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孟晖 贵妃的红汗
2017-05-01 | 阅:  转:  |  分享 
  
澡豆

有个乡下老头儿,从来没进过城,城里人用的东西,他都不认识。但是他的儿子进城工作了,有一次从城里买了点心带回乡下的家,"乡下老头儿"吃了,觉得特好吃。再有一次,儿子回家时给他带回了一块香皂,老头还以为是点心,一口咬下去:怎么这么难吃啊?!

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听过这个笑话?

我是在很小的时候,当时肯定还没有上学,有个小朋友先从大人那里听到这个笑话,然后学舌给一起玩的伙伴。不知为什么,一群小孩儿全都觉得老头儿咬香皂这个情节特别可笑,于是有那么几天疯狂地互相来回讲述,还一遍遍地模仿啃过香皂之后满嘴苦辣拼命咳嗽的样子,然后哈哈大笑。不正常的兴奋终于引起大人的注意:不许学了,太贫!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学着笑话乡下人!——从那以后,我懂得了,笑话乡下人是可耻的行为。同时,懵懵懂懂的,又觉得非常奇怪:乡下人连香皂都不认识吗?乡下人真的很傻啊!

随着年龄渐长,似乎渐渐领会了这样一个笑话之所以会在我的童年出现的原因——我家居住的那个"小西天北二区",就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安置招工进城的农村人,由政府简单规划并盖建起来的一个"临时性小区",简陋,土气,朴素,清寒,混合着农民与市民的气质,虽然就在八百年古都的近郊,但是却没有一天的昨日历史,不过,却充满对美好未来的坚信。如果仅仅以我自身的经历,再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读解"老头啃香皂"的笑话,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从中可以很容易感受到西方化、现代化如何进驻中国人的人心,工业化、城市化造成的观念意识中的城乡对立,等等。

然而,这个笑话早就存在,早在我出生之前不知多少个世纪,就流传过,就引发过笑声:

王敦初尚主,如厕……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瑠璃盌盛澡豆,因倒着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

用今天的话说,这个笑话是故意"糟改"王敦。编派他做了驸马爷,却对皇家的生活品质一点没概念。上罢厕所,女奴奉上盛在玻璃碗里的澡豆,却被王敦误当成了"干饭",将其倒在水里,喝下了肚。既然澡豆是用于便后洗手的环节,因此倒是不难明白它是一种卫生用品。原来,那个嘲笑乡下老头不认识香皂的笑话,至晚在《世说新语》成书的时代,亦即南朝初期,也就是五世纪上半叶,其"原型"早就已经广为流传。不过,由于生活方式的演变,在相隔千年的两个笑话中,还是有些细节的不一致。香皂,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样子,小块的圆形或椭圆形固体,与中式"点心"在形态上有某种相似性。王敦所面对的"澡豆",却怎么会被倒进水里?又怎么可以直接喝下去?它的准确功用又是什么?

在历代医典中,其实存在着众多的关于澡豆的记载。就以相传为初唐大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来说,其中《备急千金要方》"面药"一节有具体制作方法七种,《千金翼方》也录有四种配方。初看上去,这些配方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如"洗手面,令白净悦泽,澡豆方":

白芷、白术、白鲜皮、白蔹、白附子、白茯苓、羌活、萎蕤、栝楼子、桃仁、杏仁、菟丝子、商陆、土瓜根、芎(各一两),猪胰(两具大者,细切),冬瓜仁(四合),白豆面(一升),面(三升,溲猪胰为饼,曝干、捣筛)。

上十九味,合捣筛,入面、猪胰拌匀,更捣。每日常用,以浆水洗手面,甚良。

看着方子中多种多样的成分,似乎很难猜出能做成什么样的制品,其用途又何在。然而,《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贾府女眷赏桂花吃螃蟹的时候,有个细节,凤姐"又命小丫头们去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另外,《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里还有个很夸张的情节,写丫鬟长姐为程师爷的烟袋点火之后,嫌这位腐儒气味不洁,于是拼命洗手:

……扎煞着两只手,叫小丫头子舀了盆凉水来,先给他左一和右一和的往手上浇。浇了半日,才换了热水来,自己泖了又泖,洗了又洗,搓了阵香肥皂、香豆面子,又使了些个桂花胰子、玫瑰胰子。……直洗到太太打发人叫他,才忙忙的擦干了手上来。

为洗手而预备"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或者洗手时"搓""香豆面子",都显示,传统生活中,习惯于用豆面作为洗洁品,想来,豆面可以比较有效地去污、去油、去异味。再看《千金方》中各种澡豆的配方,无一例外的,都以豆子的细末作为主要原料之一,比如这里具体所引的方子就用到"白豆面""一升",这就说明,澡豆乃是一种以豆末为主的制品。至于配方中的其他各种原料呢?如医书中已经指明的,是起着"令白净悦泽"之类的美容、润肤作用。也许,最让人惊奇的就是,在公元六世纪的卫生用品制作中,已经如此讲求美容的功能,《千金方》介绍的多种澡豆做法,配料不同,保养皮肤的重点也各异。

也就是说,在《世说新语》成书的时代,以及该书所收录的轶事产生并流行的时代,便后洗手,至少在贵族生活中已经是公认的规矩,并且,在这个卫生环节当中,还要使到"澡豆"这一人工制成的洗洁品。《北堂书钞》里有一条记载:"魏武《上杂物疏》云,御杂物用有纯银澡豆奁……"如果这条史料可靠,那么,澡豆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是上层阶级常用的清洁品了。另外,相传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也记有"荜豆香藻法":

荜豆一升,白附、芎、白芍药、水栝蒌、章陆、桃仁、冬瓜仁各二两,捣筛,和合。先用水洗手面,然后傅药,粉饰之也。

从配料与制作程序来看,这里所介绍的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澡豆,"藻"乃"澡"字之误。值得注意的是,澡豆是佛经中提到的卫生用品,典型如后秦弘始六至七年(404-405)间由弗若多罗、鸠摩罗什共译的《十律诵》,有着非常具体的教化:

佛在舍卫国。有病比丘,苏油涂身,不洗,痒闷。是事白佛。佛言:"应用澡豆洗。"优波离问佛:"用何物作澡豆?"佛言:"以大豆、小豆、摩沙豆、豌豆、迦提婆罗草、梨频陀子作。"

从文献中的反映来看,澡豆在中国上层社会中的出现与流行,与佛教的传入基本发生在同一时期,这两种现象之间是否有关联呢?是否澡豆的制作与使用,都是经由佛经而借鉴了外来文明的经验?

