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千秋一寸心之说陆游 钗头凤02
2017-04-20 | 阅:  转:  |  分享 
  
千秋一寸心之02:满城春色宫墙柳——说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縢tén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欢情▲,一怀愁绪,几年离▲。▲!▲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湿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放翁南宋大家,以
‘诗’名,‘词’并非他所擅场(shàncháng压倒全场。指技艺高超出众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唐·杜甫《冬日洛城北
谒玄元皇帝庙》)。诗篇极富,但也是瑕瑜互见(瑕瑜互见xiáyúhùxiàn:见:通“现”,显现。比喻优点、缺点都有。出处:清
·平步青《霞外捃jùn屑》卷七:“升庵论文,瑕瑜互见。”杨慎,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历代评者不无
微词(微辞wēicí委婉而隐含讽谕的言辞;隐晦的批评),致其不满之意,连《红楼梦》中黛玉与香菱论诗,也曾有所告诫,亦是一则佳话。
愚以为放翁的韵语(指合韵律的文词。特指诗、词。),真能沉痛深切、动人心腑的,当推这首《钗头凤》为首选,未易多有(难得之佳作)者也。
此词通篇凄婉(凄切婉转)异常,读之令人为他悲伤,为之不乐。其用笔不落平缓浅露的一般蹊径(xījìng门径、路子),斯为可贵。
放翁的一段悲剧故事,因南宋略晚的周草窗(密)的记述(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
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落籍吴兴(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弁山,又名卞
山,在浙江湖州城西北9公里,雄峙于太湖南岸,主峰名云峰顶,海拔521.5米。弁山以分水线为界,西北属长兴县。)。一说其祖后自吴兴迁
杭州,周密出生于杭州。宋理宗赵昀宝祐(1253—1258)间任义乌令(今属浙江)。宋亡,入元不仕。周密擅长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
严谨,亦有时感之作。能诗,擅书画。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称为“二窗”。与邓牧、谢翱等往还。著述繁富,留传诗词有《草窗旧事》、
《萍洲渔笛谱》、《云烟过眼录》、《浩然斋雅谈》等。编有《绝妙好词》。笔记体史学著作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等,对
保存宋代杭州京师风情及文艺、社会等史料,贡献很大。曾在吴兴家中设“书种”、“志雅”两座藏书楼,藏书42000余卷,及祖上三代以来金
石之刻1500余种。但生前已散去不少。),世人方得知悉:他前妻唐氏因与婆婆关系不谐而见逐,改嫁别人。一次相遇于沈园(沈园是国家5A
级景区,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春波弄,宋代著名园林,沈园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沈园始建于南宋,建成之初占地在70多亩。因为沈园最初的
主人姓沈,但具体名字已无从考证,所以称为“沈氏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江南景色。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
今的宋式园林。)———其夫妇同游,不便谈会,乃致酒食于放翁,以见情愫(愫sù1.真实的心情,诚意:情~。)。放翁感而作此,以写
难言之悲、无名之恨。红酥,手之美也(按‘酥’喻越女肌肤之洁白润细,今着“红”字,未详当时风习取义);黄縢,酒之佳也(黄縢(tén
g)酒:此处指美酒。宋代官酒以黄纸为封,故以黄封代指美酒。)。只此略一点笔,下云宫墙绿柳,春色满城,似宕开,实楔xiē紧;似写风
光之美,实即伤情之境。换韵“东风”下遽jù出一“恶”字,顿觉天地变色,芳春愈美,伤情愈甚!此一声韵,直贯“索”、“错”至上片歇拍,
一片‘变徵’(zhǐ)悲音(变徵biànzhǐ1.传统音乐术语。古七声音阶(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的一个音级。以此为
主调的歌曲,凄怆悲凉。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战国策·燕策》),令人闻之酸鼻。过片“旧”、“瘦”、“透”三
韵,在他人他篇或可过得去,在此词中,未免减色——虽不敢说是败笔,也到底犯了平直浅露之病;尤其是“红湿鲛绡”等字,够不上真的文采,反
成涂饰———外加的浮字眼破坏了内心的深感情———此即放翁之常病,而有些人却以为这方是“妙笔”。所以文格的高下,文心的得失,是个最不
易言的事情。北宋欧公《生查子》(或入朱淑贞词集)中曾云:“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此词淡淡着笔,不作态,不弄姿,不涂饰,不雕镂
———所以艺品甚高,传为千古名作。其理何在?吾人宜细参深味之。(生查zhā子·元(欧阳修)(生查子,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
韵。《考正白香词谱》注云:“本名《生楂子》,其后从省笔作‘查’。)去年元夜(元宵)时,花市灯如昼▲;上柳梢头,人黄昏后▲。?⊙今年
元夜时,与灯依旧▲;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此词四换韵,即分为四段落。过片第三韵段,如上所评,大是败阕(●阕(闋)qu
