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王阳明教育哲学中的独到主张及其现代意义
2017-03-19 | 阅:  转:  |  分享 
  
东方论坛二○○○年第一期

王阳明教育哲学中的独到主张及其现代意义

陈增辉

郭沫若先生对王阳明的教育哲学思想曾作过中

肯的评价,指出:“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独到

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

致。”(《王阳明礼赞》,《沫若文集》第10卷,第49页)

王阳明作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在

政治学、哲学、教育学等诸多方面,多有建树和创新;

而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扬弃与借鉴。王

阳明这些与近代进步教育学说每多一致的教育主

张,根植于他博大的哲学体系与长期的教育实践经

验。大体说来,哲学思想中的保守方面,决定了他的

教育本质论、目的论和内容论;哲学思想中的合理因

素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决定了他的与近代进步

教育学说每多一致的教育主张。

王阳明的哲学,是作为朱熹哲学的对立面而出

现的。其主观动机,是为了与朱子学争夺正统地位。

王阳明认为,朱熹哲学的根本弊端在于“不知心即

理”而导致“析心与理为二”。进而,又“外心以求理”,

又导致“知行之所以二也。”对此,王阳明针锋相对地

提出“心即理”,指出:“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

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

在万物,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

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此后世所以有专求

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王文成

公全书》卷二,下引此书,只注卷数)于此,他提出了

“心即理”(卷一);进而,又提出了“知行合一”论。在

王阳明看来,既然“心即理”,则求理只需向内心求

索,知行自然合一。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

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卷二)到

了晚年,王阳明又发明“知行合一”之论,提出“致良

知”说。指出:“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

眼藏!”(《年谱》)又说:“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

三字。”(卷八)这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

知”三位一体,构成了王阳明心学的完整体系。

从“心即理”出发,王阳明逻辑地确定了“心外无

学”的教育本质论。他说:“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心

外无学。”“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

(卷七)在王阳明看来,尽心之学就是明伦之学。他

说:“圣贤之学,明伦而已。”“明伦之外无学矣。”(同

上)所谓“明伦”,实质就是“为善去恶”。他从多次镇

压农民起义的实践中,深刻地体验到:经过武装镇压

后,“民虽格面,未知格心”(卷三二);而“格心”,比

“格面”要困难得多。他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

难。”(卷四)为了“破心中贼”他就大办教育。这样,他

又确定了“破心中贼”的教育目的论。教育目的决定

教育内容。王阳明认为,为了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

必须以《六经》为教材。他说:“《六经》者非他,吾心之

常道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

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

时施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

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著焉,

所以尊《礼》也;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时生焉,所以

尊《乐》也;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辩焉,所以尊

《春秋》也。”(卷七)可见,正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即

理”的哲学体系,决定了王阳明保守的教育本质论、

教育目的论和教育内容论。对此,我们必须予以抛

弃。

在王阳明保守的哲学体系中,包含着很多唯物、

辩证的合理因素;他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使他

的教育哲学思想中包含有很多可供剥取和继承的合

理思想。就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而言,尽管有着

“以知为行”的弊病,但却有不少合理之处。例如,他

认为“学”必须依赖于“行”,如说:“尽天下之学,无有

不行而可以言学。”(卷二)再如,他接触到了真知源

于行,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同上)不仅如此,他还看到了知与行的某些辩证关

系,如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

65

始,行是知之成”(卷一)等等。王阳明的“致良知”论,

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和修养论;但是,

其中不乏合理之处。例如,他主张凡圣平等,如说“良

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同上)等。再如,他主张

学术平等,反对偶像崇拜。他说:“道,天下之公道也;

