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医膏方漫谈
2017-03-29 | 阅:  转:  |  分享 
  
中医膏方漫谈中医膏方的概念

中医膏方是按中医理论的组方法度,在辨证的基础上,按君臣佐使的原则,结合服用膏方者的治疗和保健的需求,组成一个适宜于熬制膏剂的方剂,经一定工艺加工成半流质或半固体的制剂,统称之为膏方。定制中医膏方因人而异,一人一方,量身订做;采用传统加工工艺,一方一锅。中医膏方要求选用道地中药材,遵古炮制,保证膏方的质量。

膏方不同于市场上千人一方、万人一方的保健品,也不同于一般的中成药,膏方是医生正确运用中医理论,为各人量身定做的兼顾补养与治疗、高效与简便的中药制剂。膏方配伍因人制宜,注重整体,全面考虑体内气血阴阳的变化,体现中医辨证论治、辩证保健的特色。

膏方的组方特点

鲜明的中医特色:遵循中医理论处方遣药。

药味多、剂量大:药味可达几十味,剂量可是平时煎剂的10-15倍。

组方严密:严格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法度。

适合不同体质、不同疾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服用。

君药---补益药物

膏方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补虚方药,届就是方中的君药。补气、补血、补阴、补阴的中药、经方。

臣药---辅助和治疗药物

在确定君药的基础上,一方面投入辅助和加强君药的药物,另一方面结合慢性疾病和症状选用相应药物进行调理,以祛除病邪,改善症状,达到充分发挥君药的补益目的。

佐药---辅佐药

佐药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药物。在膏方中,佐药常起到保护胃气作用,由于补药较多,不易消化,时而影响食欲,故方中加入调理脾胃和理气消导的药物,如,木香、神曲、鸡内金、谷麦芽等。

使药---引经药和调和药

在膏方中,使药多为调和诸药,也有引经的药

调补的基本概念

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应用具有调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以达到却病纠偏,促进康复的养生手段。虚则补之,偏则调之,以平为期。辩证调补,辩体调补,切忌漫补。

调补的适用范围

先天不足,禀赋亏虚;

后天失养,脾胃虚弱;

过度劳累,身心疲惫;

年迈之体,形神不支;

病后体弱,正虚待复。

膏方用法

服法:多宜空腹开水冲服。妇女经期、感冒发热、伤食腹泻等时暂时停服。

所宜:因病致虚,因虚致病。慢性、顽固性、消耗性或老年性疾患。

所忌:宜发散者(急性感染)、宜攻下者(腹满便秘)、宜通利者(湿阴纳呆)、宜涌吐者(食积痰嗽),一般不宜用膏方。

膏方调补的特点:

以调补为主,也可兼顾攻邪;

以脾肾为主,也可兼顾余脏;

以大方为主,也可小方专补;

以老人为主,也可不限于此;

以荤膏为主,也可制作素膏;

以冬令为主,也可他季应用;

要重视药物配伍,也要注重心理调适。

关于膏方常用细料

细料是指中药中的贵重药品。

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强心固脱、补脾益肺、安神生津等功效,是补气作用最强的中药。

高丽参:性温,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补益气阳,补脾益肺,宁神益智等功效,是一味益气温阳的要药。

西洋参:性寒,味甘、微苦。具有补气益阴,清火生津的功效,一种清补的中药。

黄芪:性微温,味甘。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功效。

红景天:性微温,味甘、涩。具有滋补元气,健脾益气,清热止咳,活血化瘀功效。

灵芝:性温,味淡。具有安神健胃,祛痰止咳,滋补强壮功效。

当归: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功效

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涩。具有补益精血,截疟,解毒,润肠通便功效。

石斛:性寒,味甘、淡、微咸。具有滋阴清热,养胃生津,明目功效。

枸杞:性平,味甘,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功效。

天麻:性平,不温不寒,味甘。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祛风通络止痛功效,是一味治风要药。

杜仲:性温,味甘、微辛。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功效。

山茱萸:性微温,味酸、涩。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剑汗,止血等功效。山茱萸药性微温而不热,是一味平补阴阳的药品。

冬虫夏草:性温,味甘。具有补肾助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功效。

蛤蚧:性温,味甘、咸。具有温肾补精,益气养血功效。

鹿茸:性温,味甘。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功效。

海龙:性温咸,味咸、甘。具有温补肾壮阳,散结消肿功效。为治疗性功能减退、男女不孕不育症的常用药物。

海马:性温,味甘。具有补肾壮阳,散结消肿功效。

狗肾:性大热,味甘。具有暖肾,壮阳,益精功效。

鹿鞭:性温热,味甘、咸。具有补肾、壮阳,益精,活血功效。

西红花:性寒,味甘。具有活血通经,凉血解毒功效。

羚羊角: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止痉,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功效。

