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同情的限度_王阳明万物一体说的哲学诠释
2017-03-19 | 阅:  转:  |  分享 
  
2007年第2期

No.2,2007

浙江社会科学

ZHEJIANGSOCIALSCIENCES

2007年3月

Mar.,2007

同情的限度

———王阳明万物一体说的哲学诠释

□方旭东

内容提要王阳明试图用他富于特色的良知学来说明万物一体,认为所谓“同体”当从

“感应之几”上看,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天地万物“一气流通”。另一方面,王阳明也将人对万物

所怀有的那种普遍的顾惜之情作为万物一体之仁的具体表现。由于将“仁”设定为“造化生生

不息之理”,王阳明就能够从发生学角度观察和描述仁(行仁),论证“孝弟为仁之本”,从而维

护了儒家仁爱主张中的差别原则。王阳明对儒家万物一体之仁说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一方

面,他将万物一体观念应用于社会分工,从而在客观上构成对现实等级秩序的一种辩护;另一

方面,他又通过万物一体观念捍卫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救世热忱。在王阳明那里,万物一体的观

念,对于不同对象意味着不同规则。作为一种伦理主张,万物一体之仁说实质是一种精英主义

伦理,其基础是一种虚构的天赋决定论,在理论上存在着不可普遍化的困难。

关键词王阳明万物一体仁差别原则拟人化

作者方旭东,哲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44)

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说儒学是一种人道主义

(Humanism)?支持者会说,从孔子以来就一直存

在于儒家传统中的仁的思想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的确,“仁”的一个通行英译就是“Humanity”。①然

而,儒家的仁说及其变种,是否真的可以对应于西

方思想语境中的Humanism?这不是一个简单的

翻译问题,而是涉及到中西思想比较的重要课题。

本文拟对儒家仁说的一个重要理论———万物一体

之仁说进行分析,这一理论在宋明时期得到充分

阐发,其主要代表有程颢、王守仁等人。限于篇

幅,本文主要处理王阳明的有关论述②。



在程颢之后,对万物一体之仁做详细阐发并

产生重大影响的,首推阳明。③下面这段话非常典

型地反映阳明试图用他富于特色的良知学来说明

万物一体的做法: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

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

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

也。(《答聂文蔚》,《传习录中》,《王阳明全

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页79)

“人者天地之心”以及“天地万物本吾一体”

这些话,都是程颢说过的,无甚新意。这段话的特

别之处在于,阳明将“知身之疾痛”称为“是非之

心”,并认为这种是非之心就是天下古今所同的

良知。

与所周知,是非之心,在孟子那里,是所谓

“智之端”,作为“仁之端”的则是“恻隐之心”。这

与程颢师徒根据中医有关“不仁”理论所发挥的

341

方旭东:同情的限度———王阳明万物一体说的哲学诠释

仁即知一身之痛痒的思想也不同。不管阳明是出

于什么考虑而将知一身之疾痛称为是非之心④,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在他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

前提。然而,为什么说“天地万物本吾一体”?阳

明对此问题的解释同样贯彻了他的良知学:

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

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于人便异体了。禽

兽草木益远矣,而何谓之同体?”先生曰:“你

只在感应之几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

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请问。先

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

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

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

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

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

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

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

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

的,如何与他间隔得!”又问:“天地鬼神万

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

天地万物尚在何处?”(《传习录下》,《王阳明

全集》,页124)

阳明指出,所谓“同体”应该从“感应之几”上

看,因为充天塞地中间只有人心这个灵明,正是在

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天地万物是“一气流通”的。

在我们看来,这个说法实质上不过是“人者天地

之心”的一个变种。人心一点灵明,阳明认为就

是良知,而良知则是天地万物所共有的: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

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

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

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

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

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

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

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

故能相通耳。(《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

页107)

阳明所说的“同此一气”的“气”究竟是什么?

