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痤疮的治疗经验谈
2017-03-31 | 阅:  转:  |  分享 
  
痤疮的治疗经验谈

痤疮是发生在颜面,胸背等处的毛囊和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挤破有白色粉质物,好发于青年男女,中医名曰粉刺。《医宗金鉴》云:“此证由肺风血热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过多,皮脂腺发育旺盛以及细菌感染有关。??我在治疗此病多选择《医宗金鉴》的清肺枇杷饮加减,辩证加减得当,疗效还可以,但也有效果不好的时候。一天一位20多岁的女青年来门诊治疗痤疮,当时辨证为肺胃热盛,处方清肺枇杷饮加味,但一周后病人复诊,告知没有太大的效果。该女子是河南来广东打工的,说是老家老中医治疗的效果特别好,很多人都在那个小诊所治疗粉刺。但是每次去药房抓药时,药房都把药方收了回去,说是秘方不外传。隐约记得每个药方中都有麻黄,而且药量还很大。他这一席话倒是提醒了我,记得学习前辈经验时,有的中医在治疗皮肤病时,不论寒热,均加麻黄让病从表解。略考虑了一会,提笔在上方中加入了麻黄10克,蝉衣10克,生黄芪10克,又开了7剂,服后疗效较明显,大约服用一月而愈,仅留皮肤色素沉着,改投逍遥散加味和白果酊外擦,过了一段日子,皮肤变得白皙,嘱咐禁忌辛辣刺激和油腻之品,以后每每治疗痤疮时,除了细菌感染严重外,均加麻黄,疗效明显提高。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痤疮的病因病机很多,如肝郁血瘀的这种,血府逐瘀汤加减效果就不错。如刘某,26岁,牙科学徒,久患痤疮数年,神情忧郁,颜面,上胸,后背有很多炎性丘疹,结节,瘢痕,色素沉着,皮肤油腻光亮。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双花30克,野菊花10克,生黄芪30克,丹参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薏苡仁30克,共服月余渐渐而愈,唯留色素沉着,瘢痕,改用加味逍遥散内服和白果酊外擦。叮嘱禁忌辛辣刺激和油腻之品。??加味清肺枇杷饮处方:枇杷叶30克,桑叶30克,双花15-30克。连翘15-30克,生黄芪10克,麻黄6-10克,蝉蜕10克,丹参30克,薏苡仁30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黄柏15克,制大黄6-10克,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舌苔黄腻加茵陈泽泻;感染加野菊花,天花粉;结节囊肿加生牡蛎,玄参,浙贝母;皮肤瘙痒加地肤子,蛇床子,炒苍耳子;油性皮肤加白鲜皮,生山楂;失眠加夜交藤;肝郁不舒加香附子,柴胡;食欲不佳加焦三仙或生鸡内金;便秘加生决明子。??白果酊配方:白果仁250克,冰片20克,打粉;0.9%生理盐水500ml,60%酒精400ml,共同浸泡于一个容器中,24小时候可以应用。每日3-4此涂擦,停用一切化妆品。本方既可以单用,也可以配合内服汤一起应用,不但治疗粉刺,同时又美白的作用。??治疗粉刺外用效果好的配方还有颠倒散,大家也可试试。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处处留心皆学问。

根治青春痘的中医绝技(转载)

????青春豆为不少青春期爱美的朋友们不小的烦恼,采用放血疗法固然有效,若不愿放血的,我有两个非常简单的绝招献出,治愈多人,百治百验,一般今日服次日即见效,多两至三日也见效,先是痘疮变蔫、变小,然后消失,服用20-30天,残留的暗疮痕迹也会消失,皮肤变白细嫩。

??川贝散:川贝母粉5克纯真蜂蜜一匙勺。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服法:上二味共调水服,一日两次。

??功效:快速见效去痘,美白皮肤。

???还有一个外用药秘方,也有特效,秘方如下:

??白果酊:白果150克,打碎成粗粉,加500毫升乙醇,共放入一个瓶子里,密封口,浸泡10天,即成白果酊。

??用法:取白果酊药液,每天在患部,涂抹3-5次,20-30天即可根治,不留痕。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忌烟酒,鸡肉,羊肉,辣椒等刺激性发热性食物。

??2,治疗期间忌用一切化妆品。

??3,治疗期间每天按说明服用维生素E,这有助于疮口的愈合,以保证不留疤痕。

??以上两个秘方,配伍虽然简单,但药专力宏,为我常用的特效秘验方,今特献出,请广为传阅,为更多的患者造福。

青春痘经验浅谈(转载)

额头长痘,代表心火旺。因为额头在五脏代表心。下巴长痘,肾火上炎,通常虚火多见,因为下巴代表肾。左脸颊长痘,左脸为肝,肝郁气滞,气郁化火。右脸颊长痘,右脸为肺,肺火郁热,肺气不降。鼻子周围长痘,鼻子为中土脾胃。脾胃运化失调。鼻头长痘,代表胃火过盛。两侧腮长痘,代表肝胆淤滞,肺不敛降。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唇周长痘,代表胃肠湿热。太阳穴长痘,肝胆火旺。

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多部位出现痘痘。额头,下巴长痘,代表心肾不交。双侧脸颊长痘,代表肝郁,肺不降。如若满脸长痘,心肺胃之火旺盛。吾见之清心之火,降肺胃之火。可见痘从额头往下消失。

囊肿性痤疮(转载)

【辨证】脾胃积热,熏蒸于肺,日久痰瘀积聚成疮。

【治法】凉血精热,消痰软坚。

【方名】加味化瘀清坚汤。

【组成】大生地30克,粉丹皮9克,京赤芍9克,蒲公英15克,蚤休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海藻9克,炒三棱9克,炒莪术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出处】朱仁康方。



主治青春痘特效秘方(转载)

组成:红霉素粉3瓶甲硝唑36片黄芪5克黄连5克黄柏5克大友谊雪花膏一瓶

制作方法:先把黄芪、黄柏、黄连用适量的水煎剩一小勺,甲硝唑打成粉和注射用的红霉素粉合在一起,用煎好的药水调成糊状,再把大友谊雪花膏合在一起调和,装入瓶中待用。

擦抹方法:早晚洗完脸擦患处,几次就好,不再复发。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注意事项:忌口:一定不要吃辛辣食物,油腻不要吃的太多。

此方经过多人验证,没有副作用,效果显著,皮肤恢复效果极好。





从风火痰瘀毒治痤疮(转载)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颜面及胸背部发生丘疹,可挤出淡黄色的脂栓,伴皮肤油腻为特点,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至于病损局部《医宗金鉴》有“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遏气血凝”之说,故本病的病机主要与风、火、痰、瘀、毒有着紧密的联系。湖北中医药大学成肇仁教授从医执教40余年,擅治各种疑难杂症,对痤疮的治疗亦有着独到的见解,笔者跟师学习之余,学习总结其治疗痤疮验案四则如下。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肺经风热证:胡某,女,33岁。2011年9月9日初诊,诉颜面痤疮3月,痤疮呈红疹状,伴乏力,腰酸,脱发。舌偏红苔薄白,脉沉细。处方:桑白皮15克,枇杷叶10克,黄芩10克,连翘15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野菊花10克,夏枯草30克,怀牛膝15克,皂角刺10克,僵蚕10克,败酱草30克,白芷10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二诊时效果明显,遂守上方随证加减嘱患者续服,14剂后病告愈。

???该病患外感风热之邪经久不愈,郁于肺经,表现为肺热炽盛之象,肺热熏蒸颜面,故颜面痤疮三月不愈,且病久入络,肺热波及血分,耗血动血,故痤疮呈红疹状,正是血热外露之象,肺热耗伤阴血,故腰酸乏力,且发为血之余,故又有脱发的症状。舌脉亦为肺热阴虚之象,故治宜清热凉血,化痰散瘀。处方以枇杷叶、桑白皮取名方枇杷清肺饮之意,合黄芩、连翘、杏仁、野菊花、夏枯草以宣清肺热;生地、当归、赤芍、丹皮清热凉血;兼加皂刺、僵蚕、白芷、败酱草、怀牛膝加强化痰散瘀之力。诸药合用,气血两清,痰消瘀散,诸症自愈。

???火毒炽盛证:叶某,男,23岁。2011年8月31日初诊,诉颜面痤疮1月,尤以天热时为显,大便时干时稀。舌微红苔薄黄,脉细弦。处方:防风10克,白芷10克,当归12克,赤芍10克,连翘15克,金银花15克,陈皮10克,天花粉15克,浙贝母10克,皂角刺10克,制乳没各10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紫花地丁30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二诊时,颜面痤疮略减,大便不成形,舌脉同上。守上方去败酱草、紫花地丁,加薏苡仁30克,桑白皮15克,黄芩10克。7剂,水煎服。

???该患者就诊时正值夏季,是武汉最热之时,病人平素阳旺之躯遇此节令,内外相引,故表现为一派火毒炽盛之象,且尤以天热时为显,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卫有热,波及大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故大便时干时稀。舌脉亦为火毒伤阴之象。故治宜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处方以“外科第一方”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以直抑火毒。败酱草,《本草正义》:“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惟宜于实热之体。”是治疗实证痰火瘀结的常用药,诸药相合,使热毒消,气血和,火势迅速得到控制。二诊时,颜面火热红赤明显减轻,火毒之势已挫,故去败酱草、紫花地丁,加桑白皮、黄芩以清肺热,直捣病根;虑其大便偏稀,故又加入薏苡仁以健脾化湿,后以此方加减续服,痤疮逐渐痊愈。

???痰瘀互结证:李某,女,22岁。2009年7月10日初诊,诉颜面及颈部痤疮3日,以月经前为显,伴痛经,大便秘结,咽干面痒。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数。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炒栀子10克,白芷10克,僵蚕10克,玄参30克,浙贝母10克,牡蛎30克(先煎),夏枯草30克,蒲公英30克,皂角刺10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二诊时痤疮已不明显,守上方略事加减,嘱其续服7剂以巩固疗效。

