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阳光阅读-图书馆服务走向的思考】
2017-03-16 | 阅:  转:  |  分享 
  
干货|关于图书馆服务走向的思考(上)各位图书馆的同仁:大家好!“阳光阅读”图书馆转型与变革微信直播第13讲现在开始!本系列活动由北京爱迪科森
公司主办,图书情报杂志社协办,本期主体是关于图书馆走向的思考,我是今天的主讲人索传军。首先感谢爱迪科森公司提供这个机会,通过微信平
台与大家交流学习,我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图书馆学专业的一名老师,也是人大图书馆的一名馆员,还是一位喜欢买书、看书的书虫
,这种多元的角色我有时会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图书馆的发展,也由于工作关系我也会经常思考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以及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与前沿等问
题,去年我们许多图书馆都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我们图书馆未来五年的发展问题。其实近些年来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图书馆的发展也多有预
测,例如美国著名的情报学家兰卡斯特,我国的著名学者原上海图书馆吴建中馆长,吴馆长在其报告“从现在看未来图书馆的下一个十年2015-
2025”中,描绘了未来十年后图书馆的模样,很受启发。今天我也想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图书馆服务走向的看法,这些是我个人的一
点研究心得,有不对的地方还望学界和业界的同仁不吝赐教。今天我从以下四个方面简单的谈一下自己关于图书馆服务走向的看法。1.我国图书馆
发展的简单回顾?2.重温图书馆学五定律3.为书找人与为人找书的异同4.图书馆服务走向的问题。下面我们看第一个问题,我国图书馆发展的
简单回顾,首先我们一起简单回顾一下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关于我国图书馆发展史,已有学者做过精彩论述,我今天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根据一
些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例如开架阅览、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和数字图书馆等,大致将其划分为传统图书馆时期、计算机化时期和数字图书馆
时期三个大的时期,如图所示,数字图书馆时期又可分为以系统平台建设为主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以数字资源建设为主导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和以服务
为主导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三个阶段,目前我国一些图书馆可谓数字资源丰富,一些图书馆也上了资源发现系统,但似乎并没有解决图书馆面临的问题
,那么我们数字图书馆下一阶段该何去何从呢?另外在数字图书馆快速建设的同时,传统图书馆也在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将我国传统的实体图书馆大
致分为以藏书建设为主导的时期,和以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为主导的建设时期,例如24小时借还机,延长借还书时间,总分馆建设和阅读推广等等
,如图所示,前者是缩短了读者与书的距离,后者是缩短了图书和读者的心理距离。阅读推广和创客空间是当下图书馆的热门话题,除了这些文献资
源和有限的空间优势外,下一步我们图书馆该做什么呢?从图书馆这些年的建设看,我们都在进行图书馆五定律,节省读者时间促进馆藏利用,时间
关系,我不想展开讨论我国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想问大家目前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和限制读者对馆藏的有效利用呢?进一步说除了节约时间、
节省读者对馆藏的获取时间外,还能或还需要做什么?这是我工作和学习中常常思考的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重温图书馆学五定律。图书馆学五定律
是阮冈纳赞于1931年撰写的一本享誉世界的图书馆学名著,被国际图书馆界誉为我们职业最简明的表述,我之所以重温五定律,就是想用五定律
来审视我们图书馆所做的工作,不仅是为了寻找我们开展工作的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希望利用五定律探究我们图书馆服务的走向问题。在第一部分
我们回顾到上世纪80年代的开架阅览,符合第一定律,是为了打破传统保存对图书的限制,90年代的计算机网络化建设符合第四定律,是为了提
高图书馆业务的工作效率,节省读者发现馆藏的时间,馆藏资源数字化符合第一、第四定律,为了方便读者对馆藏的获取和利用,总分馆建设符合第
一定律缩短了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和阅读推广符合第三定律,为每本书找到需要的读者等等,不难看出我国图书馆事业近些年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
为什们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学者会预言图书馆会消亡呢?之所以有部分图书馆专家对图书馆发展前景不看好,某种程度上是对图书馆不够了解,在我看
来图书馆消亡论是一种静止的观点,其前提假设是如果我们图书馆服务,只是提供简单的文献查询和获取服务,那么图书馆的服务将被取代,图书馆
