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周易-变易思想与苏轼的处世哲学
2017-04-04 | 阅:  转:  |  分享 
  
总221期第5期

2008年5月

贵州社会科学

GuizhouSocialSciences

V01.221。No.5

May.2008

《周易》“变易"思想与苏轼的处世哲学

徐建芳杨恩成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苏轼的处世哲学深受《周易》思想的影响,《周易》的核心精神“变易”思想,尤其对苏轼人生态度

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坚信“否极泰来”的变易哲理,认为欲成就“大器”必须经过风吹雨打的磨

练,所以在被贬期间他能静以待会、勤学自爱,从而元往而不自得。

关键词:苏轼;《周易》;变易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24(2008)05--072--076

苏轼受《周易》思想的影响,这在目前已经引

起了某些学者的关注,如耿亮之先生说:“东坡人

格的文化底蕴正是《东坡易传》中的易学思想和哲

学智慧。,,[1]∞∞但这方面的研究远远比不上关于

佛、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的研究。鉴于此,本文拟

探讨《周易》的核心精神“变易”思想对苏轼人生的

影响。

关于《周易》一书的要旨,北宋易学家程颐曾

有精辟的论述:“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

也o-[23(I''570)按照这种说法,《周易》讲的是变易哲

学,要求人们随时宜的不同积极改变行为方式,从

而自觉地遵循宇宙的运行规律。南宋易学家杨万

里也有与此相似的评论:“易者,圣人通变之书

也o./''23(PTiS)依是说,《周易》是圣人论述宇宙变易规

律的一部书。现代学者吕绍纲则更加明确地指

出:“《周易》讲客体如何变化,是为了讲人如何适

应客体的变化o''F+](Plsa)此论可谓深得《周易》变易

思想之三昧。《周易》变易思想的宗旨就是指导人

在认识宇宙、人生变易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随着

客观情势的变化,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从

而臻致顺天应人的和谐境界,进而圆满地实现个

体的人生价值。

苏轼自小就在父亲的督导下熟读《周易》,后

又承其父亲遗嘱,费多年精力,撰写了《东坡易传》,

对《周易》的“变易”思想尤深有所悟,提出了许多个

人的独到见解,并能付诸自己的人生实践。《周

易》的“变易”思想最鲜明地体现在否卦的爻、象辞

中,《否·上九》日:“倾否,先否后喜。”n](P72’意谓:

倾覆否闭局势,起先否闭,最后通泰喜悦。《否·

上九·象》日:“否终则倾,何可长也o#ff43(P''IZ)意谓:

否闭终极必致倾覆,怎能保持长久?“否极泰来"

一语即由此而来,它是《周易》“物极必反”变易哲理

的典型概括,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其精神实

质是教人当否塞之时,要有从否闭中走向通泰的

期望,要有转“否”成“泰”的信念和毅力,要对前途

充满坚定的希望。这种思想正是苏轼超越困境,

解脱痛苦的精神支柱、内心定石。

苏轼对“否极泰来”这一变易哲理的认同在其

文中多有表露,如其《登州谢宣召赴阙表》日:“仕路

崎岖,群言摧沮。……岂意寒灰之复燃,试其驽马

作者简介:徐建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杨恩成,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

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万方数据

第5期‘周易>“变易”思想与苏轼的处世哲学73

之再驾。每思至此,其念尤深。巩5](Ⅳ2∞此表是元丰

八年(1085)苏轼刚离开贬居近五年的黄州,不久被

任命为登州知州,到任五天之后又被提升为尚书

礼部郎中,被诏入京时写的。黄州一贬将近五年,

仕途上的险恶,小人们的再三摧沮使苏轼对起复

几乎绝望;谁料时势转移,一年之内竟从一个贬废

弃用的罪臣接连迁升为朝廷重臣。经此“寒灰复

燃”、“驽马再驾’’之变迁,使苏轼对人生中的“变易”