???该病患痤疮与月经关系密切,肝主调畅气机,肝气郁结,气机不利,气不行血则血停为瘀,气不行津则津聚为痰,导致痰瘀互结,故发颜面颈部痤疮,不通则痛,故伴痛经。气郁化火,火性趋上,故咽干面痒。舌脉亦为痰瘀气滞之象。故治宜疏肝行气,化痰散结,处方以柴胡四物汤疏肝行气活血,消瘰丸化痰散结,兼加丹皮,栀子,蒲公英,夏枯草以清热解毒;白芷,僵蚕,皂刺以化瘀散结,祛风止痒。诸药相伍,紧扣病机,故效如桴鼓,7剂而愈。

???脾胃湿热证:陈某,女,23岁。2012年4月22日初诊,诉颜面痤疮两年,伴月经后期,痛经,经量偏少,带下色黄,大便偏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处方:柴胡10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制香附10克,川芎10克,浙贝母10克,天花粉15克,夏枯草30克,牡蛎20克(先煎),野菊花10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虎杖20克,蒲公英30克,皂角刺10克,土茯苓30克,酒军6克,甘草6克。10剂,水煎服。二诊时,除大便改善外,余症同前,舌脉同上。守上方去野菊花,土茯苓,加黄柏10克,金刚藤30克,败酱草30克,14剂,水煎服。三诊时,痤疮减轻,带下转白,月经将至,舌脉同上。守上方去金刚藤,加怀牛膝15克,泽兰15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益母草30克。7剂,水煎服。

???该患者偏于痰湿体质,素体湿热较重,湿性黏腻,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其体胶着难解,故痤疮迁延不愈,带下色黄;湿热阻滞经脉,气血不通,故痛经,脉弦,弦主气滞。故治宜疏肝健脾,清热除湿。处方以逍遥散加减以疏肝健脾;兼加香附、川芎行气活血;浙贝母、天花粉、夏枯草、牡蛎、野菊花、连翘、蒲公英、皂角刺清热化痰;黄芩、虎杖、土茯苓清热除湿;酒军通腑泻热,亦暗合名方凉膈散“以泻代清”之妙法。全方法随证立,紧守病机。二诊时,病机不变,遂仍谨守上法,续服14剂,方见疗效,后又随证加用活血调经药,病情逐渐向愈。此处亦体现了中医临床在辨证基础上守法守方的重要性。



上工者必重其表(转载)

??“上工救其萌芽”,表居八法之首,凡兼夹外邪诸症,急则治标,皆当以解表为先,开门逐盗,拒敌于国门之外,最是上策。徐灵胎亦明示“譬之盗贼入室,定当先驱盗贼,而后固其墙垣,未有盗贼未去,而先固其墙垣者。”

以上之言,乃有表症,当以解表开表为先,“诸症当先解表”乃千古不易之定论。但“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脏腑,治脏腑者,半生半死矣!”治皮毛不单为表证立法,也是治疗重病、难病、痼疾的法宝,“是固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与皮毛”(《素问·皮部论》),可见皮毛为外邪侵入的重要途径,皮毛既是邪之进路,亦是邪之出路,开门逐盗可谓良策。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首先从伏邪来看治病“巧于开表”。

皮毛乃是人身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既然是邪之入路,亦当是邪之出路。纵然沉疴痼疾诸证,外邪深陷于里,冰伏难出,仍当开表以开门逐盗引领冰伏之邪外透。俞嘉言创“逆流挽舟法”治外邪入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从表出而解,更谓“邪陷入里,虽百日之久,仍当引邪由表出里,不死不休!”

小柴胡汤,可疗妇人热入血室。既然由六淫外邪久羁,由表入里深入血分不得外达,故以此汤因势利导,提透血分伏邪从表而解。又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其治疗阳虚之人外邪深伏于里之症,其治仍以麻黄宣肺开表以逐盗,使外感伏邪外达,病始有转机。

“疹性喜透,非透不解。”乃治疗麻疹一大法门,麻疹其本为阳毒伏于里,发热乃其由内达外必有之症,也是使其毒外透的唯一出路,此时当因势利导,使伏邪从表透达于外,若以苦寒之剂折其发热之势,必使毒邪伏而不出,终成痼疾。

其次,从水液代谢来看治病“巧于开表”。

水肿:水肿乃水道不得通利,水饮痰湿停聚为患,《素问·经脉别论》对人体水液代谢亦有论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可见在此过程中肺具通调水道之用,其实肺通调水道之职实乃三焦气化之妙,三焦气化正常,则表气通里气,肺气宣水道通,治疗水肿之患不论表里内外各部,皆从调理三焦气化入手,肺气得宣三焦气化自利矣,不论其表里、寒热、虚实皆当巧于宣肺,巧开表闭。

癃闭:癃闭一证亦乃由于三焦气化不利,肺居位最高,为五脏之华盖,水之上源,肺气宣降以常,则“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小便可得通利,若邪客于肺犯此娇脏,寒热均为其所恶,则其宣降之职不得以常,三焦气化为之不利,水道为之受阻,下焦膀胱为其苦也。当此之时,亦然应当开人体之表,使肺气宣达水道通利,三焦气化自然恢复正常,小便之苦可解。

??以上之论,意在示人巧于开表,不但为常见病的疗法,亦为重病、难病的治疗思路。

???医者意也,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贵乎临机应变。方固难于尽用,然非方则古人之心弗传,茫如望洋,如捕风,必有率意而失之者矣,方果可以弗用乎?虽然,方固良矣,然必熟之《素问》,以求其本;熟之《本草》,以究其用;熟之诊视,以察其证;熟之治疗,以通其变。始于用方,而终至于无俟于方,夫然后医之道成矣。昔许胤宗谓我善读仲景书而知其意,然未尝专用其方,诚名言哉!(《奇效良方·序》)

分类治疗痤疮(转载)

痤疮病史13年。素体怕冷,汗少,夏季也不易汗,手足冷,胃易胀,大便偏干,月经推后。每年夏季起疹最多,起疹以右侧面部为主。痤疮表现为散在脓疱、色不甚红,皮内可触及硬结。诊得左脉细弦,右脉关滑有力,舌苔薄腻,舌下暗。表闭内热、阳气郁而不达之象,治疗以清郁热、散郁结为主,典型处方如下:生石膏100克,知母12克,甘草10克,苍术6克,柴胡12克,黄芩9克,半夏18克,陈皮30克,炮甲珠3克,皂刺12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0克,浙贝母9克,乳香9克,公英30克,大黄3克。此方清散阳明、少阳郁热,兼以通络、化痰、散结。?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痤疮以硬结、疤痕为主,面色发暗、出油少,手足一年四季凉,下肢冬季凉甚,汗少,大便不干,月经初来色黑有明显疼痛。诊得左脉弦滑,右脉滑而有力,舌红,苔薄腻、上有白涎,舌下淡。

患者整体呈现一派阳热内郁、气血不畅之象,治疗以通郁滞、散郁结为主,处方如下:石斛30克,丹参15克,赤芍30克,川牛膝12克,乳香9克,没药9克,苍术6克,甘草15克,炮甲珠3克,公英30克,皂刺12克,半夏18克,陈皮30克,生牡蛎15克,浙贝母9克,夏枯草10克。

阴证痤疮(3、4期痤疮)多会化痰软坚散结与清散郁热的组合,而这种组合在银屑病的治疗中用得不多。由这些组合可以得汗的事实出发,将这一思路移植到银屑病特别是斑块状银屑病的治疗中,也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Ⅰ度痤疮:适用枇杷清肺饮:枇杷叶桑白皮(鲜者更佳)各6克黄连黄柏各3克人参甘草各1克

Ⅱ度痤疮笔者多用温酒送服防风通圣丸治疗,或者以五味消毒饮酒水各半煎服,以药后微汗得效最捷。?

?五味消毒饮:清热剂-清热解毒

【组成】金银花(15克)野菊花(6克)蒲公英(6克)紫花地丁(6克)紫背天葵子(6克)

Ⅲ度痤疮笔者多以桂枝茯苓丸与保和丸配合服用,舌脉无明显热象可用温酒送服。桂枝茯苓丸以桂枝名方,药性偏温,如果没有对于痤疮阴证的清晰认识,医者怕不敢用此方。

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

保和丸:山楂(焦)300g六神曲(炒)100g半夏(制)100g茯苓100g陈皮50g连翘50g莱菔子(炒)50g麦芽(炒)50g。

阳证易治阴证难,Ⅲ度与Ⅳ度痤疮均为阴证,医者与患者要达成共识,治疗须有耐心和定力,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Ⅳ度痤疮为集痤疮皮损类型之大成者,也称聚合性痤疮,以出现囊肿和瘢痕为特征,病位深在,治疗时温清消补均可用到,特别要提到的是对于气滞、血瘀、痰凝俱结为毒的Ⅳ度痤疮,会常常用到炮甲珠、全蝎等虫类药,用以走窜开郁。

Ⅳ度痤疮与体质关系更密切。针对皮损多采用赵炳南全虫方、仙方活命饮、大黄コ嫱璧燃蛹酰而针对体质则只能圆机活法,因其为阴证,故无论如何辨治,当不忘温通。笔者7年前曾治疗一20岁女性,痤疮反复数年,阳证之状已无,诊时面部远观无皮损,然以手触之却如老树之皮,弹性全无。其人口干而不能饮,饮则立溲,舌脉无热象,以肾气丸及五苓散方为主治疗,4月而愈,下焦气化及面部弹性均恢复。?