《肘后备急方》中的"荜豆香藻法"是当前所能看到的中医典中最早的澡豆配方,其中所用的豆子为毕豆,也就是豌豆。这种豆子在今天是很寻常的一种杂粮,但是,当初却是生长在"西戎回鹘地面",也就是汉代以来所说的西域地区,并且,晚至唐代,豌豆都还是这一地区的特产。然而,最早见诸中医经典的澡豆配方却偏偏采用这种产地遥远的豆子,直到唐代的医典中,澡豆的配方中也还往往讲究采用豌豆作为主料,这一线索似乎也暗示了澡豆乃是外来物品的身世。(参见《本草纲目》"豌豆"条)

如果豌豆在唐代时始终需从异域千里运输而来,那么,彼时种种制作精美的澡豆,居然还是特意地采用进口原料呢!不过,在东汉以来的若干世纪里,人们明白到,只要是豆子,都会有与豌豆大致相近的去污能力,因此,各种本地产的豆子也作为豌豆的代替品,如绿豆、白豆等等,被引入澡豆的制作。

实际上,"豆类植物中多含有皂角苷,其水溶液可以洗衣去污。其含量多寡因种类而异"(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杂说"注释4,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236页),《齐民要术》"杂说"一节中就特意提示:旧丝帛如果以灰汁来洗,会变得色黄而质脆,最优方案是"捣小豆为末"来作为洗涤粉,能够让旧绢"洁白而柔韧",其效果"胜皂荚远矣"。显然,正是豆末比皂荚还要更加功力显著的去污功能,催发了"澡豆"类制品的长久兴盛。

从《千金方》可以清楚地看出,澡豆的制作,是把各种原料都捣成细末,再与豆末混合在一起,因此,成品就是各种原料混在一起的细粉。正因为澡豆是以豆粉为主,还掺着些同样磨成细粉状态的草药、香料,闻上去香喷喷的,才会让王敦误以为是"干饭"。笑话中有声有色地铺排,王敦将之倒在洗手水里——豆粉与水相混,那岂不成了一碗糊糊?食用的方式当然也就是"饮下",像老北京喝"面茶"那样,一点点喝下去。看来,那时所说的"干饭",其实比较接近于今天的油炒面一类食品,所以导致王大驸马的误会,看到一只昂贵的进口玻璃碗捧到面前,里面是掺杂着各种细料的豆面,还散着香气,就想当然地以为是一道好吃的美食。王敦至于这么缺乏见识吗?这个笑话也许并不是真事,但它的出现与流行恰恰反映出,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使用高档去污用品"澡豆",在上层社会的眼里,就会被视为粗俗、土气。这个笑话无论是将王敦和澡豆设为其中的角色,还是在十几个世纪之后砌头换面成"乡下老头"和"香皂",一样地是反映了生活方式的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以及人们针对这种变革所宣扬的观念。

不过,意味深长的是,《肘后备急方》"荜豆香藻法"竟有如此的说法:

先用水洗手面,然后傅药,粉饰之也。

医书的作者虽然抄录了正确的配料表与制作方式,但是,却误会了本方制品的具体用法!这位作者并不知道豌豆面做成的"香藻"应该用于洗洁,而是将其做为一种"药",以为该在洗净手面之后,把这种香粉涂到脸上。从"粉饰之也"一句来看,掺有中药料的豌豆粉被当成了一种保养护理型的化妆粉,将其涂在面庞上,既是化妆,也是对皮肤加以修护。一部医书居然都会错误理解澡豆面所应扮的角色,足以证明,这种卫生用品进入汉晋人的生活以后,有着一个逐渐普及的过程,曾经弄不清其为何物的现象并不罕见。编造王敦不识澡豆的笑话,以此来对他进行人格打击,其现实背景乃在于此。

唐代的《外台秘要》将此方加以抄录,名为"''备急''荜豆香澡豆法",关于用法则说为"以洗面,如常法",可见作者王焘一看这种配方即知其用途,所以很自然地进行了校正。不过,在现实中,同样的笑话却还是在流传,段成式《酉阳杂俎》(齐鲁书社,2007年)里,这个笑话就被安在了他的同时人陆畅头上:

予为儿时,常听人说,陆畅初娶童溪女,每旦,群婢捧匜,以银奁盛藻豆。陆不识,辄沃水服之。其友生问:"君为贵门女婿,几多乐事?"陆云:"贵门礼法甚有苦者,日俾予食辣,殆不可过。"(172页)

河南登封高村宋墓壁画中的《备洗图》,垂鬟侍女一手提水桶,一手捧一小碗,走向盥洗盆架。她手中所捧之碗应该即为盛澡豆之器。

变得更加的细节生动了。场景由厕后的洗手,改为晨起的梳洗,攀龙附凤的穷小子一见又是热水又是香面面儿,再也想不到一天之始的个人卫生工作需要这么隆重哦,还以为富贵人家的规矩是才一起床就开早饭。情节经这么编排,便显得更加合理,也就更加可信了。进一步地,还让当事人亲口抒发感言,愈发增添了"笑果":朋友问他:"您如今做了豪门贵婿,享福吧?"陆畅却苦着脸回答:"高贵人家的好多规矩都很折磨人耶!居然天天让我吃辣面糊儿,这日子快没法儿过了!"

澡豆入口带辣味,是因为其中掺有多种药料的缘故。如果笑话中的主人公不幸赶上《备急千金要方》的"治面黑不净,澡豆洗手面方"这一款制品,那可真就惨了:

白鲜皮、白僵蚕、芎、白附子、鹰屎白、甘松香、木香(各三两,一本用藁本),土瓜根(一两,一本用甜瓜子),白梅肉(三七枚),大枣(三十枚),麝香(二两),鸡子白(七枚),猪胰(三具),杏仁(三十枚),白檀香、白术、丁子香(各三两,一本用细辛),冬瓜仁(五合),面(三升)。

上二十味,先以猪胰和面,曝干,然后合诸药捣末,又以白豆屑二升为散。旦用洗手面,十日色白如雪,三十日如凝脂,神验。(《千金翼》无白僵蚕、芎、白附子、大枣,有桂心三两。)

将《千金方》中眼花缭乱的澡豆方与《肘后备急方》"荜豆香藻法"比较,予人最大的印象便是,在三至六世纪之间,澡豆配方在用料、制作以及功用等方面繁花怒放的炫目发展。比如上引这一款澡豆以白豆屑作为主料,加入青木香、甘松香、白檀香、麝香、丁香五种香料以令其芬芳,同时配有白附子、白术等多种被认为可以让皮肤白皙细腻的中草药,此外还有滋养润泽皮肤的鸡蛋清、猪胰。制作的方法也颇为细致,大致上,是先将猪胰与白面、鸡蛋清调在一起,晒干之后再与其他配料相合,一齐捣成细末,再与白豆屑混拌。盥洗时,用这种混合的香末擦在脸、手上,不仅去垢,而且有美容效果,"十日内面白如雪,二十日如凝脂"。不过,对我们这些自命的现代人来说,比较震撼的,白僵蚕与鹰屎白也列在其中。白僵蚕是"家蚕患白僵病而死的虫体"(《神农本草经中药彩色图谱》,沈连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年,463页),也就是患病而死、并因病变白的蚕尸,这东西在漫长的时光中一直都被当做重要的美容药料,"灭黑,令人面色好"(《神农本草》)。若干种的禽屎,也一样是美容传统中的活跃角色,白色鹰屎便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鸡屎、鸬鹚屎、雀屎、鸽屎。如果凑巧误把掺有死蚕与鹰屎细粉的澡豆当做炒面糊糊喝下去,那确实是比较悲惨的遭遇啊!