牛黄:性凉,味甘。具有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功效。

珍珠:性寒,味甘、咸。具有镇惊安神,清肝除翳,收敛生肌功效。

常用膏方辅料

膏方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和主药起到增强疗效,或影响主药理化性质等作用。



一、胶类:胶类中药不仅在制剂加工时有助于收膏成形,使药汁变稠,而且具有较强的药效。胶的应用是膏方配伍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糖类

常用糖:冰糖、白糖、红糖、饴糖、蜂蜜是膏滋加工中常用的各种糖。

糖类的添加,不仅能掩盖药物中的苦味等不适气味,使膏滋便于服用,而且还可使膏体稠厚,使膏滋在冬季或适宜的温度环境下稳定性好,不易变质。

替代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者一些不愿多摄入糖分的膏滋药服用者,可适量添加一些低热量的甜味剂,如甜菊糖、木糖醇等。

甜味剂能够提供甜味,改善服用时的口感,但不会提高血糖水平。

三、黄酒



黄酒是膏滋加工中必备的辅料,用于浸泡阿胶等动物类药胶。酒性大热,味甘、辛。不仅具有活血通络、散寒、矫味矫臭、引导药势的功效,而且又是良好的有机溶媒。

常见疾病的补膏组方法则

亚健康——补气固本,健脾益肾,养血宁神;

老慢支——养肺健脾,补肾纳气,佐以化痰平喘;

糖尿病——益气生津,清火降糖,兼顾并发症;

高血压——滋补肝肾,潜阳降火,佐以和营通脉;

慢性肝病——理气活血,护肝健脾,佐以化湿;

更年期综合症——调理阴阳,疏肝补肾,兼顾体质状况。

膏方举例

倪某某,男性。年逾花甲,终年劳神,夜寐欠酣,自觉健忘,素来纳少,排便欠实,加之禀赋不足,形体赢瘦,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尿意频数,宗筋无力,脉沉细略数,苔薄白稍滑,舌偏淡齿痕。证属心脾两虚,肾阳不振。治以健脾宁心,补肾温阳。

红参75g切片另煎入、红景天100g另煎入,鹿茸血片10g研粉调入、野灵芝50g切片另煎入、龙眼肉200g切碎另煎调入、龟板胶、鹿角胶各200g另烊冲、生黄芪240g怀山药150g山萸肉120g熟地黄150g

川杜仲150g金狗脊150g怀牛膝150g熟附块90g

上肉桂24g大芡实150g菟丝子150g覆盆子150g

补骨脂150g益智仁150g巴戟天150g淫羊霍150g

云茯神150g焦白术100g扁豆衣100g煨木香100g

酸枣仁180g夜交藤180g佛手片100g焦神曲150g

炙鸡金150g冰糖400g黄酒300g

膏方一剂,按嘱服用

蔡某某,男性

岁至八八,血压恒高,近查血脂血糖亦高,有时头痛,甚于两侧,颈项挛急,夜寐早醒,偶有心悸,胸闷刺痛,口渴多饮,善食易饥,腰膝酸软,不耐久劳,大便时干,日趋健忘,脉小弦略数,苔薄燥微黄,舌淡红稍暗。证属肾虚肝旺,阴亏胃热。治以补肾平肝,滋阴清胃,佐以养心通脉。

西洋参75g另煎入、生晒参75g另煎入、西红花10g另煎入、龟版胶、鳖甲胶各250g另烊冲

生黄芪200g明天麻150g钩藤150g后下石决明200g先入

潼蒺藜150g桑寄生150g粉葛根150g怀牛膝150g小川连60g淡子芩100g知柏各100g生石膏200g先入火麻仁150g打天麦冬各120g川石斛150g制黄精180g生熟地各150g怀山药150g山萸肉120g补骨脂150g川杜仲150g紫丹参150g全瓜蒌150g打檀降香各后下45g酸枣仁180g云茯神150g

木糖醇500g黄酒300g

膏方一剂,按法服用。

王某某,女性。

岁近五旬,形体略丰,经水方乱,时有烘热汗出,情绪易怒易郁,夜寐梦绕,神疲乏力,近多感冒,腰膝酸软,夜尿始频,血压趋高,午后头胀,纳可便调,入冬肢冷。脉沉细弦,舌质淡红,苔根薄腻。证属阴阳失调,心肝不和。治以阴阳并调,心肝同治。