全虫方组成:全虫、皂刺、猪牙皂、刺蒺藜、槐花、威灵仙、苦参、白鲜皮、黄柏。

仙方活命饮: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的功效。主要成份为:白芷(3克)贝母(6克)防风(6克)赤芍药(6克)当归尾(6克)甘草节(6克)皂角刺(炒,6克)穿山甲(炙,6克)天花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金银花(9克)陈皮(9克)。

?大黄蛰虫丸:【组成】蒸大黄75克,黄芩60克,甘草90克,桃仁200克,杏仁200克,芍药120克,干漆30克,干地黄300克,虻虫200克,水蛭100克,蛴螬200克,蛰虫100克。

肾气丸干地黄128克薯蓣64克山茱萸64克茯苓48克泽泻48克丹皮48克桂枝附子(炮)各16克

五苓散?组成:猪苓十八铢[12g]去皮泽泻一两六株[20g]白术十八铢[12g]茯苓十八铢[12g]桂枝半两[8g]去皮

黄煌教授治疗痤疮经验(转载)

概述:痤疮又名粉刺,青春豆。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见于青春期的男女。

临床表现:初起毛囊周围有白色或黑色粉刺,发病过程中有红色丘疹。

好发部位:颜面部,尤其是前额部前胸和后背部,又有的在肩部。

第一张方——桂枝茯苓丸

经典方: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桃仁各等份

实用方:桂枝10-20g或肉桂6-12g茯苓10-20g牡丹皮10-20g?赤芍或白芍10-20g桃仁10-20g

1.本方适用于痤疮颜色暗红,疮体饱满硬结,久不消失者.以面部为主,疤痕结节

2.本方体质要求:

(1)望诊-患者体质比较强壮,面色多红或暗红,皮肤干燥或起鳞屑,唇色暗红,舌质紫暗等.

(2)腹诊-腹部大体充实,脐部两侧尤以左侧下腹(大便秘结的表现),触之有抵抗,主诉伴有压痛,女性常有痛经,附件炎等

(3)加味:加丹参川芎效果比较好,大便秘结加大黄,下肢干燥加怀牛膝

第二张方——葛根汤

实用方:葛根12-30g?生麻黄5-12g肉桂6-12g或桂枝10-20g白芍10-20g或赤芍10-20g生甘草3-10g干姜5-10g或生姜10-30g(3-5片)?大枣15-30g(10-15粒)

(1)本方适用于痤疮颜色发暗,疮头深陷不出,面背部均有,背部较多者

(2)本方体质要求(葛根汤体质)

面色发暗,没有光泽,肌肉坚紧,形体比较壮实,脉搏有力,痤疮在剧烈运动出汗之后会有所减轻,夏天比冬天来说的话要轻些,女性患者常有月经量少,月经周期较长或闭经等.

(3)加味:加川芎效果较好

PS:麻黄量不可过大(麻黄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兴奋失眠不安)?但麻黄久煎或加甘草大枣桂枝后其兴奋作用可降低

第三张方——荆芥连翘汤(一贯堂经验方)

荆芥10g连翘20g柴胡10g甘草6g桔梗6g白芷10g薄荷5g黄连10g黄柏6g山栀子10g生地黄15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

(1)本方适用于疮体高突光亮,色红化脓,脓液粘稠者

常见疾病:青年人的鼻炎扁桃体炎痤疮中耳炎等

(2)本方的体质要求:

体格强健,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易烦躁,焦虑,目睛充血或多眵,唇红,咽喉充血,皮肤容易起毛囊炎,夏天易发.

第四张方——防风通圣上散

实用方:麻黄6g大黄6g防风6g连翘10g薄荷6g芒硝6g山栀6g黄芩6g石膏15g川芎6g当归6g白芍10g白术10g荆芥6g桔梗6g滑石15g甘草3g生姜三片

(1)本方适用于痤疮密集,形态多样,为粉刺,丘疹,脓包,囊肿,结节及窦道,瘢痕,硬结密集发生

(2)本方体质要求(防风通圣散体质):

体胖形壮,皮肤粗糙,易生痤疮,皮肤瘙痒或起红疹,食欲好,食量大,易于便秘,女性多伴有月经少或闭经.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转载)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影响美容,严重者可导致毁容,给年轻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因好发于青春期青年男女,俗称青春痘。笔者有幸跟随国家级名老中医欧阳恒老师侍诊,经过临床多例治疗观察,体会到欧阳恒老师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运用脏腑辨证,将本病分为:肺热型、肺胃蕴热型、肺脾湿热型、肝肾瘀滞型。认为本病总由肺经血热;脾不健运,湿热郁结,肺脾湿热;肺胃蕴热;肝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妄动为主要病机,从肺、胃、脾、肝、肾方面对痤疮进行论治,效果良好。现把经验总结如下: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1.辩证论治

1.1肺热毒蕴型

证象:多见毛囊性丘疹,红肿疼痛伴瘙痒,面部油腻,间见少量脓点或脓疱,伴口微渴,大便干结,舌边尖红或舌尖部有芒刺,苔薄黄,脉数或略浮或弦。证治:清宣肺热,泻浊通腑,方用抑痤饮:金钱草15g、蒲公英15g、白花蛇舌草15g、茯苓10g、泽泻10g、枳壳10g、生军6g、山楂15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方中金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茯苓、泽泻、枳壳、生军利湿泻热通腑。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通肠腑以泻肺热,“釜底抽薪”之意;山楂降脂祛油;旱莲草、女贞子滋阴补肾,肾阴充养,肺阴得以滋养,“金水相生”者,犹言肺肾互相滋养,相须以为用也,补阴制阳是也。

1.2肺胃蕴热型?

证象:颜面皮肤潮红,丘疹、脓疱、黑头及白头粉刺较多见,颜面光亮,兼见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证治:清胃泻肺,方用金土汤:枇杷叶12g桑白皮15g、黄芩10g黄连5g、生山楂15g?白花蛇舌草15g、生地15g、丹皮10g?升麻8g、羌活8g?益母草15g。方中枇杷叶、桑白皮、黄芩专清泻肺热,黄连、生山楂清除肠胃壅滞之湿热,石膏泻肺胃之热,白花蛇舌草、生地黄、丹皮清热凉血、解毒散瘀,升麻、羌活引药上行,直达病所,以疏散头面郁热,再加入益母草益母草清热解毒,疏风活血。

1.3肺脾湿热型?

证象:患处肤色潮红,以粉刺、丘疹为主,或有脓疱,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伴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证治:清泄肺胃,方用枇杷清肺饮加泻黄散:枇杷叶10g、黄柏10g、黄连3g、玉竹参10g、甘草6g、桑白皮12g、升麻10g、当归12g、藿香叶8g、山桅仁10g、石膏15g、防风10g。方中枇杷叶苦平,性善降泄;桑白皮甘寒性降,两药俱入肺经,清肃肺热为。黄芩、黄连、金银花、野菊清热解毒燥湿。石膏、桅仁清泻脾胃积热;当归、玉竹参清热凉血;藿香理气醒脾;防风疏散伏火;升麻引药上行;甘草和中泻火,调和诸药。有脓疱加公英、地丁;便干加生大黄。

1.4肝肾瘀滞型

证象:痤疮日久,皮疹色暗红、有囊肿或结节、瘢痕、局部痒痛,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弦滑或细涩。证治:活血柔肝,滋阴补肾。方用消疮汤:生地黄15g、山茱萸10g、知母10g、牡丹皮10g、黄柏10g、桃仁10g、赤芍10g、丹参、旱莲草、女贞子各15g,甘草6g。认为痤疮发病根本在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妄动,其标在肺胃积热,血热瘀滞,所以用二至丸益肝肾,补肝血;知柏地黄丸泻火养阴,易熟地黄为生地黄,加强清热凉血之功;丹参、桃仁、赤芍凉血活血祛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奏滋肾柔肝、活血化瘀之功效。

2.病案举例

张某某,女,22岁,就诊日期:2009年6月11日,面部起红疹反复发作1年余。患者于2007年9月起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红色丘疹,面部皮肤油腻,时有小脓疱,抓之痛痒不适,大便结,小便黄。虽屡经医治,疗效甚微。

专科检查:面部散在红色粟丘疹,形如赤豆,半突于皮面,疹型饱满,微有触痛,用力挤压可有少量白色脂状物泌出,以额、颧、下颌部为多,间有脓疹及少许萎缩性凹陷性疤痕。舌红苔黄,脉弦数。中医诊断:粉刺,属肺热证,治以清宣肺热,泻浊通腑。方拟抑痤饮:金钱草15g?蒲公英15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15g?茯苓10g?山楂30g?泽泻10g?枳壳10g?生军6g?知母10g?黄柏10g。并嘱其忌辛辣,忌挤压,温水洗脸,月内不施脂粉。二诊:6月19日,服药7剂后,面部原有之红斑,色泽大部分变淡,洗脸时微有痛感,尚有少量红疹新出,舌脉同前无大异。原方加生首乌30g,生地黄30g以祛脂降浊泄热,水煎服,日一剂。三诊:6月28日又服药10剂后,面部皮损消退无新生疹粒,部分遗有色素沉着斑痕,病情痊愈。