伴着千百年前古人的笑声,我们或许无妨多做一点探究。为了达到不同的美容效果,历代医典、生活用书中推介的各种澡豆所配药料彼此不同,丰富得令人咋舌,不过,一旦对于似乎异常热闹的配料表加以细察,就不难辨认到,其中所用到的中药成分大多都是在各个时代始终被沿用的、被认为有益于美容的经典素材。究竟这些历时长久的美容药物是否真的有古人所坚信的那种种美白、去黑、除皱、去死皮之类的功能?这些经验对于今天的美容业是否还可能有意义?恐怕应该是爱美的女士们与专业行家共同关心的一个主题吧。

《千金方》中澡豆予人的另一深刻印象,便是对于香料的重视。"治面黑不净,澡豆洗手面方"中竟然用了五味天然香料,其中白檀香同时也成为起美白作用的一款经典美容素材。从东汉到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香料大发现"时代,各种西方的、南方的香料到达中原,让贵族生活面貌一新。高档澡豆能够利用种种香料来发香,正是得益于这一大的时代形势。配料如此奢侈的澡豆,也只能在"贵门"中通行啊。

《千金翼方》"妇人面药"一节谈道:"面脂手膏,衣香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从魏晋到唐代,澡豆像擦脸油、护手膏、熏衣香等美容品一样,是贵族士大夫阶层的男男女女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然后,孙思邈又尖锐地批评道:

然今之医门极为秘惜,不许弟子泄露一法,至于父子之间亦不传示。然圣人立法,欲使家家悉解,人人自知。岂使愚于天下,令至道不行,拥蔽圣人之意,甚可怪也。

这段文字透露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事实:在汉唐时代,关于美容用品的技术是掌握在医生们的手中,是一门高度专业化、充满艰深知识的神秘行业,只在"医门"内部以师徒、父子的形式互相传授。直至晚唐,熟悉宫廷生活的诗人王建还在《宫词》作品中透露了相关的现象:

供御香方加减频,水沉山麝每回新。内中不许相传出,已被医家写与人。

有关美容、熏香一类的知识与技术,以及相关的工作,作为医药知识的一部分,由医界人士加以垄断性的掌握,在晚唐,仍然是最通行的情况。为了满足宫廷不断更换香品的奢侈需求,御医会受命通过改换香料的成分来配制新的复合香调。虽然宫中明令不许将新成的香品透露给民间,但是,医生们却并不太在意这条禁令,很快就把新香方出卖给了宫廷外的普通人家——当然,这些普通人家也都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显宦。

这个现象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汉唐时代的美容实践是与医药实践联系在一起,并且同医药实践一道,是与道家的整个知识体系的实践联系在一起。是包括炼丹术士们在内的修道者完成了一次涵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领域的狂飙突进式的知识飞跃,于是,很自然地,美容的观念、素材与技术,就成为这些知识先驱们馈送给中国、给世界的巨大贡献的一个小小部分。孙思邈把"面脂手膏,衣香澡豆"视为"圣人立法",视为"至道",并且坚信"圣人之意"就是让整个世界从这一"至道"中受惠,乃是极伟岸的洞见。药王关于美容品的这一段话,应该足以唤起我们对于汉唐之间那个伟大的知识实践与知识创新时代的向往。

道家的观念与实践在唐代美容品中留下的印迹实在是异常鲜明。其中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对于玉屑与钟乳粉、云母粉的应用。从文献中透露的情况来看,唐代大概是唯一一个将这三种材料真正用于美容品制作的朝代。《千金翼方》中的一款澡豆方,便将玉屑与钟乳粉列在了配料表中:

丁香、沉香、青木香、桃花、钟乳粉、真珠、玉屑、蜀水花、木瓜花各三两,柰花、梨花、红莲花、李花、樱桃花、白蜀葵花、旋覆花各四两,麝香一铢。

上一十七味,捣诸花,别捣诸香,真珠、玉屑别研作粉,合和大豆末七合,研之千遍,密贮勿泄。常用洗手面作妆,一百日其面如玉,光净润泽,臭气粉滓皆除。咽喉、臂膊皆用洗之,悉得如意。

居然把桃花、梨花、红莲花、樱桃花等多种鲜花捣碎,作为原料,还将珍珠和钟乳、玉屑碾粉,加入其中,奢侈得吓人,但却又有一种打动人心的魅力。这么昂贵的成本,普通人想来难以消受得起。当时的规矩,每年冬季腊日的时候,皇帝都向大臣及其家属颁发护肤美容用品,《文苑英华》中收有若干唐代官员的谢赐香药表,其中不止一人提到,受赐物品中有一袋澡豆。大概,这种场合所颁赐的"内造"澡豆,会有着掺用玉屑、珍珠末、桃花等等的贵重吧。

玉容散

到了宋代,利用澡豆又出现了新的笑话,而且是被放到了王安石的身上,不过,情节完全地改变了:

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污,非疾也。"进澡豆,令公颒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梦溪笔谈》,71页,岳麓书社,2002年)

也许王安石真的不讲究卫生吧,当时流传他不修边幅的逸闻非止一则,都十分夸张,沈括《梦溪笔谈》所记录的这一则就很过分:王安石脸上黑得让旁人都担心了,以为是病相的表露。请来医生,给出的诊断却原来是因为长期不洗脸,泥垢太多!门生于是向王安石奉上澡豆,请他把脸洗一洗,王安石却硬是对这事没兴趣,非说自己脸黑是天生的,澡豆也不会拿他有办法。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有斗争就会有攻击,而利用八卦逸闻,传扬一个人在个人生活细节上的缺陷,从而诋毁这个人的人格,古今都是通行的办法。有趣的倒是,攻击一个人卫生习惯差,不懂得保持个人整洁,居然自晋代以来一直被视为有效的利器,足以把某个堂堂政治人物"描黑"成"猥琐男"。一代又一代纯男性组成、承载政治与文化于一身的精英阶层就是喜欢把这样的笑话来回流传,流言飞语的,表达对于政治对手的厌恶。不过,在笑话的变化中显示出,到了宋代,澡豆全然失去了新鲜感,也不复上流社会奢侈品的特殊身份,所以,攻击一个人的时候,就不会再编造他不识澡豆的情节来进行嘲笑。在这个时代,要说一个人脏得终年不肯用一次澡豆,才能显出此人的差劲儿来,才足以骇倒众人。

宋代佚名画家所作《十八学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对于宋代士大夫的雅聚场景有很生动的描绘。