就没有生存的必要了,当然这是我个人对图书馆专家观点的解读,实际上五定律告诉我们,馆藏资源、读者和馆员三者是图书馆中紧密联系的有机体
,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共同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过度发展某一要素,并不能促进图书馆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从第一部门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这些年来我们主要围绕馆藏资源建设在开展工作,也可以说这是我们这些年的中心工作,馆藏的确越来越丰富,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是否
也获得了提升呢?读者满意度是否也获到了较大的提升呢?相比馆藏的快速发展,我们的馆员和读者不仅发展缓慢,而且在一些地区和图书馆还是负
增长,尽管这些专家的预言并不科学,但还是暴露出我们图书馆的一些问题,或者说我们是否到了该审视自己的时候了?至少读者没有完全认同我们
为他们所做的工作,它实际上告诉我们,图书馆不是一个简单的书库,不是一个看书的场所,也不是一个数据库仓储中心,馆藏资源是我们图书馆发
展的重要基础,是构成图书馆有机体的三要素之一,但不是全部,馆藏资源也不能永远是我们的中心工作,也许只是工作重心之一吧!我个人认为今
后应该将三要素中的读者作为我们工作的中心,应该围绕如何为读者提供其所需的文献资料或知识服务,并将此作为我们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也许
会有人说,我们所做的工作包括馆藏资源建设,哪一项不是为了读者呢?我在第三部分将回答这个问题,以馆藏为中心与以读者为中心的异同。让我
们来看第三个问题,“为人找书”与“为书找人”的异同。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是以读者为中心,为人找书,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是
以馆藏为中心,为书找人,相同之处,第三、第二定律都包含了两个主体,读者(人)和书、馆藏资源(物),这是他们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二
者的工作中心不同,重心也不同,第二定律中我们直接的对象是读者,这是我们的工作中心,这是说我们的工作流程、部门设置、服务环境布局都应
该以读者为中心去思考、去规划、去布局,我们需要围绕读者开展工作,研究了解读者的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馆藏资源和服务,这是我们的工作重
心。第三定律中我们的直接对象是书或馆藏资源,我们需要以馆藏资源为中心开展工作,这也是我们图书馆长期以来,进行部门设置和工作流程规划
等的依据,围绕这个中心我们研究的是书、馆藏资源的特点,如如何采集加工资源,如何加强对馆藏的管理,如何防止馆藏资源的丢失或损坏等,这
是我们以馆藏为中心时期的工作重心,通过对馆藏的管理,方便读者对馆藏的利用,也就是为这些书馆藏资源找到需要的人,就是说我们工作中首先
考虑的是馆藏然后才是读者,不知大家是否能体会二者的不同,这也是我要说的工作中心的转变,服务方向的转变,也许一些同仁不能认同我的观点
,没有关系。我举一个实例,进一步看看工作中心不同究竟会有多大的差异,我们现在许多图书馆都在搞阅读推广活动,我们高校图书馆还开展了全
国性的阅读推广案例评优活动,可以说这些年来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图书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读者对图书馆的认
识,也促进了馆藏的利用,今天我不对阅读推广做过多的评价,我想拿我们的阅读推广活动与一个互联网APPLE逻辑与思维做个对比分析,阅读
推广也成为阅读辅导、读者指导、阅读宣传等,实际上是我们图书馆过去新书目推荐的一种发展,阅读推广活动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客体书的介绍反作
用于主体读者,目的是通过促进阅读提高对馆藏的利用,阅读推广的使命,是让每一位潜在的读者都参与到阅读中来,通过多姿多彩的形式,激发他
们的阅读兴趣和激情,用阅读推广、工作人员的热情,唤醒人们对阅读的渴望,以最大程度的提高个体的阅读素质和能力,但我们知道阅读是一种获
取信息和知识的行为,阅读的主体是人、读者,阅读的客体是书、馆藏资源,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方式是阅读行为,阅读的结果是为了获得信息或知识
,对阅读的理解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阅读推广活动与逻辑思维的差异,逻辑思维是一个移动互联网企业,创办
三年多,员工50多人,600万用户,每天20多万活跃用户,一年几千万的收入,我们一个高校图书馆上百人,一年购买上千万或数千万的资源
,一年仅有几十万次的阅读量,两者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原因当然很多。我想从图书馆学专业的角度去审视其差异,用过逻辑思维的人会了解
,逻辑思维首先研究的是用户,研究用户在阅读中的痛点及阅读过程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障碍,有什么不愉快,也就是说他们工作的直接对象是用户
,这是他们的工作中心,然后围绕着如何解决用户的痛点开展工作,他们认为用户是分层的,阅读也是分层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读者有不同的阅
读需求,不同的购买阅读服务的意愿和能力,逻辑思维会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例如,知识分子去选择图书和组织专题资料,例如卓老板聊科技、李