体会:其发病因素复杂,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腺管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及炎症等有关,相当于中医的“粉刺”、“肺风粉刺”、“痤痱”、“酒刺”、“面皰”等。早在《内经》中,对痤疮的形成就有较详细的论述。《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见湿,乃生痤”“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诸病源候论·面皰候》中记载:“面皰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皰,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也。”《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齄鼻》中记载:“肺风、粉刺、酒齄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齄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外科启玄》中记载:“肺气不清,受风而生,或冷水洗面,热血凝结而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中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欧老师在总结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认为本病病理关键为肺经血热,上犯于面,临证时此证多合有脾胃湿热,湿热互结,熏蒸头面,致皮脂分泌过盛,皮肤油腻发亮,复感毒邪,阻塞毛窍,使气机壅滞,外发肌肤而生成粉刺、脓疮等。其次还与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妄动,久之血热瘀滞有关。临床辨证治疗时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面部的不同部位,丘疹的大小,面部的色泽,舌质舌苔,脉象,大小便及全身的情况综合分析,辨明症型,灵活加减药味,调整用药剂量,对症治疗。临床辨治灵活多变:既要掌握热、湿、瘀、毒之间的关系,还要掌握其在疾病中的轻重缓急,随症加减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脏腑辨证治痤疮(转载)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影响美容,严重者可导致毁容,给年轻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因好发于青春期青年男女,俗称青春痘。欧师在总结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认为本病病理关键为肺经血热,上犯于面,临证时此证多合有脾胃湿热,湿热互结,熏蒸头面,致皮脂分泌过盛,皮肤油腻发亮,复感毒邪,阻塞毛窍,使气机壅滞,外发肌肤而生成粉刺、脓疮等。其次还与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妄动,久之血热瘀滞有关。临床辨证治疗时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面部的不同部位,丘疹的大小,面部的色泽,舌质舌苔,脉象,大小便及全身的情况综合分析,辨明症型,灵活加减药味,调整用药剂量,对症治疗。临床辨治灵活多变:既要掌握热、湿、瘀、毒之间的关系,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认为本病总由肺经血热;脾不健运,湿热郁结,肺脾湿热;肺胃蕴热;肝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妄动为主要病机,从肺、胃、脾、肝、肾方面对痤疮进行论治,将本病分为:肺热型、肺胃蕴热型、肺脾湿热型、肝肾瘀滞型。其经验方--抑痤汤、消痤汤、金土汤在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1.辩证论治

1.1肺热毒蕴型

证象:多见毛囊性丘疹,红肿疼痛伴瘙痒,面部油腻,间见少量脓点或脓疱,伴口微渴,大便干结,舌边尖红或舌尖部有芒刺,苔薄黄,脉数或略浮或弦。证治:清宣肺热,泻浊通腑,方用抑痤饮:金钱草15g、蒲公英15g、白花蛇舌草15g、茯苓10g、泽泻10g、枳壳10g、生军6g、山楂15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方中金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茯苓、泽泻、枳壳、生军利湿泻热通腑。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通肠腑以泻肺热,“釜底抽薪”之意;山楂降脂祛油;旱莲草、女贞子滋阴补肾,肾阴充养,肺阴得以滋养,“金水相生”者,犹言肺肾互相滋养,相须以为用也,补阴制阳是也。

1.2肺胃蕴热型?

证象:颜面皮肤潮红,丘疹、脓疱、黑头及白头粉刺较多见,颜面光亮,兼见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证治:清胃泻肺,方用金土汤:枇杷叶12g桑白皮15g、黄芩10g黄连5g、生山楂15g?白花蛇舌草15g、生地15g、丹皮10g?升麻8g、羌活8g?益母草15g。方中枇杷叶、桑白皮、黄芩专清泻肺热,黄连、生山楂清除肠胃壅滞之湿热,石膏泻肺胃之热,白花蛇舌草、生地黄、丹皮清热凉血、解毒散瘀,升麻、羌活引药上行,直达病所,以疏散头面郁热,再加入益母草益母草清热解毒,疏风活血。

1.3肺脾湿热型?

证象:患处肤色潮红,以粉刺、丘疹为主,或有脓疱,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伴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证治:清泄肺胃,方用枇杷清肺饮加泻黄散:枇杷叶10g、黄柏10g、黄连3g、玉竹参10g、甘草6g、桑白皮12g、升麻10g、当归12g、藿香叶8g、山桅仁10g、石膏15g、防风10g。方中枇杷叶苦平,性善降泄;桑白皮甘寒性降,两药俱入肺经,清肃肺热为。黄芩、黄连、金银花、野菊清热解毒燥湿。石膏、桅仁清泻脾胃积热;当归、玉竹参清热凉血;藿香理气醒脾;防风疏散伏火;升麻引药上行;甘草和中泻火,调和诸药。有脓疱加公英、地丁;便干加生大黄。

1.4肝肾瘀滞型

证象:痤疮日久,皮疹色暗红、有囊肿或结节、瘢痕、局部痒痛,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弦滑或细涩。证治:活血柔肝,滋阴补肾。方用消疮汤:生地黄15g、山茱萸10g、知母10g、牡丹皮10g、黄柏10g、桃仁10g、赤芍10g、丹参、旱莲草、女贞子各15g,甘草6g。认为痤疮发病根本在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妄动,其标在肺胃积热,血热瘀滞,所以用二至丸益肝肾,补肝血;知柏地黄丸泻火养阴,易熟地黄为生地黄,加强清热凉血之功;丹参、桃仁、赤芍凉血活血祛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奏滋肾柔肝、活血化瘀之功效。

医案18?汗X,女,22岁初诊日期:2011年3月8日

主诉:面部丘疹反复2年。

病史:诉2年前始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红色丘疹,痛痒不适,纳食正常,大便结,小便黄。

专科检查:面部散在红色粟丘疹,可挤出少量白色脂状物,下颌部间有脓疹及少汗萎缩性凹陷性瘢痕,舌红,苔黄,脉弦数。

西医诊断:痤疮

中医诊断:粉刺

辨证:肺热郁结

治法:清宣肺热,泻浊通腑

处方:抑座汤

金钱草15g??蒲公英15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

半枝莲15g??蛇舌草15g???茯苓?10g???山楂?30g

泽泻?10g???生大黄6g???知母10g???黄柏10g

???X7付?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服上方7付后,患者面部红斑变浅,尚有少量新疹出现,舌脉同前

欧师看了病人后,原方加生何首乌15g生地15g以祛脂降浊泄热,续进10付。

?

医案19,姚女,29岁?初诊日期:2010年5月10日

主诉:面部起脓疱结节5年

病史:诉5年前始颜面部开始出现红色丘疹及粉刺,油脂多,之后皮疹逐渐增多,伴有脓疱及结节。曾多家医院予以中西药内服外用,皮疹时轻时重,油脂分泌多,且于月经前加重,伴乳房胀痛,脾气急躁,夜寐难安,纳食不节,大便不规律,时有便溏,小便黄。

专科检查:面部满布红色,暗红色丘疹,结节,囊肿,质地硬,油脂多,毛孔粗大,间黑白头粉刺,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西医诊断:囊肿性痤疮

中医诊断:粉刺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活血

柴胡10g???郁金10g???香附10g???远志10g

丹参15g???当归10g???陈皮10g???蒲公英15g

蛇舌草15g??连翘10g???夏枯草15g???黄芩10g

甘草10g

??X7付???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2010年5月18日

患者面部丘疹,结节,囊肿较前有所吸收,脓疱减少,新疹仍出现,较前明显减少,颜面潮红,油脂分泌减轻,夜寐尚安,食纳可,二便调,舌脉同前

治法同方,酌加化痰软坚散结之品

柴胡10g???郁金10g???香附10g???当归10g

丹参15g???赤芍10g???陈皮10g???蒲公英10g

金银花15g??连翘10g???夏枯草15g??山楂10g

虎杖10g???生甘草6g???黄芩10g

X7付??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2010年5月25日

服上方14付后,患者皮损明显好转,双颊及下颚部囊肿结节全部消退,原有的结节明显软化,油腻大减,仍有心烦急躁,月经调,饮食睡眠可,二便调。

柴胡10g???当归10g???郁金10g??赤芍10g

蒲公英15g??蛇舌草15g??地丁15g??夏枯草15g

银花15g???连翘10g??野菊花15g??丹参15g

荷叶10g???益母草15g??黄芩10g???甘草10g

X15剂?水煎服日一剂





痤疮论治(转载)

内服配合熏洗治疗痤疮?

面部痤疮多发生于青少年,所以还叫做“青春美丽痘”,常让一些年轻人苦恼。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不少祛痘产品应运而生。但痤疮是自内而发,那些外搽外洗的药品常常只能治其标,而不能夺其本,所以,复发就难免了。

?一般来说,痤疮多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外感毒邪有关,好发于年轻人的面部、上胸部和背部等。表现为黑头粉刺、丘疹,甚至结节,影响容貌。中医可用内服消积导滞中药,同时配合外用熏洗治疗,有一定效果。

内服中药:山楂25g,炒莱菔子10g,湘曲10g,焦槟榔10g,败酱草15g,白花蛇舌草15g,皂刺15g,地丁10g,防风10g。临床加减:色素沉着者加地骨皮10g、知母8g;有结节者加夏枯草10g、牡蛎15g、海藻10g;月经不调者加当归12g、白芍15g、益母草10g;口渴者加天花粉10g、芦根15g、玄参10g、麦冬10g。

在内服中药的同时,还可外用熏洗法:皂荚20g、透骨草30g、侧柏叶15g、九里光15g、野菊花15g、石榴皮15g。1天1剂,1天2次,煎水先熏后洗,共约20分钟。

?在内服配合熏洗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少吃甘甜油腻辛辣食物,禁酒忌抑郁,不要用手挤压美丽痘,防止感染和留下色素沉着。

野菊花煎水巧治痤疮

许多处于发育阶段的年轻人往往因为体内激素、皮肤抗菌能力和防护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面部特别容易长痤疮。痤疮虽然对健康并无大碍,但却影响美观,我自己就曾经有过这么一段经历,不过有朋友告诉我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用完之后感觉效果不错,现推荐给大家。

?具体方法为:用野菊花50g煎水成200ml,待溶液冷却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冻成许多小冰块备用(一般的冰箱都配有做小冰块的模具)。每天用洗面奶洗过脸后,再用一块冰块涂擦面部,每次涂擦10分钟左右,每日2次。坚持1周即可见效,如果能长期坚持这一方法便可控制痤疮的复发。

中药巧除“青春痘”

色素沉着或凹状疤痕。少数严重的红疙瘩可出现更大的软囊肿、脓肿,破溃愈合后留下比较明显的疤痕,使颜面皮肤很多人进入青春期后,脸上不知不觉地起了很多疙瘩,有时还伴有痒痛并长出粉刺(通称“青春痘”)。破溃或吸收后可出现暂时性凹凸不平,颜色深浅不一,十分难看。另外,由于雄激素水平不同,一般男子患痤疮比女性严重,且更难治愈。

?