规律有了更加深切的体认,所以他常常引此一宇

宙规律来自励、励人。如:“伏以物壮则老,肃役所

以成岁功;否终必倾,反复然后知天意。巩5]m35D“火

欲焰而先烟兮,物固有否而后泰也。,,[5]恤63”“否极

泰遇,虽物理之常然...…·濯于淤泥,已有遭逢之

便;扩开云日,复观于变之时。舭r](胛1∞等等。

有了“否极泰来”这一变易哲理作内心定石,

苏轼在被贬时,就不像其他士人那样消沉绝望,甚

至自暴自弃;他依然对生活充满高度的热情,对未

来抱着极大的信心,故而在被贬黄州时能豪迈地

唱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

白发唱黄鸡枷r](P35∞这样情绪激昂、锐气不减的壮

歌。因为他坚信一切都在变迁,自己必将东山再

起,下面几则材料即可印证苏轼的这一信念。贬

居黄州期间,当听到神宗突然驾崩的消息时他写

到:“先帝升遐,天下所共哀慕……无状罪废,众欲

置之死,而先帝独哀之,而今而后,谁复出我于沟

壑者。归耕没齿而已矣o''FSl(ms2z)神宗的突然驾崩

使他悲叹“而今而后,谁复出我于沟壑者”,从反面

说明,苏轼始终坚信,如果神宗不去世,必会有重

新启用他之日。被贬岭南时,对于这自古以来只

要贬此就几无生还之望的贬地,他依然对自己的

北归充满了强烈的信心。如此期写的《和陶答庞

参军六首》其五日:“子卿自首,当还西京。辽东万

里,亦归管宁。”1"73㈣10D西汉的苏武被扣于塞外十

九年,临老时终于还归故都;三国的管宁漂泊于辽

东三十七年,也终于回归故土;言外之意,他苏轼

也必将有北归之日。又如在惠州时苏轼给表兄的

两封信中写道:“某睹近事,已绝北归之望。”Fs]‘n593’

“某凡百如昨,北徙已绝望,作久计矣。”[''51(P1596)字面

上是说,因观察近日政治形势的变化才断绝了北

归之望;侧面则说明从被贬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

坚信,一切都会变的,要不了多久他必将北归。苏

轼不仅常以此思想安慰自己,而且他也常拿此激

励朋友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愿君亦莫嗟留滞,

六十小劫风雨疾。班7](n1曲M君本无罪’..…·想非久,

必渐移善地也。优5]m515H嗟子穷已甚,倚伏理亦

周o”[7](P2431)等等。可以说,这种“否极泰来’’的变易

思想正是他超越接连遭受的打击,战胜被贬蛮荒

困境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除了前面的“否极泰来”思想给苏轼超脱困境

以坚强的精神力量之外,《周易》认为只有在变化

中才能成就功业的思想也给苏轼以很大的启迪。

《系辞下》日:“功业见乎变。垭‘]∽97’即是说,功绩事

业体现于变动。《系辞上》日:“通其变,遂天下之文

……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巩妇∞“’即是

说,通达其变化,就可以成就天下万物的文彩;若

不是天下万物的至极变化,谁能达到此种地步?

《恒·彖》日:“四时变化而能久成。”[4]唧“’即是说,

四季之所以能够永久地完成生、长、成、毁之功,是

因为它们在循着井然有序的规律交替变化着。可

见,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世间,要想成就大功必须

经得起反复不断的变化的磨砺。受此思想启示,

苏轼对于人才也提出了他的独到见解。他认为,

只有经得起大风大浪陶冶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

人才,才能成就不朽的功业。因此,凡是有雄心壮

志的才士在坎坷不遇时,大可不必消沉绝望,而应

把这些挫折磨难看成是锻铸自己才能的大好良

机,应勇敢地迎接它、战胜之。这一真知灼见也是

苏轼超越困境的心理调节机制之一。

最典型地体现苏轼的这一卓识的是其《贾谊

论》一文: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

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

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

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

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孟子去

齐,三宿而后出昼……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

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

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溃而深交之,使天子不

万方数据

74贵州社会科学总第221期

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

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其后以自伤哭泣,

至于天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

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

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

有余而识不足也。[5]‘P105’

