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王阳明心学与通俗小说的崛起
2017-03-19 | 阅:  转:  |  分享 
  
王阳明心学与通俗小说的崛起

石昌渝

内容提要通俗小说的崛起,王阳明心学是重要条件之一。它一改鄙视通俗小说的传统观

念,为士人参与小说创作和批评铺平了道路,使通俗小说的作者成分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它

为小说题材描叙市井小民的间巷俗事提供了理论根据,并推动了小说从讲故事到写性格的演

进。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通俗小说

通俗小说出生很早,但是发育和成长却很缓慢。敦煌石室所藏的话本《唐太宗人冥记》、《韩擒虎

话本》等等,一般认为产生在唐五代,这就是说在唐五代已经出现了作为通俗小说早期形态的话本。

其后宋元时期,尽管瓦肆勾栏的“说话”成为民众喜见的、在说唱伎艺中十分成熟的门类,但将口头

伎艺的“说话,’转变成书面化的白话小说,似乎还是一个漫长的艰难过程。至少,我们今天见到的元

刊平话,如《三国志平话》、《武王伐封平话》等等,以及小说《红白蜘蛛》残叶,在文学上还只能算

是比较粗拙的作品,与敦煌小说相比,几百年过去了,艺术上并未有长足的进步。及至明代嘉靖之

前,我们在洪武至正德这一百五十年中的文献中至今只能找到极为稀少的有关通俗小说的记载,世称

《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为元末明初的作品,二书成于元末明初之说甚为可疑。现在知道传说正

德年间有一部《金统残唐记》,万历人钱希言《桐薪》卷三记云该书记载黄巢事甚详,“而中间极夸

李存孝之勇,复称其冤,为此书者,全为存孝而作也。后来词话悉俑于此。武宗南幸,夜忽传旨,取

《金统残唐记》善本。中官重价购之肆中,一部售五十金。今人耽嗜《水浒》、《三国》而不传《金

统》,是未尝见其书耳”。钱希言说“后来词话悉俑于”《金统残唐记》,则此书未必一定是白话小说,

即使是白话小说,它出现的年代已接近嘉靖了。此外,正统年间杨士奇《文渊阁书目》著录有《新词

小说》、《烟粉灵怪》、《忠传》、《薛仁贵征辽事略》、《宣和遗事》,叶盛《篆竹堂书目》著录有《新话

小说》和《烟粉灵怪》,著录小说最多的是嘉靖间晃傈《宝文堂书目》,包括宋、元和明前期作品一百

余种,属于明代的只是一部分,而且有些作品的文体性质还难确定。总之,自明朝立国至正德这一百

五十年间,通俗小说创作处于低潮,在文坛上没有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历史现象是耐人寻味

的。

从唐五代到明代前期,历经数百年,通俗小说成长如此迟缓,可是进人到嘉靖时期,《三国志演

义》、《水浒传》、《皇明开运英武传》、《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等一批长篇小说发

其端绪,继之而起的小说拿然形成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话本小说白话短篇小说等多

种类型,大有狂飘突起,领一代文学风骚之势,这种历史巨变之原因何在历史的发展不会是单因

的,总是有多种因素交互地起着作用,文学发展也不例外。通俗小说的编刊是一种商业行为,宗旨是

营利。它必须有读者市场和能迎合读者需要而进行创作的作家,由此可见,它的读者、刊行者和作者

三个要件与诗歌散文是有所不同的,其读者已从士人扩大至广大市民阶层,经济的发展和相应的文化

文学遗产·二七年第二期

普及都是重要的条件,小说刊行者是为营利而运作,印刷技术、成本、交通和市场,都是直接制约通

俗小说产生的因素而决定通俗小说内部质量的则是作者。

唐五代以来通俗小说发展迟缓,当然与小说生产的外部条件有关,但就其小说艺术自身的建设来

说,关键还在作品创造者的素质和水平。嘉靖以前,无论是讲史的平话还是短篇的话本,其作者群基

本上是“说话”伎艺圈子书会的“才人”,或者就是“说话”艺人。南宋末吴自牧《梦粱录》卷二

“小说讲经史”就记有一位叫“王六大夫”的艺人既能说、又能编“又有王六大夫,元系御前供话,

为幕士请给,讲诸史俱通,于咸淳年间一,敷演《复华篇》及《中兴名将传》,听者纷

纷,盖讲得字真不俗,记问渊源甚广耳。”①书会才人或称书会先生大概是勾栏瓦肆中专门为戏曲说

唱编撰脚本词曲的人物,明初朱有嫩香囊怨》杂剧第一折白“这《玉盒记》正可我心,又是新近

老书会先生做的,十分好关目。”《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篇末“一个书会先生看见,就法场上做