???中医主要采用清热祛风、凉血利湿的方法进行治疗,可选用防风通圣丸、归参丸等。也可配方治疗:取枇杷叶9克、桑皮9克、苦参9克、赤药12克、丹皮10克、菊花9克、生草9克,水煎服,日服一剂。大便干燥者,可酌加酒军6-10克;结节性囊肿可酌加贝母10克、凌霄花6克。外治可用颠倒散,每晚用茶水调后搽患处,白天洗掉。

还可使用下述简便方法除去“青春痘”:

白花蛇草15-30克,加水煎汤内服,每日或隔日一剂,一天二次;

②仙人掌适量,捣烂,涂敷患处。每日2次;

③鲜马齿苋、蒲公英、菊花各30克,蜂蜜10克,水煎汤待温后清洗患处,每日2次;

④鲜槐叶、丝瓜叶各30克,捣烂,涂敷患处。



治疗痤疮的中药配方(转载)

近两年来笔者使用自制中药消痤方治疗痤疮117例,疗效满意。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71例;发病年龄在15~42岁之间;病程为两个月~13年。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中医皮肤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痤疮诊断标准。

消痤方组成:枇杷叶、生地、桑白皮各12克,牡丹皮、白花蛇舌草各10克,苦参、黄芩9克,槐米、山楂、土茯苓各15克。加减:皮肤油腻加茵陈、薏苡仁,大便干结加大黄、枳壳,经前乳房胀痛加香附、柴胡,结节囊肿加夏枯草、贝母。水煎,每天1剂,分两次服,30天为一疗程。

治疗结果:疗效评定以卫生部制定的《中医皮肤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作为参考标准。治愈(皮疹全部消退,仅遗留色素沉着)63例,显效(皮疹消退70%以上,不再出现新的皮疹)30例,好转(皮疹消退50%以上,部分出现新的皮疹)24例。总有效率为79.49%。

痤疮是一种多因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青春期雄性激素增多,致使皮肤中双氧睾丸酮增加,皮脂分泌增加,毛囊角化过度形成栓塞,而毛囊内痤疮繁殖产生多种酶,分解皮脂形成脂肪酸引起炎性反应。而中医认为,热、毒、湿、郁为痤疮的主要病因病机。小编推荐:怎么去除痤疮疤痕

????治疗痤疮的中药配方:青年人机能旺盛,阳热偏盛,日久营血渐热,热毒内蕴上蒸于肺,发于肌肤腠理而为;或胃肠湿热,饮食不节,喜食辛辣肥甘腥腻之品,日久中土不化,久郁生湿化热,湿热循经上蒸于面部。中药消痤方中枇杷叶、桑白皮、槐米宣肺化脂,黄芩、苦参、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除湿,生地、牡丹皮清营散瘀,山楂清除胃肠积热。诸药合用,奏清热解毒、除湿祛瘀之功

治疗痘痘的中药配方?

[方一]浙贝母、白附子、菊花叶、防风、白芷、滑石各15克,皂角10克。将6味为细末,用皂角蒸熟去筋膜,同药捣为丸,早晚擦面。本方祛风清热,适用于痤疮、雀斑.

[方二]赤小豆20克,细辛6克,麻黄3克,银花10克,泽泻8克,茯苓15克,车前子8克,神曲15克,红花3克,甘草6克。煎汤代茶,1日1剂,并用药液清洗患部,早、晚各1次。本方功能消疮,适用于痤疮。

[方三]土茯苓30克,生地榆15克,赤芍10克,黄柏15克,蒲公英、茜草各10克,地肤子、金银花、板蓝根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清热解毒,活血祛湿,适用于痤疮患者。

[方四]白果适量。将药洗净,切开,绞汁,取汁频涂患部,干后再涂,直至汁尽,每日再2—3粒。本方解毒排脓,平痤除皮,适用于痤疮患者。

[方五]硫黄、川军各等分。将2味药共研细末,冷开水调敷患处。主治痤疮。

[方六]蝮蛇胆汁0.5毫克,雪花膏500克。将2者混合调匀,每日早、晚先用温水洗脸,待干后涂擦皮损处。本方消炎抑菌,溶解皮脂,脱色止痒,适用于痤疮。



除痤疮应清上畅下(转载)

痤疮多发生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多由嗜食辛辣炙爆、膏粱厚味之品,加之不慎起居,情志郁闷,致使湿热内生,复感外邪,血络郁滞,皮脂瘀结不散所致。?

中医称痤疮为肺风粉刺,认为其多与肺脾二脏有关。如《外科正宗》说:“粉刺属肺,齇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致。”据此,中医治疗痤疮以清上畅下,清宣肺胃之热为主,临床以《医宗金鉴》中的方剂枇杷清肺饮加味治疗效果较好。?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18岁的男孩小彭,面部起疙瘩痒痛两年,面颊和前额可见密集的毛囊性红色丘疹,并有高梁粒大小的结节,眉弓和鼻翼处脂溢明显,舌红苔薄白,脉滑数。诊断为痤疮,法以清上畅下之枇杷清肺饮加减。服药15剂,临床治愈。?

基本方:枇杷叶30克,桑叶30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黄柏10克,赤芍12克,生地15克,薏苡仁30克,桔梗10克,蒲公英30克,大黄6克,白芷10克,皂角刺10克,丹皮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

方解:方中用桑叶、枇杷叶、银花、连翘上清肺胃热毒;黄柏、薏苡仁、蒲公英、大黄、白花蛇舌草利下焦湿毒;生地、丹皮清热凉血;白芷、赤芍、皂角刺散结祛瘀。诸药共具清上畅下,解毒散结,推陈致新作用。?

加减:舌苔黄腻者,为胃肠有湿热,可加茵陈、藿香、佩兰等清热化湿浊;大便干结者,为肺胃气机升降失畅,可加火麻仁、瓜蒌仁、草决明、莱菔子等以通腑泄热;有脓者为热已化毒,加地丁、夏枯草、野菊花等清热解毒;有结节、囊肿者为痰湿阻滞,可加郁金、夏枯草、皂角刺、丹参、大贝母、白芥子等行气化痰散结;皮损瘙痒者为兼夹风邪,宜加地肤子、白鲜皮等祛风止痒;面部油脂分泌较多者,可加生山楂、泽泻、槐花等减少油脂分泌;有失眠者为阴虚肝旺,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皮、龙骨、牡蛎等养血安神。?

临床还须注意嘱咐患者根据自己的体质调整饮食起居。清上畅下,邪去正安,服药还需注意中病即止,不宜久服清热药物而使体质受损。若见脾脏气虚者可加玉屏风散、异功散;肝肾阴虚者可加二至丸或何首乌、白蒺藜等。?



从痰火辨治痤疮(转载)

痤疮又名“青春痘”、“粉刺”、“毛囊炎”,以青春期多见,好发于头面、颈项、胸背部。西医认为乃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所致。中医对痤疮的认识,医家莫衷一是。笔者有幸跟随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张德英教授门诊,观其治疗痤疮从痰火论治,临床疗效突出,故不揣肤浅,总结张教授治疗痤疮经验,以飨同道。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治法

痤疮既然责之于痰火,治疗当祛痰清火。张德英教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按照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对于祛痰火提出了消土生金法和繁木泻土法,再随证加减。

消土生金法

痰生于中焦,致使脾实,故首当泻土降浊,泻土则首推大黄,大黄又称川军,其气味苦寒,色黄属土,“色带黑乃水之色”(《痰证论》)是水反制土使之下降,故其有推陈致新之功,号称“将军”。土本生金,生金乃消土祛痰之王道,生金药则首推半夏,半夏采收于夏秋之际,其时乃阳升极而阴方降,其色白,其味辛,质地如金,故为金降之药。

繁木制土法

中焦痰浊土实影响一身气机,而肝主疏泄,木欲疏土,而土实太盛,此时则表现出弦滑脉。若土实太过,木不仅不能疏土,反致土壅木郁,则左关脉会表现滑而弦或无力而滑之象。此时则需繁木制土,药则首推麦芽,“麦芽乃大麦之芽,播种于春,至夏则熟,独得春木之气”(《痰证论》),《本经疏证》亦言:“迨接木令,则勃然长茂为尤盛,盖不致火旺,己自成熟,其为气寒气降,助木疏土。”

病案举例

案1仁某,男,25岁,学生,2010年3月12日初诊。痤疮2年,满布于前额和面颊,大如黄豆,红肿,稍痒。舌不知味,口渴,自觉头蒙不清,睡眠不实,大便每日1~2次。舌暗,苔白腻,脉略沉,滑急洪,左关无力,右尺弦。诊为痰火伤肝及肾。处方:清半夏10克,瓜蒌20克,桔梗10克,炒麦芽10克,浙贝母10克,丹皮10克,酒大黄10克,秦皮8克,芦根7克,冬瓜皮6克,败酱草10克,苏子10克,白鲜皮10克,厚朴10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时,痤疮基本痊愈,口已不渴,且已知食味,头蒙减,脉细,沉洪减,苔白腻,根底稍黄。上方减酒大黄、芦根,加藿香8克,茵陈12克,再随症加减,三周而愈。