细玩文意,它似乎不同于那种实体性的气(materi2

alforce),而更接近于某种精神性的东西(比如

“心”、“良知”、“灵明”之类)。就阳明用“同此一

气”所要表达的意思而言,也许“共此一心”这个

说法更为确切。无论我们对“气”作何理解,阳明

用“一气流通”、“一气相通”这样的说法是要说明

天地万物与人具有一体相通之感⑤,则是很清楚

的。

也许,在王阳明自己看来,下列推论是理所当

然的:既然人心是天地之心,天地之间只有这一个

灵明,那么,很自然,可以将天地看作一体———风、

雨、日、月、禽、兽、草、木、瓦、石等天地万物,则是

这个大身中除了心之外的其他部分。

然而,人心如何是天地之心?也许,我们可以

在比喻的意义上接受这个说法,如果这个比喻是

要说明意义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意识。如果这

就是阳明所说的一体,我们勉强可以承认,但是,

即便如此,这种一体与手足头目所构成的一体终

究是两回事。

“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

可以疗疾”这样的说法,让我们想起程颢所说的

“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只是,在后者那里是作为

万物一体的推论,而在前者这里则是作为可以用

来逆推万物一体的条件。人类从大自然中取得资

源以延续生命的事实,在现代科学看来,不过是说

明宇宙间的能量(power)是统一的、可以相互转化

的。王阳明从这个事实敏感到宇宙万物之间一定

存在某种统一的元素,这是不无所见的,但他将此

概括为万物一体,则难免陷入一种理论虚构当中。

不过,王阳明也并非都是从这些思路论述万

物一体之仁,有时,他也将人对万物所怀有的那种

普遍的顾惜之情作为万物一体之仁的具体表现,

在这个意义上,他实际上是将孟子作为仁之端的

恻隐之心放大到宇宙中间。

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

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

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自顾

小之耳。是故见孺子而有憷惕恻隐之心焉,

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

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

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

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

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

441

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

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

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

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大学

问》,《王阳明全集》,页968)

从同类,到同有知觉、同有生意者,最后到瓦

石这样的无机物,人类同情的范围几乎遍及整个

宇宙。这种同情,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东西,似乎只

能归结为人类的天性。王阳明正是利用了这一

点,为他的万物一体之仁说做出了颇为有力的论

证。然而,必须说,这种同情或顾惜并不是人类主

要的,更不是唯一的道德情感,事实上,人类一方

面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有不忍之心。但另一方

面,却要将鸟兽杀来宴宾客,即在《论语》就有这

样的例子,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孔子则说:“赐

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易言

之,就现实情况而言,人对不同事物的顾惜之情是

有厚薄轻重之分的,这一点也为儒家所坚持,并形

诸“爱有差等”原则。

因此,即便按照王阳明,根据对某个对象有顾

惜之情就可以推定与它为一体,也必须承认,人与

自家人比与他人,人与同类比与异类,更接近一

体。然而,这样一来,所谓万物一体,似乎又可以

分出很多体,从而也就不成其为一体了。

本来,在程颢那里,就理论本身而言,万物一

体与爱有差等的冲突就已存在,只是这个问题没

有引起他的特别重视。也许,对程颢来说,这不是

一个不可解决的问题⑥。而到王阳明这里,这个

问题已被尖锐地提出而无法回避:

问:“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

厚薄?”先生曰:“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

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

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

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

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

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

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

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及至吾身与至

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盖以仁民爱物,皆

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大学》

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

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

理,便谓之智;终始是这条理,便谓之信。”

(《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页108)

理论上的与物同体与现实中的亲疏厚薄,至

少表面上构成矛盾,但在王阳明眼里,这是理之当

然(“这是道理合该如此”)。也就是说,在他看

来,同样是爱,其具体表现则容有差异(有厚有

薄)。王阳明举例说,即使是一体,其中,手足与

头目的分工也还不同,所以,对万物都怀有爱,并

不等于对万物怀有同等程度的爱,这既不必要,而

且在事实上也做不到。王阳明还认为,爱上面的

这种差异或等级(厚薄)就是儒家所说的“义”,并

且,礼、智、信都可以由此获得理解。

这样来理解“义”,实际上是把“义”看作“爱

之理”,这与朱熹将“爱之理”视为“仁之体”的思

想明显不同⑦(当然,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认为是

对朱熹观点的一种补充)。不过,就理论动机而

言,阳明与朱熹一样,都是企图将差别原则引入儒

家的仁爱主张。事实上,在儒家传统里,习惯上是

将“仁”、“义”并举,在某种程度上,“仁与”“义”