è1.停止,终了:乐~。服~(古代三年之丧满)。2.量词,歌曲或词,一首为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
一段称“下阕”。)(●阙(闕)quē古代用作“缺”字。●阙(闕)què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注意辨识,以免错用),而一
入第四韵段,“桃花落”,立即秀笔重还,高境再显。夫“桃花落”三字,太平常了,太“一般化”了,如何反加赞美?君不见其下接云“闲池阁”
三个奇字乎?桃花零落,宫柳徒作“伤心碧”矣;池阁盖即不期相遇之台,致意通心之境地;及游人散尽,车尘去远,则止见此池阁“空闲”,一片
伤心处所,殆不可堪!是以着此一“闲”字,其力千钧,正与上片“恶”字同为全篇两个眼目(喻义理关键之处)。读古人佳构(犹‘佳作’),
而不知向此等处细心体会,必致追求“红湿鲛绡透”,以为最“好”,———此自然一定之理也。山盟固自未渝(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
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出处: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辛弃疾《南乡子》:双调五十
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便去嗏◎(chā语气词)。病得那人妆晃了liǎo(王古鲁注:“一作‘装幌’,北
人讽刺专饰外观的,叫做‘粧幌子’。此处指称主人丑态毕露之后。),巴巴◎(可怜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
赊(渺茫)◎。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是上对下的通称)◎。更过十年也似他◎。译文:你当初只贪图他家里条件好,不问他这人好坏,你就轻易
走进了那人家门,做了妓女。发现“那人”病得不成样子,并且容貌丑陋,而你却系上裙儿,强颜欢笑,暂时把“那人”稳住,等待时机的到来。
你离开旧主人,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当初所谓的“海誓山盟”,不过是一套虚无缥缈的骗人的鬼话。你今日另寻新欢时应当汲取以往轻率上当的教训
,否则过上十年八年,新欢也必将和“那人”一样丑陋不堪。),而锦书何由便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是以欲托音书,只是空
想妄思,旋即清醒。于是终以“莫!莫!”结之。错已铸成,此生难再,难有可以挽还之丝毫希望,而只可寸心隐忍,抱此大恨以自警,曰:莫!莫
!(唐崔郊《赠去婢》: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译文:公子王孙竞相争逐在后面,貌美的女子流泪
湿透了罗巾。一旦进入深幽如海的侯门,从此萧郎便成为了陌路之人。唐末范摅shū所撰笔记《云溪友议》中记载:元和年间(元和,806年
-820年唐宪宗李纯年号)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效互相爱恋,后却被卖给显贵于頔dí。崔郊念念不忘,思慕无已。
一次寒食,婢女偶尔外出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婢》。[原文]: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萧郎:一种说法缘于汉代刘向《列仙传》讲述的故事:“萧史者,秦穆公(嬴姓)时人也,善吹箫,能致白孔雀于庭。穆公有女
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日皆随凤凰飞去。故
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后遂用“弄玉”泛指美女或仙女;用“萧史”借指情郎或佳偶,又称“萧郎”。萧郎(蕭郎)xiā
oláng本指未稱帝前的梁武帝蕭衍。見《梁書.卷一.武帝紀上》。後世詩詞中常借為女子對所喜愛男子的泛稱。唐-无名氏《乐府诗话·
门外猧儿》(wō◎小狗):“门外猧儿吠,梁武帝箫衍像,知是萧郎至。刬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他醉,
犹胜独睡时。”据《梁书·武帝纪上》:迁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俭一见(萧衍),深相器异,谓庐江何宪曰:“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
不可言。”萧郎,即梁武帝萧衍,南朝梁国的建立者。公元502-549在位,字叔达,小字练儿,今江苏常州人,曾任齐豫州刺史,守襄阳,乘
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信佛,奉佛为国教。后世留《梁皇忏》一书,传梁武帝初为雍州剌史时,他的夫人郗氏,性多嫉妒卒病故,萧衍建帝后二年
,梦到她变成蟒蛇,为忏其多嫉罪业,武帝集录佛经语句,作成忏法十卷,世称《梁皇忏》。因为萧衍在历史上颇有名气,所以‘萧郎’二字流传甚
广,后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错,非我自身之过也,而自身无以赎其错。莫,则自身可以进退行止之计量也,然明知其万万不可,亦万万无济,却毕竟怀此一念而不自悔改。故词人之心境堪悲,而其笔致亦足以感人。我谓之凄婉异常,盖千回百转以后之笔墨也。“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与此合看,君意何如?(陆游《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xuànrán。)3
献花(0)
+1
(本文系戒凡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