文章开篇就一反历来为贾谊抱屈的常调,直

接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贾谊,提出了别出心裁的观

点:“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才不难得,难在

如何长养成就之尔。贾谊之所以才华超群而英年

早逝,就因不能自用其才所致。那么如何才能自

用其才呢?苏轼说:“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

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君子欲成就远大功

业,必须要有所等待、忍耐。为证明自己的这一见

解并非空穴来风,苏轼例举孔子、孟子等圣人们为

了实现理想而一再等待的行为来反衬贾谊的不能

自用,还破天荒地提出“臣用君”这样的惊人之想。

苏轼先为贾谊假设了一种可行方案:以十年为期,

耐心等待实现自己志向时机的到来。于此即可明

白苏轼为什么能安于贬谪之所了。接着他批评贾

谊一遭贬谪就忧愁郁闷以致天绝,实乃是“不善处

穷者”:“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

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一时受阻并不意

味永远受阻,一个君王不重用你,并非所有皇帝都

不赏识你;只要静心忍耐,积蓄学力,形势一变,必

将有宏图大展之日,无奈“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

余而识不足也”。仅有大志、奇才,而器量狭小、识

见不足是成不了大业的。此文是苏轼入仕前所

写,由此可见他青年时的识度已非常人所比。正

因有此卓识,所以苏轼一生能泰然应对各种境遇,

从不汲汲于仕途功名,从不因被贬、外放而忧愁欲

绝、自我摧残。他早年一出仕就立刻声名鹊起,上

自皇帝下至大臣无不对他交口称赞;如果他急于

谋求高官显位应也不难,但他甘愿从低级官吏做

起:

治平二年j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

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

韩琦日:“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

用。要在朝廷培养之……然后取而用之,则

人人无复异词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

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轼闻琦语,

日:“公可谓爱人以德矣。’’[9](n0802’

苏轼如果不具备远见卓识,是不会敬服韩琦

此举的。这种识见在其诗文中多有显露,如:“古

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

志。,,[5]‘n0"“知经几成败,得见真贤愚。"[7]@32鼬“汗

血固应生有种,夜光那复困无因。巩7](P134∞等等,强

调欲成就大器,创建大业,必须经过一番动心忍

性、艰难困苦的磨练。

既然成就大业必须经历各种风云变幻的考

验,那么欲获得功名就不可急功冒进、非时妄求。

苏轼在《东坡易传》中阐述道:

……榆祭,时祭也。国之常事而杀牛者,

非时;特杀而祭,以求福者也。小人以为榆祭

常事,不足以致福,故以非时杀牛而求之,而

不知时祭之福,不求而大来也。人之情,在难

则厌事;而无难之世,常不能安有其福。故圣

人以为“既济”之主,在于守常安法而已,求功

名于法度之外,则《易》之所谓杀牛

也。[8】‘P117—118)

祭祀求福应该遵循一定的时机。应时而祭,

既使微薄的祭礼也会得到莫大的福泽;非时妄求,

即便用最丰厚的祭礼也难以得到上天的护佑。同

理,人求功名也应遵循一定的常规法度,循序渐

进,不可不择手段,急功冒进。如果非分妄求,不

仅不能达到目标,反而有可能带来灾祸。苏轼在

文中还明确表露了这一见解:

君子之知人,务相勉于道,不务相引于利

也。……私意犹冀足下积学不倦,落其华而

成其实。深愿足下为礼义君子,不愿足下丰

于才而廉于德也。……足下但信道自守,当

不求自至。若不深自重,恐丧失所有。[5](P14zo)