须知,在追记北宋末年东京汴梁百物风华的《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著,伊永文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中,卷三记载了汴梁的著名店铺,而其中俨然有"张戴花洗面药"一家。早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即列有"洗面药"的配方,与澡豆方一起收录在"面药"一章,从其配料成分与制作工艺来看,洗面药与澡豆大同小异,实际是同一类卫生美容用品。自晋唐以来,赋予澡豆以特定的治疗皮肤病以及美容功能,一直是一种非常活跃且成绩卓然的实践。带有药理作用的澡豆,最常派上的用场当然是"洗面",对面部加以清洁和美容,因此,从唐代起,"洗面药"的称呼渐渐流行,并不是难以理解的事情。北宋首都居然有出售"洗面药"的名店,说明这类洗洁品的商业化生产已经非常普遍,除了张戴花这一家之外,名气没有这么大的同类商铺一定在其他街市也有开设,而且,这些店铺在"洗面药"的名目之下应该是备有配料各不相同的多种洗面药、澡豆,是美容清洁用品的专营店。

另外的一个重要历史进展,则是通过相传为南宋末年人陈元靓所编著的《事林广记》(日本元禄十二年翻刻本,中华书局,1999年)透露出来。这是一本辑录各种生活必要知识、配有插图的实用型、百科类出版物——注意,是印刷书籍哦!——,其中"绮疏丛要"、"宫院事宜"两节介绍了多款美容化妆品与卫生清洁用品。在罗列的种种配方中,有一方明题为"洗面去瘢疮",是以茯苓、天门冬、益母草灰等十二味草药与皂角、大豆一起,"合,焙干,捣、罗为末,早晨如澡豆末用,其瘢疮自去也,甚悦择(泽)颜色",正是一款功在"去瘢疮"的洗面药。此外还有一方题为"治面疮癣":

白及(芨)、白蔹、白芷、白蒺藜、白茅、甘(疑脱"松"字)、苓苓(零陵)香。

右等分,,捣为末,拌赤小豆末,共捣。常用,其疮癣自去也。

从配方来看,明显地,这是一种澡豆,只不过,这种澡豆有个专门的意图,要灭除"疮癣",也因此而决定了其中的中草药配料成分,按照唐宋以来的归类方式,这也是一款标准的洗面药。

孙思邈在公元六世纪所反对的"医门极为秘惜"的现象,到了十一至十三世纪之时完全不复存在。一方面,专业制造美容卫生用品,变成了一个彻底商业化的行当,实现了市场经营的形式;另一方面,关于美容卫生用品的制作技巧,变成了一种大众知识,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印刷出版物的途径,而在社会上随意传播。在澡豆类洗洁品变得如此普及与寻常的情况下,假如王安石从来都不肯用澡豆洗脸,就显得太过怪异了。试想,在今天,如果听说某个人一年到头从来不用肥皂,我们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拒绝卫生到了如此固执的地步,不由我们要怀疑,此人只怕不仅是卫生习惯差的问题,而是根本在心理上有毛病。一个心理不正常的政治家,那他的政治决策能靠得住吗?如此的疑虑似乎是很自然会导出的结果。"王安石不肯去脸垢"的笑话,其含义大概也在于此吧。

《事林广记》所教习的种种生活经验,设想的对象以当时的市民、富农以上阶层为主,也就是主要针对中等生活水平的人家,因此,其所推荐的配方没有了唐代医书中那种近乎炫耀与魅惑的奢侈用料,相反,配料表上的名目大为减少,所选用的材料也均属于价廉、易得之物。同时,制作工艺也被加以简化,似乎其目的在于让普通人家能够动手自制。这一朴实路数在此后的生活百科知识用书、美容书中得到了一直的沿袭,如元人所编《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中记载的"八白散",被传说成"金国宫中洗面方":

白丁香、白僵蚕、白附子、白牵牛、白茯苓、白蒺藜、白芷、白芨。

右件八味,入皂角三定(锭)——去皮、弦——、绿豆少许,为末,常用。

虽然这个配方的来历被描述得颇为高贵,不过,其配料全是并不珍奢的传统美容药材,制作也颇简易。在宋元时期小富人家普遍熟悉的洗洁品中,大约"八白散"以及《事林广记》中的"洗面去瘢疮"粉、"治面疮癣"粉一等规格的制品,便是这一阶层所能承受的高档精品了。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随着澡豆普及为寻常日用物品,"澡豆"这个词称却被逐渐放弃,在入明以后,彻底退出了生活用语。或许,肥皂在明代得到普及,澡豆失去了曾经的主导地位,成了洗洁品中的辅助角色,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如《儿女英雄传》所示,日常生活中,人们将澡豆类制品直呼为"香豆面子"。据《旧都百行》(常人春、高巍著,文物出版社,2003年)介绍,直到清末民初,北京"每逢盛暑,街头有卖香料者",即香面摊,所卖的全是传统工艺"土产"的香料用品,其中之一就是"香豆面"(91页)。齐如山《中国固有的化学工艺》(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则指出,在晚清,这种香豆面子也叫"对面光":

乃用一种豆面,加香料,再加其他材料制成,味香而性滑,亦可去垢。仍为面质,用时倾于手心少许,稍加水,以之搓脸,再用水洗,脸皮便现光彩。(329页)

从《红楼梦》可以看出,洗手、面乃至洗澡所用的清洁品,并不必要总是搞得成分复杂,仅仅简单地经过熏香的纯豆面,其实就能够很好地承担去垢、除异味的任务。传统生活中使用的"香豆面",大概往往会采用这一简约路线吧。

多配药料、具有治疗作用的澡豆,也就是可目之为"洗面药"的高档澡豆,在明清时代,则美称之为"散"、"粉",其中最为流行的名称是"玉容散",如明初周定王朱所编的《普济方》中就收有几款"玉容散";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景岳全书》也收有一款"玉容散"。比较引人兴趣的一款,见于乾隆年间官修的《医宗金鉴》,这是一款意在去面上黑斑的"玉容散",是以团粉——即绿豆粉——与白牵牛、白僵蚕、白莲蕊等多种药料配成:

共研末,每用少许放手心内,用水调浓,搽搓面上,良久,再以水洗面。早晚日用二次。(卷六十三)

与其他配方的教示小有不同,这里,是让使用者把合成的粉末用水调成糊,在面庞上浓涂一层,然后保持这个状态一段时间,再用水将粉糊洗掉。这不就是"面膜"么?