按:此患者乃痰生脾胃伤及肝,郁而化火,外发为痤疮,故脉滑急洪,左关无力,痰已下趋伤及肾,故右尺弦,寐不佳。木伤不能疏土,脾胃痰盛,水谷精微不得正化,致使清阳不升,头窍不得濡而蒙,咽不得润而渴,痰阻舌之脉络故舌不知味且暗。故用酒大黄泻土,且引上焦火下行;清半夏降浊,瓜蒌、桔梗、苏子化金祛痰。痰为阴邪,以降为顺,恐化痰凉降之力不足,故配以败酱。秦皮、丹皮、白鲜皮还有以皮达皮之意,且祛痰清火,使局部经脉循行通畅,同时用秦皮助肝祛痰,冬瓜皮补益肝肾。

案2常某,女,21岁,学生,2009年12曰4日初诊。痤疮1年,满布于面部,大如黄豆,且已化脓。大便1~2天1次,无其他不适。舌尖红,苔白,脉滑弦,左关滑而无力尺弱。诊为痰火盛,伤肝,水亏。处方:清半夏10克,藿香8克,连翘8克,蒲公英8克,浙贝母10克,败酱草10克,黄芩10克,大黄8克,瓜蒌20克,桔梗10克,丹皮10克,白鲜皮10克,冬瓜皮6克,苏子10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再诊时痤疮已减半,后以祛痰火为主,随症加减3周而愈。

按:此乃典型的心火与痰相合而致痤疮,痰火较盛,“热盛则肉腐,肉腐则化脓”,相当于西医的重度感染,故用疮家之圣药连翘以消痈,蒲公英以清热解毒。火盛反侮水,导致下焦水不足而上焦火燔灼,故用大黄泻土且引热从大便而出。丹皮为入心脉之药,且其为皮类药,以皮达皮而入肺,正如《本草崇原》言:“皮色外红紫,内粉白,乃心主血脉之药也,始生西北,气味辛寒,盖禀水金相生之气化……丹皮辛以散之,寒以清之……通调血脉。”取其清心及祛血脉之痰火。再合瓜蒌、桔梗、苏子、败酱草化金祛痰凉降之品而愈。





大书仙医分享痤疮其实很好治(转载)



2010年我治疗痤疮大概三十例左右,只要病人能坚持吃药,不论轻重和病史长短,基本上都能治好。不但当时能好,停药后也不容易再犯。治疗痤疮我采用的基本方子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疗程一般要一个月左右。

???一、痤疮的病因病机?

痤疮的病机是火郁于内,发散不出来,痤疮就是郁火通过皮肤欲向外发散而形成的。?这里讲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火”,一个是“郁”。那么“火”是怎么来的?而又如何“郁”住的呢??火的来源:

1)青春发育期内分泌的变化,表现为肝火旺;

2)过食肥甘厚味;

3)情志不舒,郁而化火。?

火是怎么郁住的?

1)贪凉:比如身热汗出后洗凉水澡、吹空调、吃冷饮;

2)压力大,情志不舒。?

得痤疮的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青少年,一种是中年妇女。前者占比例最大。两者病机相同,但病因不同,后者往往是肝郁化火。

二、痤疮的基本治法与方药?

治法:火郁发之。?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柴胡桂枝干姜黄芩甘草天花粉生牡蛎白芷夏枯草连翘炒栀子丹皮?

药用柴胡、桂枝、白芷发散郁热,黄芩、炒栀子、丹皮、夏枯草、连翘清热解毒,天花粉消肿排脓,生牡蛎软坚散结兼平肝,干姜温脾胃既可助发散又可反佐苦寒药。?

三、不同类型的痤疮及不同治法?

常见的痤疮分为三种,一种色鲜红、肿硬、有脓头,属于阳疮,患者体质强壮;第二种色暗不红,属于阴疮,患者体弱怕冷;第三种介于前两种之间。?

治疗第一种痤疮,加大清热解毒药的药量;治疗第二种痤疮,除了少用清热解毒的药以外,还要加用温阳散寒的药,象麻附辛、吴茱萸等。?如果有脓结,酌加桔梗、白芥子、皂刺等药。?如果病因是情志不舒而致肝郁化火,酌加防风、荆芥、陈皮等药,既能疏肝解郁又能发散郁热。

四、痤疮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开始服药的时候,脸上原有的痤疮很快就见好了,但有些患者还会有许多新的痤疮冒出来——原因是患者皮肤下原来就有一些没有长出来的痤疮,服了发散的中药以后,这些痤疮就被发了出来,这是一种好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排病反应。这种痤疮发出来的快,好的也快。?

有可能出现这种“越治越厉害”的现象,要事先告诉患者,否则患者会认为你给治坏了而心生埋怨并放弃治疗。

五、治疗的预后?

用上法治好以后,只要患者注意避免上述致病的原因,一般不会再犯。?

六、痤疮治疗中常见的错误治法?

痤疮治疗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过用苦寒药物。

一般认为痤疮就是有热、就是上火,所以治疗就大量采用清热解毒、泄热通下、凉血养血的药,导致火更被寒凉所郁。虽然服药时,症状有所减轻,但一停药就马上复发。是因为服了苦寒药,只是把症状抑制住了,病并没有治好。?





“痤疮”经典验方集(转载)

痤疮中医称为“肺风粉刺”。主要发生于脸部,好发于青春期。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素提肾阴不足,相火过盛,加之饮食不调惑冲任不调,肺胃之火上蒸于头面部所致。

【验方一】清肺消痤汤(清肺泻热、凉血消痤)

桑白皮12克、黄芩10克、银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紫花地丁2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5克、生地12克、白芷6克、生甘草6克。皮损感染者加公英、连翘。皮脂多伴有痒者加山栀子、苦参。有结节或毛囊肿者加红花、夏枯草、土贝母。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用。

【验方二】加味麻杏甘石汤(清肺泻火、化瘀祛风除湿)

麻黄15克、杏仁15克、生石膏50克、甘草10克、当归20克、川芎20克、生地20克、赤芍20克、苍术50克、防风15克、苡仁5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用。

【验方三】银花解毒汤(清热解毒、活血消痤)

银花30克、连翘12克、黄芩12克、川芎12克、当归12克、桔梗9克、牛膝9克、野菊花15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用。

【验方四】洗脸美容汤(外用洗面)

鲜樱桃枝叶30克、鲜桃树枝叶50克、鲜槐树枝叶40克、鲜柳树枝叶40克、鲜猪胆一个。

【用法】将药全部切成一寸长、洗净后水煎,待微温后加入2—4毫升猪胆汁搅匀后洗脸,早晚各一次。一日一剂。

【验方五】内服美容煎(清肺养阴、凉血美容)

枇杷叶12克、冬桑叶12克、麦冬12克、天冬12克、黄芩12克、菊花15克、生地15克、白茅根15克、白鲜皮12克、地肤子9克、葶苈子9克、白芷9克、桔梗9克、茵陈12克、牡丹皮9克、苍耳子9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用。

【验方六】痤愈汤(祛风、清热、利湿)

荆芥、防风、黄芩、白芷、桔梗、浮萍、牡丹皮、皂角刺各10克、生首乌20克、苦参20克、牛膝15克、土茯苓20克。有脓疮囊肿加银花20克、连翘15克。有疤痕加丹参3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用。

【验方七】消痤饮(利湿清热、开腠畅汗)

赤小豆20克、细辛6克、麻黄3克、银花10克、泽泻8克、茯苓15克、车前仁8克、神曲15克、红花3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用。

治疗痤疮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

〖辨证〗肺热郁滞。〖治法〗清肺热,行郁滞。

〖方名〗黄芩清肺饮。

〖组成〗黄芩9克,当归6克,红花6克,川芎9克,赤芍9克,生地9克,葛根9克,花粉9克,薄荷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中医处方(二)

〖辨证〗风寒外束,阳气内郁。

〖治法〗滋阴清热化瘀,治疗痤疮秘方。

〖方名〗滋阴清热化瘀汤。

〖组成〗元参15克,天冬15克,花粉15克,赤芍15克,虎杖20克,生石膏20克,生山楂20克,桑白皮10克,白芷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李元文方。



治痤疮的中药组方:药用生石膏(先煎)、生地各30克,黄芩、茯苓、泽泻各15克,知母、黄柏、山萸肉各12克,丹皮、赤芍、桃仁各10克,甘草6克。

脓疱加银花,蒲公英,硬结加皂角刺,穿山甲,囊肿加夏枯草、生牡蛎、溢脂加虎杖、草决明。

服法:每天1剂,水煎,分早午晚服。15天为1疗程,直至皮损完全消退,溢脂明显减少。患部应避免搔抓、忌食煎炸、肥腻、酒、辛热之品。孕妇、月经过多者禁服本方。

功能:清肺泻火解毒,滋阴健脾利湿,凉血化瘀消肿。

痤疮验方;建议你可以内服龙胆泻肝丸,外擦药膏。还要注意尽量少吃海鲜、羊肉、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油炸食品

痤疮常用验方::银花30克、连翘12克、黄芩12克、川芎12克、当归12克、桔梗9克、牛膝9克、野菊花15克.

