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sw123456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2017-04-23 | 阅:  转:  |  分享 
  
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一、常见种类: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水螅。

二、代表动物—水螅(说出右图水螅各部分结构名称)

1.身体几乎透明,有_____无__________

2.水螅的口周围伸展着________,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3.水螅身体体形为__________,这种体形便于它感知各个方向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和防御敌害.

4.①水螅的身体由______和_______两层细胞构成,中间填充胶状物。②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是_______,用来消化食物;与口相通。③______位于外胚层,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________处最多。刺细胞还可帮助捕获猎物。

5,水螅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

三、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扁形动物

一、常见种类: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华枝睾吸虫

二、代表动物---涡虫

1.涡虫身体背腹扁平,背面褐色,前端背面有可以感光的眼点。身体由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构成

2.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的咽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食物在肠内消化,食物残渣由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3.涡虫的身体是__________,也称左右对称。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4.扁形动物大多数寄生生活如血吸虫、绦虫、华枝睾吸虫,它们_______简单甚至没有,_______发达;少数自由生活如涡虫。

三、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形动物

常见种类:蛔虫,线虫,丝虫,钩虫,蛲虫等。

代表动物---蛔虫

1、蛔虫寄生在人的__________里。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

2、蛔虫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___________,后端有__________。

3、蛔虫体表包裹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由一层细胞组成。

4、蛔虫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5、蛔虫无专门的消化器官,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6、蛔虫虫卵进入人体,使人感染蛔虫病。

三、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问题: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的高等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环节动物

常见种类:蚯蚓,沙蚕,蛭等

代表动物---蚯蚓

蚯蚓身体呈圆筒形,由相似的___________构成。

问题:(1)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

(2)怎样区分蚯蚓身体的前端和后端?

2.触摸蚯蚓腹面有粗糙不平的感觉。其上小突起为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

3、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靠____________协调配合运动。运动方式为蠕动。

蚯蚓在玻璃上比在糙纸上运动慢,原因是玻璃表面光滑,不利于刚毛附着以配合运动。

4、蚯蚓体表有体壁分泌的黏液,蚯蚓靠湿润的_____________呼吸

问题:(1)观察蚯蚓时为什么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擦蚯蚓体表,使它体表保持湿润?

(2)大雨过后蚯蚓为什么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

三、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体动物

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一、常见种类:缢蛏,文蛤,扇贝,蜗牛等

二、1.①河蚌、扇贝、文蛤等软体动物的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

②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肉质膜,称为_________。贝壳由_________分泌的物质形成。贝壳有_____的作用。

③双壳类动物用足运动;用鳃呼吸;与取食有关的结构为入水管和出水管。

2.①蜗牛用足运动。②乌贼贝壳退化;用腕足捕食。

三、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的最大类群。

代表动物---蝗虫

结构

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三部分。②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③胸部是________中心;三对足,善于跳跃;两对翅,善于飞行。④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⑤体表有______,气体进出的门户;呼吸器官是_______。⑥体表有_________,有___________的作用。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所以昆虫需要_______。

2.昆虫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

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附肢分节。

问题:1.附肢(触角和足)分节对于昆虫有什么意义?

2.外骨骼的作用?



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类群。

一.种类

我国鱼类可分为淡水鱼类(1000多种)和海洋鱼类(2000种)两大类。四大家鱼(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和鲤鱼、鲫鱼等都是淡水鱼类。带鱼、鲨鱼、比目鱼等是海洋鱼类。

二.1.鱼能在水中生活最重要的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①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大部分,左右侧扁。②鱼的体形呈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③鱼的体表常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④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⑤鱼用鳃呼吸。鳃的主要部分是_______。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__________含量减少,__________含量增高。

⑧鱼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

三.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两栖动物

一.常见种类: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二.代表动物—青蛙

1.青蛙的发育

(1)青蛙的幼体蝌蚪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

(2)蝌蚪发育成青蛙以后,尾和鳃都消失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在水中生活。

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①青蛙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

②青蛙头部前端有鼻孔,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

③四肢:青蛙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④呼吸:青蛙的肺结构简单,不发达,还需________辅助呼吸。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来辅助肺呼吸。

⑤生殖:青蛙将卵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三.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爬行动物

_________________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一.常见种类:蜥蜴,乌龟,鳖,蛇等。

二.代表动物----蜥蜴

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1.蜥蜴头部后面有颈,使头灵活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2.蜥蜴的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迅速爬行。

3.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4.蜥蜴的肺比青蛙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只靠肺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要。

5.蜥蜴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受精卵大,养料多并含水分,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蜥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三.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的类很多,是脊椎动物中仅次于鱼类的一个类群。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外部形态

①体呈______________(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

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_____(翼呈______形)

2.内部结构

③胸部有高耸的________,骨骼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骨__________,可减轻体重。

④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生理特点

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

⑥具有与肺相通的_________,可辅助呼吸

⑦心脏四腔,心跳频率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鸟的生殖:鸟通过_________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起__________作用。

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分类 体温是否恒定 动物类群 意义 变温动物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所有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适应环境能力差。 恒温动物 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和________ 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哺乳动物

一.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哺乳动物体表被毛,具有保温作用。是恒温动物。

2.生殖发育

(1)胎生: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

(2)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

(3)意义: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牙齿

①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②兔的牙齿分化为________,无_______,这与兔的植食性生活相适应。③狼的牙齿分化为______________,而且犬齿发达,这与狼的肉食性生活相适应

4.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并及时作出反应。

二.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脊椎动物的生殖

1.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哺乳动物是_________。

2.鱼类和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是___________;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是_____________。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考点一: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有几种连接方式?