了一只曲儿,唤做《南乡子》。”这些书会才人和能说会编的艺人的背景经历甚至真实姓名也不复可

考,我们可以推测他们是不得志的读书人,或者虽然出身大家却痴迷和谙熟戏曲说唱而不务“正业”

的子弟,可能较多的还是梨园世家子弟和出身寒微而有表演和文学才能的人,总之,这个群体不属于

“士”的阶层大概是可以肯定的。他们在说唱艺术方面也许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创造天才的艺术家,但

不一定就是小说家。小说作为文学艺术与口头伎艺的“说话”毕竟是两个行当。小说以文字为媒介,

而“‘说话”则以表演者的口语、形体动作和简单道具直接诉诸观众的感官。文字只是抽象的符号,读

者要接受它,必须调动大脑的第二信号系统将这些抽象的符号转换成具象的人物情节,这首先就要求

作者必须把自己头脑中的人物情节变成读者可以理解的文字系列。小说与“说话”的媒介完全不同,

“说话”中的某个节目在书场中表演可以令人绝倒,可是把它用文字记录下来供人阅读,未必会收到

书场里的效果,这种现象是不足为怪的。说书艺术家浦琳说《清风闸》红极一时,俞抛在《茶香室丛

钞》中说,作为小说的《清风闸》“此书余曾见之,亦无甚佳处不谓当时倾动一时,殆由口吻之

妙,有不在笔墨间耶”表演艺术家不等于作家,每个艺术行当都有自己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规律,因

此也都要求自己的从业者有自己行当必备的业务素质,小说作为以文字为媒介的语言艺术,它更强调

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和技巧。而文字功夫则要求有更广泛丰厚的阅读积累和写作经验,一般来说,具

有较高的文字功夫的人还多半在传统文学圈子中。通俗小说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鄙俗的闲书,直到嘉

靖以前还很少见到有著名诗人散文家参与其编撰和创作的记载,通俗小说一直在民间自生自长,这大

概就是通俗小说艺术水平长期以来得不到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

嘉靖以后文人风气有明显变化,对通俗小说的态度由蔑视逐渐转变为重视和参与这只是就一般

情形而言,就个别而论,低毁通俗小说的文人士大夫始终都大有人在。嘉靖人洪梗出身世家,以祖

荫仕至詹事府主簿,他编刊《六十家小说》今称《清平山堂话本》,可以说是开启了文人参与话本

小说编创之先河。嘉靖时期,一些著名文人可以堂而皇之谈论通俗小说,武定侯郭勋刊刻《三国志演

义》和《水浒传》,并至少策划了《皇明开运英武传》的创作,还有如唐顺之、王慎中、李开先、崔

铣等人也都以赞赏的口吻论说《水浒传》,逮至万历,《金瓶梅》竟成了一些士大夫公开谈论的热门话

题,而直接从事通俗小说创作的著名文人如冯梦龙、凌檬初等等更是不绝如缕,清人李级说“明嘉、

隆以后,轻隽小生,自诩为才子者,皆小说家耳……”②这种风气由嘉、隆一直延续到清代乾隆,从

而造就了通俗小说划时代的辉煌。

①引自《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卯年版,第肠页。

②李级《穆堂别稿》卷四四《古文辞禁八条》。转引自王利器编《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第三编《社

会舆论》,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页。

王阳明心学与通俗小说的崛起

士人参与通俗小说的创作和批评,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大转变,谈到这个转变,就不能不提

到王阳明的心学,因为这个转变在思想价值的根基上是由王阳明心学来实现的。王阳明一

名守仁,字伯安,尝筑阳明洞,又立阳明书院,故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出身世家。在

儒家学说中,王阳明的心学是与朱熹的理学不同的思想流派,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理”,他不同意朱

熹的“理”是先验的客观的存在的观点,理所当然地不同意朱熹的“读书穷理”的修身路线,他说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①。这就是所谓“致良知”。如果我们称朱熹的理

学为客观唯心论,那么王阳明的心学就是主观唯心论,他们是儒学的两个分支,犹如一鸟之二翼,一

车之两轮,对立而又统一。

王阳明的心学当然不是无源之水,他继承了南宋陆九渊一一“尊德性”之学,而受稍

早于他的陈献章白沙的直接影响,王阳明的弟子王散说“我朝理学开端,还是白沙陈献章

至先师王阳明而大明。”《龙溪先生全集》卷一。这是就思想渊源而言,从社会现实考察,王

阳明心学之崛起自有其深刻的政治和文化的原因。明朝立国,朱元璋钦定朱熹理学为官方哲学,诏令

八股取士以朱熹理学为思想标准,但是明初至正德一百五十年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却一再尖锐地嘲讽了