翔商业内参,逻辑思维每天都会给用户推荐一本书,仅一本书,然后给用户介绍该书的重点、亮点以及该书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等等,其结果是不仅告
诉用户该读什么书,节约用户的选书时间,而且还告诉用户该重点阅读哪些知识点,节省用户内化时间以及如何利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提供的是
知识服务,远比我们图书馆提供的书目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深度,更加有吸引力,用户体验会更好。我们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首先我们考
虑的是我们的资源如何通过活动提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我们的中心是馆藏资源,我们的产品通常也会是推荐书目、书展等,一定程度上可以
节省用户的选书时间,但本质上我们提供的还是文献服务,没有或很少涉及文献内容,只能节省用户少量的图书查询时间,距离知识服务还有很远的
距离,通过这个例子不知大家是否体会到了工作中心的不同。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我们图书馆未来的工作中心应该由以馆藏资源为中心转移到以读
者为中心及其服务为中心上来,阅读的主体是读者,客体是图书,因而我们应该研究读者、了解读者,研究他们的阅读偏好、阅读需求、阅读行为,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读者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读者读不读书,是否有读书的意愿,会不会读书,是否有读书的能力,有无时间读书,是
否有读书的条件,读什么书,是否有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如何高效地读书,是否有组织和节省资源的能力,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读者,我们在开展
阅读服务时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针对不会读书的人如何教授她们阅读的方法,对于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如何创造条件让
其读书。读什么书是我们图书馆人最有权利和最有条件所做的工作,也就是导读和推荐,如何高效的读书例如对馆藏的重组,重新组织,下面我们还
会举实例来讲解重组的问题。下面我以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为例进行分析,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相对稳定,层次结构也比较明显,例如教研人员、博士
生、硕士生、本科生等,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目标不同,对图书馆有不同的需求,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以教研人员的科研工作中对图书服务的需
求为例做简单的分析。如图所示,我们以教研人员为例分析其科研过程了解其需求的变化,判断我们工作中的变化。通常科研过程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是资料的收集包括查询与获取等,第二,是资料的内化,包括阅读、分析和吸收,第三,是新知识的生产包括实验、计算、分析和成果的撰
写等等,过去资料的收集占用了他们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图书馆通过资源建设节省用户收集资料的的时间,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现在他们收集
资料的时间越来越短了,越来越方便,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随着数据库的广泛利用,科研人员每次都会得到成千上万的文
献资料,资料越来越多,他们没有精力去阅读消化这么多的资料,实际上也没有必要读所有的资料,因为他们存在雷同,但是应该阅读哪些文献?优
先阅读哪些文献?这些文献主要包括哪些观点?我们馆员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或者说在新的环境下我们图书馆能否缩短教研人员在第二个阶段的时
间呢?让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到新知识的生产和创造上来呢?下面让我们再看一张图,我用三个椭圆来简单描述图书馆发展的一个趋势和方向,及我们
下一步工作中应该放在第二个阶段,节省读者选择、评价、阅读资料的时间,但同时我们还应该研究用户是如何利用文献资料,唯有此我们才可能真
正开展知识服务,当然这是更长远的任务。对于高校的教研人员来说,查询和获取文献的时间已经大大缩短,但选择消化的时间占用了科研工作的绝
大部分时间,我们图书馆如何缩短这部分的时间,增加科研人员创新、知识生产的时间,我认为这是我们图书馆下一步或者说近几年应该思考和开展
的工作,也应该是我们工作和服务的方向。干货|关于图书馆服务走向的思考(下)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图书馆未来应该以读者为中心
,应该围绕如何满足读者文献与知识需求为最终目标进行规划和设计,缩短用户与文献、用户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我将其归纳为四“easy”即四
个“易于”,如何让用户更易于发现馆藏资源,而不是让资源易于被用户发现,这是不同的。如何让用户更易于获取馆藏,如何让用户易于理解馆藏
资源内容,如何让用户易于利用馆藏资源内容,即四个“易于”。我们读书馆做的资源数字化,统一检索、资源发现等,都是为了让用户更易于发现
馆藏资源、获取资源,再如我们馆藏图书的排架问题,我们为了让读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实现了开架阅览,但由于我们的排架是依据中图法,