易混点讲解:骨和骨骼:骨是单独的一块骨,骨骼是骨和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连接起来的结构

骨连接和关节:骨连接就是关节是不对的,关节是骨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

2.蚯蚓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吗?

3.指认关节的各个结构名称?

(1)关节的特性?与灵活性有关的结构?

与牢固性有关的结构?

(2)脱臼是怎么回事?

(3)关节炎是哪个部位发生了病变?



4.骨骼肌的组成及其特性?5.下列哪个图能正确表示骨骼肌在骨上的附着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









6.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

7.运动仅仅依靠运动系统能完成吗?还需要哪些系统的参与?

8.做下列运动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1)屈肘和伸肘(2)手提重物

(3)双手自然下垂(4)引体向上(悬挂,往上去)

9.鸟的胸肌的两端是都附着在胸骨上吗?为什么?

10.强大的运动能力对动物有什么意义?

考点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按获得途径动物的行为分为?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的意义?学习行为的意义?

3.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

4.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

5.小鼠走迷宫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考点三:社会行为

1.那些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

2.群体生活的动物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

3.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简述蚂蚁通讯实验(问题,假设,方案,结论)

4.蝶蛾类雌虫与雄虫是怎样交流信息的?如何消灭蝶蛾类昆虫?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什么是生态平衡3.没有动物物质循环还能进行吗?

4.生物防治的优点?5.什么是仿生?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考点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什么是菌落?一个菌落内有几种类型的细菌或真菌?

2.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比较?

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3.馒头水果上长的“毛毛”是什么菌落?

4.培养细菌和真菌菌落

(1)方法步骤?(2)培养基的成分

(3)高温灭菌目的?(4)冷却后再接种?(5)放在什么地方培养?

5.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1)为什么要用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

(2)标签贴在培养皿的什么地方?

(3)接种为什么用无菌棉棒?

6.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有哪些基本条件?

7.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8.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为什么要加盖,并用水封口?

9.细菌分布广泛,无处不在的原因?

考点二:细菌和真菌

细菌

1.谁发现了细菌?细菌大小?观察工具

2.巴斯德实验的变量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巴斯德其他贡献?

3.细菌的结构?形态?荚膜的作用?鞭毛作用?

4.细菌细胞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5.细菌都是_____细胞生物6.细菌细胞内没有______所以不能合成有机物,营养方式为_____

7.细菌是靠_______进行生殖的。8.细菌是怎样度过不良环境的?芽孢(注意书写)是生殖细胞吗?

9.细菌分布广泛与它的哪些特点有关?

真菌

1.真菌有多细胞的,例如_____,_______等。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起来的____构成的。也有单细胞的如________。

2.真菌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3.真菌细胞和细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4.酵母菌上大小不一的突起是酵母菌在进行_________

5.青霉是由许多细胞连起来的_______构成的。菌丝有两种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菌丝的顶端生有成串的孢子,孢子颜色为______色,_______状

6.蘑菇的菌体也是由_____构成的。地下部分是______,地上部分叫______,包括______和______.。可食用部分是_________

7.真菌细胞内没有_______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营养方式为________

8真菌的生殖是________,酵母菌还可以进行______生殖。

9.制作孢子印时,应选择_______的蘑菇,取下菌盖后将_____那面朝下放在白纸上,用瓶子盖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最后,制成的孢子印呈_____状。

考点三: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什么?这类细菌和真菌是营什么生活的?

3.为什么种植豆科植物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课本P82技能训练3个讨论题

考点四: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利用可以制酸奶和泡菜,利用制醋,利用多种______制酱,利用制面包和馒头。制作馒头或面包时,发酵产生的____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松软。面团中所含的_______在蒸烤过程中挥发了。

2.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酵母菌有氧呼吸)

有机物→二氧化碳+酒精+能量(酵母菌无氧呼吸)

3.食品腐败的原因?

4.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巴氏消毒法的原理?

5.以下食品分别应用了哪种保存方法?蘑菇、腊肉类熟食、果脯、咸鱼、袋装牛奶、袋装肉肠、肉类罐头

6.抗生素是___________产生的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_________的物质。

7.利用现代技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这种技术叫__________

8.清洁能源沼气的生产主要和哪种细菌有关?