白参75g另煎入、高丽参50g另煎入、紫河车粉75g另调入、陈阿胶400g另烊冲

仙茅150g仙灵脾180g炒当归100g知柏各100g

巴戟天120g肉苁蓉120g明天麻150g淡子芩100g

生黄芪300g生白术100g青防风60g怀山药150g

山萸肉150g熟地黄150g益母草150g熟女贞150g

墨旱莲150g菟丝子150g枸杞子150g覆盆子150g

五味子60g蔓荆子100g潼蒺藜150g酸枣仁200g

夜交藤200g佛手片120g八月扎100g路路通100g

冰糖500g黄酒300g

膏方一剂按法服用

中医膏方的制作工艺及质量标准

第一步:

一、准备工作排单

排单员根据加工单位编号及取货日期,按序号排单,确定制膏日期,并做好记录。

在膏方加工过程中,每一剂膏方都有一个标牌,从煎煮到收膏,再到凉膏一直跟踪到贴完标签。

二、收料检查

依据医生所开中医膏方,认真核对所来物料与处方是否相符;

检查处方中贵细药材品种与数量,称量检查,并详细填写细料记录;

据中医膏方认真填写中医膏方记录,详细记录膏方来源,客户姓名、年龄、科别、处方医师、联系电话等详细资料。

第二步:浸泡

每料膏方加水量应视处方组成而定,掌握在加水浸过药面(一般高出药面约5-10CM为度)。

一般根茎类药材少加,全草类、叶类吸水的要多加。使药材充分湿润,便于煎出。

除矿物类、挥发性、芳香类药材外,为了便于煎出有效成份,常压煎煮药材浸泡时间不少于2小时,加压煎煮药物浸泡时间不少于1小时。

第三步:煎煮

膏方熬制中提取药材有效成份的关键,操作顺序、加水量、选用水质、煎煮次数、时间及设备是决定膏方质量有效保证。

药料应煎煮2-3次

矿物类的药材应先煎半小时,然后放入其它类药材,最后半小时加入芳香性或易挥发性药材,粉未状功细小种子类药材还应包煎,水量一般是8-10倍。

细料药材应单独加工处理。

第一次煎煮:观察煎药桶内水量是否合适,如水量不足,可据情况适当补充;将浸润好的药物用武火加热至沸,改调文火加热煎煮常压煎煮时间这1.5-3小时,加压煎煮时间为1-2小时。将煎液滤出,置洁净桶内,备用;过滤时据组方不同,选用24-40目筛进行初滤。

第二次煎煮:加水浸过药面3CM,继续加热至沸,常压煎煮时间不少于1.5小时,加压煎煮时间不少于0.5小时,将煎液滤出,置洁净桶内,备用。

第三次煎煮同第二次。



合并以上三次煎煮液,压轧取汁;以确保确保有效成份,减少浪费。将合并液沉淀2-3小时。

名贵细料药物要单煎取汁,备用。

第四步:过滤

取上清液过80-100目分样筛进行分样过滤。

第五步:浓缩

将过滤的液体加热浓缩,先用武火加热至沸,改用文火加热,用勺不断捞去浮沫,药汁浓缩除去大部分水分后加入细料药的液汁,继续加热浓缩至稠厚状,搅拌棒挑起,滴落成线即可。得“清膏”。

注意在浓缩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并调整火侯,防止出现糊底及沸锅现象,以免药液外溢。

细料药加工处理:

单煎

细料药的单煎与兑入:西洋参、人参、西红花、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小火另煎浓汁,于收膏时将药汁冲入,或研成过120目的细粉,于收膏时调入膏中。

细料药材单煎应煎煮2-3次,将药渣压轧取汁,合并煎液。过80-100目筛,备用。

打粉

细料药物按要求打粉的,如羚羊粉、牛黄粉、熊胆粉等,经超微粉碎,收膏时搅入。

辅料药加工处理:

炼蜜

娕蜜:嫩蜜将蜂蜜加热至105-115,使含水量为17%-20%,相对密度为1.35左右。稍有粘性。

中蜜,嫩蜜继续加热,达116-118,含水量14%-16%,相对密度为1.37左右,出现浅黄色有光泽的翻腾的均匀气泡,用手捻有粘性,当两手分开时无白丝。收膏一般用中蜜。

