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秒懂估值
2017-04-14 | 阅:  转:  |  分享 
  
秒懂估值唐朝2017-3-18所谓绝对估值法,主要指的就是自由现金流折现法以及其变型形态:股利折现法,它是唯一能在逻辑上说得通的估值方法,简
单理解就是一家企业值多少钱,要看从现在到它消失的全部时间段里,我能从中拿回多少钱,这些未来可以拿到的钱折合现在的钱是多少。举个简单
的例子,假如有一个100%确定3年后还本的债券,年息为5%,面值为100元,如果你想获得10%的回报率,这个债券多少钱你会买?这就
是一个最简单的现金流折现估值法模型。怎么算呢?第一年末,你会得到5元;第二年末,你又会得到5元钱;第三年末,你会得到105元;这个
债券总共回收的现金是5+5+105=115元,要价115元,你会买吗?当然不会,除非脑壳进水。你拿今天的115换未来三年陆续拿回来
的115,这属于有病。多少钱才值得买呢?首先因为是100%确定3年后还本,所以,我们不考虑风险问题。在你期望获得10%的年回报的情
况下,第一年末的5元值多少钱呢?值5/(1+10%)≈4.55元,这个计算的含义是,如果现在给我4.55元,然后假如工商银行有一个
10%利率的存款,我存进去,一年后我就可以连本带息得到5元,因而在10%的收益率要求下,一年后的5元等价于现在的4.55元。同样,
第二年末的5元,就等于5÷(1+10%)÷(1+10%)=4.13元。原理是将第二年末的5元,等于第一年末4.55元,然后第一年末
的4.55又等于现在的4.13元。同理,第三年末的105元,就等于105÷(1+10%)÷(1+10%)÷(1+10%)=78.8
9元,含义同样,现在你给我78.89元,我去存年收益10%的存款,三年后同样能拿到105元,因此在10%的收益率假设下,三年后的1
05元就等价于今天的78.89元。综上所述,如果我想获得10%的回报,这张债券我最高出价只能是4.55+4.13+78.89=87
.57元。上面这个计算过程,就叫做现金流折现,而这个10%就叫折现率。它的逻辑非常清晰,这张债券全部生命周期里(三年),带给我的全
部现金流是三年内的利息15元,加上三年后还本100元,合计115元,按照10%的折现率计算,它的价值就是87.57元。估值结束。然
而,股市里可没有这么纯正的投资品。股市的难题首先,公司股票没有到期还本之说;其次,公司经营利润可不一定和债券利息一样,全是白花花的
现金,有些利润可能是会计做账作出来的,是欠条,水中花镜中月;再次,即便是含(现)金量十足的利润,但公司也不能像债券利息一样全部给你
,它经常还要投钱进去更新设备或者扩产什么的,需要资本再投入;最后,公司每年赚多少钱可没人给你打保票。这四个难题,就造成了股票无法象
债券一样清晰的计算出来一个准确的价值,这才是“估值”的“估”字的含义。怎么解决呢?首先,公司股票没有到期还本一说,我们的“本”就得
依赖下一位接盘侠出价才能拿回来。接盘侠在什么价格“一定”会来,这是股市里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这个确定了,我们的“本”才能保住,避
免了我们想别人的“息”,别人谋走了我们的“本”;其次,公司的利润要区分是真赚钱(现金)了,还是只赚账上数字。如果只是账上数字,你还
得估算它何时变成钱,能变成多少钱;再次,如果你计算出公司创造出的含金量十足的利润数字,由于这利润也不能分光,公司可能还要更新设备或
者扩产什么的。我们还需要去厘清,哪些投入是维持现有获利能力必须耗费掉的钱,哪些是为了扩大获利能力的新投资。对于维持现有获利能力的钱
,我们将它当做费用处理(就叫维持费吧)。每年获取的含金量十足的利润里,减去维持费,剩下的就是自由现金流。最后,每年能创造出来的自由
现金流,加上你计算的接盘侠会给的钱,一起按照你想要的回报率(折现率),按照不同年限收到的钱分别折现后加总,就得到了这个公司的估值;
然而,由于这些东西都是你的估算,既没有国务院文件,也没有银行担保,所以我们还需要给这个估值打个折扣,算成你承担未知风险的代价(风险
溢价),最终,你可以买入的价格,出来了。除了你要求的折现率是个确定的数字以外(你可以任意精确到小数点后面N位,只是折现率越高,显然
自己能出的价格就越低,买不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的东西都是变量:1)接盘侠出价;2)利润真假;3)每年的自由现金流(它几乎不可能