朱熹理学的虚伪和苍白。朱元璋死后不久,朱棣就发动“靖难”之役,从合乎宗法统系、并由朱元璋

诏令的继任人建文帝手中篡夺过来皇位,在天下人皆知无“理”的情势下,残酷杀戮当时据“理”抗

争的以方孝孺为代表的士大夫,逼使朝廷士大夫承认他的篡就为合“理”。称颂他篡拭合“理”的士

大夫于是加官晋爵,把持了从朝廷到地方上上下下的各级衙门,他们无一不是朱熹理学的信徒。人们

也许对“靖难”的是非暂时缄口不言,但对于言不离“理”、行则悖“理”的虚伪风气不会不痛心疾

首,痛定思痛,对朱熹理学不能不产生怀疑。“靖难”以后五十多年,又发生震惊朝野的“夺门”事

件。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役被俘,北京被鞋靶大军包围,社翟危在旦夕。在朝廷无主的一片恐慌

中,于谦挺身而出,拥立英宗之弟朱祁钮为帝,组织北京军民成功地实施了保卫战,使朱明王朝转危

为安。于谦之“忠”,天下妇孺皆知。但是那位从俘虏营里放归的明英宗在年乘朱祁钮病倒而发

动政变,在成功复辟之后便不由分说地斩杀了挽救明朝社樱的于谦。此所谓“夺门”。“夺门”向天下

人宣示了什么忠臣于谦的身首离兮的下场难道不是再一次嘲弄了朱熹理学的教条吗世纪初即

位的正德皇帝更是荒唐,朝柄落人宦官刘瑾之手,那班以朱熹理学进身的士大夫竟仆伏在宦官的脚

下,有的竟无耻到拜认宦官为干爹义父的地步,王阳明就是因为不满阉党专权,说了几句公道话,被

廷杖五十,滴贵州龙场释承,险些丢了性命。面对这种现实,王阳明沉痛地说

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

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

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计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拘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

恶,妒贤忌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悉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

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则无

怪于纷纷籍籍,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②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王阳明认为关键在于人心。朱熹认为理是先验的客观存在,只能言性即理,而

不能言心即理,有忠孝之理,故有忠孝之心,主张读书穷理。王阳明却认为心即理,有忠孝之心,即

《王阳明全集》卷三三《年谱一》,上海古籍出版社卯年版,下册,第页。

《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答聂文蔚》,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年版,上册,第页。

①②

文学遗产·二七年第二期

有忠孝之理,用读圣贤书的途径去求理,无异于缘木求鱼,以至造成“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

私自利之实”的知行分裂的恶果。所以他主张理不假外求,而求之于心,即“致良知”,“良知只是一

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但,便是他本体。……盖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至于不可

穷洁,而但惟致此事亲从兄、一念真诚恻但之良知以应之,则更无有遗缺渗漏者,正谓其只有此一个

良知故也”①,他在讲求诸于心的同时,又强调言行相顾,勿事空言以为学,即所谓“知行合一”。

这里且不深论王学与朱学的长短,只是要说明通俗小说为何因主学而崛起。王学之要义,按其弟

子归纳有三,一曰“致良知”,二曰“亲民”,三日“知行合一”②。“致良知”对人的主观精神的关

注,导引文学从复古主义思潮束缚中摆脱出来走向人的性灵,相应的作为文学的通俗小说则是从说故

事提升到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的艺术层面。这是创作深层问题,留待后面讨论。这里首先要讲的是王

学“亲民”说如何填平了士人与通俗小说之间的鸿沟,并且推动了士人参与通俗小说的创作和批评

的。

王阳明阐述他的亲民论,这样说

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亲

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③

所谓“亲民”,就是要让天下人都能明德,而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这种主张是以他的“天地

万物一体”论为出发点的,他认为万物一体,无论大人、小人、禽兽、草木、瓦石皆有良知,“良知

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④。他又说“我这里言格物,自童子以至圣人皆是此等功夫。但圣人格

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费力。如此格物,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

做。”⑤‘王阳明认为人皆有良知,落实到对士、农、工、商的评价上,便是他的著名的新四民论。他

说“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

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自王道熄

而学术乖,一人失其心,交鹜于利以相驱轶,于是始有欲士而卑农,荣宦游而耻工贾。”⑥他提出士、

农、工、商“异业而同道”,认为他们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在“道”的面前完全平等,并无尊卑荣耻

