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论王阳明的_万物一体说_思想
2017-03-19 | 阅:  转:  |  分享 
  
论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说”思想

田光辉

“万物一体说”是王阳明哲学体系的核心,是

贯穿其思想始终的一条主线。“万物一体说”思想

的提出,在当时和后来的中国哲学发展史上都产生

了重大影响。

,’口即理”是陆九渊提出来的,王阳明对这个

命题作了新的发挥,成了他“万物一体说”的基本

出发点和理论基石。他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①由于“心”是

宇宙万事万物的总根源,是“天下之大本”,所以,

世界的一切,离开了“心”就不复存在。因此,王

阳明指出“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

‘合也。,,②

王阳明的“心”即是“良知”。他用“良知”

把心与物、理与气、道与器、太极与阴阳、心与

身、一与多等等相互沟通、同一起来。他说“良

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

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

全全,无少亏欠。’,③又说“精一之精以理言,精

神之精以气言。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

用。”④还说“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⑤掌握了

“心”、“良知”,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思

维领域的对立面都和解了,就是神秘莫测的鬼神上

帝也置于掌下。王阳明就是这样从“心即理”出

发,论证了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不仅如此,他

又以“万物一体”为根据,阐述了“天下一家”、

“中国一人”的主张。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

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⑥既然天地

万物是一个整体,那么,社会里的各种人、各阶

级、各阶层,自然也应像一个家、一个人一样,结

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具备

“仁”。王阳明说“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

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

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

地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谓

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性。”⑦只要有了

“仁”,就可使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得到统一和谐,

而且还能得到迅速发展繁荣。但是在王阳明看来,

并不是人人都能这样的,所以,才出现了当时社会

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针对于此,王阳明提出了

“万物一体、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主张。

王阳明所处的时代,统治阶级政治黑暗腐败,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为了帮助巩固明王朝统治,王

阳明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不失时机地提出

“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主张,要求各阶级、各阶层、

各学派,要友好地结成像一个家、一个人一样的和

谐整体。在王阳明看来,要是能做到这样,明王朝

统治的“天下”就太平了。不言而喻,这正是王阳

明“万物一体说”的“立言宗旨”。

王阳明在维护明王朝统治秩序的过程中,亲身

体验到动摇明王朝统治、破坏“天下一家、中国一

人”的,除了“山中贼”外,更危险的是那些潜伏

在人们心中的无形的反抗意识即“心中贼”。于是,

他得出一条结论既要破“山中贼”,又要破“心

中贼”,而且“破心中贼”比“破山中贼”更难。

为了完成“破心中贼”的任务,王阳明根据

“万物一体说”的要求,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根

本方法和“致良知”的实现途径,经过艰苦的奋

斗,“存天理,去人欲”,达到“人人皆可为圣人”

的目标。

首先,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根本方法是

以“心即理”为前提的。他说“外心以求理,此

田光辉论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说”思想

知行之所以为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

之教。”⑧他在贵州龙场悟出了“求理于吾心”的真

谛,抛弃了朱熹“析心与理为二”的看法,提出了

“知行合一说”。既然“心”与“理”合而为一,

“理”是“心”之理,在“心”之中,而“心”包

含“理”,与“理”不离,那么,“知是心之本体,

心自然会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所以,把

知行看成是无分内外、不可分离的也就是必然的

了。王阳明指出“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

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

并进之说。”⑨

王阳明是通过扩大“知”的范围来论证他的

“知行合一”的。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

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

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

在。’,⑩这是说,行中有知,知中有行,行在知在,

知在行在。这样,“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知就

成了行。实际上,从知到行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

个过程中,行前有动机,行中有感觉和思维,行后

有思索夕但是,知是知,行是行,知行是有区别

的,这点王阳明是很清楚的。所以他说“真知即

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把知说成行,是

说真知必然体现着行的,把行说成知,是说行作为

知的必然表现,不能行就不能算真知。王阳明承认

知行有别,其中包含了知与行辩证关系的因素。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在理论上虽然是

