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乳腺疾病健康知识讲座
2017-03-14 | 阅:  转:  |  分享 
  


郑州市第31.103中学

2017年乳腺疾病健康知识讲座







乳腺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尤其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年龄也日趋年轻化,多见于20~50岁的女性。因此了解乳腺病的症状、发病原因与危害,以及如何进行及时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的症状

乳房疼痛+肿块

1.乳房疼痛:胀痛或刺痛,多为两侧,左侧尤甚,可及腋下、肩背。情郁左甚,劳累右甚。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情郁加重,情畅减轻。

2.乳房肿块:多发于双侧,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肿块形状有片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肿块质地软、硬或韧,经前大而硬,经后小而软。

3.乳头溢液:少数可见。

4.月经失调: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色暗兼有血块。

二.乳腺增生病的病因

1.主要因素

(1)精神因素

情志不畅: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婆媳关系生意竞争学习紧张工作压力

郁怒伤肝,思虑伤脾,肝郁脾虚,血瘀痰凝,蕴于乳房,结聚成块而形成乳腺增生病。乳房属胃,脾胃互为表里,肝气行于左。

2.诱发因素

劳累:上肢劳力过度。

饮食:恣食生冷、辛辣之品。

衣着:佩戴过紧的胸罩。

其他:不生育,不哺乳,性生活不和谐。

三.乳腺增生病的治疗

乳腺增生病治疗五步曲

1.药物治疗:规范治疗

2.调节情绪: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不以情绪为准则,以行动为准则。

平心静气转注意,适度宣泄宽容人。

(1)平心静气:低声慢语挺胸

(2)转移注意:离开舌绕三圈

(3)适度宣泄:知己倾诉

(4)陶冶性情:宽容理解

(5)认知改变:A-B-C理论。

(6)知足常乐:

3.衣食住行:

(1)衣:舒适不是美观,保护不是限制。

乳罩的作用:支托,减少震动,保证血液循环,防止乳房下垂。

乳罩的选戴:内衣舒适圈要免,质的棉软睡时展。

(2)食:饮食清淡忌海鲜,少吃辛辣油炸甜,多吃果蔬黑黄豆,核桃蘑菇木耳安。

(3)住:生活规律不耗竭,两性生活要和谐。

(4)行:上肢活动:上肢活动要舒展,如伸懒腰宜缓慢。百草萌芽,风摆柳丝。

蓖梳梳理:以乳头为中心。

4.善后调理:巩固为要。

5.春季复诊:春季生发,病亦复发。

规范治疗须切记,一年两次春为要,药物情绪同时调,饮食梳理配合好。

四.乳腺增生病的复发

季节:春主生发,百草发芽,百病复发。

情绪:情绪波动,左侧痛甚。

劳累:过度劳累,右侧痛甚。

饮食:过食生冷、辛辣。

五.乳腺增生病的预防

1.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怒伤肝,肝气郁滞,百病生矣。中医有“百病皆生于气”之说。因此,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畅,则病难近身。

2.少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鸭、牛肉。少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的美容用品。

3.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和谐。

4.远离人造纤维:内衣尽量选用天然的,纯棉材质的内衣。

5.保持正常体重:减少高脂肪、高热量尤其是油炸食品的摄入。

6.避免饮酒抽烟:尤其是二手烟。

7.坚持母乳喂养:从未哺乳易致乳房积乳,不通则痛。

8.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





六.乳腺增生病的误区

误区1:肿块不痛不痒,不挡吃不挡喝,不用管。

误区2:再生一个孩子或绝经后自然就好了。

误区3:治疗后乳房不痛就是病好了,不用再治了。

误区4:乳腺增生病只有女性才得,男性不会得这种病。

误区5:把治愈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药物。

误区6:乳腺增生病一定会变为乳腺癌。

误区7:乳房偏小就不会得乳腺增生病。





乳腺纤维瘤

乳房纤维瘤常见于20—25岁的青年女性,其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所以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期后的妇女,为乳腺良性肿瘤,纤维腺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似卵圆形,有的似樱桃大,有的呈鸡蛋大小,亦可发展成巨大的纤维腺瘤。一些乳腺纤维瘤有恶变的可能,因此,女性应该在生活中预防乳腺纤维瘤。