之别。农民、工匠和商人,只要他在他的生产和商业活动中尽其心,有益于生人之道,也就是致良知

了。这种见解,不能不说是对“唯上智下愚不移”和士庶有别观念的历史性突破。

以人世为宗旨的儒学长期以来只是贵族士大夫的文化专利,它与庶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是脱节的。

唐代佛教禅宗从出世转向人世,惠能《坛经》第三十六节《无相颂》的后世通行本云“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一方面禅宗主张“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打开

了世人通向佛家菩提的大门另一方面,又认为“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

自悟,领得善知识示道见性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识

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⑦。这就是所谓“直指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强调佛在心中,不

《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答聂文蔚》,上册,第页。

详见《王阳明年谱》。《王阳明全集》卷三五《年谱三》,下册,第页。

《王阳明全集》卷二六《续编一大学问》,下册,第肠页。

《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答顾东桥书》,上册,第页。

《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三》,上册,第页。

《王阳明全集》卷二五外集七·节庵方公墓表》,上册,第页。

惠能《坛经》,敦煌写本第三十一节。

①②③④⑤⑥⑦

王阳明心学与通俗小说的崛起

假外求。禅宗的这种内在超越为士庶大众进人佛家大门提供了便捷的通道。由是佛教迅速地走向中国

的世俗大众。面对佛教赢得越来越广大的信众的形势,儒家如果仍然停留在与庶民大众日常生活无关

的繁琐章句的礼学圈子里,则将被历史淘汰出局。这至少是儒家改革的外部原因。唐代韩愈是第一位

提出儒学必须与士庶日常生活相结合的人物,他的《谢自然诗》日“人生有常理,男女各有伦。寒

衣及饥食,在纺织耕耘。下以保子孙,上以奉君亲。苟异于此道,皆为弃其身。’,①韩愈虽然未如禅

宗所说“直指人心”,但他提出“直指人伦”,这应该是儒学社会化的一个历史性转变。宋代陆九渊开

始注意向社会大众传道,基于他的“复其本心”的基本观点,他说“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

字亦自有读书之功。其心不正、其事不善,虽多读书有何所用”②但是他没有像后来的王阳明那样

在人性上打破士庶不可逾越的界分,同时他的影响力也远不及朱熹,朱熹“读书穷理”的路线被奉为

大道,朱熹云“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

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③朱熹求理的路线,只能在士这一阶层实行,对于不识

字和识字不多的庶民农、工、商来说是“此路不通”。从韩愈到朱熹,儒学逐渐深人到中国人的

日常生活,但它立教的对象却基本上还是士这一阶层。直到王阳明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把士、农、

工、商纳人宣教对象的范畴,在这一点上说,王学的确是完成了儒学的社会化历程。

王学既然是以社会大众立教,它自必会讲究宣教的方式和手段。对于那些不识字和识字不多的

“愚夫愚妇”传道,王阳明特别强调要采用“愚夫愚妇”所感亲切和所能接受的方式和手段。《传习

录》曾记录了他和他弟子的一段有趣的对话

一日,王汝止民出游归,先生问日“游何见”对日“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日

“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到看你是圣人在。”又一日,董梦石坛出游而归,见先生日

“今日见一异事。”先生日“何异”对日“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日“此亦常事耳,何足

为异”……洪钱德洪与黄正之、张叔谦、汝中丙戌会试归,为先生道途中讲学,有信有不

信。先生日“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须做得个愚

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④

这段对话表达了王阳明建立在“万物一体”理论基础上的众生平等的思想,他强调“须做得个愚夫愚

妇,方可与人讲学”,看起来是个方法和形式的问题,其实是个对众生的态度问题,若自以为高人一

等,居高临下,是讲不成学的,而且也悖离了“万物一体”、“亲民”的基本原理。

王阳明的弟子、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良就贯彻了这个儒学社会化的路线,他的门下就有农民、樵

夫、陶匠等等,其中陶匠韩贞在心学上很有造诣,并且坚持不懈地在下层民众中传道授业,黄宗羲说



以化俗为任,随机指点农工商贾,从之游者千余。秋成农隙,则聚徒讲学,一村毕,又之一

村。⑤

以化俗为任是王阳明心学的一大特征,这与此前的朱熹理学有很大不同。清人焦循就曾指出“余谓

紫阳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君子,阳明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小人。”⑥关键还在于王学的信徒们并不止停留

在理论上,他们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在社会下层中讲学传道,形成一种风气,造成一种冲击社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卷一。

《象山先生全集》卷二三。

《朱文公文集》卷一四《行宫使殿奏札二》。

《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上册,第页。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二。

