!”自此知道,不管走到哪里,在谁的面前吃东西,都要吃得适度,吃得体面。中学时朋友来家里做客,妈做好晚餐,席间我吃得酣畅,朋友却不好意思动筷,妈一边告诉朋友:“就当这是自己家!”一边对我说:“快给你朋友多夹点吃的。”自此有了习惯,招待客人的时候,餐桌上要照顾到每个人的感受,尽力做到周全……这些有关吃的朴实道理,让之后的我不管走多远,都一直记在心里。



4



出国后,我在很多餐馆里打过工,观察过很多人的吃相。有些人吃饭讲求排场,明知道吃不完也要点到满桌,走时宁可浪费也不打包;有些人吃饭不顾其他人,霸着菜单只点自己喜欢的食物;有些人吃饭脏兮兮,把整张桌子都洒上酱汁和饮料……当然,也有可爱的姑娘小伙子,吃饭的样子实在惹人喜爱,他们介意彼此的喜好,照顾周边人的情绪,态度温柔地对待食物,临走时,还贴心地把小盘子垒在大盘子上,用餐巾纸把桌上的污垢擦去。



5



在我们的人生里,吃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话题,我们和家人吃温馨的晚餐,和多年不见的朋友聚在一起喝咖啡,在毕业季的散伙饭上喝得酩酊大醉……我们遇见不同的人,和他们一起吃饭,在不同的言谈举止间,学会一些规矩,也渐渐总结出这样的道理:吃饭的时候,凡是要第一个夹菜,夹最大块排骨的人,八成生活里也是自私的;那些在你吃东西时一定要借着光尝一尝的人,大概生活中也常常占别人的小便宜;而那些肯为你先盛一碗汤,把鱼肚子最厚实的那块肉夹给你,不铺张不浪费不过分挑剔食物的人,他们不一定是你最亲近的人,但一定是正直的,善良的,可以值得信赖的人。

我始终相信,一个在吃上讲求道德的人,骨子里一定也有个高尚的灵魂,因为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严肃到,很多时候它在不经意间,就毫不留情地显示了你的教养。









(姜太公源于网络下载收藏,并校正文字和标点、规范版面,仅供参考、感悟。)



献花(0)
+1
(本文系杨华图书馆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