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0 养生保健原则
2017-04-13 | 阅:  转:  |  分享 
  
第十五讲保健基本原则肖飞(暨南大学医学院5350877@qq.com)健康与疾病篇引言
健康是每个都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保持健康远离疾病呢?虽然医学与生命科学的进步,使人类的寿命总体得到了延长。但就个人而言,由
于对健康的不注意,仍导致了不正常的残疾甚致死亡(非老死)。正常的人体由成熟到衰老至死亡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是一
个人体衰老的过程,各器官细胞逐步退化,脑器官中的细胞由于无法增殖,而其它器官细胞仍可增殖分裂。因此,衰老过程脑最先衰老,最终也是脑
死亡,机体死亡。也就是正常的死亡是老死,应是脑衰老功能退化至消失的过程。
第十五讲保健基本原则一、正常人体寿命二、人体的哲学三、保持健康的基本原
则方法人群的年龄分类(1)年代年龄(历法年龄、时序年龄):出生后按日历计算的年龄,也叫实足年龄,是最常用的计算年龄的方法
,简单,易掌握,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记载。(2)生物学年龄(即生理学年龄):根据正常人体生理学上和解剖学上发育状态所推
算出来的年龄,表示个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实际衰老程度,可用来预计某一个体未来的健康状况,估计其寿命。骨龄目前是医学上鉴定发育程度
最准确的方法。我们通常通过拍摄手腕部关节骨的X光骨龄片,根据手骨、腕骨和桡、尺骨远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与数量、骨骺与骨干愈合
时间、程度和骨密度评出骨龄。骨龄Developmentoftheringfinger,rowb
yrow.Theimagetop-leftisfromababy,theimageatthelower-
rightisfromanineteenyearold.Inthefifthimage,theepiphy
sis(骨骺)appears,whichbecomeswiderandinthefinalimagesfuses
withthemetaphysis(干骺端).骨骺干骺端2009年的全世界人类寿命世界卫生组织新近公布的《2
009年世界卫生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各国人均寿命的差别极大,世界上最长寿的依然是日本,男性平均寿命为80岁,女性为86岁,男女综合
平均寿命为83岁。英国男女综合平均寿命为79岁,美国为77.5岁。非洲的塞拉利昂和斯威士兰两国分别成为男女平均寿命最短的国家,只有
37岁。报告没有说明各国人均寿命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饮食被认为是影响人类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各国贫困人口中吸烟人数在不断增加
,一些国家人均寿命偏低和艾滋病及肺结核病发病率过高有关。报告还指出,部分国家在卫生事业上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人均寿命的长短
,是由社会、经济、医疗、自然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世界各地人寿长期保持一种大体均衡的状态。只是进入近现代以
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慢的差别,富国寿长、穷国命短的趋势才越来越明显,差距越拉越大。中国的人均寿命在短短几十年间增加了近一倍
,已经超过70岁。年龄划分标准西方发达国家根据俾斯麦(Bismarck)规定的65岁为退休年龄并以此作为老年期的开始。19
8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提出以60岁为老年期的开始年龄,我国与此一致。由于人类寿命的延长,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年龄
划分标准,规定:44岁以下人群为青年人;45-59岁的人群为中年人;60-74岁的人群称为老年前期或准老年期;75岁以上的人群称为
老年人;9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长寿老人。人类寿命的极限人类寿命的极限到底是多少?这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科学家们
也一直在寻找答案。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采用不同的方法推算出来的年限是不同的。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测算法认为,人类寿命
是其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的乘积。自胚胎期开始,细胞分裂50次以上,分裂周期平均为2.4年,推算出人类寿命至少是120岁。性成熟