与之相呼应的是,晚清宫档中有这样的记录:

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日,小太监千祥传李德昌、王永隆拟得玉容散加减分量:

白芷(一两五钱)、白牵牛(五钱)、防风(三钱)、白丁香(一两)、甘松(三钱)、白细辛(三钱)、山柰(一两)、白莲蕊(一两)、檀香(五钱)、白僵蚕(一两)、白芨(三钱)、鹰条白(一两)、白敛(三钱)、鸽条白(一两)、团粉(二两)、白附子(一两)

共研极细面,每用少许,放手心内,以水调浓,搽搓面上,良久再用水洗净,一日二、三次。(《清朝宫廷秘方》,胡曼云、胡曼平编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37页)

太医根据慈禧太后的具体情况而制定了一款"玉容散"方,一眼即可看出,方中所有的原料与唐代的澡豆并无太大区别。不过,由于有着鲜明的治疗目的,所以绿豆粉(团粉)比例很低,以药料为主体。具体施行起来,则是依循了《医宗金鉴》同类药粉的方法,把合成的白色药粉用水调成泥,在脸上浓涂一层,保持一段时间,再用水将粉层洗掉。这简直就是最活生生的例子,证明用玉容散做"面膜",在往昔时光中,确实是一种时而会使用的美颜手段。

沿着时光上溯,在唐人王焘的《外台秘要》(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里就可以发现,一种澡豆的特殊使用方法非常近乎今天的"面膜"——

"广济"疗澡豆,洗面去皯、风痒,令光色悦泽方:

白术、白芷、白及、白敛、茯苓、藁本、萎蕤、薯蓣、土瓜根、天门冬、百部根、辛夷仁、栝楼、藿香、零陵香、鸡舌香(各三两),香附子、阿胶(各四两,炒)、白面(三斤)、楝子(三百枚)、荜豆(五升)、皂荚(十铤,去皮、子)

右二十二味,捣、筛,以洗面,令人光泽。若妇人每夜以水和浆涂面,至明,温浆水洗之,甚去面上诸疾。

用这个方子配成的澡豆,在早晚洗脸时使用之外,还有一种使用方式:在临睡前用水把澡豆粉调成糊,涂在脸上,第二天早晨起来之后再洗掉,据说,如此的美容护理可以去除面部疾病,修护肌肤。

显然,以澡豆类制品做面膜的方法,是早就存在于美容传统中的一种经验,并且长长远远地一直流传下来,直到现代中国开启的前夜。

太平公主秘法

《千金翼方》中的那一款不惜动用玉屑、珍珠与钟乳粉的豪华澡豆方,与人印象深刻的另一个特点,便是配料表中列有桃花、木瓜花、柰花、梨花、红莲花、李花、樱桃花、白蜀葵花、旋覆花九种花朵,并且制作时要"捣诸花",把这九种花朵一一捣成碎末,与其他材料的研粉掺在一起,形成洗面洁肤的专用品。

唐人真的用鲜花来洁面吗?晚唐诗人和凝在他的《宫词》组诗中,以一首专题诗的方式明确记录道,是的,确实如此:

早梅初向雪中明,风惹奇香粉蕊轻。谁道落花堪面,竞来枝上采繁英。

初冬的一个霁晴日子,梅花刚刚在雪天里开放,便引来了成群的宫女,不过她们踏雪寻梅可是有着非常具体的目的。在宫中流传着一个不知源起何处的说法,说是梅花乃是洁面的好材料,于是惹得这些女性竞相采摘枝头上轻绡剪就一般的花朵。

据李时珍的观点,"白梅花古方未有用者",历代医典中也确实并没有利用梅花美容、洁肤的方子。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虽然纠正了前代关于梅花无药用的观点,但是,涉及到美容,也只引有《赤水玄珠》的一个治"唇上生疮"方:"白梅瓣贴之,神效,如开裂出血者,即止。"由此看来,和凝的《宫词》作品毋宁是代表了这样一种情况:唐朝的人们出于对鲜花的迷恋,试图把这一最为美好的造化产物引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引入到美容卫生之中。当时所见的各种花都成为他们试验的内容,这些试验往往不成功,甚至可以说大多数都不成功,以梅花入澡豆便是曾经试行而结果令人失望的例子之一。按诗中之说,宫女们纷纷地赶往梅林之下,很认真地采集新蕊,可见用梅花洗面足以美容的说法在那个时代一度甚为热行,至少,闲极无聊的宫中人们都急于亲身尝试,唯恐掉落在时尚的潮流之外。只是由于梅花其实并没有类似的功效,相关的说法在流行一阵之后终究不免归于沉寂,被人们遗忘。《备急千金要方》中,一款名为"五香散"的澡豆、一款加有玉屑的高档"面脂"——也就是擦脸油——都加有旋覆花,还有两款面脂则加有栀子花,也应该看作是与"谁道落花堪面,竞来枝上采繁英"同类的努力。

依据医典来观察,桃花,乃是唐人最为崇信其美容效果的花品。《备急千金要方》的"玉屑面脂"方中便列有桃花,《千金翼方》则不仅有加桃花的面脂,更有两款以桃花为原料之一的澡豆方。当然,认为桃花具有美容神效,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信念,早在《肘后备急方》中就列有好几款服食桃花以美白肤色的方子,比如"葛氏服药取白方":把三棵桃树上的花瓣全部采摘下来,捡选干净,装在绢袋中,吊挂在屋檐下,任其自然风干,然后捣、碾成末。每天,用水将桃花末调成糊,在饭前服下一勺匙,一天三次。这种将桃花加以"内服"的做法在唐代得到了延续以及发展,不过,大约在入唐前后,桃花还被开拓出"外治"的功能。南宋人陈元靓所编《岁时广记》中,载录有一条无从考证真伪的资讯:

取红花——虞世南《史略》:北齐卢士深妻,崔林义之女,有才学。春日,以桃花面,咒曰:"取红花,取白雪,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光华。取雪白,取花红,与儿洗面作颜容。"

品味这一条文字的意思,似乎可以理解为,在北朝时代,春天以桃花洗面,是女性当中流行的一种风气,而且,当时讲究的是在冬季积贮干净的雪水,入春之后取出,与新摘的桃花一起配合使用,为面部做一次深入的清洁护理。崔氏女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有"才学",能自作一首祈愿的小词,因此,她会一边以花洗面一边念念成诵,让美容的过程带有了近乎巫术的色彩——红花啊白雪,我以你们来洗面,让我由此获得光泽、神采和美丽吧!("儿"是北朝至初唐口语中女性惯用的自谦性第一人称,即"我"之意。)

假如"取红花"这一轶事的记录可以相信,那么,采摘新开的桃花为肌肤做清洁,是在北朝即已流行的作风。《外台秘要》中的一款"文仲疗皯黯方",或许有着相为照证的意义:

桃花、瓜子更等分,捣,以傅面。

方子提供的方法是,把同量的桃花与瓜子捣成细末,掺在一起,涂敷在面庞上,由此来去除皮肤的沉暗色泽。《外台秘要》所引的"文仲",乃是指初唐名医张文仲,由这一"文仲疗皯黯方"可以见出,桃花的花片直接施之于肌肤,可以起到祛黑增白的作用,在入唐以后,已经是确立牢固的一种观念,医家甚至发展出了类似现代面膜的使用方法。那么,这一观念的最初兴起、成形与流传,就应该是发生在更早的南北朝时代。