与学科专业是不对应的,因而即使开架仍然有很多读者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书,我们若从读者出发去规划布局,也许就是另一种排架方法,也许有人
会说,那么多书工作量太大,换个思路,我们能否做个分类号与学科专业以及书库位置的对照表呢?让用户更易于理解和利用馆藏资源,是我们长远
的努力方向,这需要做较多的工作。大家都知道知识服务是我们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方向,在许多文献中,往往将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混合
使用,很不科学,由于由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不是把文献改为信息、把信息改为知识这么简单,我们需要研究用户、研究文献、对文献资源进行深
度加工,因为我们知道文献是记录知识的载体,文献包含着知识,但提供文献不等于提供知识服务。如图所示,我们需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将文献
中的所包含的知识元挖掘出来即数据化,第二步,把知识元表示知识元的数据所包含的内容语义化,第三步,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内容推荐给用户,这
不仅是我们图书馆学的知识,还需要知识管理、知识工程和人工智能等知识,也许有馆员说这太难,我们做不了,其实不是让我们馆员去做技术,关
键是你要知道我们该做什么,该向哪里努力,不要搞错方向。虽然我们馆员的计算机技术不一定很强,但资源描述是我们的强项,是我们的专业优势
,我相信在知识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图书馆人一定会大有作为的。当然这个图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包括三大步,每一步都具有挑战性,我们图书馆现
在最有优势的是文献资源,是文献,是包含着知识的文献,文献中的知识元或者说知识单元、知识点如何挖掘出来,如何进行语义上的表达,如何进
行语义描述,如何根据用户的需要或服务场景提供服务,是我们图书馆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用几张图简单介绍下我们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方向,如
图所示,资源中心的转移,由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向像文献内容的数据化语义化发展,或者说文献资源的数字化、语义化、关联化将成为我们工作的重
心,现在我们图书馆的上游企业,如出版社、数字资源生产商、服务商,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提供一次文献,开始深入文献
内容,进行加工和生产,例如世界著名的杂志《NATURE》、我国的中国知网、电子工业出版社等等,都已经开始对文献内容进行发掘和处理,
可是我们还有很多图书馆还热衷于文献的数字化、还热衷于资源的扫描。下面一组图就是对文献内容加工的实例,我们可以把无线电技术这个专题的
8本书的内容打破原来的体系结构,这一点大家不要误会,当然可以保持书的原版原貌,但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类型,也就是不同用户有不同的需求
,我们可以分为知识学习型用户,如教师、学生,技能培养型用户,如工程师、技术工人等等,对无线电技术这个专题的八本书进行再加工和再组,
很明显,虽然都是对资源的加工,但这里先考虑用户再考虑资源,而不是先考虑图书然后再考虑这些图书适合哪些用户使用,这就是变化就是方向。
由于两种类型用户需求的差异,电子工业出版社根据他们的求不同,设置了不同的主体,分别进行挖掘、描述和组织,例如针对学习型用户设计专题
,集成电路、电路理论等,针对技能培养型用户设计专题,封装与互联技术、可靠性技术等,每个专题又包括若干知识点,不仅可以显示具体的知识
点和内容,还可以再组织成知识树,简单的说不再是提供图书文献,而可以根据读者需要提供内容和重组。以上我利用图书馆学五定律,对我们图书
馆过去一些工作做了简单的分析,并通过两个实例,一是我们的阅读推广活动与逻辑思维工作进行了对比,说明以馆藏资源为中心和以读者为中心,
工作效果的差异,二是通过电子工业出版社,对图书内容的加工,说明我们当下文献服务距离知识服务还有多远?,或者说开展知识服务我们的图书馆还需要做什么,我的观点是,以图书馆三要素中的读者为中心开展知识服务是我们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讲到这里也许让大家失望了,不用你说我们也知道,真的么?不妨你也用图书馆学五定律审视一下自己的工作,看看你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吴建中馆长是怎么说的,总而言之到2025年图书馆将成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其主要功能不只是提供图书和信息,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资源优势向支持人类学习和创造知识环境的方向发展。最后我要说,图书馆不仅是书库,不仅是阅览室,不仅是会客厅,图书馆还应该是知识资源中心、知识资源加工中心和知识服务中心,总之图书馆服务是老话题,但永远是我们图书馆人常说常新的话题,图书馆依赖发展的环境在变化,用户需求在变化,对我们图书馆的期望在变化,因而我们图书馆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以读者为中心,围绕读者去规划、去设计、去思考我们的工作,改善用户利用图书馆服务的体验,使用户更易于发现或去理解和利用我们的馆藏资源。
献花(0)
+1
(本文系首钢工学院W...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