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审题与立意教师
2017-04-17 | 阅:  转:  |  分享 
  
[例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央电视台打造的据说是国内首部真人秀纪录片《客从何处来》,通过易中天、马未都、曾宝仪、陈冲、阿丘等五位名人的“寻根问祖”,“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备受关注。片中陈冲有句名言:“你是谁?你爱的人是谁,你就是谁;你是什么?你影响了别人什么,你就是什么。”

其实,人来天地间说到底都是“过客”,哪怕你闻达八方,富可敌国,也不可能成为这个星球的永久居民。不过,你既然来了一趟,就不能仅仅是“做客”。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第一步:审清内容

人物:易中天、马未都、曾宝仪、陈冲、阿丘。

事件:做客中央电视台,谈论“客从何处来”。

结果:人来天地间说到底都是“过客”;既然来了一趟,就不能仅仅是“做客”。

第二步:理清关系

1.材料中两段文字的关系:

第一段是背景,是引出部分;第二段是重点,是要求写什么的问题。

2.材料中的人物与命题意图的关系:

①“客”从“祖”来——寻根问祖,不忘所至;

②“客”从生活中来——来自生活,来自平凡,来自真实;

③“客”从对方来——从你爱的人来,从影响你的人来。

3.材料的观点与命题意图的关系:

人是“过客”,但人不能仅仅“做客”——要不忘所至,要真实生活,要爱人,影响人。第三步:发现问题

1.什么是“过客”,为什么人来天地间说到底都是“过客”?

2.什么是“做客”,为什么不能仅仅是“做客”?

第四步:探究哲理

1.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过客”——人生短暂,财富、名利、地位不长久;不能仅仅“做客”——人生不能旁观,不能浅尝辄止,做人生的主人。2.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

虽然我们改变不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动不居,但我们可以尽量有所作为,不辜负先辈给予我们的期望,不辜负人生风景的美好,要爱人并影响身边的人;我们存在过,生活过,爱过。第五步:确定角度

〉〉角度一:人人都是“过客”

1.人生短暂,要有所作为

2.热爱生命,丰满人生

3.财富、名利、地位都是过眼云烟

4.人生因短暂所以要潇洒

〉〉角度二:不仅仅是“做客”

1.即使是“过客”,也不能只是“做客”

2.生命不能永久,精神(影响)可以不朽

3.知晓“来处”,认识自我,思考未来

4.热爱人生,拥抱世界

5.我来过,奋斗过

〉〉角度三:综合角度

1.生命的意义取决于自己对人生的态度

2.人生的价值与自己的行动和影响正相关

3.要用爱和行动证明自己的存在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是思想,是文章的主题、核心与灵魂。立意是在审题之后,确定入手的角度和文章主旨的重要一步,作文中如何立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许多考生之所以作文出现问题,其中就有把审题误认为是立意的原因。

一、主题要集中

高考作文,就怕不深刻,流于肤浅。造成不深刻的主要原因是观点多。一般而言,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观点,这个观点简明、集中地反映作者思想。面面俱到,是立意之大忌。

如上面关于“过客”与“做客”的材料,我们列出了三个审题角度,在写作时,我们不能把三个角度的立意都写到作文中,应该选择其中最能体现我们思想的角度,构思成文。相比较三个角度,“角度一”和“角度二”是分别就“人生是过客”和“不能仅仅是做客”而言的,只有“角度三”将两者综合起来,更全面,也更辩证。因此可以从“角度三”中选择出一个立意点,展开论述。二、角度要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指“言人之所未能言”,作文能够跳出思维的框框,紧扣时代的脉搏。考虑的问题有新的角度,所写的内容有独立的见解。

[例2]材料:2016年1月2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热传。画面中,上海地铁车厢内,几名乘客与一位穿着时髦的女子理论,指责其吃泡椒凤爪并将骨头扔在车厢地上的行为。女子不服,“舌战”乘客,并拿出手机与爆料者对拍。视频迅速传开,网友议论纷纷。据网友爆料,该女子竟然是一名小提琴老师。还有网友爆料,她曾参加过浙江卫视的相亲栏目,并在节目中牵手成功。先是这名女子的各种信息被网友人肉爆料;后有消息称,她迫于压力丢了工作,而她所在公司的业务也受到了影响。〉〉角度一,凤爪姐角度:我们需具备现代公民素养(文明素养),恪守社会公德、公约,否则很难立足于现代社会。

〉〉角度二,人肉爆料网友角度:人肉爆料看似对不文明行为的鞭笞,实则是一种非法的、不道德的网络暴力行为。

〉〉角度三,网络舆论角度:网络具有舆论监督作用,但同时也容易产生“网络暴力”,“网络时代”亟待对网络行为的引导、规范和监管。

从新颖、深刻的要求看,这则材料作文最好选第三个角度,不在于对“凤爪姐”不文明行为的批判,而在于对网络时代“网暴”行为的理性思考:“网暴”的成因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网曝”或“网暴”?