把桃花的研末以一种类似面膜的方式使用,在相传为唐人韩鄂所编纂的农业生活用书《四时纂要》中,更进一步扩张为全身保养项目。该书"七月"一节里记载的美容方法依循着道家特有的逻辑,闪烁着巫术的色彩,让现代的读者简直不敢在脑海中具体还原这一方法实施之下的景象:

面药:(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三月桃花末,涂面及身,二三日后,光白如素。

在阴历三月大量采摘桃花,风干之后捣成细末,仔细加以贮藏。待到七月七日那一天,杀一只乌鸡,将鸡血与干桃花末拌在一起,涂满面庞与身体。在随后的日子,再如此反复进行两三次,就能让皮肤如未经染色的丝绸一般平滑光泽。以今天的观念来看,此一方法其实是用桃花与鸡血混成的花泥进行全体的皮肤护理呢,由此而产生的唐代"浴血美人"形象,绝对能把躺在美容院里全身敷糊海藻泥之类的今日女郎比倒吧。《四时纂要》在配方之后,并有小字注云:"太平公主秘法"。宣称这是太平公主用过的美容秘方!

既有唐人关于桃花的大胆实践在先,

刊于北宋淳化三年(992)的《太平圣惠方》(《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集萃》,曹洪欣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

中记载有一则"治斑点兼去瘢痕方",也就不令人惊奇了:

桃花(一升)、杏花(一升)。

右件药以东流水浸七日。相次洗面,三七遍,极妙。

春天桃杏花开的时候,采摘桃花一升、杏花一升,将这些花瓣分别装在纱袋中,在流动的春水中泡浸七天。经过如此长时间的浸泡,桃、杏的花儿都化成花泥了吧,就用这种花泥交替着洁面,这一次洗脸用桃花泥,下一次洗脸就用杏花泥;如果早晨的盥洗用了杏花泥,那么晚上的盥洗就用桃花泥,总之,两种花儿轮流使用。推想一下,如此花泥的具体使用,只能是如慈禧太后之"加减玉容散","每用少许放手心内","搽搓面上,良久,再以水洗面",将桃花泥或杏花泥在脸上涂一层,过一会儿再洗去。说是做桃花面膜、杏花面膜,也不能算夸张啊。至于是否真如方中所说,这般来上个三七二十一次,就能去黑斑、除瘢痕,那可是有待实证的疑题了。

对于中医来说,大自然中的花,与植物的叶、根乃至动物的粪屎、毛发以及无机的床脚下土、故炊帚等等一样,是一种平等的存在,都可能涵具各自的药用功能。因此,在反复的实践当中,传统中医确实发现了多种足以治疗皮肤病的花朵。《外台秘要》即记载,将马兰子花捣烂,厚涂在酒糟鼻以及有同样皮肤问题的面部,可以治疗这种慢性炎症。《本草纲目》则指出,以黄蜀葵花研末,敷在流脓不止的"诸恶疮"之上,能让疮处很快平愈,"为疮家要药";野菊花连茎捣烂,饮其汁而涂其渣,可治"一切无名肿毒";木芙蓉花与这种植物的叶、根一样,对于"一切痈疽发背"都有药效,无论把鲜花捣成泥还是干花研成末,用蜜调做糊,涂敷在肿处周围,均是"效不可言",因此还得到了"清露散"的神秘名称……将天然花朵作为美容材料,加入到洗洁、修护用品之中,这一风气想必也自有道理在其中吧。从文献中留存的资料来看,加有鲜花干末的洗洁卫生品、美容护理品都具有鲜明的药治目的,如明代化妆专书《香奁润色》里介绍了一款"涤垢散",以绿豆面、石碱作为去污材料,并配有多种香料、中药,其中即包括金银花、干菊花、辛夷花、蔷薇花和樱桃花,"共为细末,以之擦脸、浴身,去酒刺、粉痣、汗班(斑)、雀班(斑)、热瘰,且香身不散"。这当然是一种高档澡豆,掺有五种花末,可以用之洁面,也可以在洗澡时施于全身,其药效则针对着多项的皮肤缺陷,包括酒刺、痣、色斑以及因热而起的痱疹。

在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医宗金鉴》中,记有一款掺加白菊花的"消风玉容散",乃是专用于治疗春癣:

又有面上风癣,初如癗,或渐成细疮,时作痛痒。发于春月,又名"吹花癣",即俗所谓"桃花癣"也,妇女多有之。此由肺胃风热,随阳气上升而成,宜服"疏风清热饮",外用"消风玉容散",每日洗之自效。

按书中的理论,女性容易在春天发作的"桃花癣",需要内外兼治,内服"疏风清热饮",同时,以"消风玉容散"来清洗生癣之处。至于消风玉容散的配方,书中稍后列出:

绿豆面(三两),白菊花、白附子、白芷(各一两),熬白食盐(五钱)。

共研细末,加冰片五分,再研匀,收贮。每日洗面,以代肥皂。

方歌:"消风玉容绿豆面,菊花、白附、芷、食盐。研加冰片代肥皂,风除癣去最为先。"

所谓消风玉容散其实就是一款以绿豆面为主料的澡豆,同时加入碾成粉的白附子、白芷、熬白食盐、冰片,以及——白菊花的细末。有意思的是,《红楼梦》中曾经谈到一种专用于"擦春癣的蔷薇硝",消风玉容散恰恰有着与蔷薇硝一样的药效,只不过蔷薇硝是一种直接涂敷在面庞上的药粉,消风玉容散则是在盥洗时使用,于为皮肤去除油垢、死皮的同时兼灭癣斑。将去年秋日晶白如雪的菊花捣成细末,在来春桃花竞放的日子里,以之洗面疗癣,真的,很像是传奇里编撰的情节。

皂荚

黄色歌曲可以算作衡量社会观念的一种指标吧?