此文是元韦占期间苏轼写给后来的“苏门六君

子”之一李席的。苏轼对他非常赏识,凭苏轼当时

在朝中的声望,若想为他寻个进身机会应不是难

事。但苏轼认为名位需要实际德行和学识蓄养到

一定程度才能不求自至,如果急于求进、华而不

实,则会成为“丰于才而廉于德”的无耻之徒,于国

于己都没有益处。这是苏轼对人才的一贯主张,

其《上神宗皇帝书》说:“自古用人,必须厉试诸难,

有卓异之器,必有已成之功。一则使其更变而知

难,事不轻作;一则待其功高而望重,人自无

万方数据

第5期‘周易)“麦易”思想与苏轼的处世哲学75

辞。小]∞38_73”人才必须经过相当的磨练才可大

用。一方面使其了解世事之艰难,不轻举妄动;另

~方顽于其自身来说,要功高望重,人无异词,于

他人来说,要各安其分,不敢躁求,若人人自重、自

励,便可使民风淳厚。以上这些卓识决定了苏轼

从不以贬谪、打击为意,永远豪迈旷达、昂扬奋发。

《周易》的变易思想强调,变化一定要“与时偕

行”,《系辞下》日:“《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

屡迁,变动不居……唯变所适。,,[4]∞15"即是说,《周

易》这部书不可须臾远离。它所体现的道理在于

经常变迁,变动而不固定,唯有随爻变化才是它趋

赴的方向。《系辞下》又日:“变通者,趣时者

也。巩4](P29∞意谓:变化会通,一定要根据时机的变

动,采取相应的变通方式。只有与时偕行,才能顺

应时势的变化,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价值;反之,

若不能与时偕行,则会被时代所淘汰,成为受人所

怜的失败者。

苏轼对变易思想的这一律则深所认同,如他

释乾卦初九爻辞说:“乾’之所以取于‘龙’者,以其

能飞能潜也。飞者其正也,不能其正而能潜,非天

下之至健,其孰能之?帕](脚龙能飞时则飞,不能

“飞”时就“潜”;而“潜”并不是懦弱无能的表现,恰

是“至健”的物类才具备的素质。释乾卦彖辞说:

“飞、潜、见、跃,各适其时以用我,刚健之德

也。”183唧’适应不同的时机,龙采取“飞、潜、见、跃”

等不同的行为方式,这是其刚健之德的完美展现。

苏轼曾这样解释《周易》的“变”:“神无适而不可故

谓之变。”[83唧23’神对于任何时空都能应机而作,无

所不通,这就是“变”。可见,苏轼对于能随时变易

的能力是高度推崇的。其《淮阴侯庙碑》一文正是

这一思想的形象演绎:

应龙之所以为神者,以其善变化而能屈

伸也。夏则天飞,效其灵也。冬则泥蟠,避其

害也。当赢氏刑惨网密,毒流海内……将军

乃辱身汗节,避世用晦。志在鹊起豹变,食全

楚之租,故受馈于漂母。……乞食受辱,恶足

累大丈夫之功名哉!Cs]∞05’

“善变化”、“能屈伸”是“应龙”显现其神奇的

两大本质特征。韩信的一生就典型地实践了这一

处世哲学:不能行其志时“辱身汗节,避世用晦”,得

遇英主时“施王霸之略,展英雄壮图”。时势不同,

处世方式也应随之变化。正所谓“君子之道,所以

多变而不同者,以物至之不齐也”。[8]锄∞

基于这一处世哲学,苏轼主张在遭遇挫折、不

能行志时应及时勇退,静以待会。如其释谦卦初

六象辞日:“有大难不深自屈折,则不足以致其

用o9y[''8](P31)遭遇大难时若不藏锷敛锋,则不能最终

实现其大用。释逐卦彖辞日:“君子之逐,非直弃

去而不复救也,以为有亨之道焉。”[83㈣∞君子的遁

退并不是为了逃避责任,而是为了将来大行其道。

用《系辞下》的话说即:“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

之蛰,以存身也on[4]㈣0‘’暂时的“屈”、“蛰”是为了

“存身”及将来的“伸”也。又如释复卦象辞日:

“复’者,变易之际也。圣人居变易之际,静以待其

定,不可以有为也。”[83㈣∞复卦卦象是震下坤上,表

示一阳初生,力量弱小,五阴的势力尚且强大;居

此变易之际,不可有所作为,而应静待阴的力量消

弱,阳的势力增长才可行动。释未济卦象辞日:

“上下方安其位,而不乐于进取,则君子慎静其身,

而辨物居方,以待其会。”[83m18’未济卦卦象是坎下

离上,离象征火,火本炎上,坎象征水,水本就下,是

“上下方安其位”;而火在水上,则不成烹饪之功,是

“不乐于进取”。居此上下失位之际,宜谨慎静定,

辨别众物使各居其方,等待有利时会的到来。释

未济卦六三爻辞日:“未济’非不济也,有所待之辞

也。盖将畜其全力,一用之于大难。,,[8]唧18_119’释

未济卦上九爻辞日:“险难未平……我则饮酒而

已,何也?将安以待其会也o9918"](P''J.19)等等,都旨在

强调不可动之时应“安以待其会”。

既然苏轼奉行此种处世哲学,那么在不得志

时他是怎样‘‘安身”的呢?他遵循《周易》“君子藏器

’于身,待时而动绯]∞06’的指导,耐心地养精蓄锐,

煅铸其报国之器。这从他给侄儿的信中可知一

斑:“独立不惧者,惟司马君实与叔兄弟耳。万事

委命,直道而行……此外勤学自爱。.[s](F1840)独立不

惧,万事委命,直道而行,此外则不管任何情况都

勤学自爱,这就是苏轼处世哲学的自我写照。如

被贬黄州时他给朋友说:“轼近颇知养生,亦自觉

薄有所得……兼画得寒林墨竹,已入神品,行草尤

工,只是诗笔殊退也。,,[5](n517’他研究养生之道以增

万方数据

76贵州社会科学总第221期

进健康,提高艺术技巧以陶冶情操,生活得充实而

富有情趣,丝毫不见贬谪之痛。既使晚年被贬儋

耳时,他也依然壮志不衰:“我年六十一,颓景薄西

山。……有如千丈松,常苦弱蔓缠。养我岁寒枝,

会有解脱年。"[7](P2088’这大概就是苏轼永远令人景

慕的原因之一吧。



正因洞彻了以上哲理,所以苏轼无论在任何

境况下都能“循万物之理无往而不自得”,[8](n4鼬

“循乎天理而行,无往而不相值也”。[8](n52’只要遵

循宇宙运行规律而动,就会无往而不乐。被贬黄

州时他说:“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

胜解。”rs]m∞”“谪居六年,无一日不乐。”C53帆45D贬

到“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

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的儋耳时,他旷

达地说:“尚有此身,付与造物,听其运转,流行坎

止,无不可者。”[sl唧62∞并豪迈地高歌:“九死南荒吾

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7](胧18M吾生如寄耳,岭海

亦闲游。巩7](P2269’他在趁此机会悠哉游哉地领赏造

化之神奇呢!

不过,尽管苏轼透悟了大道,不屑再计较世俗

的荣辱得失,但他并不像李泽厚先生所说的那样

遗弃了社会,厌弃了世间:

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

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

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

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

哲理高度。[10]㈣18’

此段话中关于苏轼美学追求的评论大致不

错,但毋庸讳言,对苏轼人生的理解则有失偏颇。

深入研究一下苏轼的全部作品即可知,苏轼人生

观上追求的绝不是“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

生理想和生活态度”;恰恰相反,苏轼自小就“奋厉

有当世志,,[11](n117’,成年之后从不为现实中的挫折

摧挠,永远是遇事则发、积极有为。如被贬惠州身

为涸辙之鲋时,尤自“不在其位,仍谋其政”,如筹

款修缮兵营、介绍先进农具、捐资助修桥梁等等。

他总是对生活充满了真挚的热爱,总是对世间万

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厌弃世间”决非苏轼的

生活态度。这在他的文中有明确表述: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

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兄虽怀坎壤于

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

得丧,付与造物。[5]唧50∞

苏轼一生最令人折服的就是这两大节:一是

参透了宇宙人生之道,从不被现实利害囚拘;二是

对国家的忠贞义胆深入骨髓,无论何时何地都能

为之舍身忘躯。如他所说:“平生学道,专以待外

物之变,非意之来,正须理遣耳。……虽废弃,未

忘为国家虑也。巩5]㈣48D学道是为了应对外物之变,

即便遭废弃,也从不忘忧国忧民。这才是真正的

苏轼!