焦循《雕抓集》卷八《良知论》。

①②③④⑤⑥

文学遗产·二七年第二期

会僵化思想的新思潮,从而深刻影响了士人及其文学价值观念。

几通俗小说本来是“愚夫愚妇”消遣的玩意儿,士大夫即使有读它、甚或欣赏它的,读完后也要骂

它一声“鄙俗”明代嘉靖以前,我们在文人的集子中和野史笔记中很少见到议论通俗小说的文字,

通俗小说并非不存在,文人不屑一顾耳。偶尔有所议论,则一定是贬斥。生于永乐十八年、

卒于成化十年的叶盛谈到通俗小说时说“今书坊相传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南人喜谈如

汉小王光武、蔡伯嘈琶、杨六使文广,北人喜谈如继母大贤等事甚多。农工商贩,钞写绘

画,家畜而人有之痴骏女妇,尤所酷好,好事者因目为《女通鉴》,有以也。”①叶盛把通俗小说的

作者称为“射利之徒”,旨在赚钱,与“义”毫不相干而读者则是“农工商贩”,决不是喻于义的君

子,女性读者也许有士夫内眷,但那也是“痴骏女妇”,沉溺此中而不知醒悟。总之,通俗小说是以

谋利为目的,被农工商贩愚夫愚妇所欣赏的鄙俗读物。士君子不能不与它划清界限。这就是嘉靖以前

的士大夫对通俗小说的典型的看法和态度。王阳明说,“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句话

对于通俗小说而言无异于点石成金,通俗小说既然为愚夫愚妇喜闻乐见,它岂不是向大众宣教的有效

工具王阳明虽未直接论及小说,但他谈到戏曲,他说“今要民俗反朴还淳,取今之戏子,将妖淫

词调俱去了,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于风化有益。”②

王阳明深受佛学影响,大有可能从佛教俗讲方式得到启发,佛教可以利用“宝卷”这种讲唱故事的形

式传道,儒教何以不能拾起小说戏曲张尚德于嘉靖壬午三十一年,所作《三国志通俗演

义·引》有云

客问于余日“刘先主、曹操、孙权据汉地为三国,史已志其颠末,传世久矣。复有所谓

《三国志通俗演义》者,不几近于赘乎”余日“否,史氏所志,事详而文古,义微而旨深,非

通儒夙学,展卷间,鲜不便思困睡。故好事者以俗近语,隐括成编,欲天下人入耳而通其事,因

事而悟其义,因义而兴乎感,不待研精覃思,知正统必当扶,窃位必当诛,忠孝节义必当师,奸

贪诀债必当去,是是非非,了然于心目之下,裨益风教,广且大焉何病其赘耶”

张尚德认为要让儒家大义入天下人之耳,通俗小说因它语俗易晓乃是有效的宣教方式。熊大木《大宋

中兴通俗演义序》亦谓

《武穆王精忠录》,原有小说,未及于全文。今得浙之刊本,著述王之事实,甚得其悉,然而

意寓文墨,纲由大纪,士大夫以下,逮尔未明乎理者,或有之矣。近因眷连杨子素号涌泉者,挟

是书渴于愚日“敢劳代吾演出辞话,庶使愚夫愚妇亦识其意思之一二。”

