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成语典故之沆瀣一气
2017-04-20 | 阅:  转:  |  分享 
  
沆瀣一气沆瀣,是夜间的水气,有人说是露气,也有人说是夏天半夜里上升的地气。例如《楚辞远游》有“餐六气而饮沆瀣”,王逸注:沆瀣,夜半气
也。”《汉书司马相如传》有“呼吸沆瀣兮朝霞,”应劭注:“沆瀣,北方夜半之气也。”《列仙传》描写仙人陵阳子的神话故事也说:“春食朝
霞,夏食沆瀣。”可见“沆瀣”一词,原来并不是什么贬词,但是后来作为成语“沆瀣一气”,就不是一句赞美的话了。这是从唐朝的一个故事开始
的。据说,唐僖宗时,有一官员,名叫崔沆,曾任“中书侍郎”等职。乾符二年,他被派当主考官,主持朝廷考试事宜。这次应试的人中间,有一个
名叫崔瀣的,一经录取,马上就当官上任了。别人见他不但任官特快,而且所任官职也特好,待遇显然与众不同,因此不免怀疑:“崔沆和崔瀣,是
有特除关系的吧?”有人更进一步断定:“那还用说,瞧他们两个的名字就明白了!”削皮的还加以嘲笑道:“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这个故事,
载宋人钱易编撰的《南都新书》。所谓“座主”,即主考官。科举时代,应试者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门生”。由于上述故事,后来“沆瀣一
气”就流传而为成语,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一起。
献花(0)
+1
(本文系光头强学IT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