总之,受《周易》变易思想启示,苏轼坚信否极

泰来的哲理,并且认为欲成就大器必须要经得起

风吹雨打的磨练。他主张处困时应静以待会,勤

学自爱;无论何时都应以国家为重,而不必计较个

人的荣辱祸福,从而达到无往而不乐的至德境界。

参考文献:

[1]耿亮之.苏轼易学与其人格[刀.周易研究,1996(3).

[2]郑万耕主编.易学精华[z].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C3]吕绍钢.周易阐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9.

[5]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6.

[63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

局,2002.

[7][SR]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

苏轼诗集合注[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宋]苏轼.东坡易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9][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李泽厚.美的历程.插图珍藏本[M].桂林: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sR]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M].北

京:中华书局,1999.

[责任编辑:乐川]

万方数据

《周易》"变易"思想与苏轼的处世哲学

作者:徐建芳,杨恩成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刊名:贵州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GUIZHOUSOCIALSCIENCES

年,卷(期):2008,221(5)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1条)

1.耿亮之苏轼易学与其人格1996(3)

2.郑万耕易学精华1995

3.吕绍钢周易阐微2005

4.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1999

5.孔凡礼苏轼文集1996

6.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2002

7.苏轼.[清]冯应榴.黄任轲.朱怀春苏轼诗集合注2001

8.苏轼东坡易传1989

9.脱脱宋史1985

10.李泽厚美的历程.插图珍藏本2001

11.苏辙.陈宏天.高秀芳苏辙集1999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徐建芳《周易》乾健精神与苏轼-社会科学论坛2009(16)

<周易>乾卦给世人指明了一条重要的人生准则--乾健不息.它既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永不衰落的主要精神支柱之一,也是每个华夏子孙的安身立命之

本.终身研撰<周易>的苏轼的政治思想、生活态度、治学经历也深受这一精神的启迪与激励.

2.期刊论文朱靖华.ZHUJinghua苏轼的直觉思维创造——《苏轼艺术创造奥秘》之一章-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21(7)

直觉思维,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关键.它是东方中国古代<周易>哲学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轼一生深治<周易>,并在其创作实践中做出了巨大的艺术贡

献.随着现代认知科学的发展,中国古代和苏轼关乎直觉理论和实践的价值及其重要性,愈显精辟.无疑,它必将会给人类哲学文明史的发展带来新的开拓和

改观.

3.学位论文刘兴明《东坡易传》易学思想研究2005

一代文豪苏轼东坡,文章灿烂彪炳千古。其文既胜,其道却衰。历代文人多美其文而忽其道,此风即起,延及当代。东坡之诗词文章多受重视,研

究者既多,其成果亦丰;而其心性义理之学却少人问津,其成果亦甚了了。历代论者都认为《东坡易传》释易“多切人事”,杂以释、老,但多统而论

之,未展其全部面貌,故本文欲尽己所能,使其“庐山真面目”通体呈现,令其学理思想粲然朗显,则其得其失自呈面前。

鉴于中国古代之思想家取言、思、行致一的学术径路,本文第一部分对苏轼人生历程的介绍侧重于其旷达与执着的人格特色;旷达与执着是苏东坡

对现实人生的回应,而其形而上之根据则是其对儒释道三教的融会贯通。至于《东坡易传》的著者,有的学者倾向于三苏共同完成,有的则认为是苏东

坡独自撰写,经过论证,本文认为当是苏东坡独立完成,体现了苏轼的完整的易学思想。至于具体的解释卦爻辞的方法,王弼主张“卦时爻变”说,而

苏轼则取“卦性爻情”说,对卦总而言之谓之性,对爻分而言之谓之情。其实性和情是一贯的,就其共相与别相、常与变、静与动、隐与显而言,是有

性、情之分的。

本文第二部分,着重讨论了《东坡易传》的义理思想。有学者认为王弼以老解易,而苏轼以庄解易(如余敦康先生),有学者强调苏轼以佛老解易

,本文通过对《东坡易传》“易道观”的分析探讨,认为东坡解易的确是吸取释道二家思想,但于道家用其心着其迹,于佛教则用其心隐其迹。总的来

讲,东坡解易,本儒家“刚健有为、厚德载物”之精神,又博取释道“超然旷达”之思想,在北宋诸思想家中独树一帜。苏轼提出“道”——“水

”——“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宇宙大化流行的方式,苏轼认为是“出于一而两于所在”,是阴阳两种势力较量的结果,其具体的展开方式苏轼则认