这种观点被后来的通俗小说家和理论家不断地重复发挥。它一方面为通俗小说登上大雅之堂提供了进

门券,另一方面也为士人参与通俗小说创作和评论提供了堂堂正正的理由。士人与通俗小说之间的鸿

沟就这样历史性地给填平了。此后不论是身居庙堂的高官,还是处于江湖的名士山人,通俗小说不仅

不是禁忌的话题,反而是高谈阔论的时尚热点。

王阳明的“亲民”说不止促使了士人介人通俗小说,而且影响着通俗小说创作的题材价值观。小

说的讲史题材类型由于它依附的是正史,而史书在儒家心目中有镜鉴当今、垂范千古的崇高品格,所

以讲史小说的题材价值是无庸置疑的然而,不去演述帝王将相、朝代兴衰之经国大事,而来描摹

农、工、商以及社会底层人物的凡庸生活,又有何价值可言王阳明的“亲民”说把士、农、工、商

叶盛《水东日记》卷二一《小说戏文》,中华书局年版,第一页。

《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上册,第页。

①②

王阳明心学与通俗小说的崛起

视为同道,业虽异,而道一也。他认为,农、工、商在他们的生产和商业活动中只要调停得当,均有

道存焉,不害于为圣为贤。汲汲营利,断然不可,但不以治生为首务,“果能于此处调停得心体无累,

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何妨于学学何贰于治生”①前面曾引他的《节庵方公墓表》乃

是他嘉靖乙酉四年,为商人方麟节庵所撰,墓表中明确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

焉,一也”,传统观念“散士而卑农,荣宦游而耻工贾”,是“王道熄而学术乖”的表现。贵为伯爵,

名扬天下的思想家王阳明给一个商人做《墓表》,这个举动本身就有示范和指标的意义。士、农、工、

商均有同等的文学描写的价值,这是王阳明新四民论在文学题材问题上推衍出来的必然结论。

《水浒传》是长篇白话小说中第一部以下层社会为描写对象的作品,李蛰一以〕称赞它,

就特别强调下层人物中有忠有义

盖自宋室不竟,冠屡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其势必至驱天下大力大贤而尽纳之水

浒矣。则谓水浒之众,皆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可也。②

竟陵派代表人物钟惺一评论《水浒传》时响应李贷之说

汉家博一代奇绝文字,当最《史记》。一部《史记》中,极奇绝者,却不在帝纪、年表、八

书、诸列传,只在货殖、滑稽、游侠、刺客……今代无此人,何怪卓吾氏口《水浒》为绝世奇文

也者。非其文奇,其人奇耳。③

钟惺称《水浒》好汉为奇人,并由此推导出《史记》的价值只在货殖、滑稽、游侠、刺客等等社会下

层人物身上。这是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也为通俗小说描写市井小人物制造了舆论,推动了小说创

作题材从帝王将相向芸芸众生倾斜、从经世纬国的大事向市井阎巷的俗事倾斜。其后以“三言”、“二

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异军突起,特别生动而且深刻地描绘了市井民众的悲欢离合,可以说是文

学思潮发展的必然。



纵观通俗小说的历史发展,有一个从说故事到写性情的进化。从理论上说,故事是小说的最基本

的层面,故事以新奇为特点,故而能够满足听众和读者的好奇心。故事从开端到发展到结束,有可能

并没有内在的逻辑因果联系。比如《六十家小说》《清平山堂话本》所辑《杨温拦路虎传》相信大

体上保持了宋代话本的面貌,这篇话本讲述杨温失妻而复得的故事,就只停留在故事的层面,作者似

乎更热衷于讲述杨温与杨员外、马都头使棒比武,以及杨温在岳帝庙会与李贵使棒打擂,如果说杨员

外与掳掠杨温之妻的强盗相识,无意中帮助了杨温发现了妻子的下落,那么马都头、李贵之流对于杨

温寻妻毫无意义。小说开头说杨温“武艺高强,智谋深粹”,但在故事中,除了使棒比赛有高人一筹

的表现外,一次被陈千手下哄罗制伏,一次又被杨达一伙强盗打得狼狈不堪,若不巧遇出巡的官军,

怕是妻子救不出,连自己的性命也要搭进去。故事由一些偶然的因素连接着,主人公杨温完全处在被

动的状态中。这篇作品只能称之为一篇故事,但在“说话”表演中,一些使棒的场面大概是会讲述得

十分有声有色的。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说故事和情节是不同的“故事是叙述按时间顺序安

排的事情。情节也是叙述事情,不过重点是放在因果关系上。‘国王死了,后来王后死了。’这是一个

故事。‘国王死了,后来王后由于悲伤也死了。’这是一段情节。时间顺序保持不变,但是因果关系的

《王阳明全集》卷三二补录第十四条,下册,第页。

李蛰《焚书》卷三《杂述·忠义水浒传序》,中华书局叨年版,第

《钟敬伯批评忠义水浒传》卷首。转引自马蹄疾编《水浒资料汇编》,

的页。

中华书局年版,第页。

①②③

文学遗产·二七年第二期

意识使时间顺序意识显得暗淡了。”①情节的因果关系是人物性格冲突所造成,所以人物性格才是建

构情节的决定因素。通俗小说在它的初级阶段大多是一些故事,从说故事提升到叙情节,关键就在人

物性格的把握。小说艺术的历史性提升,与王阳明“致良知”所导引的关注人的性情的文学思潮有着

重要的关系。

王阳明“致良知”之说认为“心即理”,主张“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思维取向由身外转向内