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

而私也。”(卷二)尽管他的主观动机是为了与朱熹争

夺正统,但客观上却起了巨大的解放思想的作用。

王阳明自幼立志“读书学圣贤”(《年谱》),二十

岁中浙江乡试,二十八岁举弘治进士。步入宦海。他

三十四岁开始讲学,直至五十七岁去世。二十五年

间,无论地位升沉,政务繁简,始终讲学不辍。其中,

前十八年为从政之余进行讲学。每到任所,即建书

院、立“社学”,阐扬儒道,诲谕后学,门人遍地。如谪

居贵州龙场驿时,创建龙冈书院,后又主讲贵阳书

院;在巡抚南赣汀漳时,修濂溪书院,立社学,并讲学

白鹿洞书院,四方学者前来听讲,致使讲堂容纳不

下;在总督两广军务时,又创办思田学校、南宁学校

和敷文书院,亲自授课。即使在赴任途中,也随处讲

学,教学者存天理,去人欲。他的哲学代表作《大学

问》,就是他给得意门人徐爱讲授《大学》的记录稿。

他五十岁退职归里,回到余姚,先在会稽辟稽山书

院,后办阳明书院,并讲学于余姚龙泉山寺,湖广、广

东、直隶、南赣、安福、泰和等地学者闻风而至,环坐

听讲者常逾三百人。沈德符在《野获编》中也说:“自

武宗朝,王新建以良知之学,行江浙两广间,而罗念

庵、唐荆川诸公继之,于是东南景附,书院顿盛。”明

武宗正德年间,被封为“新建伯”的王阳明,讲良知之

学于江浙两广间,开了东南书院顿盛之先风。王阳明

的教育活动,对明代书院发展和讲学昌盛所起之重

要作用可见一斑。在教育活动中,王阳明一方面以自

己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另一方面又注意吸取孔孟以

来先哲们的优秀教育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与近代进

步教育学说每多一致的教育主张,主要有以下十个

方面。

一、主张全面发展,德育优先

孔子要求学生“身通六艺”,这是最早的全面发

展思想,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指出:“教人

为学,不可执一偏。”(卷一)在教学内容上,他主张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在《教约》中规定的课程

是:“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

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卷三)在别的地方,他

又多次提到:“琴瑟简编,学者不可无”(同上);“学

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卷二)等。这些内容概

括起来,正好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他的德育,就

是每天一早检查学生前一天的视听言动是不是都按

“人伦之学”力行了?有没有产生过不善的念头?要学

生“各以实对”,然后由教师“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

发”;对教师讲评中提出的问题,学生们必须“有则改

之,无则加勉”(同上)。王阳明认为,这种道德教育既

是第一位的,又是贯串教育全过程的。他说:“学校

之中,惟以成德为事”。(同上)这是明确主张德育优

先。但是,德育不能脱离智育,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

他既反对不尊德性的“空空道问学”,也反对不道问

学的“空空尊德性”。指出:“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

尊,更不去问学;问学,只是空空去问学,更与德性无

关涉?”他的结论是:“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卷三)。

在德育首位的前提下,他十分重视智育,要求学生反

复“背书诵书”、“诵书讲书”,把书读得“精熟”,达到

“义礼浃洽,聪明自日开”的目的。体育,内容很多:射

箭时张弓中的是体育锻炼;习礼时周旋揖让也是体

育锻炼等。至于美育,弹琴、歌诗、习礼等,都可使人

受到“审其仪节,度其容止”的审美教育和美的感受。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王阳明这一思想中尚有不