同自西汉而始的卦气说。因其认为“二以明一”,故其主张无心而成的致道观。道贯通于人则是性,性是道在人的呈现,关于人性问题,他主张“情性

说”,认为情即人性之自然,其以情为性,将情形上化,与理学家的“性即理”相对待。其“情性说”的外化则是其人格理想的完成,苏轼以“水”为

其人格理想的形象代表,主张刚中柔外,执着旷达的统一。

本文第三部分,有感于苏轼思想对现在的“时”的契合,则简要说明了研读苏东坡及《东坡易传》的现代意义。其“情性论”,对个性自我完全肯

定,是对人生进行审美性价值追求的根据。其“义利之辨”,则凸显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即是公共价值的完成,义在利中,利在义中。其“以民为本”的

思想是孟子民本思想的继续,他甚至提出“由民自择”的民主思想。而个人自我的价值实现,民本思想的贯彻,皆以君臣和谐、君民和谐、天人和谐的

和谐社会为前提。和谐是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周易》思想的精华所在。苏轼由同而“睽”,由“睽”而“诚同”的“和”的思想对我

们今天处理好天人关系、人我关系、自我关系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4.期刊论文郭庆财.GUOQing-cai苏轼与程颐易学动静观之比较-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0(1)

苏轼和程颐都是北宋易学的著名代表人物.比较二人易学动静观,显示出理学和庄玄之学这两种解《周易》思路的差异.关于宇宙化生,程颐、苏轼皆

承认阴阳之"动"生出万物,而程颐从宇宙运动中抽绎出"理"作为最高法则,苏轼则归之于造化无心.落实于性情论,两人皆突出"静"的高明之境,然而程颐的

心之安静是以长时涵养的道德自律为前提,而苏轼的"静"缘于应物无心、淡然自若的处世情态.体现在符号化的表征--卦爻上,程颐的动、静合"理"体现于

爻位的嘉善,苏轼的动、静自然则体现于卦爻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5.期刊论文王世德对《苏轼易传》"天行健"等解的思索——老年学《易》所得启发之二-美与时代(下半月)

2007(8)

苏轼一生关注《周易》,晚年更加重视易理研究,《苏轼易传》采纳象数易学某些方法的同时,又崇尚理性,成为义理易学的代表作.苏轼强调"天行健

"在于其不息的运动变化,而变化的内在因素在于阴阳二气的相摩相荡,使其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创新.

6.期刊论文张思齐宋人对诗歌中义理成分的探索与<周易>的关系-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5)

宋诗重理趣.理趣即义理和情趣的统一.宋代诗学有关义理的学说经过了四个阶段和三次飞跃.张载和程颐从哲理的高度论述义理.苏洵提出"风水相遭

"的文章学命题.苏轼提出了"有为而作"的诗学命题,从本体论上说诗.叶梦得提出了"兴当时事"的诗学命题,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上说诗.贯穿在此四阶段

和三飞跃之中的则是<周易>所倡导的认识原则.