针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但在政治实践上却是

反对当时士大夫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倾向。按他

的话说,不是“凿空杜撰”,而是“对病的药”,也

就是说,是针对社会时弊有所感而发的。他写道

“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

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

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

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

有以启之。’,⑩他提出“知行合一”的根本方法,正

是为了医治“文盛实衰”、“知行”脱节的病症,弥

合名实漏网,启发“天下之聪明”,纠正“天下之

耳目”。他指出“知行合一之说,专为近世学者分

知行为两事,必欲先用知之之功而后行,遂致终身

不行,故不得已而为此补偏救弊之言。学者不能著

体履,而又牵制缠绕于言语之间,愈失而愈远

矣。’,⑩从多年政治实践经验中,王阳明懂得要消除

人们违背封建礼教的行为,恢复明王朝原有的等级

秩序,就必须让人们既重视端正自己的“知”,有

不善的念头随时将它克制,又要注意身体力行,说

了就做,不“牵制缠绕于言语之间”。在他看来,

只要人人都这样去知去行,即可达到“天下一家”、

“万物一体”,明王朝统治就可化险为夷了。

其次,王阳明看到,要使言行一致,还需有个

实现过程。所以,他把大学》的“致知”和孟子

的“良知”结合起来,提出了“致良知”说。他

说“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

头脑,是圣门教人第一义。’,。

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善心”、“天理”、

“仁德”,与“良知”对立的是“人欲”、“物欲”、

“私欲”。他把一切破坏“天地万物一体”、“天下一

家,中国一人”的言行、一切损害、违反封建等级

制度的动机和想法,都视为“人欲,’“良知”与

“人欲”是根本对立的。为了“万物一体”、“天下

一家,中国一人”,必须“去人欲,存天理”,进行

“致良知”。他说“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

心之良知。’,。他把“致良知”作为“知行合一”的

纽带和结合点。他又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

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人井

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⑩“尔那一

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他是便知

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⑩通过“致良

知”,不仅使“知行”能够“合一”,而且能检验

“知行”是否“合一”,促使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也就做到“去人欲,存天理”了。这个“天理”不

是别的,正是明王朝统治政权的代名词。

“良知”如何“格致”呢王阳明提出了“静

处体悟,事上磨炼”等一整套功夫。他拟定,“静

坐息思虑”是第一步。通过静坐使心灵清静收敛,

进而痛下省察克治,将好色、好货、好名的病根拔

去。第二步就是“事实上磨炼,’“人须在事实上磨

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

进。”⑩王阳明也重视“行”。他强调“行”,一方面

是为反对程朱理学的“空谈性理”的腐朽学风的需

要,另方面是“致良知说”本身的必然要求。由于

“为学大病在好名、好色”,就要求“立志”,通过

“劝学”、“改过、“责善”的“务实”途径,达到

“存天理”。所以,他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

去恶是格物。’,⑩经过“格物致知”,使政治的、军

贵州大学学报年第期

事的、阶级的、民族的、思想的对立和斗争,都在

“良知”中消融和调和了。正因如此,王阳明把

“致良知”看成是“根本的学问”。

再次,王阳明为达到“天下一家、中国一人”

的目的,提出了“人人可为圣人”的奋斗目标。他

认为“良知”是人人所具有的。只要能够体认良

知、恢复良知、推行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圣人”是封建统治阶级及其思想家树立的标准人

物,是具有封建伦理道德和智慧聪颖的化身,是完

美无缺、至高无上的特殊人“愚人”是指一般臣

民,主要是指广大劳苦大众。圣愚之说古来有之,

并非王阳明独创,但在圣愚关系上,他提出“人人

皆可为圣人”的主张,则是中国古代史上独树一帜

的思想,它根源于他的“万物一体说,’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人都具有的,即使

是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扭泥”,

也有“良知”,所以,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先天条

件和资格。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并没有什么特别

的地方,只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认真“致良

知”,做到“存天理,去人欲”,保持“仁德”。王

阳明说道“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

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

由分也。”必这是说,圣愚之分关键不在于先天素

质,而在后天言行中能否“去人欲”恢复人性中

先验之“天理”。他宣称,“良知”“尔只不要欺他,

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

等稳当快乐”,这个功夫“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

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在这里,王阳

明从“万物一体”出发,在先验的“良知良能”

中,调和了“圣人”与“愚人”之间的矛盾。

王阳明的“人人皆可为圣人”主张,不是贬低

“圣人”的绝对权威,也不是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更不是提高劳苦大众的政治地位、肯定他们的历史

作用。恰恰相反,他塑造“圣人”的崇高形象,是

说人人要想成为圣人,就应该人人都要维护明王朝

的“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这个整体。但是,他又

把圣人与愚人加以区分,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封建统

治阶级的精神需要,而且是为了严格封建等级制

度、强化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需要。因为“愚人”