晚明人冯梦龙所辑评的《山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一书留录下彼时的各种吴地民谣,其中有一首《木梳》,通过各种梳妆用具、用品,如镜子、牙刷、绊头带、眉刷、刮舌等等,进行色情调笑,最后唱到兴浓,是:"姐道郎啊,我听你一通两通也是空来往,到弗如肥皂光光滚着子身。"把肥皂擦身这一洗浴中的卫生行为转成了最赤裸的性暗示。"肥皂"在山歌中被随口唱出来,甚至用于需要大家都能够意会的色情暗示,只能说明,在明代,至少,在那个时代的江南富庶地区,这一清洁用品是人人熟悉的、普遍使用的东西。

实际上,"肥皂"这个词汇早在宋代就出现了,庄季裕《鸡肋编》(中华书局,1983年)有很清楚的解释:

浙中少皂荚,澡面、涴衣皆用"肥珠子"。木亦高大,叶如槐而细生角,长者不过三数寸。子圆黑、肥大,肉亦厚,膏润于皂荚,故一名肥皂。人皆蒸熟、暴干乃收。……《本草》不载,竟不知为何木。或云,以沐头则退发。而南方妇人竟岁才一沐,止用灰汁而已。(29页)

原来"肥皂"一词的出现还与大历史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一直到北宋灭亡以前,北方地区都只知道使用皂荚。但是,南渡之后,当时的杭州周围地区偏偏缺少皂树,本地人都是使用一种叫做"肥珠子"的果荚,荚中的果肉比皂荚肉更肥润多膏,南渡的北方人在学会使用这种物品之后,根据其比皂荚更"肥"的特点,发明了一个新称呼"肥皂"。

顺时光上溯,就在澡豆兴起的时代,同时也有着一种低廉的、方便的清洁品在被广泛使用,这,就是皂荚,也称为皂角。汉代的童蒙教科书《急就章》里就已经记载:"半夏、皂荚、艾橐吾"。在《南齐书》"虞玩之传"还有这样生动的细节:

后,员外郎孔瑄就(王俭)求会稽五官,俭方盥,投皂荚于地,曰:"卿乡俗恶,虞玩之至死烦人!"

洗面为"盥",这条史料最好地说明了,在南北朝时代,清洗面、手时用皂荚是很普遍的事情。《南齐书》"刘休传"还有一条更珍贵的资料:

休妻王氏亦妬,帝闻之,赐休妾,敕与王氏二十杖,令休于宅后开小店,使王氏亲卖扫帚、皂荚以辱之。

路边卖扫帚一类杂货的小店里同时也出售皂荚,说明这种卫生用品在彼时的生活中需求量很大,以致成了杂货中的一项,成了有买有卖的小商品,需要的人到小杂货铺就能买到。

依据《本草纲目》中"皂荚"一条可知,皂荚乃是皂树所结的果荚,这种果荚中"肥厚"、"多脂而粘"的果肉能够去除污垢。因为需求量大,所以每年秋天进行采摘,然后"阴干",也就是在阴凉处晾干。《千金方》等医书中,皂荚入药之时——包括加入到澡豆中之时——要"去皮、子",这大概也是通行的加工程序吧。在谈到使用皂荚为人体去污的时候,医书总是提到"皂荚汤"、"皂荚水",如《备急千金要方》介绍一则修护面部皮肤的"治外膏,主面方",就是"以皂荚汤洗面,傅之",先用皂荚汤清洗面部,然后再涂上这种药膏,每天要重复三次;再如止头痒、去头屑的"沐头汤",也是"沐头发际,更别做皂荚汤濯之,然后傅膏"。看来,使用皂荚的时候,要把干荚肉泡在热水里,甚或投入沸水中煮,由此浸出其中的有效成分,然后再拿浸成的汤液涂在皮肤上做清洁。如此,我们才能明白一条史料的意思:

(南齐高祖萧鸾)尝用皂荚讫,授余泺与左右曰:"此犹堪明日用。"(《南史》"齐本纪")

这是史书所记萧鸾力行俭朴的事例之一。身为一国之君,不用澡豆而用皂荚,真是朴素的生活作风啊,然而,皂荚泡出的清洁液没有一次用完,居然还要留到第二天再使,恐怕就属于过分俭刻了吧。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在东汉以来,实际上是存在着澡豆与皂荚并行的局面,在上层阶级的生活当中,皂荚的使用也相当普遍,并且很可能更为普遍。相比于澡豆,皂角的成本要低得多。澡豆的主要用料为豆粉,等于是将供人食用的粮食改作他用,在农业生产水平很低的年月,这一做法总有些浪费粮食、与人争食的嫌疑。另外,高档澡豆添加多种香料和中草药,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奢侈。就是论加工的过程,澡豆也比皂荚复杂。因此,用澡豆还是皂荚,其实意味着尚奢还是尚俭的生活态度的选择。宋代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三秦出版社,2003年)中就记载了一则轶事:

高宗在徽宗服中,用白木御椅子。钱大主入觐,见之,曰:"此檀香椅子耶?"张婕妤掩口笑曰:"禁中用胭脂、皂荚多,相公已有语,更敢用檀香作椅子耶!"(2页)

从宋人笔记中可以看到,当时,士大夫阶层使用澡豆是非常平常的情况,但是南宋高宗的后妃们居然只用皂荚,按当时的标准来说,高宗赵构可谓是克己而节俭到了很极端的地步。

成书于元代至元十年(1273)的《农桑辑要》中专记有人工种植皂荚树、人工促使皂荚树结荚的技术,还介绍了收获皂荚的方便诀窍。如《南齐书》"刘休传"所示,皂荚很早就成为重要的、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因此,皂荚树必然是一种获利丰厚的经济作物。《农桑辑要》成书于元朝初年,这就意味着,至晚在金代,在中国的北方地区,皂荚树的管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生活中所使用的皂荚绝非采自野生树,而是经人工培植而得。早在北宋时期即已如此吧,很可能金代只是继承了宋人的农业技术而已。

总体上来说,生活富裕的人使用澡豆,经济能力不那么强的人则使用皂角,在很长时期内都是一种很自然的划分。元杂剧剧本中,关汉卿《玉镜台》取材于晋代名人温峤的轶事,有趣的是,在戏中,温峤的身份与时俱进,被设定为"官拜翰林学士",这位"学士"对新婚夫人的道白中便有"咱自有新合来澡豆香芬馥,到家银盆中洗面去";佚名作品《谢天香》表现名妓梳妆的过程,则是"先使了熬麸浆细香澡豆,暖的那温泔清手面轻揉";到了王实甫著名的《西厢记》中,张君瑞错以为老夫人要把莺莺许配给他了,因此特意"打扮着"等待红娘来请,好好把自己清洁了一番,这位布衣书生所有的清洁手段则只是"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另外,在元人郑廷玉《布袋和尚忍字记》中,也有玩笑式的道白云:"又费我半盆水一锭皂角。"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做当时实际生活状况的反映吧。实际上,直到近代,在大中城市以外的乡村、小市镇,使用皂角仍然是很普遍的做法,现代作家汪曾祺《南瓜豆腐和皂荚仁甜菜》一文中就写道:"皂角我的家乡颇多。一般都用来泡水,洗脸洗头,代替肥皂。"(《汪曾祺谈吃》,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87页)

不过,传统生活对于皂荚的利用,早在南北朝期间,就完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即,把皂荚作为配料之一,加入到包括澡豆在内的高档清洁用品的制作中,从而获得更为复杂的合成型产品。到初唐时代,这一做法已经非常成熟。让人好奇的是,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有一类名为"洗面药"的卫生用品与澡豆并存,凡是顶上"洗面药"名目的配方,其中就会有皂荚这味配料;称为"澡豆"的制品则不加皂荚。比如一则"洗面药,除悦白方":

猪胰(两具,去脂),豆面(四升),细辛、白术(各一两),防风、白蔹、白芷(各二两),商陆(三两),皂荚(五铤),冬瓜仁(半升)

上十味,和土瓜根一两,捣,绢罗。即取大猪蹄一具,煮令烂作汁,和散为饼,曝燥,更捣为末,罗过。洗手面,不过一年,悦白。

这个方子的配料、制法都与澡豆方大致相同,但添加了皂荚与猪蹄。在初唐及更早的时期,添加皂荚与否,难道真的构成洗面药与澡豆的区别所在?又是什么道理造成了这种区分?