炼蜜目的:经过炼制的蜂蜜,不仅除去杂质,破坏酶类,避免发酵,而且控制水分含量,增加黏合力,并杀死微生物。

炼糖

白砂糖:加水50%左右,高压蒸汽或直火加热熬炼,并不断搅拌到糖液开始显金黄色发亮及微有青烟发生时停止加热。

冰糖:含水少炼制时适量加水,以免熬焦,炼制时间要短。

饴糖:炼制时不加水,炼制时间长。

红糖:含杂质较多,加糖量2倍水稀释,静置适当时间,除去沉淀后炼制。炼糖过程中需要加入糖量的0.1%枸橼酸,以促使糖的完全转化。

所有糖类炼制成后,用120目筛过滤去除杂质。

炼糖目的:有效控制水分,杀灭微生物,除去杂质。

胶剂烊化

阿胶、龟板胶、鳖甲胶、鹿角胶事先用黄酒(一般按照1:1的比例)浸泡软化,再隔水加热炖至烊化,临收膏时再加入。加入前用80-100目筛过滤。

因胶类产品质地硬脆,不易溶化,宜先用粉碎机打成细粉,再在容器中用黄酒软化,隔水加热炖至烊化。这样可有效缩短软化时间。

第六步:清膏中加入规定的糖胶类

在清膏中加入准备好的炼糖、炼蜜或胶类(事先炼制和烊化,临用时趁热加入)。适当调节火力,继续加热,充分搅拌,以免粘底起焦。

第七步:检查

在细粉加入前,要对浓缩的清膏进行固化物的检查。取清膏供试品5G,加热水500ML,搅拌使溶化,放置3分钟后观察,有无焦屑等异物。

第八步:粉料的加入

上述符合规定后,在收膏行将完成时,兑入细粉药,边加边搅,混合均匀,直至成膏。

第九步:收膏

用搅拌棒撩起药汁,药汁变得浓稠起丝、直至稠厚的膏体在搅拌棒上“挂旗”,呈片状缓慢滑下;或用搅拌棒趁热蘸取少量药汁冷水中,入水的浓稠药汁没有立即迅速分散、溶化,在水中保持圆珠状,即出现‘滴水成珠“的现象;可也用的膏体呈蜂窝状沸腾的状态,通常描述为“翻云头”。

收膏注意:收膏过程中不断搅拌,加速水分挥发,避免药汗熬焦、粘锅。收膏过程中在加入辅料及细料药后,适当调整火侯,改用文火加热,有效收膏。

第十步:分装

将药膏分装于准备好的容器中,贴上标签,转至凉膏间,标明膏滋服用者姓名,加工日期、用法、膏滋净重、注意事项等。

第十一步:凉膏

分装完成的成膏,不宜在热的状态下盖上盖,应放入凉膏间,间内温度在20度以内,等膏完全凉下来后,再将盖封好,并将打印好的标签及时贴在包装盒上,标明姓名,加工日期,年龄,重量等相关信息。

凉膏间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定期对凉膏间进行消毒,保证膏方的质量。凉膏间要有消毒记录。

凉膏场地要求:凉膏场地应不小于20平方米,并具备相应的消毒灭菌设施和调湿调温设施。凉膏场地应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定期对凉膏间进行消毒,每天不低于2次,每次30分钟,保证膏方的质量。

凉膏注意:凉膏期间,待完全冷却后,然后再将盖子盖好,否则,盖上会有蒸气凝聚面水珠,落在膏面上,过了几天,就会出现灰绿色的霉点。

膏滋质量标准;



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外观质量检验:成品膏中应无糖的结晶析出现象,气味无焦臭味、异味。膏滋应细腻,黑润而有光泽,有药物的清香味,而且膏体稠厚适中、呈半固体状态。传统描述为:“色黑如漆,光亮如镜”。

内在质量检验:

不溶物检查,取成品5ml至容器内,加入热水200ml,搅拌使膏体溶解,放置3分钟后观察,容器内不得有焦块、药渣等异物。加入药粉的膏滋,在加入前检查,加入后不再检查不溶物。2、膏方密度检查,参照药典附录Ⅷ煎膏剂检查。膏方相对密度应不得低于1.4。

第十二步:中医膏方贮藏与注意事项

盛膏的容器一定要清洁干燥,不能留有水份。

不要将一料膏方全部放在一个容器里,近期要服用的部分应该另外分装,暂时不吃的部分要密封,并放在阴凉处。最好放在冰箱内冷藏。

用匙取膏滋时,先在将匙洗净、干燥、消毒。取膏药的匙没有洗干净,或者匙上有水,水分渗入膏中,或者边吃边用匙取,不注意清洁卫生,细菌就会因此而带入膏药,这样膏滋很容易发生霉变。

膏方返砂现象处理:有些膏滋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糖的结晶析出,俗你“返砂”。返砂并不是一种变质现象,经过适当的处理,这种现象可以得到纠正,而且仍可以服用。

原因:一是膏滋中糖的加入量,二是与糖是否经过炼制转化有关。转化率在40-50%适中,过低过高都会有糖结晶析出。

膏方中糖的加入量要适度,一料膏滋加入糖的总量为0.5kg,就足以达到矫味的目的,炼蜜与炼糖的加入量可以参照清膏量,糖的用量不得超过清膏的3倍。







1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