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成语典故之不翼而飞
2017-04-19 | 阅:  转:  |  分享 
  
不翼而飞“不翼而飞”,或作“毋翼而飞”、“无翼而飞”。《战国策秦策》有一段故事,说:战国时秦国派大将王稽,带领兵马,去攻打赵国的都城
邯郸,连攻十七个月,攻不下来。有个名叫庄的人,对王稽说:“你为什么不搞赏官兵,借以鼓舞士气,提高斗志呢?”王稽答道:“我只知道执行
秦王的命令,其他任何人的意见、情绪我都不管!”庄劝道:“你是大将,这样独断专行,轻视群众,部下早已对你不满了。我听说,''三人成虎,
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如果一连三个人都谎报发现老虎,,就能使人信以为真;如果有十个人合力揉弯一个木椎,就能把这木椎弄弯;如
果人们众口一词,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现状,这种呼声,不用翅膀也能很快飞到各处去)’。可见群众的力量是很大的。”王稽还是不听。后来,王稽
的部队,终于发生叛乱,秦王就把王稽处死。《管子戒》记载:春秋时,齐国国君齐桓公的国相管仲,对齐桓公说过:“无翼而飞者,声也。”声
,真理,言而善者。意思是:说出的真话,人人爱听,没有翅膀却能够很快飞传开来。“毋翼而飞”、“无翼而飞”,都形容不必推广而自会迅速地
转播。“无翼而飞”往往和“无胫而行”连用。例如《列子》说:“珠无胫而行,玉无翼而飞”。《新论》说:“玉无翼而飞,珠无胫而行”。胫,
小腿。“无胫而行”,没有腿而能到处风行,也是形容自行迅速地转播。或作“不胫而走”、“无足而走”。现在一般常用的成语“不翼而飞”,却
还有另外的意思:东西莫名其妙地突然丢失了,往往也叫“不翼而飞”。
献花(0)
+1
(本文系光头强学IT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