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常见中药进补误区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很多人选择服用中药调身体,然而,人们在进补中药时却存在着过量、盲目进补等问题,不正确的进补方式, 不仅不能养身,反而会带来风险。北京晨报现就常见的中药进补误区进行了归纳,为市民健康服用中药做以指引。1、板蓝根当茶饮板蓝根通常被视 为治疗感冒的良方,很多人因此将板蓝根当茶长期饮用。是药三分毒,虽然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效,能够起到预防感冒的 效果,却不适合长期饮用。板蓝根性苦、寒,长期或过量服用会伤及脾胃,并可能引发消化道反应,如胃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对于一些特 殊人群,过量服用还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等。此外,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和风热型两大类,板蓝根适用于喉咙痛、流脓涕、便秘、身热 、口渴、心烦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风热型感冒。如果不鉴别感冒类型,直接服用板蓝根,对于体质偏虚寒的人,往往弊大于利。2、随意乱用人参人 参被誉为滋补上品,随着市民保健意识的增强,很多人都将吃人参视为一件很平常的事。人参当中含有50余种人参皂苷,在促进代谢、抗衰老等方 面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于适合的人群,在注意计量的情况下,长期服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适合人群,不适宜的群体服 用或在不适合的情况下服用人参,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1)新生儿不宜服用,曾有过新生儿服用0.5~1.5g红参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拒乳 、抽搐惊厥的案例。(2)正常儿童不宜服用。正常儿童身体内所需营养已足够,如再服人参,易出现营养过剩、提前发育等现象。(3)青壮年不 宜服用。血气方刚的青年人服用人参,容易口干舌燥,鼻窍出血。(4)舌苔黄厚者忌食人参,否则易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满等。(5)感冒发热 时,不宜服用,否则易加重病情。3、服中药滥加糖很多人因为受不了中药的怪味,喝中药时会加上些糖,调一下味道。我们要知道糖也是中药,具 有一定的药性及功效。如白糖性凉,有润肺、生津的作用;红糖性温,具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的功效。中药则讲“四气五味”,其中“五味”即指 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对应五行入五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在中药方剂中,组成的中药皆有“酸、苦、甘、辛、 咸”的不同,药性也有“寒、热、温、凉”的差异。在已经配好的中药方剂中加糖,相当于又加了一味中药,很有可能会改变原方剂的“君、臣、佐 、使”,改变中药的归经,甚至减弱药性,产生沉淀等。所以,喝中药加糖,是不正确的。4、自行买药进补一些市民喜欢自己去药店买回中药进补 ,这样做正确吗?自行买药进补很容易导致补不对症,甚至弊大于利。比如很多女性认为“乌鸡白凤丸”补血又调经,其实不然,盲目服用反而易导 致月经失调;再如“牛黄解毒片”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祛火药,许多人只要出现牙疼、上火的症状就买来吃,但是滥用此药,也有导致慢性砷中毒的 风险,解毒片则会变成“中毒片”。所以,女性服用药物之前,最好在医生建议指导下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