当被诊断乳腺纤维腺瘤后,许多女性都会担心是否离乳腺癌不远了...其实乳腺纤维瘤是乳腺良性肿瘤,少数患者可能恶变,多见于青壮年妇女,可为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乳房均可受累,肿块可发生于乳房任何部位,多为无痛性乳房内肿物,生长缓慢,一般如指头大小、卵圆形、表面光滑、质硬韧、包膜完整、边界清楚、容易活动,肿块大小多为1-2cm,一般不超过3cm,偶可见巨大者,X线检查可表现肿块密度增高,呈分叶状,边界光滑完整;B超检查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实性低回声区,内部为均匀的弱光点,边界清楚,肿物后方回声增强;细胞学检查见肿块内细胞排列均匀,细胞大小不等,细胞团中常有双极裸核细胞存在。一、乳腺纤维瘤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乳腺纤维瘤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先天性因素,即乳腺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性激素敏感性异常增高,是这些纤维细胞所含的雌激素受体的数量较多所致。2、由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所致。以上两种原因导致乳腺的纤维细胞过度增生,从而形成肿瘤。纤维瘤多发生在卵巢功能期,极少发生在月经初潮前和绝经后。这一点足以证明雌激素刺激在其发病中的重要性。二、如何鉴别乳腺纤维瘤与乳腺癌早期乳腺癌与乳腺纤维瘤有相似之处,较小且位于乳腺深部的乳腺癌很像纤维腺瘤,尤其是患者年龄偏大而纤维瘤的质地较硬时与乳腺癌很难鉴别。由于二者的性质不同,一为良性,一为恶性,治疗方法和预后截然不同,因此需要认真鉴别。一般乳腺癌患者多发于40-60岁的女性,而乳腺纤维瘤是青年女性的多见病;早期乳腺癌可以与腺体一同推动,纤维腺瘤却可在手指下滑动;B超检查乳腺癌包块边界不清、无包膜,而纤维腺瘤边界清楚有包膜;X线检查乳腺癌常边界不清有毛刺或有蔟状小钙化点等特异图像,纤维瘤则边界清楚。如通过辅助检查仍不能鉴别,可行包块切除活检。三、乳腺纤维瘤的癌变问题乳腺纤维瘤是否会癌变,这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尤其是患有该病的患者。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资料表明,乳腺纤维瘤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不大,且纤维瘤的恶变率也很低。但在妊娠期,纤维瘤可突然长大发生肉瘤变。40岁以上的妇女特别是绝经期及绝经后发生纤维瘤者,恶变的危险性增高,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如同时患有乳腺纤维瘤,亦会增加患癌的危险性。



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还有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迟(>55岁);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需要解释的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欧、美国家做了大量研究,现已知的有BRCA-1、BRCA-2,还有p53、PTEN等,与这些基因突变相关的乳腺癌称为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5%~10%。具有以上若干项高危因素的女性并不一定患乳腺癌,只能说其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中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还是低的。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所以还没有确切的预防乳腺癌的方法。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乳腺癌的预防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

2.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心理紧张因素,保持心态平和。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婴幼儿时期注意营养均衡,提倡母乳喂养;儿童发育期减少摄入过量的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青春期不要大量摄入脂肪和动物蛋白,加强身体锻炼;

绝经后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平时养成不过量摄入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等饮食习惯,少食腌、熏、炸、烤食品,增加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胡萝卜素、橄榄油、鱼、豆类制品等。