期测算法推算,人类的自然寿命应为112~150岁。生长期测算法推算,人类的自然寿命为100~175岁。怀孕期测算法推算,人类的自
然寿命最高可达167岁。以上4种方法推算的结果表明,人类正常的自然寿命都应该在100岁以上。现在所知道的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我们可以确认的、有确凿的文件证明的、有史以来的长寿冠军是一位法国女人詹妮·路易·卡门(JeanneLouiseCalment)
。她的出生证书表明她出生于1875年2月21日。在1965年,一位律师和她签署了一项协议,每个月给她50
0美元生活费,以便在她死后继承她居住的公寓。这位律师当时才47岁,而她已90岁,这笔买卖对律师来说看来很合算。不幸的是,30年后,
这位律师在支付了184000美元、超过了该公寓市场价的一倍后,以77岁高龄去世,却还没能将该公寓收为己有,因为卡门夫人还活得好好的
,而根据协议,律师家属必须继续每月支付卡门夫人生活费。在85岁的时候,卡门夫人开始学击剑。100岁的时候,她还
在骑自行车。110岁时才搬进养老院。121岁生日时,她已双目失明,耳朵差不多聋了,也离不开轮椅,但仍然精神饱满、智力正常。1997
年8月4日,在养老院去世,享年122岁164天。决定人类寿命长短的因素衰老是一种多基因的复合调控过程,表现为染色体端粒长度
改变、DNA损伤和细胞氧化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影响了寿命的长短。寿命通过内外两大因素实现。内因是遗传,外因是环境和生活习惯。
1、遗传对寿命的影响,在长寿者身上体现得比较突出。一般来说,父母寿命长,其子女寿命也长。酵母菌是单细胞
生物,可以完整地诠释细胞的老化机制,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抗衰老研究对象。隆哥等人将酵母细胞中的两个核心基因Sir2和SCH9去除。通过
抑制Sir2和SCH9这两种基因的正常工作,研究人员成功地在试验过程中延缓了酵母菌的衰老过程,将它们的寿命由自然状态下的1个星期延
长至6个星期。科学家们已开始在实验鼠身上进行此类实验。实验鼠在去除这两种关键基因后,寿命明显延长。这项实验证明,医学干预延长寿
命的办法是可行的。2、“内因”很关键,“外因”也不可忽视。研究表明,通往长寿之路除了优良的遗
传因子具有积极作用外,还与科学的生活行为方式、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一些科学家看来,环境和生活
习惯对人类寿命所起的作用甚至能达到66%。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生活的人可以比一般人多活15年,即活到90岁以上。许多人没有活到极限是由
于生病导致死亡,疾病死因前二位的仍是心脑血管和恶性肿瘤,而这两种疾病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图片中国人的死因及构成上海
市2009年前十位疾病死因和构成死因顺序死亡专率(1/10万)占死亡总数(%)循环系统疾病266.5934.94肿
瘤236.6731.02呼吸系统疾病85.3411.18损伤中毒40.515.31内分泌营养代谢病31.10
4.08消化系统疾病20.392.67传染病及寄生虫病10.551.38精神系统疾病9.461.24神经系统疾
病8.441.1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7.390.97返回另外一些人认为,人类无论有多么好的生活方式和抵抗疾病的手段
,寿命都很难超过120年。当到达一定的寿命极限,就不能保证生命的健康。乔治亚州大学老人医学莱昂纳德·普说:“
如果你超过了120岁这个极限,通常情况下都没有好的身体。”普主持了一项对150多位百岁以上老人的研究,其中年纪最大的是122岁。他
说:“这位老人在122岁时相当衰弱,她119岁时我去法国访问过她,当时她的双目几乎失明,听力也非常差。长寿不等于生活质量高,只重
视生命的长短是远远不够的。单纯的寿命长,而没有好的生活质量,活得再长是在经受各种疾病或心理上的折磨,到时很可能是生不如死。因此,从
这个意义上讲,提高生活质量可能比长寿更重要,当然,如果既有生活质量,又能长寿当然是最好的。“给生命以时间,给时间以生命
”。小结衰老是一个自然过程,影响因素为遗传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行为方式)两大因素。正常衰老情况下,自然的老死
是脑最先衰退死亡,人的寿命极限存在争议,但普遍认同的是人的自然寿命应该在100岁左右。现代人实际寿命却没有达到,中国的人均寿命
为70岁,这是所有人的一个平均寿命(包括疾病死亡、意外死亡、自杀等),因此,如果排除这些非老死的情况,人的寿命应该能达到100岁。
仅仅长寿还是不够的,虽然活到了100岁,若此时生活质量极差,活着是一种痛苦。要在有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延长寿命。返回人体的
哲学生活哲学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正确看待问题:一分为二。中庸之道,和为贵。人体科学与健康的哲学1、中医:阴阳平