三、思想要深刻

“意”不仅要新,还要力求深刻。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其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的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例3]材料:“公家的地太干净,俺的鞋子太脏,还是脱掉鞋子,赤脚进公家的厕所好了。”60多岁的民工易师傅在湖南株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火炬大厦附近干活,一时内急,到大厦里上厕所。因为鞋子太脏太旧,怕弄脏干净的地面,便将鞋脱下,放在厕所外面。他说:“不能太给公家添麻烦,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经十分感激了。”鞋子的照片和易师傅的话被路过的李先生发到网上后,众多网友大呼感动。但也有一些网友质疑:民工兄弟上趟公家厕所,需要如此感激吗?这则材料的角度比较单一,就是为易师傅的行为进行评论,但是,即使是如此单一的角度,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立意:

第一个层面:(是什么)

易师傅脱鞋如厕,对自己能免费上公共厕所心怀感激,体现了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公共设施的爱护、对政府的感恩;他之所以这样想、这样做,说明他质朴、善良、谦卑。由此,可写懂得感恩,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洁净的环境,怀着谦卑敬畏之心待人处事,赞美普通劳动者的美好品质等,都是符合题意的。第二个层面:(为什么)

易师傅本来有免费上公厕和穿着鞋子走进干净厕所的权利,但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享有这些权利,他的言行说明,社会对弱势群体的长期歧视,已造成像易师傅这样的“边缘人”的权利被严重边缘化,以至于他们都不觉得自己拥有某些权利。他的谦卑心态,一定程度上正是社会的不公正造成的。由此,可以批评社会对底层民众、对弱势群体的不公正。第三个层面:(怎么办)

营造公平(平等)、自由、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公民的尊严和权利都得到充分的尊重,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个层面无疑才是最深刻的。

1.阅读下面材料,写出审题与立意。

一位原本整天忙碌的名人,病中闲暇,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他就感叹对方家里的桂花很香。主人说,以前庭院的桂花也是这样。“你家不是刚装修吗?”他问道。主人一脸疑惑:“没有啊,你来过我家好多次,怎么会这样说?”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以前每次来去匆匆,脑子里都是工作,只是因为现在闲了下来,他才能在朋友家中第一次闻到桂花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人由于整天忙于工作竟然没有发现朋友家馥郁的桂花。这其实说的是我们很多人的生存现状,可以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我们为了自己的追求、理想和目标忽略的岂止是桂花香,还有很多很美好很重要的东西。据此可以立意如下:①闲静人生风景好;②给心灵放个假;③静嗅花香;④留心身边的美丽。

2.阅读下面材料,写出审题与立意。

一位参加歌手大赛的选手终于进入决赛,但他在决赛的第一轮比赛后就被淘汰了。离开舞台前,他请求能有最后一次机会,把准备在第二轮比赛用的歌曲献给大家。

他的演唱非常成功,赢得了全场观众不断的掌声和叫好声。

当他准备离开舞台的时候,一位评委对他说:“如果你把刚才演唱的歌曲放在第一轮来参赛,被淘汰出局的不会有你。下次再参加这样的比赛,应该利用好最适合自己的歌曲。”针对题中材料内容,可选取两个中心点:选手虽然被淘汰,但他却精心准备了下一轮比赛的内容;评委的说法“应该利用好最适合自己的歌曲”。据此立意:①精心而周密的准备很重要;②把握和利用好一切机会;③即使失败也要自信和积极;④任何开始都要全力以赴;⑤生活没有预演。3.阅读下面材料,写出审题与立意。

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则材料审题不难,作文要求“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建议要紧扣材料给出的三种选择,即回乡做老师、加盟外企、创办服装设计公司。主要立意角度如下:

①选择回家乡回边远地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可写职业选择与社会价值关系。

②选择到著名外企发挥专业特长。可写职业、专长、个人价值等关系。

③随心选择自主创业实现创业梦想。可写创业、梦想、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等。4.阅读下面材料,写出审题与立意。

不久前,某县发生一起惨烈的交通事故。肇事者带着妻子,酒后驾车,导致一对母子当场死亡。此案的处理,历时较长。原来肇事者肇事之后,立即打电话给一位在当地颇有影响的朋友,朋友让他说当时开车的是妻子。后来又在这位朋友的帮助下,肇事者以疗伤为名被取保候审。其间,肇事者一直未给受害者家属任何抚慰和说法。而交警则经常抚慰受害者家属,并深入调查,最终拿出确凿证据,使肇事者不得不给受害者家属民事赔偿,并承担酒驾、逃逸、做伪证等法律责任。这是一个生活实例,审题首先要看清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样,然后从不同人物的角度思考立意:

一、从肇事者朋友的角度立意:①帮助别人有学问;②真正的朋友,不要帮倒忙等等。

二、从肇事者角度立意:①知错就改,相对来说,付出的成本更低;②要勇于承担责任;③珍爱生命;④侥幸心理要不得等等。

三、从法律公正角度立意:①公正,不止是公检法的事,也应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③法律与正义是社会公正的守护神。

5.阅读下面材料,写出审题与立意。



这是一则漫画材料作文,画面由两幅图组成,第一幅是妈妈教育孩子不要扶别人,怕人家会说是你碰倒的;第二幅是孩子在家中对歪倒的油瓶也不扶,却对妈妈说“我扶了,你会说是我碰倒的”。与2016年课标全国卷Ⅱ命题意图相似,都是关于教育问题和教育方法的。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带来了荒谬的教育结果。据此可以立意:①要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②教育不当,自食其果;③两套标准,难行其道。





















4









献花(0)
+1
(本文系刘增国00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