由于“私欲”太多就要破坏“天下一家、中国一

人”这个整体所以对“愚人”施以镇压、加强管

制、进行奴役就完全必要了。

然而,不能否认,王阳明提出“人人皆可为圣

人”的思想,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不仅抨击了“上

智与下愚不移”的传统观念,而且在当时对摆脱宋

明道学禁锢,解放思想,争取自由,提高人格,唤

起自尊,树立自强精神,缓和阶级矛盾,调解民族

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王阳明看到,提出以“万物一体说”为核心的

哲学体系,只是为维护明王朝统治秩序奠定了思想

基础,但是,社会稳定、政权巩固仅靠思想理论是

不行的。所以,他指出,为了挽救明王朝的没落命

运,还必须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才能根本解决

“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问题。

首先,王阳明认识到“民者邦之本”,提出了

“与民实惠”的经济政策。王阳明在给皇帝的上疏

中,直陈劳苦大众的种种困难,提出减免粮税租

佃。他说“宽恤之虚文,不若镯租之实惠娠济

之难及,不若免租之易行。”。他坚决反对宁王朱袁

壕兼并土地的行为,因为“民者邦之本,邦本一

摇,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民”这个水也会倾覆

“君”这个舟的,要求将宁王掠夺的田地还给农民,

反对苛捐杂税。这种“民者邦之本”的思想,既反

映了劳苦大众在封建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又说

明了像王阳明这些地主阶级思想家也不得不承认、

不得不正视哪里有压迫剥削,哪里就有反抗和革命

的真理。

王阳明认为,要维护“天下一家”这种局面还

要特别整顿内部,所以,他也反对明王朝各级机构

臃肿、铺张浪费现象,提倡节用廉洁作风。为此,

王阳明向皇帝提出“罢冗员之棒,损不急之赏,止

无后之征,节用省费,以足军国之需”⑧的建议。

只要精简机构,缩减多余官吏,减轻行政开支,既

可节省经费、杜绝官吏贪污腐化行为,又可增加国

家财富,加强国防力量。

其次,·王阳明主张“德教”和“刑治”兼施的

政治策略。他说“夫仁慈以惠良善,刑惩以锄凶

暴,固亦为政之大端。”。认为“仁慈”和“刑惩”

是从政的基本手法。因此,他在带兵镇压农民起义

时就采取了“可剿则剿,可抚则抚”的策略。

王阳明懂得,单靠“刑惩”这一手是不行的,

“穷搜极讨非长计,须有恩威化梗顽”。他说“令

田光辉论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说”思想

若必欲穷兵雪愤,以收前功,未论其不克,纵复克

之,亦有十患。故为今日之举,莫善于罢兵而行

抚。”⑧认为应该采用宽柔的德教方法。他又说

“盖用兵之法,伐谋为先。处夷之道,攻心为上。

今各摇征剿之后,有司即宜诚心抚恤,以安其

心。”。这正是他的德刑策略的具体运用。

再次,王阳明还制定了一些组织措施,来保证

“中国一人”的实现。一方面,建立地方武装队伍,

改革军队结构,加强边防实力,振作民族精神另

方面,在政权体制上,反对独裁专制,限制宦官权

势,健全各种制度,防止腐败堕落,提高行政效

率。此外,在民间建立“乡约”组织,管理基层日

常一切事务。他认为,在“乡约”组织的管理下,

整个国家都处在“共成仁厚”的和谐统一之中。就

是“若有二三其心,阳善阴恶者”,也一定得到

“神明诛延”的恶果。这就是说,通过行政强制和

自觉同约,下级官吏勤于政事,劳苦大众心甘情愿

地交租、纳税、出差、服役,对上养好“君子”,

对平辈要相亲相爱,和顺友好,那整个社会就一定

平安稳定了。

另外,王阳明认为,兴办书院,培养圣贤,是

巩固明王朝统治政权的关键。他指出“有司徒事

刑驱势迫,是谓以火济火,何益于治。若教之以

礼,庶几所请小人学道,则易使矣。”⑧他认为,采

取镇压“刑治”手段,是对起义者和反抗者亦即

“小人”的“错起念头”行动的临时措施,不过是

“以火济火”而已,而从“小人”的思想意识深处

上解除其反抗意识,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事情。所

以,他根据“万物一体”的要求认为,从“良知”

出发,转变人的思想立场,使“小人”自觉维护社

会稳定,积极兴办书院是有重要作用的。他说

“教民成俗,莫先于学。’,“用夏变夷,宜有学

校”,一旦“政教既敷”,“盗贼”就会“自息”。王

阳明通过开办书院,授徒讲学,著书立说,涌现出

大批有才能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并经过他们,把心

学思想传播到国内外的很多地方。

在中国历史上,王阳明比较早地提出“教育救

国”的思想,看到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

不解决社会政治制度,教育本身也是救不了国的。

王阳明兴办书院,传授心学,想通过“破心中贼”,

进而“破山中贼”,以达到巩固明王朝“天下一家、

中国一人”的目的。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说”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

系。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制度,挽救明王朝统治危

机,他从“心即理”出发,采用“知行合一”方

法,通过“致良知”途径,在“良知”中消融一切

矛盾和对立,达到“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绝

对同一的社会。这显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然而,面对明朝中叶的社会现实,在解决一些

具体问题时,王阳明提出了一些比较合理的主张,

表现出一些唯物和辩证的观点。尽管这些观点是零

散的、不系统的,有些主张也不可能实行,但在客

观上无疑有一定积极意义,并对后来也产生了广泛

的影响。特别是明中叶以后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

运动的兴起,工商业、手工业的发展,自然科学的

发达,人本主义思潮的形成,都与王阳明的“万物

一体说”中的一些主张和思想,有着密切联系。因

此,我们在批判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本质时,不

能简单地否定,而应该具体分析,剔除其糟粕,剥

取出被唯心主义体系掩盖下的有价值的“合理内

核”,给予应有的历史评价。

①《王文成公全书》卷四。

②④⑧⑨⑩⑩⑩⑩⑩王文成公全书》卷二。

③⑤⑩⑩《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⑥⑦《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

⑩⑩王文成公全书》卷一。

⑩王阳明《答周冲书。

⑧王文成公全书》卷六。

《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三。

⑩《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七。

王文成公全书》卷十四。

⑧⑩⑧《王文成公全书》卷十八。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哲学系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