被认为是一对相互补充的原则。⑧

虽然王阳明说“惟是道理,自有厚薄”,强调

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但他对这种厚薄倾

向并不完全赞成与放任,他特别规定“及至吾身

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也就是说,他反

对将区别厚薄的做法应用到自己至亲身上。⑨

现在让我们假设,有这样的情况:只有一块

饼,“得之则生,不得则死”,那么,是给亲人还是

给自己?按照厚薄之理,人对自己应该最关爱

(所视最厚)才是,那么,将这块饼留给自己而不

是给亲人,让自己活下来而让亲人死去,这样的做

法应无可指责。但是,儒家显然不会赞成这种做

法,相反,在儒家看来,这种做法是极其自私可耻

的。如果一个人这样做了,将会被儒家认为是没

有人心(人性)。究其根本,儒家所理解的仁爱是

对他人的爱而不是自爱⑩,而其起点则是对亲人

的爱(“亲亲”)。

在儒家这个基本立场上,王阳明当然也不例

外。他将“亲亲”看成是“仁民”、“爱物”的源头,

谓“仁民爱物,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

矣”。

“亲亲”、“仁民”、“爱物”本是孟子区分出来

的三个层次:“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

541

方旭东:同情的限度———王阳明万物一体说的哲学诠释

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由“亲亲”出发,推开去,才是

“仁民”与“爱物”。王阳明显然继承了孟子的这

个思想,而其论证则更为透彻:

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

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

生不息。……惟其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

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

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

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

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

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何从抽芽?

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

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

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

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

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

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

(《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页25~26)

发端这种比喻,让人想到孟子的四端说,王阳

明是否即从中受到启发,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

孟子那里,作为仁之端的,是恻隐之心,而在王阳

明这里,父子兄弟之爱被认作仁之端(“人心生意

发端处”)。因此,阳明的这个说法更像是对“孝

弟为仁之本”的发挥。事实上,王阳明对后者正

是这样理解的:“‘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

面发生出来”。应当承认,王阳明的这种发挥并

非毫无根据:在古汉语中,“本”的原始涵义就是

指草木的根,它与“发端”意思接近。

将“孝弟为仁之本”理解为:仁理是从父子兄

弟之爱中发生出来的,这是一种发生学的,而非本

原论的理解,王阳明的上述说法也正摆明了这一

点:“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惟其渐,所以

便有个发端处”。在这个意义上,“孝弟为仁之

本”实际上就变成“孝弟为行仁之本”。瑏瑡

从发生学角度观察和描述仁(行仁),必需有

一个前提,那就是:“仁”是某种能生的东西。王

阳明将“仁”设定为“造化生生不息之理”,正有此

意。

“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这种从生意角度

理解仁的做法,又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程颢。后

者即将“仁”视为宇宙生生不息的原理:“万物之

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

(《遗书》卷十一,《二程集》,页120)又说:“切脉

最可体仁”(《遗书》卷三,《二程集》,页59),“观

鸡雏(此可观仁)”(同上)。



从哲学史上看,无论是将“孝弟为仁之本”理

解为“孝弟为行仁之本”,还是将“仁”理解为“造

化生生不息之理”,这些都算不上王阳明的发明。

王阳明对儒家万物一体之仁说的理论贡献主要在

于:一方面,他将万物一体观念应用于社会分工,

从而在客观上构成对现实等级秩序的一种辩护

(justification);另一方面,他又通过万物一体观念

捍卫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救世热忱。

当王阳明一言以蔽之,视“把草木去养禽

兽”、“宰禽兽以养亲”以及“宁救至亲不救路人”

等现象为“这是道理合该如此”时,他实际是对人

类生活中的这些残忍做出了默许;而当他以万物

一体之名劝人各安其分,他实际是将人类社会的

等级秩序作为必须接受的现实。

盖其心学纯明,而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

仁,故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

之分,物我之间。譬之一人之身,目视、耳听、

手持、足行,以济一身之用。目不耻其无聪,

而耳之所涉,目必营焉;足不耻其无执,而手

之所探,足必前焉;盖其元气充周,血脉条畅,

是以痒疴呼吸,感触神应,有不言而喻之妙。

此圣人之学所以至易至简,易知易从,学易能

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

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答顾东桥书》,《传

习录中》,《王阳明全集》,页55)

