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古籍鉴别不求人
2017-03-17 | 阅:  转:  |  分享 
  
古籍鉴别不求人

古籍收藏越来越热,在甄选的时候,了解版本很重要,学会鉴别真假更为重要。很多书

友多年藏书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自有一套鉴别方法,也有一些书友初入藏书界,时不时会

有一些迷茫与困惑,偶尔也会上个小当,对于纷繁杂乱的古籍市场,有种一头扎进去,探不

清深浅的感觉,我们特意请教了孔夫子旧书网的专业人士,给大家普及下古籍鉴别的知识。

版本鉴别约起源于中国雕版印刷术普及后的北宋时期。《宋史》“邢传”中记载:“国

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版本大备。”在科学研究中运用文献资料的本子,以说明其论证的

依据和出处,常把写本、刻本、活字本、铅字本、石印本、影印本及手写或印刷等各种方法

形成图书的各种本子,总称为“版本”。我们之前发布过一篇关于古籍版本种类的全面总结

(《古籍版本汇总》)

综述

书籍的创始在文字发明之后,各时代因材料和装订形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上古到秦为简牍时期,秦至唐为卷轴时期,宋至清为册叶装时期。简策是最古的书籍,久已

失传,现在能见到的是出土的一些断简残篇,无法伪造。卷轴书籍在社会也早就绝迹,一般

人很少能见到,伪告别实际情况很困难。

所以古书应以宋刻版书籍为最古,并以宋版书为最佳。宋代刻版字迹清晰,没有错字、

缺文;书写均出自名家之手,笔划粗细极有规律,其中精品有欧柳笔法;纸张质以远销,墨色

清润,印刷墨色恰到好处;即使纸着水湿,干燥后并无水印;书中格用单边,遇有宋代帝王的

姓名名,在印书之前每字缺一笔,是为了避讳。宋代以前传世之书,宋代刊行刻印了很多,

后世再没有重刻,其中以佛教、医学两类居多。宋刻版书籍中以活衬竹纸的质量最好,但存

留下来的很少,极不易得到,古籍辨伪的方法,明代胡应麟《四部正伪》具体提出了8种

方法,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也总结出12条,都可能证。

辨伪的目的,在于恢复书的本来面目,以便更好地利用,而不是对伪书一概排斥,因为

有些伪书同样具有文物考古的价值,如仿宋元本是最为珍贵的古籍版本。对大多数读书人来

说,辨伪是阅读研究的第一步。在阅读和研究之前做一些辨伪的工作,比如知道古籍有真伪

之分,而阅读时取审慎态度,撰文时不引用伪书,或对引用伪书的情况加以说明,总之,了

解古籍辨伪的历史情况、态度、途径和方法等,都是必要的。





常见鉴别法

鉴别古籍需要不断实践,反复考查,增加感性知识,积累经验,争取多看实物,以书影

图谱作研究的补充和参考,逐步做到确切了解和掌握。

1对原书所具有的记载、特征和其在成书后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录资料进行考察。

一般从书名叶、牌记、序跋,采用的字体、行款,以及批校、题跋、藏章、装订格式,

所附的刻工记录,书中避讳字考查。例如:清陆心源著《宋楼藏书志》书名叶,前半叶刻“宋

楼藏书志曲园居士俞樾题”,后半叶刻“光绪八年壬午冬月十万卷楼藏版”,据此可知刊刻

者和版刻年月。又如:北宋刻本,字体刚劲硬整,南宋刻本字体渐趋圆润,元代刻本字多“软

体”,明代刻本多尚楷体,明末至清的刻本形成横细竖粗的印刷字体,这仅是宋至清刻本字

体衍变的轮廓,实际变化繁复得多,要细加区别。

2通过书目著作考查鉴别古籍。

考查书的刊行流通情况,现存各种版本情况,历史文献记载,或考查原书与历史所记载

各本异同及其特点,单凭文献记载和文字材料,不能看到古籍原状,在判断上受到局限,可

利用古籍书影图谱帮助识别。对前人有关图书的记述(如书目、论著等)要经过分析研究论证,

其中有些可能是考查不周或论断有误的,从而作出适当、准确的辨识。

3从不同的制版工艺所形成的版本特征来加以鉴别。

古籍版本大致可分写本和印本两大类(捶拓、铃印的图籍不计在内),以印本为多数,

印本中以木版雕刻印本为多。例如:刻本字迹锋芒棱角完整清晰,说明此本印成较早;字迹

锋芒尽失,漫灭残损,版片断裂,说明是较晚的印本,等等。

4鉴别古籍要注意伪本。

古籍不仅具有文化学术价值,且具有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但在社会流传过程中它又是