是一模一样多,可能还有波动);4)折扣。这四个变量+折现率,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造成“估值”的不同。赔钱的投资决定,一定是以
下一种或几种因素:①过高的估计了接盘侠出价,被市场繁荣骗;②将假利润当做了真利润,被公司会计骗;③高估了每年产生的自由现金流,被自
己的乐观骗;④折扣要求太少,被不确定性骗。不容易吧?本来就不容易。谁说投资赚钱容易,那一定是骗你的。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要赚钱
的投资决策,一定是①保守估计接盘侠的出价;②仔细甄别真假报表利润;③确认自己能够“大体”估算该企业的自由现金流;④至少留出30%以
上折扣。当然,虽然不容易,但也很简单,比如老唐就多次在雪球说过,我的估值法很简单,两句话:①三年后15倍市盈率卖出能获利100%,
我就会买;②高杠杆企业打7折。这里代表着:①三年内有机会在15倍市盈率水平交给接盘侠;②能确认利润为真;③能大体预测出三年后的利润
水平;④留有一定的折扣,实际上三年能赚百分之五六十就已经满意了。难点在②,但最难是③。认真读财报——解决②;理解企业、选择那些至少
能看清楚三年以后净利润水平的企业——解决问题③,这没有捷径,凡是说有捷径的,要么傻要么坏。然后嘛,简单了,傻傻地等个便宜价格,再待
其远高于15pe的合适时机将筹码交给接盘侠。重复。这就是笨笨夹头(价投)投资生活的全部。(未完待续)……估值的误区1所有投资教科书
上,都有一个公式,一个关于现金流折现的公式。公式的大意,是估值需要分五步:①将企业的发展阶段分为两块,一是短期N年的高增长,例如三
年、五年、十年;二是N+1年之后的永续稳定增长;②对N年内高增长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逐年折现加总,得出价值A。折现的方法,《聊聊估值
(下)》里谈过;③对永续增长产生自由现金流按照“N+1年的自由现金流/(折现率-增长率)”数学公式,得出N+1年的企业价值,再将N
+1年的企业价值折现到今天,得出价值B;④企业价值=A+B,⑤打个4—7折,就是投资者买入价。很清晰明白吧?然而,错的。公式是对的
。但套数据算,是错的。这个公式里藏着很多陷阱:1)该企业N年内的高增长,你是如何确定的,证据和逻辑是什么?2)你对N年高增长的估算
,错误的概率有多大?3)N+1年后的永续增长假设,依据的是什么?4)你真的理解永续两个字有多么恐怖吗?一家当前利润为1亿、永续增长
率为15%的企业,值多少钱,你心中有答案吗?5)4—7折购买,究竟是4折还是7折,是梭哈还是分批,为什么?6)即便你计算企业价值正
确,你7折买进,然后再跌40%,你怎么办,为什么?在老唐看来,这陷阱每一步都可能糟蹋掉数以万计的财富。芒格曾说过,数十年来,从没见
过巴菲特拿计算器算过企业价值,如果需要计算之后才能投资,收益率一定比较差(大意)。他为什么这么说?你俩不是反复强调现金流折现法是唯
一正确的估值方法吗?为什么自己不用?——用,怎么不用?只不过不是这么用的!正如老唐说的“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他们把现金流折现法
,也当做排除企业的工具。首先,排除生命周期可能比较短或者自己无法确定的企业。因为企业价值等于其存在周期里产生的所有现金流的折现值,
所以生命周期比较短的企业或者无法确定的企业,2秒以内,巴神心中就发出了“滚粗”的呐喊!接着,排除利润含金量低的企业。一家企业,如果
年复一年的赚取的利润,多是些应收账款,那代表了该企业在产业链上弱势。弱势意味着不具备竞争优势,意味着产品和服务很容易被替代。这样的
企业,利润≠可以拿出来支配的现金,今天有可以拿出来支配的现金≠明天会继续有可以拿出来支配的现金,so,滚粗!使用现金流折现法的投资
者,最喜欢的财务报表是酱紫的,你们发现了一定要告诉老唐!然后,由于公式的永续增长率对估值影响很大,所以,企业会不会增长,也是现金流
折现法投资者关心的重要问题。但这个增长,不是计算增长率为2%、3%还是5%的问题,而是展望未来,预计这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会越来越强