衡观点,疾病是平衡失调;整体观“天人合一”2、西医(1)结构与功能相互影响的观点:有某
种结构,必然有相应的功能,有某种功能也必然有一定的结构基础,功能建立在结构之上。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人的上下肢与四足动物的前、后肢
为同源器官形态相似,功能相似。但由于功能的需要,其上下肢结构不同。脑具有思维意识功能与其结构有关。功能与结构的相互促进。坚持体育
锻炼,可以使肌肉发达,骨粗壮;长期卧床,则导致肌萎缩,骨疏松。脑越用越活。(2)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人体由诸多器官或局部
组成,通过神经调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以其整体适应于自然界,但为了叙述方便,常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水平阐述其功能。各个在
理解其各水平的功能的基础上,应注意各水平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还应非常重视各功能活动发生的条件和影响它们的因素。“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是割裂了两者的关系,自然成为庸医。因为头痛也可能是感冒发烧引起的。(3)人体与环境协调平衡的观点:人
体内外环境处在动态的平衡中,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环境温度下降,人体的皮下小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降低,散热减少;另外一方
面骨骼肌紧张性提高,内脏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体温不致下降;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如人体血压有一个正常范围,过高过低都会引起疾病。如高
血压导致的中风,低血压引起的眼前发黑、晕厥。返回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最有效的途径(一)保持心态平衡“
经常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这是延年益寿的秘诀之一”
培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范仲淹保持乐观积极的处世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
不要过分看重金钱、地位、权力,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认识自已和外面社会。(用哲学观点来看待这些问题)“高官不如高
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平常心,心常平”,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幸福愉快地度过自已的一生。
(二)保持饮食平衡1、饮食习惯不好,不注意卫生。“病从口入”2、饮食结构不合理。
研究表明,约50%的癌症与饮食有关,1/3的癌症是吃出来的。如:主食吃得过细,而粗粮、杂粮太少,长期纤维素缺乏,高脂
肪高蛋白饮食则会使大肠癌的发病率提高;食用过热、过烫、刺激性太大的食物及酸菜的人群,其食管癌的发病率较其他人群高。
高脂高盐饮食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提倡清淡饮食。黄金分割律是最佳比例。在人体结构上,0.618
更是无处不在。头顶至脐与脐至脚底之比,髋宽与躯干长度之比,下肢长度与上肢长度之比,下肢长度与全身长之比,均近似于0.618。还有眼
位、鼻子的位置都与黄金分割律有关。事实证明,凡是越接近于黄金分割律,体态就越优美。动和静是一个0.618
比例关系,大致四分动六分静才是较佳养生之法。医学专家分析后还发现,饭吃六七成饱的人几乎不生胃病,摄入的饮食以六分粗粮,四分细粮较为适宜。而在精神与运动养生中,六分精神四分运动才是调节身心的良方。这就是能称为饮食养生、精神养生和运动养生的黄金分割律0.618。最好的运动方式是适量的有氧运动——散步和慢跑。观点一:生命在于运动,人们没有怀疑。观点二:生命在于静养,静养存精得以长寿也有道理。你认为那个对?(三)保持动静平衡怎样保持平衡,也就是动与静应该在什么比例为最好?结语本讲介绍了人体寿命及衰老的基本知识,正常的老死才是生理过程,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是由于疾病等其它因素死亡。要避免非衰老死亡,就要保持健康,远离疾病。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最有效的途径,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重要一点是心理、饮食、动静的平衡。
献花(0)
+1
(本文系神经药理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