商品,因而产生一些投机的书商和“伪造者”。例如:以残充全,将原来有残缺的书加以裁

改修补,充作完整的书;加盖伪章,冒充原书为著名人物收藏或“加工”(如批校等)的珍本;

挖改描补,把较晚的刻本经过挖改、描补等,充为早期刻本或少见的“珍本”;撕去原书序

跋,藉以伪充前代旧刻古本,等等。









几种常见古籍的鉴别方法

刻本的鉴别

字体,是决定版刻时代的主要依据。汉字是方块字,不同时代写字用的笔和写法有所演

变,刻工的操作方法与技术水平也随时代有所发展,在字体结构等方面形成时代特点与差异。

除时代特征外,刻版印刷发展的地区还形成独有的地方风格。从事鉴定工作,必须熟悉各时

期、不同地方的刀法特色,掌握常人不易觉察的字体同异要领,从而得出判定。

牌记,为刻书标识。一般在书的卷尾,也有在序或目录之后的,文字有详有略,主要标

明刻版年月及出版者。宋元以后多出现于坊刻本。元、明、清三代的私家、官府、书坊刻本

使用较多,形成明显可资查考的依据。但有些影刻、翻刻本也把原书牌记摹刻下来,所以要

参照其他特征加以辨析。

序跋,古籍大都有序跋。其内容多为阐扬本书著述的优长,记述刻、抄的经过和年代等

等。鉴定者可从序跋正文及署款判定该书版本年代及真伪、讹托,从而成为鉴定古籍的依据

之一,但须留意一书多刻时照刻底本的序跋以及抽撤刻书时的序跋的情况。

刻工,宋、金、元、明、清的刻本,常在书中镌有刻版者的姓名。有的一部书的刻工多

达数十人。刻工历来受版本学家重视,从刻工姓名可了解版刻时代与地区,是最直接的依据。

但明、清一些影宋刻本,也把原刻本刻工摹刻下来,容易造成误认;同一刻工刻的书也有年

代的不同。因此还须结合其他旁证以作出准确判断。

避讳,封建社会用字最讲避讳,有避帝王讳,有避家讳或尊者讳。元代不讲究避讳,宋

代及清代康熙、雍正以后避讳较严格。后世版本学家常以避讳字作为判定古籍大致时代的依

据。但应注意翻刻、影刻本保留原书避讳字的情形。

版式,由于刻书时代不同,书的行款版式变异较为鲜明,虽有交错、例外,但有基本规

律可循,例如宋版书的书口(版心)多为“白口”,而元版及明前期版本多用“黑口”。对行

款版式的鉴定历来被视为重要依据之一(见雕版印刷文献、中国古籍形制)。

纸张,宋代有的浙刻本用白麻纸,纸质较匀净,有韧性;四川刻本也用白麻纸,有些纸

质较粗,甚至有透空小孔。南宋初期福建印书所用竹纸,质地细润,纸色较白,但以后多用

黄色竹纸,因而从宋、元到明代,黄纸成为福建印本的特征。明代以棉纸为贵,棉纸有厚薄

之不同,纸质细润,白棉纸印书成为明代特色。明末出现了开化纸,纸质细白匀净,清代以

开化纸印书最名贵,连史纸、竹纸应用亦多。宋以后,还有用公文纸(公牍纸)和其他册子、

信札等旧纸的背面印书的,这些公文纸如载有年月也可借以推断印本的大致时代。书籍的用

纸是识别版本的一项依据,但要多作比较,因为有的书刻印于宋代,后世仍可用其书版再印,

而区别初印本和后印本,只能从纸张来判别了。

活字本鉴别

无论是泥活字、铜活字或其它活字印本,尽管制作活字的原材料不同、方法各异,但刷

印之前,即检字、排字、拼版等程序大致无二。因此,活字本都具有共同的特点,但由于原

材料的差异,也有其不尽相同的地方。

活字都是手工制作,高低大小不可能完全一致,排版也无法水平,因此刷印到纸上的字

和行线会墨色浓淡不一样。字体排列也会不整齐,有歪纽现象,甚至出现倒置横排的字。

活字本印完即拆散,再印再排,不会像雕版那样因年久而开裂,整个版面没有裂痕、断

板烂板现象。活字本拼版时,上下栏线尺寸一定,装订成册后,书口上下栏线齐整。

活字本边栏四角的横竖线衔接处不那样严密,多数有隔开的缝隙。雕版印本无此现象。

但有些活字本也没缝隙,这只能说有缝隙的必是活字本不能说没缝隙必不是活字本。