1、脓疱红肿疼痛,加黄芩9克、黄柏9克、紫花地丁30克;

2、结节囊肿多,加夏枯草30克、牡蛎30克、白芥子9克、丹参30克;

3、头晕目痛,加龙胆草12克;

4、便秘,加大黄30克;

5、胸胁痛,加柴胡9克;

6、尿黄,加白茅根30克;

7、气虚,加党参30克;

8、结节、囊肿迁延难消,加三棱9克、莪术9克、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浙贝母9克;

9、月经不调,加益母草30克、当归9克、丹参12克。

水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治痤疮验方:杷叶15克,山桅10克、薏米15克、黄柏10克、兰根10克、桑皮10克、花粉15克、白芷10克、赤芍10克、茅根15克、夏枯草15克、黄芩10克、知母15克、仙合草15克、台乌10克、甘草6克。

治痤疮验方配方:桑白皮、黄芩、夏枯草各20克,枇杷叶、黄连各9克,连翘、赤芍各15克,山楂、薏苡仁各30克,炮穿山甲10克。

治痤疮验方:生大黄(后下),白芥子各10克,石榴皮、侧柏叶、丹参各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焦山楂60克,甘草5克。每日1剂,早晚分服。主治:痤疮(粉刺,又名青春痘)。

功能:本方具有通便泄热,消脂化痰之功。

注:本病皆由胃肠积热日久,痰瘀积聚所致。本方治疗痤疮大约服药10-20剂,可获良效。

.枇杷清肺饮合茵陈蒿汤加减:(赵纯修-中医皮肤病学)金银花30克,茵陈30克,野菊花15克,生槐花15克,白茅根15克,枇杷叶9克,山栀子9克,赤芍9克,黄芩9克,黄连6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药治疗痤疮(转载)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因皮脂腺管与毛孔的诸塞,致使皮脂外流不畅所致。临床以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为主要表现。多发于面颊、额部、颜部和鼻颊沟部,其发病机理常与皮脂分泌、毛囊管角化过度、异常菌群和炎症的产生有关。其皮脂溢出的实际原因,可能与内分泌有关。属于祖国医学的“肺风粉刺”范畴。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消痤1号[组成]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枙子10克黄莲10克连翘15克生地15克牡丹皮10克生山楂30克生薏苡仁30克茵陈15生甘草6克生大黄10克[功能]宣肺清热,凉血解毒。[适应症]寻常型痤疮。[疗效]本药在寻常性痤疮的治疗中起效快,疗效肯定,值得推广。[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服。[评按]桑白皮、黄芩清泻肺热,山枙、黄莲、连翘清心热,连翘还可散结,生地、丹皮活血凉血,生山楂、生薏苡仁、茵陈利湿除脂,生大黄既可活血,又可导邪热从下而泄,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众药合用,共奏宣肺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消痤2号[组成]金银花15克地丁10克黄莲10克黄柏15克茵陈15虎杖15克苡仁30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川芎6克生山楂30克甘草6克[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应症]用于脓疱型痤疮,囊肿型痤疮。[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疗效]本药在脓疱、囊肿性痤疮的治疗方面确有良效。[评按]银花、地丁、黄莲、黄柏清热解毒,茵阵、虎杖清热利湿,山楂、苡仁祛脂,山楂又合当归、丹参、川芎活血化瘀,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党参,枸杞,全当归,三七各等分,研末服,一次3g,一天2-3次,或者水煮,当茶喝,15-30天,一般有效。针对一般体质妇女,如有异常症状体征的,可咨询有关中医生,配伍用药。

痤疮粉刺治疗方(转载)

樊正伦教授经验方“疙瘩汤”:蒲公英60,大青叶60,连翘20,天花粉20,乌梢蛇12,生薏米30,桑枝15一周消疮,二周干净,我已实验多人,顽固经久不愈者也有效。蒲公英,大青叶清热解毒,连翘发散表面邪气,天花粉凉血养阴,乌梢蛇祛风除湿,桑枝引经走上。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女性跟月经有关加四逆散,男性体格壮实加大量,蒲公英,大青叶可加至100克。血热加生地丹皮,湿重加土茯苓。我在中国中医杂志上发现用单味马齿苋300克,一周也能见效,不过有的会出现腹泻。内外治粉刺法外用法:用密陀僧三成粉未,混合牛乳,每天晚上睡前擦脸部,次日清晨洗去。坚持一个月左右,粉刺即能根治。内治法:膏10克,熟地、杭白菊各9克,知母、牛膝各4.5克,水煎服。桃仁12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赤芍10克,丹皮10红霉素近年专家根据红霉素能抑制细胞脂肪酶和白细胞趋化,修饰淋巴细胞及抗感染的作用,试用红霉素治疗座疮,收到较好的效果。用法:每日口服红霉素1.0克,配合外用2-6周,即可抑制游离脂肪酸45%以上,减少导管角化21%。还可将1.0克红霉素加入100毫升5%的酒精中,每日外涂两次,3周后接受治疗的21例患者中有80%的人座疮完全消退。老药新用治痤疮(转载)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肺风”“粉刺”或“面疮”,俗称“壮疙瘩”。其发病机理一般认为与皮脂分泌亢进、皮脂腺导管角化、导管内细菌增生及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座疮在青春期发病率高达95%,其皮损主要发生于面部、胸部、背上部及肩部。以黑头粉刺、丘疹、脓疮为主,也有结节、囊肿、瘢痕等不同形态的皮肤损害出现。目前临床上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许多老药对座疮有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西米替丁西米替了属H2受体桔抗剂,能与二氧睾酮竞争性地拮抗,故有抗雄激素作用。用法:西米替了每次0.2克,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6%。

烟酸肌醇酯烟酸肌醇醋能抑制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和茶碱,分解脂肪为脂肪酸,从而降低血浆脂肪酸水平,因而对座疮有效。用法:烟酸肌醉酯每次0.4克,每日3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8%。螺内酯用螺内酯每次20毫克,每日两次口服,1疗程10-15天。治疗座疮15例,结果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例。螺内醋治疗座疮的机理可能与其抗雄激素作用有关。

酮康唑酮康唑是一种抗真菌药,能有效地抑制睾酮的合成,故有抗雄激素作用。用法:酮康唑每次3OO毫克,每日两次,两个月为1疗程。或采用2%酮康唑霜剂,外涂,每日3次。红霉素近年专家根据红霉素能抑制细胞脂肪酶和白细胞趋化,修饰淋巴细胞及抗感染的作用,试用红霉素治疗座疮,收到较好的效果。用法:每日口服红霉素1.0克,配合外用2-6周,即可抑制游离脂肪酸45%以上,减少导管角化21%。还可将1.0克红霉素加入100毫升5%的酒精中,每日外涂两次,3周后接受治疗的21例患者中有80%的人座疮完全消退。

四环素四环素能抑制溶脂细菌,并可能直接参与皮脂腺的代谢,降低皮肤表面的游离脂肪酸成分,因而对座疮有效。用法:每次日服四环素0.5克,每日两次,连服4周,然后改为每日早晨服0.5克,连服8周。也有人采用每日服4次,每次0.5克,一周后改为每日或隔日服0.25克。

硫酸锌用2%硫酸锌溶液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4周为1疗程。一般服1-3疗程,最多为6疗程,总有效率92.4%。

糜蛋白酶糜蛋白酶可提高组织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溶解渗出及坏死组织等,因而可改善座疮症状。用法:糜蛋白酶5毫克(1支),用2毫升生理盐水溶解,每日1次,肌注,10次为1个疗程,一般用两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4.6%。

5-氟脲嘧淀用-氟脲嘧啶治疗囊肿性痤疮,取得较好的效果。用法:用9号针头穿刺囊肿,抽取囊内容物,将5-氟脲嘧啶溶液注入囊肿内,每个囊肿注入0.5-3毫升,至患者有胀饱感为止。每周1次,5次为1疗程。治疗痤疮验方(转载)

????痤疮又称粉刺,俗称青春痘,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散在性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等损害,常伴有皮脂溢出为特征。本病主要发生于青年男女,尤以男性青年多见,常于青春期开始发病,至发育期过后倾向自愈。但也可见于青春期以后或成人发病者。本病属中医“肺风粉刺”、“酒刺”的范畴。好发于面部、胸背等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常呈对称性分布。损害为位于毛囊口的黑头粉刺,以手指挤压可挤出头部黑色而体部呈白色半透明的脂栓。在发展过程中可产生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或瘢痕等损害。皮损散在分布,有时密集或聚合。一般无自觉症状,如炎症明显可引起疼痛及触痛。病程慢性,一般在青春期后症状可缓慢或痊愈。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1、银翘麻杏石甘汤加味???[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麻黄、杏仁、石膏、蒲公英、牡丹皮。???[随症加减]?一般型加桑皮、地骨皮,结节型加牡蛎、山楂、车前子,皮肤瘙痒加蝉蜕,痘疹色鲜红加生地黄,痤疮色紫暗加赤芍、丹参,兼郁热加香附、栀子,大便秘结加大黄。???[治疗方法]?将药用水煎服,每日3次,1剂服2d,服药期间,停用外用药。属结节型者,更不能用手挤,以免今后皮肤留下痕迹,每日用清水多洗面几次,饮食要清淡,要忌食肥甘厚腻之品。???[功效主治]?宣肺清热解毒,消食散结消疹。???[经验心得]?所选用银翘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方中麻杏石甘汤宣肺清热,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牡丹皮清热解毒,山楂消食,牡蛎散结、车前子和杏仁通利二便,以解毒利湿,全方共有宣肺清热解毒、消食散结消疹的功效,临证只要坚持服用都有效果。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青少年偏热体的人,大多易生痤疮,偏寒体的大多易长扁平疣,二者均与肺有关,只是寒、热性质不同而已,笔者用麻杏散治面部扁平疣就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痤疮一旦发生也应尽早服中药治疗,小痘疹不及时控制,就会转成结节型的大痤疮,痤疮一挤,损伤皮肤,就会留下瘢痕,影响美观,给人留下终生的遗憾。

2、五参散???[药物组成]?紫参、丹参、党参、苦参、沙参各300g。???[治疗方法]?上药共研成粉末,过120目筛,装瓶密封备用,每次2.5g,每日2次,用温开水调成糊状,餐前口服。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米诺环素50mg,每日2次,口服;维胺酯25mg,每日2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功效主治]?活血解毒,扶助正气。???[经验心得]?五参散中紫参(石见穿)具有活血止痛作用,丹参活血祛瘀清血热,除烦满;苦参凉血解毒,祛风杀虫;沙参养阴润肺。益肺生津;党参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全方共具活血解毒、扶助正气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紫参含有甾醇、三萜成分,氨基酸、甾醇具有镇痛抗炎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丹参中含丹参酮有抗雄激素、抑制皮脂腺活性、减少油脂分泌及抗痤疮丙酸杆菌作用;苦参中所含有效成分氧化苦参碱,有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主要抑制环核苷磷酸二酯酶,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党参用于感染性疾病后期、正气不足者,有促进面部红色瘢痕恢复的作用。此方对四种皮损同时具有治疗作用。