这是以人体各器官分工协作来论证社会分工

的合理性。一体之中各部分担任的角色原本不

同,也就是说,一体概念内在地就包含了差异原

则。应当承认,王阳明指出一身之中手足耳目分

工不同而不害其为一身这一点,使万物一体之仁

与墨家的兼爱区别开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儒

家的万物一体说。

但是,将社会比喻为一个有机体,从而论证社

会分工的合理,并不意味着某个个体就应当一直

固定于某个角色。换言之,一个运行有效的社会

可以被看作一部机器或一副身体,但个体却不能

641

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被视作某种零件或某种细胞。这种看法最大的问

题是忽略了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意识,从而将人

完全物化(alienate)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王阳明所理想的一体化社会是以牺牲个体的自由

发展与自我实现为代价的。诚然,一个社会不可

能提供给每个人以全面发展的机会,但是一个好

的社会无疑应该以此为目标。如果一种社会理论

从一开始就声言应当放弃这一目标,那么,这种理

论就很难说是真心真意为大多数人的福祉考虑

的。

在个人自由发展与自我实现当中,知识技能

是题中应有之义。知识技能使人从蒙昧状态中摆

脱出来,也使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可以说,迄

今为止,人类的进步正表现为知识技能的不断提

高与积累。然而,王阳明从他的道德主义立场出

发,对知识技能的追求满怀疑虑。

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

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相矜以知,相轧以势,

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其出而

仕也,理财谷者则欲兼夫兵刑,典礼乐者又欲

与于诠轴,处郡县则思藩皋之高,居台谏则望

宰执之要。故不能其事,则不得以兼其官;不

通其说,则不可以要其誉。记诵之广,适以长

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

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是

以皋、夔、稷、契所不能兼之事,而今之初学小

生皆欲通其说,究其术。其称名僭号,未尝不

曰吾欲以共成天下之务;而其诚心实意之所

在,以为不如是则无以济其私而满其欲也。

(《答顾东桥书》,《传习录中》,《王阳明全

集》,页56)

王阳明所理解的知识技能,并不就是现代意

义上的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不过,可以

相信,无论何种知识技能,一旦其用于功利目的,

都会遭到王阳明的反对。从历史上看,人类的很

多进步,其动机原只是满足群体甚至个人的欲望

需求。就此而言,对物质欲望的追求,尽管在道德

上是邪恶的,但是,也不能不承认,它在客观上起

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因为看到知识技能被

用于相矜相轧,所以对知识技能的追求产生厌恶,

这种心理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偏颇,与“因噎

废食”一样,也是一目了然的。

当然,王阳明并不是主张,一个社会不需要才

能之士,而是他认为,人的才能是天赋的,无需后

天去改变,人只要守着他的天赋才质,各效其能、

各安其业就可以了:“天下之人熙熙皡皡,皆相视

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安其农、工、商、贾

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

心。其才能之异若皋、夔、稷、契者,则出而各效其

能,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

器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惟恐当

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故稷勤其稼,而不

耻其不知教,视契之善教,即己之善教也;夔司其

乐,而不耻于不明礼,视夷之通礼,即己之通礼

也。”(《答顾东桥书》,《传习录中》,《王阳明全

集》,页54~55)

人的先天素质(天赋)是有高有低,但是人可

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改变这一情况,如果仅仅根据

先天素质就决定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这就等于

否定了后天教育的意义,很难说是公平(fair)或公

正的(just)。就现代职业社会的情况而言,一个

人从事什么职业越来越依赖于他受过的训练

(discipline),而教育与就业机会的平等(至少原

则上),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个人奋斗进入

自己向往的职业与领域。显然,王阳明的这种社

会分工理论,在现代社会难以得到认同。当然,要

求一种古代学说为现代认同,这未免有强加之嫌,

每个时代的思想家都有他关注的时代问题,王阳

明之所以提出这种社会分工理论,所针对的正是

他那时代愈演愈烈的“谗妒胜忿之习”。瑏瑢

在王阳明的理论描画中,精英对于一个社会,

就像头目对于一个身体,是必不可少的成分。他

的万物一体说,正由相互补充的两面构成:一面是

天赋决定的分工论,另一面则是精英为主的救世

论。由此就不难理解,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说何以

与《大学》的亲民说纠缠在一起。本来,“亲民”,

朱熹解作“新民”,而王阳明则坚持应读如原字,

个中原因,恐怕与他将“亲民”看作圣人、大人对

民众发扬其万物一体之仁的理解有关。在王阳明

看来,圣人的万物一体之念本来就包括将天下之

人安全教养的内容: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

下之人,无内外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

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

741

方旭东:同情的限度———王阳明万物一体说的哲学诠释

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

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

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父子兄弟

如仇雠者。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

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

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答顾东桥书》,

《传习录中》,《王阳明全集》,页54。着重号

为引者后加,下同,不再说明。)

