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宋明理学知行观道德内涵刍议
2017-03-19 | 阅:  转:  |  分享 
  
2010年1月

第27卷第1期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LudongUniversityJournal(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Jan.,2010

Vo1.27No.1

宋明理学知行观道德内涵刍议

刘奎杰,王公伟

(鲁东大学政法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宋明时期,知行关系成为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从“知先行后”到“知行合一”,知行及知行关系被理

学家赋予积极的道德内涵。由知行关系到格物致知,理学家同样赋予格物致知以丰富的道德意蕴,并把格物

致知作为一种提高个体道德修养的必要手段。理学家的知行观,迎合了统治阶级加强道德教化,巩固宗法等

级秩序的需要,对促进封建统治的稳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重视知行关系道德价值的同时,却漠视了人

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追求。

关键词:宋明理学;知行;格物致知;天理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039(2010)01—0046—04

《礼记·大学》云:“自天子以致于庶人,壹是

皆以修身为本。”【1]73中国伦理思想格外重视道德

修养,希望通过人的德性人格和内在精神的提升

与完善,以实现社会和谐、国泰民安的统治秩序。

但自唐末经宋至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动荡不安,

维护封建秩序的道德意识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

级急需恢复并强化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以稳定封

建统治。于是,宋明理学应运而生,作为宋明理学

重要内容的知行观受到理学家的普遍重视。在知

行内涵、知行关系上,从二程、朱熹、陆九渊、王守

仁到王廷相,理学家见仁见智,看法不尽相同甚至

截然相反,但他们致力于促进封建社会和谐稳定

的目的却是一致的,对知、行伦理道德意蕴的关照

是统一的,由此折射出其知行观形异而质同的价

值取向。



、知行关系及其道德内涵

理学家从各自学派立场出发,对知行及其关

系的厘定各抒己见,从知先行后、知行相须、知行

兼举到知行合一,几种观点或同或异,甚至迥乎不

同。二程、朱熹、陆九渊等主张“知先行后”,王守

仁则以“知行合一”明确反对“知先行后”,而王廷

相以“知行兼举”既反对程朱“知先行后”,也反对

陆王的“以知代行”。然而,仔细检阅理学家对知

行关系的论述,可以发现,理学家莫不重知,以知

为先,以知为本,在知行定义及关系论证上均注重

知行的道德内涵及道德践履。

(一)几种知行观

知先行后。二程、朱熹、陆九渊等主张知先行

后,以知为本。程颐说:“学以知为本,取友次之,

行次之,言次之。”[21381程颐以知为先、为本,行为

从属,重知轻行一目了然。朱熹继承了程颐的知

先行后说,认为“致知、力行……论先后,当以致

知为先”。_3J1是故朱熹亦认为知行论其先后,必

以知为先,即先掌握了行的知识、义理,后才能在

知的指导下行。陆九渊在知行观关系上主张先讲

明,后践履,他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博学在先,力行在后。吾友学未博,焉知所行者是

当为,是不当为?”H¨‘学”、“问”、“思”、“辨”

在先,“笃行”在后,即先博明事理,再去践行,才

能不致犯错。陆九渊与程颐、朱熹分属不同的学

派,但在知行观上所持观点一致,都以知为先,以

知为本,都强调以知指导行,反对不知而行,未知

冥行。

知行相须。二程、朱熹不仅重知,而且重行,

注重知行兼重,知行相须。二程语:“知之深,则

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

是知的浅。”[21211二程认为知行紧密联系,相互依

赖,“行”依赖于“知”,“知”依赖于“行”,知行不

可分离。朱熹一方面强调知先行后,另一方面又

收稿日期:2009~09—14

作者简介:刘奎杰(1974一),男,山东泰安人,鲁东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公伟(1966一),男,山东烟台人,哲

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鲁东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46·

提出“知行常相须”l3l1的命题,认为践履中有致

知,致知中也有践履,知行不可截然分开。他说: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

见。”_3_1知行犹若目足,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知行兼举。王廷相认为不能离行而说知,应

该把知与行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只有见闻、思、行

j者统一起来,才算是完整的认识过程,他说:

“学之术二:日致知,日履事,兼之者上也”,“精于

仁义之术,优入尧舜之域,必知行兼举者能之

矣。”在知行问题上,王廷相既反对程朱强调

在知上下繁琐功夫,也反对陆王以知代行的做法,

反对脱离实际履事,泛讲求知。认为真知必从行

中来。王廷相注重直接经验,强调精思,对行对知

的反作用给予了必要的关注,这一点王廷相与其

他理学家是有差别的。

知行合一。王守仁认为“知”与“行”是一个

功夫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

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

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l6“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

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王守仁看来,

“知”是“行”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行”是“知”

的归宿和完成,突出了知行合一,知行并进的思

想。王守仁明确以知行合一的知行观反对程朱将

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

“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造成重知轻行的学风。

王守仁由知行合一进一步推了“知即是行”的

结论,他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

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l。ll叭“一念发动处”,

“便是行了”既是王守仁“知行合一”论的需要,又

是其消灭恶念唯留善念的动机论的需要。

朱熹特别赞扬伊川学说,认为“知”是“知天

理”,“行”是“行其理”,是“天理”由客观付诸于

主观行动的过程;但在陆九渊眼里,“知”是“知本

心”,“行”是“行其心”,是“本心”由主观向客观

推广的过程。理学家以知为本,突出了知对行的

指导、监督、规范作用,把行置于知的引导范围之

内。从行对知的依赖和知对行的指导来看,知行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行而无知便是盲行,妄

作。因此,理学家一方面强调知行相须,缺一不

可,知行同时进行,不分先后;另一方面,程朱又提

出知行要分先后,这似乎白相矛盾,朱熹对此的解

释是前者是本原性的、抽象的;后者是具体的、就

一事而论的。理学家对知行谁产生谁的问题并不

感兴趣,其立论基础是功能论而不是发生论,探究

的焦点在于知行的道德内涵、封建伦理以及知行

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上,因此,“知先行后、知行

相须、知行兼举和知行合一”并无本质的区别,只

是对知的重点观照来自不同的角度罢了。

(二)知行观的道德内涵

理学家之所以对知给予如此高的关注度,是

因为知蕴涵着统治阶级实施统治的思想武器。宋

明时期,整个封建社会动荡不安,伦理纲常遭到破

坏,理学家为挽救衰世,重整统治秩序,在对知行

的界定中赋予知行丰富的伦理价值和道德内涵,

在理学家那里,“知”指道德规范,伦理纲常,“行”

指践履封建伦理道德,一言以蔽之,即“知伦理,

行道德”。二程把知与行归结为道德原则与践履

之间的关系。朱熹认为知是人的天赋之知,是人

人生而有之的“天理”,行是在此“天理”的天然合

理的要求下践行“天理”的有关内容。陆九渊认

为知是“明心”,是知“吾之本心”,行是“践履”,

是行“天理人伦”。“吾心”即是天理,天理先验的

存在于“本心”之中,故陆九渊主张“道不外索”,

应向个人人心上下功夫,要做到“存心”、“正心”,

以便行为得当,行事符合道德标准。王守仁在以

往理学家的基础上,对知行观的道德内涵做了进

一步的发挥,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说,推演出“一

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的结论。在他认为,如果

把知行分作两件来看,对于消除违背封建宗法统

治的意念不利,他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

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有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

