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孩子?你竟然还在思考这么low的问题!提出这样问题本身就是极其不懂教育才会出现的思维方式,“男孩子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的观念,换 言之过于强调了男女性别差异,过于片面的看待了穷富之间的差异。然而单纯强调穷养富养的观念,实在是过于单薄、甚至太偏颇,无法为当今社会 状况下的家庭教育提供太多有效指导。当今社会无论男女都需要独立的能力和丰富的见识。每当说起关于穷养富养的话题,不得不提到朋友对他儿子 的教诲,他说:“希望儿子未来某天在女朋友家做客,能够和女朋友家长谈天说地,让对方知道孩子见过场面;而当女朋友家龙头漏水时,又能立刻 拿起扳手修理,并让对方知道自己绝非娇生惯养,而是有责任担当。实际上并无任何证据表明穷养的男孩就一定优秀,富养的女孩就一定高贵!反而 是不少富养女孩导致一身“公主病”等等问题。从物质角度来看,无需刻意强调穷养和富养。穷人家孩子一味富养,不但家庭负担重,更易养成与自 身条件不符的生活方式,反而助长拜金之风;富家子弟一味穷养,更是让孩子与自身环境格格不入,反倒不利于家业持久,不如教其如何融入环境、 打理江山。博沃思教育穷养我们要的不是贫穷本身,而是杜绝娇生惯养的独立能力;富养我们要的不是挥金如土,而是见过场面的从容优雅。起码从 现实来看,单纯强调穷养或富养并无太大意义,盲目相信“男孩子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就如盲目相信“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样,是家庭 教在育领域的一大集体无意识盲从。所以物质方面,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无需刻意强调穷富。从精神角度来看,刻意强调穷养和富养更是误入歧途 。有人说男孩需要“穷其心志”来发奋图强,那么女孩就可以不劳而获吗?有人说女孩需要“富其精神”才从容优雅,难道男孩就不需要气质见识吗 ?然而其言外之意分明是在刻意强调男女性别,教育所面对的是平等的个体和生命,而非对立的性别。因此越是这样强调越发在暗示男女之间的差别 ,这和封建社会女孩不能上私塾有何区别?站在家庭角度来看,要培养一个“现代人”,起码要做到这样:给孩子承担责任的现实世界。让孩子早一 点了解和接触家庭生活中的一切,尽早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早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从各类家务的亲历亲为,到参与家庭各类事项的决 策和行动,为家庭出力,为家长分忧。让孩子早一点接触生活,了解生活的艰辛,锻炼基本的生存技能,才能尽早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给孩子丰富 充实的精神世界。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让孩子多读书、给孩子多买书,让孩子学习各类文化艺术特长、懂得欣赏各门类文化艺术,多去不同的地方 见世面、长知识,多参与不同的活动场合去体验、去锻炼,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轻易打击孩子的梦想凡此种种都是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精神 世界之所需,当然前提是家长自身要做足功课,而绝非把钱花出去就万事大吉。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事业,是一件系统性工程,绝非简单的穷养或富养 式的简单逻辑就能回答。在教育领域,往往越是简单、易于流传、似是而非的结论就越是流行。这恰恰反映了不少家长自身的盲从、迷信与急功近利 。面对此类现象,只有家长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加强学习,才能走出穷养或富养的思维两极,避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简单观点所蛊惑,让家庭教育走上正轨、回归常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