而所谓“大人之学”则在于通过去亲天地万

物以达其一体之仁:

…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

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

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一体,而后孝之明德

始明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

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

人之兄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弟之

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

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

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

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

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

性。(《大学问》,《王阳明全集》,页968~

969)

虽然王阳明以万物一体之仁寄望于天下所有

人,但在他心目中,真正能够实现这一点只有圣

人、大人,而一般人则需要圣人去教养、大人去亲

善,然后才能“复其心体之同然”。而当王阳明以

此道自任时,他首先想到的是生不逢时的圣人孔

子,内心不禁充满一种甘冒天下人非议讥笑的悲

剧英雄感:

…然而夫子汲汲遑遑,若求亡子于道路

而不暇暖席者,宁以蕲人之知我信我而已哉?

盖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疾痛迫切,虽欲已之

而自有所不容已,故其言曰:“吾非斯人之徒

而谁与?”,“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果哉,末

之难矣”。呜呼!此非诚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者,孰能以知夫子之心乎?……仆之不肖,何

敢以夫子之道为己任?顾其心亦已稍知疾痛

之在身,是以彷徨四顾将以求其有助于我者,

相与讲去其病耳。今诚得豪杰同志之士扶持

匡翼,共明良知之道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

自致其良知,以相安相养,去其自私自利之

蔽,一洗谗妒胜忿之习,以济于大同,则仆之

狂病,固然将脱然以愈,而终免于丧心之患

矣,岂不快哉!(《答聂文蔚》,《传习录中》,

《王阳明全集》,页81)

这些文字,在王阳明写来,一气直下,充沛淋

漓,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自不会怀疑其真诚与恻

坦。然而,透过这种慷慨激昂的情绪,我们看到的

是以豪杰圣人自许的精英意识。精英意识的是非

得失,在此不拟置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王阳明

所理解的万物一体之仁,主要有赖于儒家精英的

身体力行,而普通人则处在等待圣人来教之亲之

的被动地位。

总之,在王阳明这里,万物一体的观念,在不

同对象那里表现为不同的规则:对一般人而言,认

识到万物一体,就当安于现状,视人犹己,不外慕,

不妒能;对精英而言,认识到万物一体,就当以天

下为己任,视民犹亲,怀其疾苦,出之于水火。作

为一种伦理主张,万物一体之仁说,实质上是一种

精英主义伦理,其基础是一种虚构的天赋决定论,

在理论证明上存在着不可普遍化的困难。

注释:

①例如陈荣捷(Wing-TsitChan),在他那本几乎成

为西方汉学家必读书的ASourceBookinChinesePhiloso2

phy(NewJersy: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69)中就是

这样翻译“仁”的。而杜维明(TuWei-ming)同样选择

Humanity作为“仁”的对应词,见氏著:HumanityandSelf-

Cultivation:EssaysinConfucianThought(Boston:Cheng&

TsuiCompany,1998)。安乐哲(RogerT.Ames)提出不同

意见,认为应译作“AuthoritativeConduct”,详氏著:《〈论

语〉的哲学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的“导言”

部分,48~51页。关于这一问题,笔者另撰有“《论语》中

‘仁’的翻译问题”一文(2005年1月7日宣读于华东师范

大学主办的“中西交流中的翻译问题”学术研讨会)专门

予以讨论。

②关于程颢的万物一体之仁说,笔者另有专文“他人

的痛———程颢万物一体之仁说的沉思”(载《学术月刊》

2005年第2期)分析。

③阳明学是左右中晚明思想界的重要思潮,万物一

体说也为许多王门后学所坚持,如王艮(心斋,1483~

1540)、聂豹(双江,1487~1563)、罗洪先(念庵,1504~

1564)、罗汝芳(近溪,1515~1588)等。不过,就理论思维

而言,似乎都未超出阳明范围,故本文仅以王阳明为代表

来分析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观念。

841

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④本来,在多数情况下,阳明所说的“是非之心”是指

伦理学上的知是(善)知非(恶)与好善恶恶,他说:“良知

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

只是非就尽了万变。”(《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2,页111)