4.积极治疗乳腺疾病。

5.不乱用外源性雌激素。

6.不长期过量饮酒。

7.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开展药物性预防。美国国立癌症中心负责开展了三苯氧胺与雷洛昔芬等药物预防乳腺癌的探索性研究。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乳腺癌的发生,让女性既身体健康,又身姿傲人?专家提醒女性朋友: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合理膳食,规律作息;坚持母乳喂养;生活、工作中,要保持心胸开阔,避免抑郁、发怒。这些都是预防、减少乳腺癌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乳房检查应经常进行。乳房自我检查的最佳时间通常是月经来潮后第9~11天。因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同时注意内衣穿戴要得当,过紧、过厚、透气不良,会影响乳房淋巴液的正常循环,不能及时清除有害物质,久而久之,易使乳腺细胞发生病变。通过自检发现有乳腺增生时也不必紧张,因为乳腺增生并不等于癌前期,但也不可麻痹大意,仍应坚持经常自检。如果有囊性增生、肿块或者结节,有可能会发展成乳腺癌,因此,尽管发生率不高,也应尽早诊治。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然而很多乳腺癌至今难以做到早期发现。其实,要做到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不难,只要平时细心一些,经常进行乳房的自我检查,发现异常赶快作进一步的检查确诊,就不会放过乳腺癌露出的蛛丝马迹。

乳房自查非常简单:

三.乳腺病的检查(三只手)

1.自我检查(第一只手)

时间:(三个一)

每月一次。

经后一周(绝经前妇女)。

每月的第一天(绝经后妇女)。

方法:一看二摸三挤

看——面对镜子,双手叉腰,观察乳房的任何改变。

(1)外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异常突起;

(2)皮肤:有无橘皮样和酒窝状改变;

(3)乳头:乳头是否内陷、回缩或抬高。

面对镜子手叉腰,凹凸酒窝及大小。

摸——

(1)站立:用一手上提至头部后侧,用另一手检查乳房,手指并拢,平放于乳房上,依次顺时轻柔地触摸及腋下,左右交替检查。

一手抱头一手查,顺时旋转至腋下。

(2)平躺:平躺下来,右肩下放一个枕头,将右手弯曲至头下,同“站立”的方法,检查右边乳房。

仰面平躺肩下枕,一手弯曲至头下。

挤——用手指轻挤乳头,观察有无液体自乳头溢出。如果有乳头溢液,看是否流出血性液体或褐色、暗红色、淡黄色液体。

手指轻轻挤乳头,观察有无液体出。



特别提示:如果出现经常性乳房疼痛,有肿块、有异常分泌物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做专业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检查乳房时,只能用手指触摸,而不可用手指抓捏,因为抓捏容易误把腺体组织当成肿瘤。在自我检查中,如发现异常或可疑,应去医院就诊并进一步检查。目前已有多种新的检查技术和方法,可得确诊或做出鉴别诊断。

2.专业检查

(1)医生的手(第二只手)

(2)科技检查(第三只手)

乳腺B超: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但它对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肿块识别能力较差。

钼靶检查:检查一些手摸不出来的细小肿瘤萌芽。对乳腺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损伤,对35岁以下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时不应常规应用。

乳腺专用磁共振:更精准。可发现0.3cm左右的病变,能检查出用手摸不出来的细小肿瘤萌芽,同时能判断良恶性,使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灭癌于最初始阶段。价值1880元。

3.具体方法

(1)35岁以下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彩超检查。

(2)35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彩超+钼靶X线检查。

(3)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或绝经年龄大于55岁、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35岁或未生育、产后未哺乳、有较长时间的乳腺增生者等,建议在定期行乳腺X线检查的同时,可选择乳腺专用磁共振进行定期检查。

青春期女性就不太适合钼靶检查,因为这种检查对腺体有害,会影响发育。

(4)乳房较大而且乳腺腺体丰富致密的年轻女性,首选乳腺专用磁共振进行乳房定期检查。











建议女性朋友了解一些乳腺疾病的科普知识,掌握乳腺自我检查方法,养成定期乳腺自查习惯,积极参加乳腺癌筛查,防患于未然。









最后,衷心的希望各位女性朋友们,关注你们的健康,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女人。



















1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