去禁止。”_6l1知行一分为二,便给不善的恶念提

供了庇护的可能和生存的土壤。恶念内在于人

心,看不见,摸不着;恶行外化于人的行为,是可观

见的,恶念是恶行的源头和根据,恶念只要萌生,

即使未外化为恶行,对社会同样是有害的,因此有

必要把恶念消灭于萌芽状态。王守仁“知即是

行”的结论为消灭人之不善的意念提供了可能,

他说“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

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叭

恶念即恶人,恶念即恶行,所以,恶念必须受到批

判和谴责,人们应该放弃、克服恶念,不可有半点

违逆之心。人们想的、做的,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

应该是统一的、相符的。王守仁知行合一的主观

动机就是要人们“破心中贼”,做一忠臣良民。

从理学家对知行所赋内涵来看,知行及知行

关系均未脱离伦理道德的范畴,知即先验之知,无

.47·

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把知视为先天的、

固有的代表伦理道德的良知;行是在此良知指导

下对伦理道德的践履。所以,理学家所讲的知行

均属于道德范畴,知行具有道德属性和伦理价值,

知具有超然的、形而上的地位,知是行的依据,是

行的根本,是行的出发点;行是知的外化,是知的

内在要求,是知的最终归宿。道德观念、道德目

标、道德规范、道德情感、道德选择及道德践履无

一不在知的统摄之内。行为是否合乎封建礼教,

知提供了一整套评判标准,任何脱离知指导的行

都是冥行,妄行,无知之行,没有任何道德价值,甚

至很容易行出有损封建礼教的事宜来,因此,理学

家一致呼吁知先行后,以知为本,把行纳入知的引

导、监督下,其济世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可见一斑。

二、知行与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大体意指考察事物,获得知识。因

与知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格物致知也受到理学家

的格外重视。格物致知源于《大学》:“致知在格

物。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因学派体系的不同,理学

家对格物致知与知行关系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但

在道德归属上看法却是统一的,无一例外的将格

物致知归于道德领域。

(一)格物致知侧重于知

朱熹对格物致知特别推崇,朱熹把认知分为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格物穷理”,就是要穷尽

事物之“理”。他说:“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

尽事物之理。”[3]2跎第二阶段为“致知”,就是推致

先天固有的知识,“若不格物,何缘得知?”[3j2从

朱子对认知的阶段划分来看,他把格物和致知同

归于知的范畴之内,凸显了格物致知对知的侧重。

陆九渊与朱熹不同,朱熹主张向外“格物”以“格

物明理”,陆九渊主张向内“格心”,以“发明本

心”。朱、陆“格物”、“格心”虽然指向不同,但目

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明理”。“致知”在朱熹那

里是“理”的自我体认,在陆九渊这里“致知”却是

“心”的自我融合,虽然形上的本体不同,但承认

知的先天为我所固有却是一致的。王守仁反对朱

熹的“即物穷理”,反对向外求理,认为“吾性自

足”,应该求理于“吾心”,他把“格物”诠释为:

“格”为“正”,“物”为“事”,“格物致知”就是“正

意念”、“去私欲”,而回复到自然“灵昭明觉”的

·48·

心。“格物”就是端正人们的行为或意念,以去恶

从善,因而,“格物”便不能完全归于知了,而应该

归于行或侧重于行了,这一点有别于朱熹。“致

知”是“致吾之良知”,“良知”是先天固有的天赋

本性,“致知”也被归之于知。王守仁认为,朱熹

“析心与理而为二”是错误的,“先生日:先儒格物

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

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

反来诚得自家意?”l1王守仁认为朱熹求理于万

事万物,方向不对,也无助于自家诚意的证明,存

在目的与手段的脱节。针对朱熹的学术弊病,王

守仁提出了“致良知”说,把致知纳入“致良知”体

系之中。“致良知”是其“知行合一”观的延伸和

深化,省去了向外格物的环节,实现了目的与手

段、本体与工夫、良知与笃行的统一。

(二)格物致知的道德内涵

就像注重知行的道德内涵一样,格物致知也

被理学家归到道德的范畴之内。在道德践履过程

中,朱熹主张存理去欲,陆九渊主张存心去欲,王

守仁提出致良知。在朱子那里,“知”是先验的存

在着,“格物”是达到“真知”的手段、方法。他说:

“格物,是穷得这事当如此,那事当如彼。如为人

君,便当止于仁;为人臣,便当止于敬。……君臣、

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皆人所不能无者,但学者

须要穷格得尽。事父母,则当尽其孝;处兄弟,则

当进其友。如此之类。”l3附朱熹提出“从天理,

灭人欲”的主张,怎样才能明达天理呢?朱熹的

功夫人路便是“格物穷理”,上至太极、无极,下至

草木昆虫,亦都有理,必须通过“格物”“穷极”事

物的“理”,久而久之,便能“豁然贯通”,达到对

“理”的体认。在道德修养上,陆九渊主张“存心

去欲”,“发明本心”。在他看来,“万物皆备于

我”,因此需要收拢此心,沉思静想,以彻悟“本

心”。陆九渊说:“所谓格物致知者,格此物致此

知也,故能明明德于天下。《易》之穷理,穷此理

也,故能尽性至命。《孟子》之尽心,尽此心也,故

能知性知天。”l4_2粥“穷理、尽心,先立乎其

大”,_4J枷是以“本心”为大,“本心”是形上的、以

“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王守仁提出“致

良知”说,“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

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JlH“良

知”即“天理”,是天所赋予,是先验的是非标准和

道德规范。理学家注重格物致知的道德内涵,其

目的是“穷天理,明人伦”,除尽弊于“心”上或昧

于“理”上的物欲私欲、不善之念,体悟“天理”、

“本心”,践履天德良知,彰显伦理价值,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

三、知行观是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的

统一

理学家不仅赋予知行丰富的道德内涵和伦理

意蕴,而且理学家本人也是知行理想的虔诚信徒

和忠实实践者,甚至可以说,理学家本人就是实行

他的知行观的工具。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的知行观肯定了知行结合即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

结合的重要性,他说:“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

jl钾为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朱熹还提出了

“致知、敬、克己”等修养身心的方法。作为心学

的集大成者,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心学独创,

把道德要求与道德实践合二为一,其晚年四句教

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

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l3伽更是为其

主观唯心主义知行观作了最好的注脚。理学家对

我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作了系统、完整的阐释,把

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无论是程朱的客观

唯心主义之“理”,还是陆王的主观唯心主义之

“心”,虽然对“知”与“行”存在着认识论和工夫

论上的差异与纷争。但寻其学术使命,正诚如张

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学,为万世开太平”;_8J究其德性皈依,则是推行

以宗法关系为基础、封建伦理道德与政治制度相

统一的“三纲五常”。无论是圣人君子还是庶民

百姓,作为知行主体的人,都要在封建伦理政治的

教化与制约下“知”“三纲”,“行”“三纲”;“知五

常”,“行五常”,将知的理想价值和行的实践要求

有机统一起来。为发挥人的德性本质,程朱、陆王

无不重视人格世界的开拓,特别是德性人格的开

显,知行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的统一无疑有助于

完善人的道德智觉,开发生命的德性价值。因此,

在事实上,理学家无不是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的

统一论者,无不注重通过反省、慎独等修养身心的

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德性生命,实践“内圣外王”的

人生理想。

当然,理学家眼中的知行关系与今天认识与

实践意义上的知行关系是不一样的,在当今认识

领域和实践领域,知行鲜有道德伦理内涵,知行孰

轻孰重根据需要而定。对未知领域的先行探索意

义巨大,行的成功失败没有善恶意义,只有科学上

的价值。但在理学家那里,知行关系始终处于伦

理道德范畴之内,天理人伦超然在上,有着普世的

价值,美丑善恶,是非对错的评判标准先验的存在

着,行在本原上即没有探索的必要及意义。知是

对伦理道德的体认,行是伦理道德的践履;知是形

上的,本原的,是行的观念、方向、行之结果的善恶

评价标准。知的道德内涵同样获得了至上的神圣

性,道德观念是先验的,道德目标是既定的,道德

情感是向善的,道德选择是唯一的,因此,道德行

为是可循的。为达到与天理合一的圣贤境界,理

学家又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格物致知的合理性、必

要性和可操作性,认为可以通过读书格物或发明

本心或致良知,革尽物欲、私欲,只存心存理,那么

日用操守间便行的高尚、行的正确,就能达到孔子

“知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圣贤境界。是

故,王守仁发出了“满街都是圣人”的惊人之语。

但是,理学家对知行内涵的伦理关照以及“去人

欲,存天理”的疾呼,漠视了劳动人民的物质和精

神追求,是要劳动人民安贫乐道,恪守封建礼教,

给劳动人民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是对人的主

体价值的严重摧残。

参考文献:

[1]孔丘.大学·中庸[M].杨洪,注.合肥:安徽人民

出版社.2002.

[2]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0.

[3]黎靖德.朱子语类[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

书局出版社,1986.

[4]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王廷相.王廷相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

书局,1989.

[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6.

[7]刘宗贤.陆王心学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

社.1997.

[8]黄宗羲.宋元学案: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责任编辑雪箫)

·49·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