大,还是会越来越弱?只要能估计未来会比现在更好(好多少,不管),ok,不用去算永续增长部分的估值了,将成长看作价值的安全边际。按照
不增长出价,以无风险回报率对应的pe倍数,给企业当前的自由现金毛估估一个价格上限,在此范围内尽力获取折扣即可。综上所述,现金流折现
公式的存在价值,是展示了投资思路:只投①可见的未来,商业模式没有毁灭危险;②在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③竞争优势会保持强大甚至会越来
越强大——的企业。注意,不是说“只有”投这种企业才能赚到钱,而是说只有这类企业才比较适合现金流折现思路。至于其他企业,主要依赖相对
估值法(甚至格老的烟蒂投资大法,实际上也更接近相对估值,只不过他拿资产重置价值来作为“可比公司”),甚至有类似风投依赖的“估值就是
估人——投资就是投人”思路,那些一样可以赚钱,只是不属于现金折现思维的保守投资者敢去晃悠的江湖而已。漫谈现金流折现法——再读《安全
边际》有感本文发表于3月7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股神巴菲特年复一年的告诉全世界投资者:「投资没那么复杂。你只需要学习两门课程就可
以了,一门是如何评估企业价值,一门是如何看待股市波动」。著名价值投资人赛思.卡拉曼在其经典著作《安全边际》当中也谈到:「投资没有什
么神秘的。简而言之就是先确定某个证券的内在价值,然后以这个价值的适当折扣买进。事情就是那么简单。」自由现金流如何测算?(见《手把手
教你读财报》)?既然不能依赖其对企业价值进行计算,这套方法还有什么用呢?有用,非常有用。甚至毫不夸张地说,现金流折现法就是「股神秘
笈」。它是一套完整的投资体系。它告诉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股票,应该规避什么样的股票,在什么区间进行买入,在什么区间进行卖出。?首先
,它叫做永续现金流折现。因此,目标企业必须是可能永远存在的,至少在你的人生跨度内,它可能是始终存在的,没有被竞争对手或新科技所取代
或毁灭。否则,依据现金流折现公式看,永续价值将非常低。除非其市值低于破产清算值,否则,它不是现金流折现法的能力范围。从这个角度,便
很容易理解,为何许多成功投资人都会规避初创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适用概率估值法、相对估值法或股市价值法),甚至有人宣称「只投资
和嘴有关的企业」。?其次,目标企业必须能通过出售商品或服务,年复一年的获取大量现金。这些现金的大部或全部,可以分给股东或进行有利可
图的新投资,无需用以维持现有生意的运转。在现金流折现法里,只有持续产生自由现金流的企业,折现值才为正数,其价值才能进行评估,投资回
报才无需依赖下一个出高价傻蛋的出现。?再次,企业是否具备永续增长的可能,对估值的影响很大。企业是否可以通过提升毛利率或增加销售量,
使自由现金流保持增长态势,将大幅影响企业价值。回到前面的例子,其他条件不变,如果自由现金流的永续增长从3%变为0%,计算结果将缩水
约1/4。接着,现金流折现法,提示了买入区间。同样用前面的例子,意图获得10%的收益,投资者可以在市场报价低于198亿时考虑买入
。若意图获得30%收益,企业价值将低于45亿,投资者就必须等到市场报价低于45亿时,才能考虑买入。显然,既定买价越低,错过机会的概
率也就越大。然后,一家可能永续存在,每年产生可观的自由现金流,且能保持增长的企业,是否就可以根据其现金流折现值,进行投入呢?答案
仍然是no。如果企业价值1000万,出价1000万买下,意味着用1元买1元,毫无意义。回看《安全边际》导言中所说的:「价值投资没有
什么神秘的。简而言之就是先确定某个证券内在价值,然后以这个价值的适当折扣买进。事情就是那么简单。」适当折扣,就是安全边际思想。无论
对企业做多么详细的了解,无论估值多么保守,投资者仍然可能犯错。此时,预留的安全边际,就可以使投资者在预计正确时获取暴利,在预计错误
时损失不大。最后,如果市场对投资者手持股权的出价,高到将其变现后存入银行的利息(存款的自由现金流)折现值,已经高于最乐观估算的该
企业自由现金流折现值,这便是考虑卖出的时机了。《安全边际》说:「只有当价格变得有吸引力时才买进,而情况相反时就卖出」。老窖是活生生
的案例此处以泸州老窖这只当前市场弃儿为例,轮廓性演示一下现金流折现法的运用。首先,泸州老窖从大明万历皇帝登基的1573年开始酿造