省。王学与朱熹理学在“存天理,去人欲”的宗旨上并无二致,但王学以心为本体,所谓“心之本体

即是天理”,作为本体的心是有情的,从而对情有所肯定。朱熹不谈情,只谈“性”。“性即是理”,把

“性”看作了人化的“理”。“性”要受“气质”的制约,而“气”有正偏之别,得其正者则合天理,

是为善,得其偏者则阻塞天理,是为恶,或称为人欲。朱熹的哲学中“情”与“人欲”没有界分。王

阳明心学中的“情”则是一个重要命题,他说

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

之用,不可分别善恶。②

他认为礼就是建立在人情基础之上的“盖天下古今之人,其情一而已矣。先王制礼,皆因人情而为

之节文,是以行之万世而皆准。·,·…后世心学不讲,人失其情,难乎与之言礼”③

后来李赞正是由此出发提出“童心说”。李蛰所谓“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

也”④。它显然是合有七情之人心的进一步阐释。在李赞看来,欲只要是自然真实的,都应该得到尊

重。他说圣人也有势利之心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

而后治田必力聚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

故官人而不私以禄,则虽召之必不来矣苟无高爵,则虽劝之必不至矣。虽有孔子之圣,苟无司

寇之任、相事之摄,必不能一日安其身于鲁也决矣。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说

也。然则为无私之说者,皆画饼之谈,观场之见,但令隔壁好听,不管脚跟虚实,无益于事,只

乱聪耳,不足采也。⑤

李蛰只讲人心必有欲,这个欲不但不妨其道,而且没有欲则道不行。他举耕田者、理家者、为学者、

做官者,皆因有私欲而推动其事业。就是圣人孔子,假若没有司寇、相事的高官厚禄的吸引,他在鲁

国一天也呆不下去。由此推论,人必有私,道不在于禁欲,而在合理地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

求。基于“童心说,’他一方面深恶痛绝社会上的假道学,他说“今之讲周、程、张、朱者,可诛

也。彼以为周、程、张、朱者,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

仁义自若也。”⑥另一方面十分推重百姓日用之道和率真之言,尤其称赞那些贵族士大夫不屑一顾的

鄙野理俗的“迩言”。他说

如好货,如好色,如勤学,如进取,如多积金宝,如多买田宅为子孙谋,博求风水为儿孙福

荫,凡世间一切治生、产业等等,皆其所共好而共习,共知而共言者,是真“迩言”也。……我

之所好察者,百姓日用之“迩言”也。⑦

又说

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文艺出版社,叭,年版,第页。

《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上册,第页。

《王阳明全集》卷六《文录三》,上册,第页。

李货《焚书》卷三《杂述·童心说》,中华书局年版,第页。

李蛰藏书》卷二四《德业儒臣后论》。

李赞《焚书》卷二《书答·又与焦弱侯》,第页。

李蛰《焚书》卷一《书答·答邓明府》,第页。

①②③④⑤⑥⑦

王阳明心学与通俗小说的崛起

唯是街谈巷议,但言野语,至鄙至俗,极浅极近,上人所不道,君子所不乐闻者,而舜独好

察之。以故民隐无不闻,情伪无不烛,民之所好,民之所恶,皆晓然洞彻,是民之中,所谓善

也。夫善言即在乎“迩言”之中,则“迩言”安可以不察乎①

李货称赞“迩言”,着眼点在它的率真。按他的“童心说”,真是最本质的。真,才可谓善。这种理论

与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之理学已经不是互补依存,而是你死我活的对抗了。在王阳明心学勃起

之时,卫道者们就看出它悖离朱熹理学的倾向,意借朝廷行政权力进行压制。王阳明去世,当朝礼部

尚书兼翰林学士桂曹即上疏攻击他“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

知众论之不予,则为朱熹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倡和。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

传习转讹,背谬弥甚。……宜免追夺伯爵以章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②。嘉靖皇帝纳其言,下诏停

止王阳明爵位世袭,恤典也不再举行了。虽然没有把王学钦定为“邪说”,其贬斥之意却也是不言而

喻的。可是王学并没有因此而消歇,它反而获得更多的信众,迅速形成席卷天下的时代思潮。把王学

发展成冲决封建禁欲主义的叛逆思想的李蛰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朝廷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

名将他逮捕人狱,致使这位七十六岁的老人割喉自尽。李蛰人去世了,他的思想却充满生命力,万

历、天启著名文人受其影响者颇多,据清《四库全书》考核,董其昌“以李蛰为宗”,屠隆为“李蛰

之流亚”,焦嫉“与李蛰友善”、“于蛰之习气沾染尤深”,李腾芳“亦颇尊崇李蛰,称为卓吾老子。盖

明季士大夫所见大抵如斯,不但腾芳一人也”,等等即可证于万一。文学方面,汤显祖、袁宏道诸人

的文学主张,均植根在“情”、“真”的哲学理念之上,这已是文学理论批评史家的共识,无庸赘述。

通俗小说家受“致良知”、“童心说”影响尤为显著。奉李赞为“着蔡”的冯梦龙搜集、编刊了民

歌集《童痴一弄·挂枝儿》和《童痴二弄·山歌》,其叙山歌》不窗李货“迩言”说之翻版

书契以来,代有歌谣,太史所陈,并称风雅,尚矣。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

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日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唯诗坛

