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良知_天理之昭明灵觉处_略论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2017-03-19 | 阅:  转:  |  分享 
  
106

一、良知之意蕴

二、致良知的过程

三、致良知说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良知是人德性的本原

良知的概念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

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认为人生

下来就知道爱父母,敬兄长,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并非通过后

天学习而得。认为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品质和认识本能,是

仁义礼智“四端”之本体,良知之发扬可以尽心知性知天。不

过,孟子的论述至此而止,没有进一步展开,北宋时期的张载也

只是提出“良知”概念,指出“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

知而已”到了明代,王阳明对良知给予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认

为“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

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

而非焉。”良知是德性之知,是人的德性的本原,良知“不由见

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是先验的德性本原。尽管历史

上对良知有所见解的思想家对其各有所释,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

的,即认为良知是人德性的本原,作为德性本原的良知,人人具

有,无间于圣愚。

2、良知是裁定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

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

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良知是每个人先验的是非标准,“尔

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而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

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作为标准良知是人对善恶的直觉,

“只是一个真诚恻怛”,其中既有理性的成分,又由感性的成

分。是非和好恶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理性和感性在对是非善恶的

价值寻求上根本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那就是人心受了私意和

物欲的遮蔽,良知作为裁定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是理性感性合一

的,它体现在人身上是全体通透的。牟宗三对以良知为基础的道

德评判很是认可,认为由于良知是道德存在的基础,所以才能用

来指导实践,他说:“一切存在都以良知为基础,道德是说应

当,故一决定,便有行为出现,良知一决定,便要实践,由不存

在而至存在;由此扩大,宇宙万物亦如此。”

3、作为本体,良知是人的意义世界的根据

熊十力认为,哲学的根本在于建立其本体,他说:“当知宇

宙自有实体,万化万变谓一切行。不是凭空幻现。”,进一步,

他说“须知本体是圆满至极,德无不全,理无不备”,这个本题

到底是什么呢?他解释道:“本体非外在,当于何求?应答彼

然:求诸己而已矣。求诸己者,反之于心而即是,其远乎哉?”

可见,人心即为此本体。王阳明有更深的见解,他说:“良知本

体犹如人之心”,“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良知生天生地,成鬼

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他将孟子的先天道德意义上

的良知,上升到了天地主宰意义的高度。进而,他说:“天地万

物离却了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了天地万

物,亦没有我的灵明。”世界是良知显发下的世界,良知是显发

于世界中的良知,二者处在一种对象性关系中,共同构成人的意

义世界。

1、致良知的关键在于祛除遮蔽

良知是本体,致为工夫,致良知即为本体又是工夫。良知是

人人具有的,但其间又有一个圣凡的不同。圣人的良知是明明白

白的:“如明镜,略无纤翳”,而常人之良知“是天之灵根,自

生生不息,但着了私累,把此根戕贼蔽塞,不得发生耳。”,

“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

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

体失了,如念念之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齐去尽,则本体已

复,便是天渊了。”问题是“天之灵根”的良知为什么会被戕贼

蔽塞呢?王阳明对此有两个层次的解释。其一、从本体上看,“至

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

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凡人虽有先天之良

知在,但不能执中,或过或不及,有恶夹杂其间,不是纯然至

善。其二、从本体的发用流行上看,良知的昏塞还在于“气质”

的障蔽。理者气之条理也,气者理之运用。人禀气以生,圣愚同

是一气,然气之流行又会有偏胜杂糅处,气质不美则心体之障蔽

后,不意开明。这种气质的昏弊直接造成“私意”和“物欲”的

出现,使良知失之本然了。

2、如何去遮蔽致良知

首先,立为圣之志,即发“存天理去人欲”的决心和宏愿。

为圣是王阳明的人格理想,人人都是一个潜在的圣人,只是看你

肯不肯去做为圣的功夫。他说:“大抵吾人之学,紧要大头脑只

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有了为圣之志,

去蔽的功夫才有根,才能求精求一。

其次,静时存养,动时省察。静时存养就是“静坐息思

虑”,即是“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搜寻出来,定要

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静时功夫就是加强内心的修

养,体认天理,将心中的不善之念都除去,此外,还要在事上磨

练。“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于是便乱,

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既不可执于

静也不可执于动,关键的还在于“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最后,把握当下,扩充良知。王阳明说:“我辈致知,只是

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致扩充到底,明

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致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

夫。”是说今日识得此为善彼为恶,则就尽今日之力将恶除去将

善培养,个人要在自己当下的境遇下去把握和扩充自己的良知。

且要结合个人的性格特征,使“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

狷处成就他”。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化解一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

灵之争的灵丹,以及清融社会、道德、精神危机的妙药。“人若

知这良知诀窍,随它多少邪思杂念,这里一觉都会清融。真个是

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良知还是检验是非曲直,诚伪善恶的试金石,是人的观念、

行为的指南针,“这些子看得透彻,随它千言万语,是非诚伪,

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

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致良知不是仅局限于人与人间的道德关系之中的,它有着总

体宇宙关怀和终极人文关切。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

一体,其发窍最灵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人心的一点灵明就是

良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存在状态和境界就是人和自然、

社会及他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里既有总体宇宙关怀也有终极人

文关怀,是致良知的最终追求和目的。

梁启超说:“王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问像打药针一

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王阳明

是古人,古人的思想有古人的局限性,但是,绝对不可否认他的

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的积极意义。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强文化建

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致良知的学说教我们体验生活,

认识生活,掌握真正的具体的善,祛除心中遮蔽,以求不断的修

己安人,造福社会。

[1]孟子.中国家庭基本藏书.诸子百家卷[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

[2]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3]王阳明.大学问.王阳明全集[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

[4]王阳明.传习录.王阳明全集[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

[5]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熊十力.新唯识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5.

良知,天理之昭明灵觉处

——略论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钱莹(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山东菏泽274000)

【摘要】

【关键词】

良知是阳明的生命智慧,致良知的思想是其一生思想的结晶,良知是吾性具足的,致良知的功夫只是去良知所受之蔽。致

良知是一个有先后远近的向外推行的过程,其中有着总体宇宙关怀和终极人文关切,使我们能够掌握真正的善,祛除心中遮蔽,不断地

修己安人,造福社会。

王阳明;致良知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