。四百多年,无论繁荣还是萧条,战争还是和平,盛世或是乱世,都没有妨碍老窖的悠悠酒香,由此,可以大概率的认定,泸州老窖未来依然会存在
。?其次,泸州老窖每年都可以通过出售商品,获取大量现金。且,其生产设备(酒窖)无需投入大量现金维护。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泸州老窖累
计经营现金流,大于累计净利润。而累计资本投入额占净利润总额不足13%,占销售收入总额不足5%。截止目前,尚未发现出售商品获取现金的
能力,及低资本投入的特点,有任何改变的迹象。?再次,公司预计2013年净利润34.4亿,同比下降21.55%。如果以此为基础,毛估
估未来两年净利润继续同比下降20%,其后触底保持5%的永续增长。即2014年净利润27.5亿,2015年净利润22亿,其后年利润增
幅为5%。对于泸州老窖,可以粗略的将净利润等同于经营现金流,将资本支出估算为净利润的15%。那么,我们将得到2013~2016年的
自由现金流约为29.2亿,23.4亿,18.7亿,19.6亿。最后,假设采用10%的折现率,2013~2015年的自由现金流折现
值总和为66亿(29.2+21.3+15.4)。其永续价值为392亿(19.6/(10%-5%))。2016年的392亿折现值为2
95亿。因此,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其内在价值约为361亿(295+66)。以上计算,仅仅用于演示现金流折现法的运用,非投资建议。坚
持理念不容易估值追求的是大概的对。巴菲特叫它作「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精彩。可惜常被一些投资者,用于掩盖对企业基本面研究的
懒惰。既然是大概的对,其数值究竟有多么接近正确答案,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生意模式的认识度,取决于各项假设是否符合实际。当投资者通过大
量研究,确信假设不算过分乐观时,市场在361亿基础上给予的折扣,便是送给投资者的财富。?这就是现金流折现法的投资体系,这就是足本的
股神秘笈。?投资,知易行难或知难行更难。这里聚集着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群,都想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少的金钱获取最大的利润。竞争当然残酷,
甚至残酷过世上绝大多数生意。真的明白一家企业的现金流折现值,已属不易,更难的是如何保持耐心和纪律。让我们再次回味塞斯.卡拉曼在书中
所说「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始终保持不可缺少的耐心和纪律,只有当价格变得有吸引力时才买进,而情况相反时就卖出,坚决避免卷入那种吞噬市场人
士的追逐短期业绩的狂热之中。」?坚守现金流折现的理念,仅仅投资你能估算的企业,忘掉依赖未来价格的变动的投机游戏,无疑会使我们错过无数鸡犬升天的牛股,却也能使自己免于成为最后一个出高价的傻蛋。巴菲特在最新的致股东信中这样告诫我们说:「聚焦于拟投资资产的未来生产力。没有必要成为全能者,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可以了」。自由现金流折现法的意义老唐尝试着用它来画了一份流程图,表达老唐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是一种投资思路,而不是计算方法”的观点。必须承认,图表表达意思确实比文字简练。直接上图接受自由现金流折现投资思路,就必须配套能力圈概念,知道有些别人可以赚的钱,却“不属于你的啦~”可能是击鼓传花游戏,你不够胆。也可能是别人可以看到的未来现金流,你看不见。你可以不断学习,拓展能力圈,拓展对不同累心企业商业模式的理解和预判能力,这都是正常的。但——跨出能力圈下注,是注定要别人收割的——早晚而已。详细文字阐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手把手教你读财报》204~207页。
献花(0)
+1
(本文系南国新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