3、平痤饮???[药物组成]?水牛角30g,生地黄12g,赤芍10g,黄芩10g,生石膏30g,蒲公英15g,甘草5g。???[随症加减]?皮疹色红,面部油腻痒剧,便秘纳呆,苔黄腻,脉滑数加生大黄(后下)3g、茵陈15g,用药3~5剂病情明显减轻,生大黄停用,生石膏减至158,续服1个疗程。皮疹色暗红,结节囊肿多者,舌紫脉涩者加红花10g,牡丹皮10g,皮疹以丘疹脓疮为主,局部疼痛,苔黄脉数加蚤体10g、连翘15g,女性患者经期加重者,加用当归10g、益母草10g。???[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续服用2周为1个疗程。[功效主治]?清热、泻火、解毒。???[经验心得]?痤疮多因肺胃风热,上越肌肤。故治疗宜清泻肺胃为主。平痤饮组方合理,方中:水牛角、生地黄、赤芍凉血活血;黄芩、生石膏清肺胃之热;蒲公英、黄芩有清热解毒、抗菌和抗真菌作用。

4、血毒丸???[药物组成]?赤芍、当归、紫荆皮、穿心莲、连翘、大黄等。???[治疗方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丸。???[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消肿排毒,解毒散瘀。???[经验心得]?方中赤芍、当归以活血散瘀止痛为主,养血调气,正气充盛,则利于托里排毒;紫荆皮、穿心莲清热凉血、消肿、散瘀托毒外出;加大黄增强凉血、解毒、消肿逐瘀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血毒丸中诸药均有抗炎、抗菌、抗病毒、促进创面愈合、增强皮肤抵御外邪能力的作用。而且当归还有抗皮肤过敏、抗损伤、抗水肿作用,对局部组织有止血和加强末梢循环作用;连翘还有抗真菌作用;穿心莲有明显控制炎症发展、加速炎症消退的作用;大黄(酒炙)对炎症早期的渗出和水肿及炎症末期的肉芽肿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内毒素有直接灭活作用,能降低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幅值。大黄还有抗厌氧菌、抗真菌、抗寄生虫及性激素作用。

5、运脾散结汤???[药物组成]?党参15g,扁豆15g,山楂15g,茵陈12g,白术12g,枇杷叶15g,防风12g,浙贝母12g,白芥子12g,白花蛇舌草15g,???[随症加减]?有脓疱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硬结多而坚者,加三棱、莪术;皮损小且痒甚者加百部。???[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3次取汁约300ml,分3次口服。局部外用甲炉洗剂(甲硝唑、炉甘石、冰片)。以20d为1个疗程,每2个疗程为1个治疗周期。???[功效主治]?清热、祛风、宜肺。???[经验心得]?脾虚失运、痰湿瘀结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特别是慢性反复发作的患者,这一现象尤为常见,故自拟运脾散结汤治疗痤疮,在消除脾失健运这一病理基础的同时,配合清热散结,既防止痤疮反复发作又促使皮损较快消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方中党参、扁豆、白术、山楂以健脾运脾为主;佐以枇杷叶、防风宣肺祛风;浙贝母、白芥子、白花蛇舌草清热散结。上方在传统治疗强调清热、祛风、宣肺的同时,更重视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脾失健运,故对痤疮反复发作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6、消痤汤???[药物组成]?内服消痤汤:大黄、青皮、金银花、黄柏、山楂、莱菔子、三棱、莪术、昆布、海藻、夏枯草水煎服。???外用消痤洗剂:贯众20g,川楝子10g,苦参30g,防风20g,姜黄20g,生地黄10g,地榆15g,大黄20g,土茯苓30g。???[随症加减]?其药量可按患者年龄、体质强弱加减。???[治疗方法]?内服,每日1剂。外用:煎水外洗,早、晚各洗1次,每日1剂。轻度一般只用消痤洗剂治疗。中度、重度酌情加服“消痤汤”,10d为1个疗程。???[功效主治]?清热凉血,化湿消炎,活血化瘀,消痰软坚。???[经验心得]?内服方中;大黄、金银花、黄柏等清热凉血,引邪热下行,青皮疏肝理气,散结消滞,山楂、莱菔子都能消食化积,山楂善消腻肉积,治高脂血症,又能活血散瘀,莱菔子又能降气化痰,三棱、莪术化瘀散结,昆布、海藻、夏枯草消炎软坚,其药合用力专效宏,共扫邪毒。外用洗剂中,贯众、苦楝子能杀虫止痒,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苦参清热除湿,防风祛风胜湿,姜黄、生地黄、地榆、大黄既能破瘀行气,清热凉血,通经止痛,又能散瘀消肿,诸药配伍更增加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活血化瘀,促进疮面消散愈合。中、重度患者,内治及外治结合,内清外消,相得益彰,收功迅速,根治而不复发,整体及局部治疗相结合,因而疗效显著。本法药源广,价廉,无副作用,效果尚佳,便于使用。

?7、贝甲汤(散)???[药物组成]?浙贝母20g,穿山甲珠10g,土茯苓30g,薏苡仁30g,连翘20g,白花蛇舌草30g,菊花30g,丹参20g,夏枯草20g,生牡蛎30g,瓜蒌20g。???[随症加减]?便秘者加大黄,血热明显者加牡丹皮、槐花。???[治疗方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显效后改用散剂口服。???[功效主治]?清热、消瘀、散结。???[经验心得]?痤疮,初由外受风邪、肺经蕴热、恣食辛辣、肥甘厚味,酿成脾胃湿热、湿热蕴毒,外发于肌肤而成,多表现为痰瘀互结之证。因于湿者,患者多体胖,面、胸背油脂较多,苔腻脉滑,故以土茯苓、薏苡仁以除湿清热。土茯苓兼有解毒消肿之功,对皮肤痈肿疮毒有效。因于热毒者,皮疹红肿而痛,有脓疱,用连翘、菊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痰结血瘀者出现暗红色结节、囊肿、瘢痕和色素沉着,选浙贝母、穿山甲珠为主药,配用丹参、夏枯草、牡蛎、瓜蒌以化痰软坚散结.凉血祛瘀。浙贝母苦寒,化痰散结清热;穿山甲长于走窜经络,行瘀攻结,且有消肿排脓之功,引药达于病所,对结节、囊肿消散力强。本组药物兼有潜降阳热之功,诸药配合,使痰结得消,瘀滞尽散,湿邪得除,热毒清解,病得痊愈。

8、四物汤合枇杷清肺饮???[药物组成]?内服药予四物汤合枇杷清肺饮加减.药用: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5g,生地黄30g,桑白皮15g,黄芩10g,枇杷叶10g,皂角刺15g,连翘20g,蒲公英15g,白芷10g,生甘草6g,霜桑叶5g。外用药:大黄、黄连、硫黄、黄芩、皂角刺、白芷、珍珠母、青黛各适量。???[随症加减]?大便秘结加大黄10g;心火旺盛加栀于;冲任失调去黄芩加仙茅10g,淫羊藿、巴戟天各15g;肠胃失调者加白术10g、茯苓20g。???[治疗方法]?内服药水煎服,每日l剂,早、晚分服。外用药研为细末,与凡士林、羊毛脂调膏备用,每日临睡前用本药膏适量,涂于皮损处,再用面膜纸敷贴,保持一夜,次日早上洗去。内服药与外敷药2周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期间宜清淡饮食,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之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排脓拔毒。???[经验心得]?方中枇杷叶、桑白皮、黄芩合用善清肺胃热毒;赤芍、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且连翘泻火解毒,能清瘀散结,为疮家圣药;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为四物汤,功能凉血补血活血;皂角刺与白芷互配有消肿排脓之功;生甘草调和诸药,桑叶入肺经,引诸药直达病所。外用药物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排脓拔毒之功。内外结合,表里兼治,使郁热得以宣散,气血得以疏通,毒邪自然排出,痤疮乃可除矣。

9、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物组成]?金银花20g,菊花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黄芩15g,黄连10g,黄柏10g,栀子10g,玄参15g,桃仁,10g,红花10g。?????[随症加减]?若皮疹红肿有脓点者,加蜂房、天花粉;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莱菔子,腹胀呕恶者,加藿香、半夏,体倦便溏者,加白术、山药;囊肿者,加夏枯草、浙贝母;结节者,加牡蛎、牡丹皮。???[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餐前服,20d为1个疗程。???[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散疔疮,除湿祛瘀。???[经验心得]?热、毒、湿、郁为痤疮的主要病因病机。青年人机体功能旺盛,阳热偏盛,日久营血渐热,热毒内蕴上蒸于肺,发于肌肤腠理而成;或胃肠湿热,饮食不节,喜食辛辣肥甘腥腻之品,久郁生湿化热,湿热循经上蒸于面部而致。方中金银花、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善用于疮痈疖肿;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泻火解毒,清气分、三焦湿热,用于痈肿疮毒、疖毒内攻;玄参清热解毒,凉血养阴,散结消痈;桃仁、红花活血祛瘀,配入清热药中,取其活血祛瘀以化滞,有助于泄热消痈。五味消毒饮加减清热解毒,消散疗疮,除湿祛瘀正中病机。但在治疗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皮肤出现红肿硬结时切忌挤压。②选用硫黄香皂每日早、中、晚用清水洗面。③治疗期间忌用护肤品。④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厚味及煎烤食物,戒烟酒。?























23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