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第三讲盛唐诗歌之山水田园诗派
一山水田园诗派出现的原因
(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这些诗人提供了优闲生活的物质条件。
(二)统治阶级提倡佛老,也造成一种特殊的政治生活局面:对那些求仕困难的文人,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对那些有高官厚禄的文人,由仕而隐,既不影响生计,甚至还可以边仕边隐,名利双收。
(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也促成隐逸思想的流行。
二王维
《旧唐书·王维传》: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多士推之。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工皆棃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筦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已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乾元中,迁太子中庻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峯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迭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廸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絶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絶。代宗时,缙为宰相。代宗好文,常谓缙曰:“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缙曰:“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翌日上之。”帝优诏褒赏。缙自有传。
(一)《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二)《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陇头吟》: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孟棨《本事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色,城中增暮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