7.学位论文郭永振陈梦雷易学思想研究2009

清初是学术思想转变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民间学者反思明末思想的流弊,对“空谈心性”的后期理学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开始重视经学,注

重学术的经世致用,促成理学向经学回归;而与此同时,官方推崇程朱理学,并定程朱理学为官学哲学思想,也提倡学术的经世致用,是从明末陆王心

学向程朱理学的过渡。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陈梦雷的易学首尊朱熹易学,又吸收、融合王弼、程颐、来知德、苏轼、《周易正义》《周易大全》等的思想,完成“理、数

、象、占”四个方面兼顾的解易著作--《周易浅述》。

目前对《周易浅述》的研究较少,仅潘雨廷先生的《论陈梦雷、杨道声的易学》、周振甫先生的《周易译注》、汪学群先生的《清初易学》等有涉

猎。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周易浅述》的易学思想进行深入、系统地挖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陈梦雷易学的时代背景和思想的来源。寻找时代和易学思想的来源,为系统研究他的思想做准备。这一时代的学术从王学向朱学转变,朱熹理

学被清廷确为官方哲学。他在思想上,以《周易本义》为主,兼及《周易注疏》、《程氏易传》、《苏氏易传》、《周易大全》、《周易集注》等易学

著作。

二、“不可为典要”的易学解释学原则。通过确定这一开放的原则,打破一家之说的局限,为更加合理地解释《周易》奠定基础。在论述陈梦雷易

学解释学原则的同时,探讨他的易学解释学原则的价值。

三、“未有书而先有理”的成易观。陈梦雷通过闸释《易》之成书、《易》之体用、《易》之乾坤诸方面的问题,提出“未有《易》之书而先有《

易》之理”、“至精至变至神,《易》之体;惟深惟几惟神,《易》之用”、“《易》乃写乾坤之理”的见解,展现自己的成易思想。

四、“理数之备于象”的象数观。在“象蕴理数占”的前提下,陈梦雷合理使用取象方式,接受了八节卦气思想,综合已有的爻象观念和易数学说

,形成自己的象数思想。

五、“万物唯人最灵”的义理观。陈梦雷对太极、无极、阴阳、神、道等一系列的命题做了解读。在已有思想的基础上彰显人的价值,并进一步讨

论了伦理规范与道德要求,提出“修身”与“修心”并重的修养原则。又对“理”、“性”、“命”、“天地”、“吾心”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

论述。

六、“抑阴扶阳,以终其身”的经世观。在经世致用的思潮下,陈梦雷通过研易提出“抑阴扶阳,随时守正”、“改过惕厉,以终其身”作为治世

与立命的方针,展现了他对为官之道与理想政治的构想,体现出易学精神的时代价值。

8.期刊论文王世德.WangShide《苏轼易传》的变化观-文史杂志2007(6)

苏洵、苏轼,年轻时关注《周易》,老年更重视研究易理,为什么?我想很可能是因其所学浩瀚,所历丰富,进而希望能高屋建瓴,纵观宇宙,横视万物,以

期通神明之德,察天人之变,探究宇宙人事总规律,洞彻人生世界真谛,最终达到最高的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吧!

9.期刊论文齐磊.刘兴明.QILei.LIUXing-ming苏轼人格气象的易学解读-周易研究2006(6)

东坡解易,本儒家"刚健有为、厚德载物"之精神,又博取道家"超然旷达"之思想,在北宋诸思想家中独树一帜.其核心主旨是:"学以致道","有心于学、

无心于得"而得之;无心应物似水之无形而随物赋形,故苏轼崇尚水之外柔而内刚,从而旷达与执着成为苏东坡的人格追求;既注重德行又关注功业,崇德在

于立业,通过德性修养从而有所作为于社会,实现由内圣向外王的转化.

10.期刊论文杨遇青.YANGYu-qing"志气如神"与"以神行智"——论《东坡易传》中"神"的观念-周易研究

2006(4)

与传统鬼神观和中古的道教养生术相联系,苏轼坚信"神"的持存性与超越性,认为决定人的生命形态能否为魂为神的标准就在于志气能否战胜精气

,"神"能否成为生命的主宰.此种信念塑造了苏轼崇高的志气和品节.在此基础上,苏轼建构了心统神智和"以神行智"的认识论框架,提出以神的直观来驾驭

智的认知,使心灵摆脱蒙蔽,澄明自在,无心独运,从而达到与物世界的有效沟通,获得"与天地相似"的生命智慧.东坡易学关于神的论述,对理解和解释苏轼

的美学观念与艺术体验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zshkx200805015.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6日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