因活字是一个个刻制的,字体大小、笔画粗细并不一致,活字间的笔划不会交叉;而

雕版写样时书写者一气写来字间会交叉。

明活字本都用白绵纸,清活字本除《古今图书集成》有少量的开化纸本外,一般都用连

史纸或毛太纸。

活字本牌记题识、内封面上一般都标明用活字的品种,有时还对排印过程进行描述。

如李瑶泥活字本有篆文双行牌记“七宝转轮藏定本仿宋胶泥版印法”,华氏铜活字本版心下

方有“会通馆活字铜版印行”等。

套印本鉴别

闵、凌本的行款格式大致相同,四周单边,白口,不用鱼尾,顶上栏记书名卷次,顶

下栏记页次。大多为半页九行、行十九字,后也有半页八行、行十八字,九行十八字或八

行十九字也间或有之。为了在行间套印批点、评注而无行线,其他评语在上栏之上或篇末。

正文一般用天启时流行的瘦长方体,也有作万历时方体字的;评语、旁注用写刻字体,

稍带有行书的笔意,清朗飘逸,十分雅致。

纸张多用白绵纸或上等皮纸,也间或有用竹纸的,质地坚韧耐久、色泽洁白如玉。如

无序跋、识语,实很难区分开闵刻与凌刻。

清殿版套印本多用方体字,少数也用软体字如《御选唐诗》。用料讲究,刻印精工,方

体字也端正美观,多用开化纸印,一般的也用好连史纸。广东套印本正文、评注全用方体字,

不如明闵、凌及殿版刻得精工。纸用一种较光的连史纸。

清代的套印本一般都有刊刻序跋及内封面,再结合字体、纸张等特色即可鉴别。



插图本鉴别

宋元到万历的插图,一般线条比较粗放,宋元本还显得扑拙、有力。万历时建本或南

京坊本都较为草率拙劣。

宋、元本多用麻纸或竹纸,万历时的建本或南京坊本多用竹纸。徽派的插图本和图谱

用纸讲究,一般用白绵纸或黄绵纸。清代前期讲究的用开化纸印的,以后则多用连史纸,

也有用毛太纸的。

另外,还可参照同时期其他刻本的特点和鉴别方法来鉴别插图本。

抄本和稿本

印刷术发明以前,古籍都靠抄写流传。印刷术发明以后,甚至在雕版印刷普及以后,

抄写本仍在中国传世古籍中占很大比重。

历代流传的抄本,数量可观,质量也参差不齐。抄本之外,藏书家的手写本及学者的

稿本更是古籍中的珍品。因此对抄本和稿本的鉴定十分重要。

其鉴定方法,首先要从书写字体的一般时代特征入手,与鉴定刻本之刀法道理相同。

有不少抄本标识较为明显,很多藏书家传抄的书都用印有专用格式的纸供抄写。如明代祁

承?家抄本在版心下镌有“澹生堂抄本”字样;毛晋家抄书有一种黑格纸,版心下镌有

“毛氏正本汲古阁藏”字样;清初曹溶家抄本所用纸的版心镌字为“李曹氏倦圃藏书”,

等等。这些标识是鉴定的重要依据。此外,个人书法的风格、书中的避讳字、作者的时代

等等,都是抄本和稿本鉴定的依据。



其他技巧

1、印章

古籍上盖有某人的藏书章,说明该书曾为某人所藏。流传久远的,藏印随之增多,可从

中看出文献收藏的源流。著名藏书家大多有书目传世,由藏书章对照其藏书目录有助于考核

一书的版本。但藏印有真伪之别,有条件时,可将真伪藏印比较对照,细察印章篆法和印泥

色泽,加以辨别。

2、批校题跋

古籍常经前人批校题跋。题跋中常包含目录学、版本学资料,对古籍鉴定有一定帮助。

对待批校题跋应加分析,要以其本身质量、出自何人手笔,以及内容、字体来确定其可信程

度,辨别其真伪。

3、文献资料

各种文献资料中有很多关于版刻的记载。一些书目、笔记中常有记述文献著述、流传

情况。一些地方志中的艺文志收有当地的刻书目录。有些著述,如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

十一,有《元刊本资治通鉴音注跋》一文,就曾辨明元刊本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一书中

