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一位有能力的失败者
2017-04-24 | 阅:  转:  |  分享 
  
一位有能力的失败者——李广

——读史有感

唐代诗人卢纶写过一首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写的就是汉代著名的将军李广。

李广是一位善于骑马射箭的军人。他生于一个世代习射的家庭,他自己又有射箭的天赋,所以射箭的技术十分高超。虽然子孙或别人向他学习射箭,但谁也不能赶上他。李广不善言辞,与人在一起时就在地上画阵势,或者比赛箭射的远近,饮酒时也专以射箭作游戏,一直到他死去都是这样。有一次,李广出外打猎,看见草中卧着一只老虎,就奋力射去。箭头射中了老虎,走近一看却原来是一块石头。他自己对此也感到惊奇,于是又重新射箭,却再不能射进石头里了。他在右北平做太守时曾经去射老虎,老虎曾跳起来抓伤过他,李广也终于把老虎射死。当初,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杀敌斩首和虏获很多,做了汉朝的中郎。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每次作战,他都非常勇敢,冲锋陷阵,无所畏惧。因而汉文帝说:“可惜呀,你没有遇到好时候,假如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吗?”

李广还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军。李广后来做了将军。有一次,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天子派亲近的宦官跟随李广整训士兵,抗击匈奴。一天,这位宦官带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交战。那三个人转身射箭,伤了宦官,那几十名骑兵也被射杀将尽。宦官跑到李广跟前述说情况,李广说:“这一定是射雕的人。”李广于是带一百名骑兵,急忙追赶这三个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行走,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骑兵散开,从左右两面包抄,并亲自射击那三人。结果射死二人,活捉一人,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等到捆绑好俘虏上马,只见远处有匈奴数干骑兵。他们看见李广这些人,以为是诱敌的小股部队,都吃一惊,就赶紧上山布阵。李广的一百骑兵也非常恐慌,想奔驰回去。李广镇定地说;“我们离大军驻地几十里远,现在凭着这一百骑兵逃跑,匈奴如果追赶射击,我们马上就全完了。现在我们如果留下来,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来诱敌的,必然不敢袭击我们。”于是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前进到约离匈奴阵地二里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那些骑兵说:“敌人这么多而且离得又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我们都解鞍下马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于是匈奴骑兵就没敢袭击。有个骑白马的匈奴将军出阵监护他的兵卒,李广上马与十几名骑兵奔驰前去,射杀了这个匈奴白马将军,然后又返回到他的骑兵中间,解下马鞍,命令士兵把马放开,随便躺卧。这时刚好天黑,匈奴兵始终觉得很奇怪,不敢出击。半夜,匈奴兵还以为汉军有伏兵在旁边准备夜间袭击他们,于是就全部撤走了。天亮,李广不慌不忙地回到大军驻地。

李广也是一位仁爱无私的官员。李广很廉洁。他一生担任俸禄两千石的官职四十余年,家里却没有剩余的钱财,他也始终不谈家产的事情。他每次得到赏赐,常常分给部下。吃饭时也与士兵们在一起。李广带兵打仗,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兵还有一个没有喝水,他就不到水边去;士兵还有一个没吃饭,他就不吃饭。他对待士兵宽厚仁慈,因此极受士兵爱戴。士兵们都乐于为他出力。

但就是这位李将军,一生参加七十余次战斗,却无缘封侯。名声不如他的人如他的堂弟李蔡封了侯,他的许多部下也封了侯,偏偏是名声在外的他却原地踏步。

于是他很苦恼,甚至找人算卦问卜。李广曾经与星象家王朔私下交谈,说:“自从汉朝出击匈奴,我没有一次不在其中,各部队一些校尉以下的人,才能不到中等,由于抗击匈奴有功而得到封侯的有几十人,我李广并不在人后,却没有尺寸之功而得到封邑,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我的骨相不该封侯吗?还是命该如此呢?”王朔说:“将军自己想一想,是不是做过悔恨的事情?”李广低头想了想,说:“我从前做陇西太守的时候,羌人曾经反叛朝廷,我诱降了他们。他们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歁诈的方法把他们杀死了。直到现在最悔恨的只有这一件事。”王朔看着他说:“罪过没有比杀投降的人再大的了,这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这种说法当然不伦不类,不能让人信服。

更可能的原因是李广没有处理好和上级的关系。由于李广没有多少家产,从没有贪污受贿,他也就不可能去贿赂上级领导。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的功劳很大,也没有人替他说话,因此他就不可能被皇帝赏识而封侯。假设有个别的正直的领导欣赏他,但如果他不主动去联络感情,人家也没有举荐他的义务。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广的胸怀不够宽广,甚至是睚眦必报。李广被废为庶人的时候,与前颍阴侯的孙子一起隐居在蓝田南山射猎。一天夜里,他带领一名仆人出去,与人在乡下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驿亭,霸陵尉喝醉了,禁止李广通行,幷呵斥李广。李广的仆人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前任李将军。”亭尉仍然无礼地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是前任呢?”便让李广住在亭下。过了不久,匈奴入侵,杀了辽西太守,打败韩安国将军。韩将军调任右北平后病死,于是武帝下诏拜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就请霸陵尉同去,到军中就斩了他。霸陵尉虽然对他态度恶劣,但也罪不至死,李广竟然杀死他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做得实在有些过分。我们也就可以想见在平时和他交往的人未必很多,也很难达到亲密的程度。再有一点就是命运了。其实说白了命运也就是机会。李广不愿屈服于命运,他想改变命运的不公。即使到了老年,他也没有放弃努力。最后一次,李广随从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出塞以后,卫青捉到俘虏,了解到了单于居住的地方,就亲自率领精兵去追赶。命令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的部队合并,从东路出兵追赶。东路稍微绕远,而大军行军途中水草也少,势必不能集结赶路。因此李广就亲自请求卫青说:“我部是前将军,现在大将军竟然调开我,让我走东路。再说,我从年轻时起就和匈奴作战,今天才得到一个机会和单于直接对敌,我愿意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大将军卫青其实有自己的盘算,原来他密受汉武帝的告诫,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派他与单于对敌,害怕达不到原来的目标。而这时公孙敖刚刚失掉侯位,作为中将军随从大将军卫青。大将军卫青也想让公孙敖与自己一同对付单于,以便于他立功封侯,所以调开前将军李广。李广当时知道这个情况,亲自向大将军表示坚决拒绝调动。大将军不听,派长史下文书给李广的幕府,说:“急速带领部队按照文书中的指示去办。”李广没有辞别大将军就出发,带领士兵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军从东路进军。军中没有向导,迷失了道路,延误了约定与大将军会师的时间。大将军卫青和单于接战,单于逃跑了,没能得到战功而归。大军南归横渡沙漠,遇到前将军和右将军。李广见过大将军,回到军中。大将军派长史拿干粮和酒送给李广,并询问李广、赵食其二人的迷路情况。卫青打算上书给天子详细汇报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催李广的幕府接受传讯。李广说:“众位校尉没有罪,是我自己迷路了,现在我自己去接受讯问。”李广又对他的部下说:“我李广从年轻到现在,和匈奴打了大小七十多仗,这一次幸而随大将军出征和单于接战,可是大将军调我部走绕远的路,而且又迷了道,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再说,我李广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之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的属下都痛哭失声。百姓们听说李广死了,无论认识或不认识他的,无论年老的或年轻的,都为他悲伤流泪。

从李广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的成功,只具备自身条件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客观条件。否则,你再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当然,从积极角度看,自身条件也很重要,否则,即使具备了客观条件,你同样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3









献花(0)
+1
(本文系让快乐伴你...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