不列,荐绅学士不道,而歌之权愈轻,歌者之心亦愈浅。今所盛行者,皆私情谱耳。虽然,桑

间、璞上,国风刺之,尼父录焉,以是为情真而不可废也。③

他称民歌为“性情之响”,其价值就在“情真”二字。“情真”这种文学价值观应用于通俗小说的创

作,第一,解除了史传传统“实录”原则对小说创作的束缚。小说一向被视为史乘之流亚,长期以来

都被史统的阴影所笼罩,不敢公开宣言小说是虚拟杜撰的故事,这“情真”之说即冲破了史统的藩

篱,冯梦龙《警世通言叙》用“理真”来取代“事真”“野史尽真乎曰不必也。尽鹰乎曰不

必也。然则去其鹰而存其真乎曰不必也。……其真者可以补金匾石室之遗,而膺者亦必有一番激

扬劝诱,悲歌感慨之意。事真而理不膺,即事鹰而理亦真,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庚于诗书经

史,若此者其可废乎”此文所说的“理真”指的是情理之真,与事实之真对举。第二,“情真”的文

学价值观推动了通俗小说由追求故事性转变为描摹世态人情的真实,故事不再是创作的终极目的,故

事只是展现世态人情的载体,情节只是人物性格的历史。就小说艺术发展而论,这无疑是一次历史性

飞跃。正是小说家的目光不再只停留在故事的层面,而是更关注故事中人物的性情、心理和命运,把

描写的重心深人到故事人物的内心,这才创作出像《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以及“三言”、“二拍”这样经典的作品。睡乡居士《二刻拍案惊奇序》批评那些描写失真的作品,病

根就在“好奇”,也就是追求故事的新奇而忽视人情的真实,此文以《西游记》为例,“《西游》一记,

怪诞不经,读者皆知其谬。然据其所载,师弟四人,各一性情,各一动止,试摘取其一言一事,遂使

李蛰《李氏文集》卷一九《明灯道古录》卷下。

《明史》卷一九五《王阳明传》,中华书局卯年版,第页。

《冯梦龙全集》第十八册《山歌》卷首页,江苏古籍出版社卯年版。

①②③

文学遗产·二七年第二期

暗中摹索,亦知其出自何人,则正以幻中有真,乃为传神阿堵”。如果说西游记》故事情节的奇幻

曲折也是它的艺术价值之所在的话,那么《金瓶梅》的情节则可以说平淡无奇,一个市侩家庭的日常

生活,但是它真实、生动和细腻地描绘了嘉万时期的世态人情,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从而成为一

部不朽的长篇小说。袁宏道即持此论,赞它“模写儿女情态具备”《游居林录》。谢肇制说得更具

体“书凡数百万言,为卷二十,始末不过数年事耳。其中朝野之政务,官私之晋接,闺阔之蝶语,

市里之狠谈,与夫势交利合之态,心输皆笑之局,桑中淮上之期,尊惫枕席之语,驭侩之机械意智,

粉黛之自媚争妍,押客之从谈逢迎,奴僵之稽唇淬语,穷极境象,骇意快心。譬之范工传泥,妍娃老

少,人鬼万殊,不徒肖其貌,且并其神传之。信稗官之上乘,炉锤之妙手也。”①明代后期的小说创

作和评论的主导倾向是重在世态人情的描摹,产生了一大批水平参差不齐的世情和人情小说,并且出

现了一些以男女情欲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似乎人性中真实存在的,不论善恶美丑,把它真实地淋漓尽

致地表现出来,都是值得嘉许和肯定的。就小说创作从《杨温拦路虎传》这种故事型转变为性情写真

型而言,这是小说艺术的一次飞跃另一方面造成色情小说的泛滥也是不争的事实。且不论创作的功

过,小说的这种历史状况的形成,与王阳明“致良知”—李蛰“童心说”的思想的确有着密切和深

刻的关系。

概括起来说,王阳明心学感召了士人加入到通俗小说创作和批评的行列,实现了通俗小说作者成

分的历史性转变王阳明心学为小说题材从帝王将相的经国大事分流到市井小民的间巷俗事提供了理

论依据,题材的这种变化,可以看成是小说从古典型向近代型的转变王阳明心学对小说价值观产生

了深刻影响,这个从重故事情节到重人物性格,是小说艺术的历史性的提升,也是通俗小说成熟的重

要标志。中国通俗小说的崛起,王阳明心学功莫大焉。

〔作者简介」石昌渝,年生。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现为中国社会

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发表过专著《中国小说源流论》等。

①谢肇制《小草斋文集》卷二四。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