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书法家的 五两文银的故事
2017-04-30 | 阅:  转:  |  分享 
  
书法家的五两文银的故事宋代著名画家米芾小时家境不富裕,花学费在私塾学写字三年亦长进不大。一日,他听说有位路过村里的赶考秀才写字好就去请教。
秀才翻看了米芾的临帖后说:“想要跟我学写字,有个条件,得买我的纸,可纸贵,五两纹银一张。”米芾心想哪有这样贵的纸,但出于学字心切,
米芾一咬牙借来银子交给秀才。秀才递给他一张纸说:“回去好好写,三天后拿给我看。”回到家,米芾捧着这张用五两银子买来的纸,左看右看也
不敢轻易使用。于是对照字帖,用没蘸墨水的笔在书案上划来划去,反反复复地琢磨,把一个一个的字印在心里。三天后,秀才来了,见米芾正坐在
桌前,手握着笔,望着字帖出神呢,纸上竟滴墨未沾。便故作惊讶地问:“怎么还没写?”米芾如梦方醒,才想到三天期限已到,喃喃地说:“我怕
弄废了纸。”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着纸说:“好了,琢磨三天了,写个字给我看看吧!”米芾抬笔写了个“永”字。秀才一看,字写的遒劲潇洒
,便故意问道:“你为什么三年学业不进,三天却能突飞猛进呢?”米芾想了想说:“因为这张纸贵,不敢像以前那样随便写来,而是先用心把字琢
磨透了再写。”“对!”秀才说:“学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说完,挥笔在“永”字后面
添了七个字:(永)志不忘,纹银五两。书生上京赶考走了,临走送米芾一个小包,叫他走后才打开。米芾送走书生,打开小包。包里不是别的,正
是自己买纸的五两银子。从此,米芾把这五两银子放于书桌上,作为激励自己学习书法的动力,时刻铭记书生的教诲。并认真学习其他书法家的书法
结构,运笔力度和运笔技巧。米芾写字后来十分专心,甚至连走路都在思考字的结构和运笔气势。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了我国一位杰出的书法
家。五两纹银成就米芾的故事,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一是他能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就悟透了书法的技巧,足见他用心之专,志在必得;二是尽管纸贵
,他还能咬牙借钱买纸,可见他学艺心切,好学精神足见一斑;三是借秀才路过之机,及时抓住学习的好机会,虚心求教,可见他是一个头脑敏锐的
人;后来因字成名,闻名于世,是“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的结果。谁都不会随随便便就成功,米芾如此,任何名人大家都如此。
献花(0)
+1
(本文系诗城向日葵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