少缺憾。但是,这种全面发展、德育优先的主张,确与

近代进步教育学说相一致。

二、主张反己责善

王阳明贯彻德育首位的重要措施,是“反己”和

“责善”。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孟“过则勿惮改”、“君子

必自反”等思想,认为圣贤也难免有过错,关键在能

改正。他说:“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

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卷二十六)又说:“古之圣贤,时时自见己过而改之,

是以能无过,非其心果与人异也。”(同上)圣贤之为

圣贤,并非无过,只是能改。王阳明认为,人们改过的

方法有两:一曰“反己”,二曰“责善”,亦即“自我批

评”与“相互批评”。改过的前提是“反己”。他有一好

友,动辄训人,不思反己,王阳明告诉他:“学须反己,

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得己非。若能反己,方

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卷三)当然,改过

光靠反己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悔悟和改进。

王阳明说:“悔悟是去病的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

75

于中,则又因药发病。”(卷一)改过反己自省发现了

过错,不仅要觉悟到错在哪里,更要切实改正;否则,

滞于悔悟,反会致病。改过,除了反己还须责善,即朋

友之间、师徒之间开展相互批评。王阳明说:“责善,

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

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

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从容,彼将

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

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

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卷二十六)这里,王阳明

不仅提出了朋友间必须开展批评,还指出了批评者

应有的动机和态度,这就是批评应该是善意的忠告,

动机要端正,态度要友善,要善于引导,使被批评者

听了批评后,能心悦诚服,有的放矢地去改正过错。

如果批评者动机不纯、态度粗暴、痛毁极诋,使被批

评者无地自容,就达不到责善的目的。至于那种为了

沽名钓誉的目的而攻发别人隐私的,一律不能算“责

善”。对于被批评者来说,则不应计较批评者的态度,

必须端正态度,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卷二)。

这种反己责善的思想,即便从现代生活的要求来看,

也是正确和深刻的。

三、主张教学相长

孔子倡导学无常师、不耻下问,《学记》将此种精

神概括为“教学相长”。王阳明发展了儒家这一优秀

教学方法,指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

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

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

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

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

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

也。”(卷二十六)王阳明认为,自己学问浅薄、粗陋,

学生们拜我为师,感到非常惭愧,经常终夜思此而不

能寐,更何况自己还存在不少过失呢!有人认为,事

奉老师既不能冒犯,也不能隐瞒,实在没有办法规劝

他。王阳明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向老师提出规

劝,可以直率,也可以婉转;直率不是冒犯,委婉不是

护短。凡是批评我的过失的,都是我的老师,我怎么

能不乐意接受、并从内心感激他呢?你们批评中说我

对的,我可以从中明白对在哪里,自觉坚持;你们批

评中说我错的,我可以从中明白错在哪里,进而改

正。这就叫做教学相长!王阳明不仅这样说,也确实

这样做的。例如,他经常号召学生:“诸生善责,当自

吾始!”(同上)同学们,你们要开展相互批评吗?那就

请你们从批评我开始吧!不仅如此,王阳明还把这种

做法推广到日常生活、以至政治生活中去。一些小官

僚外出,一般都要高举“回避”、“肃静”的牌子;而受

皇帝册封的王阳明在外出时,经常高举的是“愿闻己

过”、“求通民情”的牌子。其所言所行,值得我们效

法!

四、主张独立思考

在学习中坚持独立思考,是儒家教学法的又一

优良传统。孔子主张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孟子主张

自求自得。王阳明从心外无学出发,强调在学习中只

有坚持独立思考,才能达到“深入心通”的境界。他

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虽其言之出于孔

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

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

乎孔子者乎!”(卷三)这就是说,为学之道贵在独立

思考,对某一言论,经过独立思考认定为谬误的,即

使是出于孔子这样的大圣人之口,也不能认为它是

真理;经过独立思考认定为真理的,即便是出于庸常

人之口,也不能认为它是谬误。王阳明反对偶像崇

拜,主张以“吾心之良知”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指

出:“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处

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卷二)

尽管这种主观标准论会陷入相对主义,但他肯定每

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权利,任何权威都不值得迷信,

这是正确的。由此出发,王阳明主张天下的学术公

有,学术上的是非问题应该让人们经过独立思考来

确定,绝不能让孔子、朱熹等少数权威去垄断。他说: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

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

而已矣。”(同上)天下的“道”与“学”应该成为“公

道”、“公学”,不能被少数权威垄断,成为他们的“私

道”、“私学”。只有打破了孔子、朱熹的垄断地位,使

“道”与“学”成为“天下之公”,才能有“公言”。至于个

人,对学术问题也要有正确态度,既不固执己有,也

不因人废言。王阳明说:“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为益

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适损于己也。益于己

者,己必喜之;损于己者,己必恶之。”(同上)对于学

术上的是非问题,绝对不能以个人好恶决定取舍。王

阳明讲这些话的时候,孔子早已成为至高无上的绝

85

对权威,而朱熹已被抬到了“孔子后一人”的高度,他

的思想成为“后之时君世主,欲复天德王道之治,必

来此取法”(《宋史·道学传》)的宝贝;他的著作成为

“天下之人,童而习之”,“不容于辩论”(卷二)的经

典;以至出现了“非朱子之传义不敢言,非朱子之家

礼不敢行”(朱彝尊:《曝书亭集·道学录序》)的局

面。在这样的形势下,王阳明大倡独立思考,尽管主

观上是为了与朱熹争正统,但在客观上起了反对偶

像崇拜、解放思想的作用。这一点,对后世、对国外,

都有很大影响。

五、主张着实躬行

孔子认为“言之必可行”,断言言行不一是一种

耻辱,并且主张以使用的效果来衡量学习成绩的好

坏。王阳明从“知行合一”论出发,发展了孔子这一经

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着实躬行”

的原则。既反对“不解思维省察”的“冥行妄作”,也反

对“不肯着实躬行”的“悬空思索”。他说:“古人所以

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

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

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

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

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卷二)这一哲学

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就是把“学”与“行”结合

起来。王阳明认为,“学”的过程就是“行”的过程,

“学”是“行”的题中应有之义。他说:“夫学、问、思、

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

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有悬空口耳讲

说,而遂可谓之学者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

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

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由

此,王阳明断言:“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

事。若着实去做学问思辨的工夫,则学问思辨亦便是

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辨是思

辨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思辨矣。”(卷六)学是

“学做这件事”,“做这件事”就是“行”。王阳明由此得

出结论:“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卷二)学习中须注重

躬行,用躬行的效果来检验学习的成效。这个思想显

然是正确的,是对孔子用行的效果衡量学习好坏思

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曾说过:“诵《诗》三百,授之以

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当前,继承由孔子到王阳明的这一

思想,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把知

识转变为能力的本领,实在是倡导素质教育中一个

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六、主张因材施教

孔子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把他们分成德行、

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施教,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的