虽有王磬序,但并非元兴文署刻本。这些都是有益的旁证。

4、书的内容本身

诸如制度、习俗、用语等,有时都可以成为年代鉴定上的佐证。如《刘知远白兔记》,

向与《荆钗记》等合称为四大南戏,收入《新编五代史平话》,曹元忠1911年在该书跋语

中称其为宋巾箱本,事实上该书有多处不避宋讳,早有人怀疑它是元刻伪托。近又发现,书

中所用的某些词汇只在金、元才出现,宋人不可能讲元人的话,宋刻本自然是靠不住的。如

讲到刘知远在李家的佣工,《新编五代史平话》称作“驱口”,按:驱口即元人所说的奴婢,

而明成化刻本则改称“年作”,可见刻本年代不同,内容上有时会体现出来。

知识补充

古籍纸张的鉴定

纸张在版本鉴定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古籍纸张:

麻纸:分黄、白两种。黄麻纸色略黄,稍粗糙,有的较白麻纸略厚;白麻纸洁白光滑,

背面较正面粗糙且有草棍等粘附,质地细薄,坚韧。纸纹均宽,约一指半。宋刻本多用白麻

纸,元后期多用黄麻纸,时纸纹渐窄,约一指。明初仍用之。

罗纹纸:色白,质地柔软,具明显横纹,似丝织罗绸,故名。自宋以来代有制造,但

宋刻本有此纸者鲜见。

棉纸:又称皮纸,分黑、白两种。白棉纸色白,质地细柔,纤维多,韧性强;黑棉纸

色黄黑,韧性稍差。明前期多用。嘉靖前较细薄,隆、万后稍粗厚。清初仅见少数印本。

竹纸:色微黄,稍脆,宋元至明初问有使用,嘉靖后较为普遍。

开化纸:细腻、洁白,薄而韧性强,柔软。清内府刻本及扬州诗局刻书多用之。嘉、

道后质次量少,家刻本中偶有采用。

连史纸:洁白纯净,正面光滑,背面稍粗糙,但无草棍纸屑粘附,纸料较细。乾隆后

所用甚多。

宣纸:因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分为多种。

料半纸:薄而质地细,色洁白,绵软有弹性,可以作绘画印书,晚清、民国有些书用

之。

玉版纸:能吸水,晚清、民国印金石、书画册等多用此纸。

棉连纸:摹拓铜器、碑刻及印书画用。

毛边纸:米黄色,正面光滑,背面稍粗,质脆,乾隆后用得较多。

太史连纸:稍黄,质地细洁而有韧性,乾隆后与上述毛边纸为两种最常使用的印书纸。

常用古籍版本术语

版框:指书版四周。

栏线:书版四周之界线,单栏为一粗线,双栏为一粗一细两线,又有形似竹节的竹节

栏,以花纹组成的花栏,以"卍"(俗称万字不到头)组成的卍字栏,以古器物图纹所组成的博

古栏等。行格栏线用黑色或朱色,称乌丝栏、朱丝栏。

行款:指书中正文的行数、字数。

版心:又称"书口",一叶书的正中(中缝)。书口印有黑线的称"黑口",黑线粗的称"大

黑口",细的为"细黑口",不印黑线的称"白口"。书口多刻有书名、卷次、页数、刻工姓名

等。

鱼尾:版心中缝处如[]形记号,形似鱼尾,故名。为折叠书页的标号,黑的称黑鱼尾,

白的称白鱼尾,双股线的称线鱼尾,作花瓣状的称花鱼尾,只刻一个的称单鱼尾,刻两个称

双鱼尾。

耳子:刻在左栏或右栏外上角的小长方格子,内多刻本书小题。

线装:前后各加书皮,再打孔穿线成册的一种最普通的古籍装订形式,自明朝中叶直

至现在一直使用。

经折装:折叠成册,可连续不间断翻阅的一种装帧形式。主要为佛徒诵经方便,故名。

蝴蝶装:将书页依照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将各页中缝对齐,再粘附

于另一包背纸上,裁齐成册的装订形式,翻阅时似蝴蝶两翼飞舞,故名。

包背装:字面向外,背面相对的装订形式。对折之后,书口向外,后背用书皮包裹,

不另穿孔订装。

衬纸:古书修理时,为使书页骨力延长,而原书每页内所衬的新纸。

天头:指书页上端,上栏以外的空白处。

地脚:指书页下端,下栏以外的空白处。

书品:书籍本子之大小(开本);或指书的品相,新旧程度。

善本:指在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三方面中某一方面具有特殊价值的

文献,如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和抄本;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

派特点或集众说或反映某一领域某一事件资料方面较有系统的稿本,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有名人学者亲笔批校、题跋、评论的刻本、抄本,能反映古代印刷技术发展的活字本、套印

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等。

(关于古籍鉴定的知识,热烈欢迎各位前辈师长补充和指正。)



献花(0)
+1
(本文系我为你拼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