第五章病毒

1.病毒的发现者?怎样发现的?(简述实验过程)

2.病毒的大小,和形态?观察工具

3.病毒能独立生活吗?生活方式?

4.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繁殖?

5.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6.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__________________病毒





细菌、真菌、动植物细胞和病毒结构的比较

类别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细菌 ? ? ? ? ? 真菌 ? ? ? ? ? 植物细胞 ? ? ? ? ? 动物细胞 ? ? ? ? ? 病毒 ? ? ? ? ? 比较:1.病毒是没有________的生物,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细胞和真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3.动物细胞和真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4.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自养。真菌动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为异养

5.真菌,动植物细胞中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菌,真菌和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单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方面的特征。在被子植物中,_________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种子的___________比较稳定。

2.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_______,生物的共同特征_________,生物间的亲缘关系________。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

4.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应当包括三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______。

5.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什么是有性生殖?举例

2.什么是无性生殖?举例

3.无性生殖的应用

扦插(1)什么是扦插?(2)植物的扦插a.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b.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水分散失。

嫁接(1)什么是嫁接?(2)嫁接成活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嫁接的类型有______和________两种(4)嫁接后的枝条或芽的性状和_________一致。

植物的组织培养(1)组织培养的原理_____________(2)组织培养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_________。

5.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比较

比较项目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新个体的产生 母体→新个体 两性生殖细胞→受精卵→新个体 繁殖速度 后代适应能力 举例 相同点 都能产生新个体,繁殖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和发展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和蝗虫生殖发育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相同点 不同点 过程 特征 名称 家蚕 _____受精,

_______生殖,

_______发育

有_____现象 经过____________

________四个时期 幼虫的生活习性和成虫________

发育

蝗虫 经过____________

_____三个时期 若虫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与成虫______

发育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_______受精,_________生殖,_____生

2.发育: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其幼体蝌蚪与成体青蛙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有显著差别,称为_______发育。幼体生活在_____中,用____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用_____呼吸,______辅助呼吸。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_______,雌雄蛙抱对有利_________________。

4.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_____进行,幼体要经过_____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鸟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______生殖、_____生、________受精

(2)发育:受精卵→雏鸟→成鸟,无变态发育

(3)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阶段。其中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是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必经之路。

2.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1)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_____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____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__________。

(2)卵白对胚有保护作用,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___________。

(3)卵黄膜起________作用。

(4)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5)_____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内含________,将来发育成雏鸟。

(6)系带悬挂卵黄,固定和减震,利于孵化。

(7)储存气体,由内外两层卵壳膜构成。

3.区别受精的卵和未受精的卵:受精的卵___________________,未受精的卵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鸟卵就是一个卵细胞吗?鸟的卵细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受精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 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生殖 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和变异概念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___和_____实现的。

3.性状和相对性状概念

4.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5.转基因超级鼠实验P27讨论题

6.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基因_________

7.生物的性状是由___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___影响。生物的性状是____和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____过程把____传递给了子代。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__和_____

2.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的特点及传递规律

(1)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特点:体细胞中染色体____存在,在成对的染色体的相同位置,存在着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所以基因也是_____存在。

(2)基因和染色体的变化: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中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所以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存在,基因也是_____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都是___的。

(3)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基因一半来自______,一半来自_____

3.染色体,基因和DNA关系P30图

(1)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______,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2)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_______

(3)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个DNA分子,有多个蛋白质分子,_____个基因。

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用n,2n表示):亲代(___)→生殖细胞(_)

→受精卵(__)→子代(___)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____和____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是______,未表现的性状是________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_____和_____之分。控制显性性状基因为_____,用_____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____,用_____字母表示。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____存在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是_____存在。

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dd(豌豆矮茎),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Dd或DD(高茎)

4.禁止近亲结婚

(1)我国婚姻法规定,______和______之间禁止结婚。

(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结婚的后代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几率大,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大

方法指导: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1)若亲代性状不同,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______。例如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部为高茎,则____为显性性状,____为隐性性状。

(2)若亲代性状相同,后代表现出不同性状,则后代出现的不同性状就是______。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人的性别遗传

1.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____对染色体,_____个DNA分子,数万对基因,决定性别的这对染色体叫______,男性为_____,女性为______,其它的22对染色体男女都一样叫_____

2.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_____,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______

3.人的生殖细胞中有_____染色体,精子的组成___________,卵细胞染色体组成_________,精子类型有_____种,卵细胞有____种。

4.生男生女的机会____,比例为__,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

生物的变异

1.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2.生物的变异是_____存在的

3.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高产奶牛应用了__________

高产抗倒伏小麦__________

太空椒的培育应用了_________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年级学科使用编号:周第课时





2015版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上导学案主备人:张燕本案第1页(共1页)本学期总第页集备时间:月日审核:柴文利签印:













卵白胚盘卵壳膜气室系带卵黄卵黄膜卵壳
献花(0)
+1
(本文系abcdefgzxc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