⑤陈来认为,在心学传统中,存有论的气的概念服从

于人生论的需要,气的这种哲学意义与西方哲学显然有

着极为不同的意义。阳明所说的“一气流通”不仅具有物

质实体的意义,同时也包含着把宇宙看成一个有机系统

的意义,而无论哪一方面,都是强调万物与“我”的息息相

关的不可分割性。参见氏著:《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

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页267。其说甚是。

⑥有证据表明,程颢当赞成用“理一分殊”的原则来

处理这一问题,我们在他的语录中找到这样一条:“圣人

致公,心尽天地万物之理,各当其分。佛氏总为一己之

私,是安得同乎?”(《遗书》卷十四,《二程集》,中华书局,

1981,页142)

⑦朱熹说:“夫以爱名仁固不可,然爱之理则所谓仁

之体也。天地万物与吾一体,固所以无不爱,然爱之理则

不为是而有也。”(《答胡广仲五》,《文集》卷四十二,《朱

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22

册,页1903~1904)

⑧但是,当DavidL.Hall,RogerT.Ames提出“仁”的

最终源泉是“义”(one’sownpersonaljudgment)的公共运用

而不是别的什么外在之物(ThinkingthroughConfucius,Al2

bany:StateUniversityofNewYorkPress,1987,p.120)时,

他们又似乎走得太远。

⑨就此而言,王阳明终究是一个道德规范主义者

(moralprescriptivist)。

⑩董仲舒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人不

被其爱,虽厚自我,不予为仁。”(《春秋繁露义证》卷第八

“仁义法第二十九”,中华书局,1992,页250~251),可谓

一语中的。

瑏瑡程颐从他一贯的仁性爱用观念出发,也认为应该

将“孝弟为仁之本”理解为“孝弟为行仁之本”:“盖孝弟是

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之是仁之本则不可。盖

仁是性(一作本)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仁义礼智四

者,几曾有孝弟来?(赵本作:几曾有许多般数来?)仁主

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遗书》卷十八,《二程集》,页183)

瑏瑢也许,流传更广的王阳明的另一句名言:“破山中

贼易,破心中贼难”,更能说明他的理论关心所在。

责任编辑尹之

(上接第142页)雕龙·史传》曰:“古者左史记言,右史

记事。言经则《尚书》,事经则《春秋》也”。中国文化“现

象学”的总根源,发端于甲骨文的占卜记载(叙述),故后

来则有“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左传·庄公

二十三年》)之“文化大律”,且构成六经中之两经(《尚

书》、《春秋》)。从“君举必书”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直至“崔杼弑其君”的不断舍命记述,震撼山河,鲜血淋

漓,而丝毫无损此文化大律。时至先秦诸子百家,几乎所

有的学派体系,都由寓言故事构成(庄子有“卮言-寓言

-重言”之说,其间尤重寓言)。故中国文化史(思想史、

哲学史、文学史等等),实际是生动、具体而丰富的“事”史

(“言”由“事”出,言归于事。“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的

故事,实在比一部哲学书还要深刻、丰富)。故中国民族

“以事说理”的思维方式植根何其深远。

②章学诚著:《文史通义》,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

页。

③“韵律-意象”之诗性程式,是从两方面来说的,一

是宇宙大化中的韵律,亦即“天人一体”的生命律动,二是

指中国诗性文化之调质(平仄四声,韵体节奏)。孤立之

“意象”范畴,不足以表达其“以事说理”之诗性文化的丰

富内涵,也难以区别于普遍性的文学型“意象”。这是当

下学人之盲点。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韵之文先于无韵之

文,(中国文体只此两种)。后来则是两者的互动、生辉,

达成“韵中有散,散中有韵”的超越境界。《红楼梦》虽是

小说(散),但其超越境界则处处是诗与韵律,况且其间也

不乏众多诗句点缀,形成中国小说的“特殊张力”,完全区

别于西方小说。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

版,第107~108页。

⑤⑥《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42、332

页。

⑦朱熹:《四书集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4

页。

⑧《二程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6

页。

⑨钱穆著:《湖上闲思录·推概与综括》,广西师大出

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责任编辑尹之

941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