人才。对此,朱熹注曰:“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四

书集注·论语集注》)嗣后,很多教育家都遵循此法,

并将此概括为“因材施教”,成为儒家传统教学法的

一大突出方法。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方法,指

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卷三)人们的

资历和素质不同,施行教育时不能超越等第。他用良

医治病必须对症下药作比喻,说明了因材施教的重

要性。指出:“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塞

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

……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卷五)医生为

了治病救人,必须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症下

药;同样,教师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也必

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施行不同的教育。王阳明

把学生分为年龄之异、才能之异、禀性之异等,然后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教以不同的内

容。首先,他根据学生的年龄之异,把教育分为儿童

教育和成人教育,把“社学”作为初等教育,把“书院”

作为高等教育,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教授不同的内

容。根据儿童活泼好动、害怕管束的特点,他主张在

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使他们像时雨春风中的花卉

一样,欣欣向荣,日长月化。他说:“大抵儿童之情,乐

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

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

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

就枯槁矣。”(卷二)既然把儿童比作花园中的花朵,

教育儿童就像培育花朵一样;那么,教师就应该以园

丁的姿态出现。因此,王阳明反对当时有些教师“装

做道学的模样”把学生当作“拘囚”来体罚。他说:“若

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

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

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

而不欲见;规避掩复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

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

也,何可得乎!”(同上)教师把学生当作囚犯,学生把

95

教师视为寇仇,把学校看作监狱,千方百计地逃避学

校与教师的管教,到外面去嬉游。这样,必然会染上

各种恶习,品德越来越坏,学业愈来愈差。王阳明认

为,这是绝对不行的!他主张对儿童要坚持正面教

育,反对体罚的思想,不仅在当时来说是很进步的,

即使在今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其次,对于成年人,

王阳明认为,也同样必须区别情况,分别对待。第一,

要根据学生的才能之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他

说:“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

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

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同上)在德育首位的前

提下,在教育方面要因才而异,“益精其能”。第二,要

根据学生的禀性之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王阳明

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

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同上)“狂”

与“狷”是两种不同的禀性,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

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

语·子路》)“狂者”气势猛烈,敢作敢为,这就从勇敢

方面去培养他;“狷者”小心拘谨、洁身自好,这就从

小心谨慎方面去成就他。从上述因材施教的方法中,

人们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的理

解和运用能力。

七、主张随时就事

孔子曾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

·公冶长》)采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例作譬喻,

甚至用现身说法、推己及人的方法,这是帮助学生理

解“仁”的最好办法。孔子善于用浅显的譬喻,帮助学

生把握深奥的道理。王阳明继承了这种方法,并在教

学实践中加以广泛应用。他说:“圣贤论学,多是随时

就事。”(卷二)他在教学中善于联系各种具体事物来

进行,指出:为学“无非实学”,“离开了事物为学,都

是着空。”(卷一)这种随时就事进行教学的事例,在

王阳明的论著中真是不胜枚举。如有一次两个学生

陪他吃饭。他边吃边说:“凡人吃饭,都是为了保养自

己的身体。因此,吃了要消化。如果食而不化,都积在

肚子里,就会伤食得病,根本达不到保养身体的目

的。这是一番通俗易懂的大实话。讲到这里,他话锋

一转,指出:“后世学者,博学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

之病也。”(卷三)这样,就形象地说明了:在学习上不

能贪多,贪多嚼不烂,必须坚持少而精。王阳明认为:

“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卷一)。那么,如何“去人

欲”呢?他举例说,对于“人欲”,要像捉强盗、逮小偷

一样勇敢,要像猫捉老鼠一样凶狠。他说:“如去盗

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

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后

悔,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

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与他

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

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同上)把

私欲比作盗贼、老鼠,要不留情面地予以克除,这是

何等形象生动的比喻!在王阳明的教学实践中,类似

比喻可说是比比皆是、层见叠出。如用医生看病要对

症下药来说明教学中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用吃饭、浇

水来说明教学中必须坚持少而精熟、量力而行等等。

王阳明这种随时就事,就近取譬的教学方法,值得现

在的教师们效法。

八、主张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

其天乎。”(《论语·宪问》)对此,朱熹注曰:“此但自

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四书集注·论语集

注》)循序渐进,孟子谓之“盈科而进”。他说:“原泉混

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离

娄下》)有源头的泉水,昼夜不停地流淌,等到灌满了

各处坎坎洼洼,然后再向前流,一直流到四海。王阳

明把孔孟这一思想广泛运用于教学之中,说明无论

是教还是学都必须坚持循序渐进。他说:“为学须有

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卷一)他以

种树比喻学习:刚刚种时,只有树根和幼芽,没有树

干;等慢慢生长,有了树干,但还没有树枝;再慢慢生

长,有了树枝,长出树叶,再慢慢生长,开出花朵,结

出果实。树就是这样循序渐进地生长的。因此,人们

在开始种树时,不能好高骛远地去想树枝、想树叶、

想开花、想结果,而“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

生长日足,枝叶日茂。”(同上)种树是这样,教学也是

如此。人们既已“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

(卷三)在学习上,有了远大的志向后,既要一棒一条

痕,一掴一掌血地实干,才能一步一步地前进。由此

出发,他反对在学习上“超入圣人”、贪操捷径。他说:

“功夫最不可助长。上智绝少,学者无超入圣人之理。

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同上)学习的

过程,是一个一起一伏、一进一退的波浪式前进、螺

06

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要学有所成,必须循序渐进,

不能揠苗助长、贪操捷径。否则,必然是欲速而不达。

九、主张量力而行

孔子在教学中,倡行量力而行。如说:“中人以

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雍也》)对此,朱熹注曰:“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

告语之,则其言易入而无躐等之弊也。”(《四书集注

·论语集注》)教人时,要从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这

个实际出发,对中等知识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与他

讲深奥的大道理。这就是近代教育学说中所讲的量

力性原则。王阳明继承孔子思想,在教学中坚持从学

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量力而行。他说:“我辈致知,只

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

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

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

限所及。如树有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

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

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

坏他了。”(卷三)在这里,“分限所及”,就是我们说的

量力性原则;“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是说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量力性原则,考虑学生今日

的接受能力,教给他适量的知识;明天他知识增长

了,接受能力提高了,再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和

深度。正如给树浇水一样,要看树的大小,吸水量的

多少,来决定浇水的数量。如果把一大桶水一下子倾

倒在一棵小树苗上,就会把树浸坏、甚至淹死。王阳

明这一量力而行的教学方法,与近代进步的教学思

想中的量力性原则,确是非常一致的。

十、主张少而精熟

孔子在教学中,注意少而精。他说:“举一隅不以

三隅及,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种方法固然

见效,他的高徒颜渊因而成为“闻一以知十”的“好学

者”(《论语·公冶长》)。在这里,“举一隅”、“闻一以

知十”中的“一”,就是指的少而精。王阳明继承了这

一方法,他在教学中主张少而精熟,指出:“凡授书不

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

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

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

句,纟由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

浃洽,聪明自日开矣。”(卷二)教学内容要适当减少,

使学生精神力量有余,就能学得生动活泼,兴味盎然

而不感到枯燥乏味;但对教学的内容,必须专心致志

地学,字字句句都要理解清楚,这样久而久之,就能

对义礼理解深透,并能融会贯通,聪明日开。为了做

到“精熟”,王阳明在《教约》中规定:“每日工夫,先考

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

次歌诗。”(卷二)书教少了,不一定能“精熟”;为了做

到“精熟”,必须在“考德”之后,反反复复地“背书诵

书”、“诵书讲书”。这就是王阳明对少而精熟原则的

理解和保证做到少而精熟所采取的措施。学习知识

好比吃饭,贪多嚼不烂,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实践证

明:这种留有余地、少而精熟的教育方法,比之于教

学内容多而繁杂,不给学生留一点余地的满堂灌的

教育方法,其效果确实好得多。

王阳明的教育哲学,是他的哲学思想在教育实

践中的具体体现,是他整个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分。与他的整个哲学思想一样,他的教育哲学也有其

两重性。大体说来,“心外无学”的教育本质论、“破心

中贼”的教育目的论、《六经》为主的教育内容论,主

要体现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和形式;而

全面发展、德育首位、反己责善、教学相长、独立思

考、着实躬行、因材施教、随时就事、循序渐进、量力

而行、少而精熟,这些与近代进步教育学说每多一致

的主张,则具体体现了他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中的合

理因素。有鉴于此,我们就必须借鉴马克思恩格斯对

待黑格尔哲学的态度和方法:从本来的意义上“扬

弃”它,既批评地消灭它的主观唯心主义形式,又找

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这样,既有利于全

面、准确地评价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又有利于我们借

鉴王阳明教育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为教育改革和科

教兴国服务,为培养21世纪新人服务。

责任编辑刘忠世

16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