不过,在时代稍晚的《外台秘要》中,有五款澡豆配方都采用了皂荚作为原料,说明豆末、皂荚这两种去污原料被结合在一起,在盛唐时代就成了通行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外台秘要》中介绍了一则"崔氏澡豆,悦面色如桃花、光润如玉,急面皮,去皯、粉刺方",其中用到"皂荚末四两",当然还有其他多种养颜的草药配料以及"毕豆三升",但是,其制作却是,把所有这些配料捣成细末之后——

调以冬瓜瓤汁,和为丸。每洗面用浆水,以此丸当澡豆。用讫,傅面脂,如常妆饰。朝夕用之,亦不避风日。

与其他配方都是将澡豆制为散末状不同,此一配方是将成品做成"丸"。也就是说,在公元八世纪的天宝时代,团块状洗涤皂已具雏形。

到了南宋人陈元靓所著的《事林广记》中,有一款"仙方洗头药",为:

胡饼霜(一两)、白菖蒲末(一两)、槵子皮末(一两)。

右三味,衮研,合炼皂角,浆和丸,如垍球子大,每一丸著灰汁,搽洗头,甚妙。

这里所特制的洗头药,也是用皂角与其他配料一起做成固体的球丸,使用的时候将其用灰汁濡湿,然后在头发上涂擦,再加以清洗。在今天,人们更普遍地是使用洗发液,不过,如果有谁坚持用肥皂洗发的话,那么,他或她会将肥皂打湿,然后在湿发上反复摩擦,是仍然在沿袭着千年前宋人使用"仙方洗头药"的方法啊。此一配方被继承在元时成书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与《多能鄙事》当中,如《多能鄙事》一书中的"洗头方"即为:

胡饼、菖蒲、槵子皮、皂角。

右同槌碎,浆水调团如球子大,每用泡汤洗头,去风、清头目。

大约,用皂角制作的这一款固体皂,在洗头上的效果颇佳,所以一直为后人所沿用。

依照庄季裕《鸡肋编》中的阐述,在北宋向南宋过渡之际,洗洁品的原料也不期然地发生了变化。北方人原本普遍使用皂荚,但是,南渡之后,却发现"浙中"很少有皂荚,当地人普遍使用的是一种叫"肥珠子"的植物果荚,果肉比皂荚更厚,故而又得名"肥皂"。

不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肥珠子就是"槵子",也叫"无患子"、"油珠子"、"鬼见愁",而肥皂荚却与之并非一物,另是一种。据李时珍的介绍,肥珠子"十月采实,煮熟,去核,捣,和麦面或豆面作澡药,去垢,同于肥皂。用洗真珠甚妙",并且具体记载了关于肥珠子的果肉的使用方法:

洗面去——槵子肉皮捣烂,入白面和,丸大丸,毎日用洗面,去垢及甚良。(《集简方》)

而《本草纲目》对"肥皂荚"的解释则为:

肥皂荚生高山中,其树高大,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白花,结荚长三四寸,状如云实之荚而肥厚多肉。……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

究竟,肥皂与肥珠子是否同一种植物果实,还是不同的两种?只有植物学家才能弄清答案吧。实际上,在明人宋诩所编《竹屿山房杂部》(卷九"杂品之属")中列出了四种天然果荚,一是肥皂,一是皂角,一是猪牙皂角,还有一种居然就叫"香皂"——"子形圆小而香",据书中介绍,它们来自完全不同的植物:"四木形、叶不相似,惟子气味同。"这四种果荚的形状、大小、色泽同样是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子可洗油腻,甚益粉黛。"都有明显的去油去污性能,对于美容卫生有大的好处。看来,在实践中,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现了非止一种可以用于去污的果荚,由于功能相近,往往被赋予从"皂荚"衍生而出的称呼。

非常珍贵的,医家杨士瀛于南宋景定五年(1264)成书的《仁斋直指》(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中明确地标出了"肥皂方"的名目,并具体记录其制作为:

白芷、白附子、白僵蚕、白芨、猪牙皂角、白蒺藜、白敛、草乌、山查、甘松、白丁香、大黄、藁本、鹤白、杏仁、豆粉各一两,猪脂(去膜)三两,轻粉、蜜陀僧、樟脑各半两,孩儿茶三钱,肥皂(去里外皮、筋并子,只要浄肉一茶盏)。

右先将净肥皂肉捣烂,用鸡清和,晒去气息。将各药为末,同肥皂、猪脂、鸡清和为丸。(卷二十四)

从这一资料可知,其一,肥皂一词虽然最初是专指一种果荚,但是,就在南宋时代,这个词汇已经发生了转化,用于称呼以该种果荚制作的固体洗洁品;其二,在南宋时代,固体形态的洗洁用品已经非常成熟,并且相当的普及。须指出的是,《仁斋直指》所开出的"肥皂方"带有特定目的,加入多味中草药,旨在"去白癜、黑、白癣诸般疮痕,令人面色好",有药皂的性质。另外,还利用据认为可以收紧皮肤的鸡蛋清作为黏合剂,可说是不惜成本。拿这一条资料与《事林广记》的"仙方洗头药"互相对映,宋代美容洗洁皂的发达与成熟,可以确定无疑了。

实际上,《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时,临安的街市上就有"肥皂团"出售,而且是"小经纪"中的一项,也就是成为了一个专门行当。仅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在公元十二至十三世纪的经济发达地区如临安,固体皂在日常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又多么普通的用品。因此,毫不奇怪的,元杂剧中会提到澡豆,会提到皂荚,也会提到肥皂。《布袋和尚忍字记》中就有这样的台词:

(刘均佑云)小的每将水来,与哥哥洗手。(正末洗科,云)可怎生洗不下来?将肥皂来。(刘均佑云)有。(正末擦洗科,云)可怎生越洗越真了?将手巾来呀。兄弟也,可怎生揩了一手巾忍字也?

固体皂常用于洗澡时为身体去垢,于是就很容易被与色情玩笑拉上关系。在佚名元杂剧《张协状元》中,就已经给丑角们安排了这样的下流诨词:

(净)便是,我阿公有时出去干事,五朝七日不见归来。我在屋里心烦,浑身都燥痒了。你张解元出去,浑身燥痒否?(末)好皂角煎丸。(旦)那得这话!奴身只是眼泪出。(净)我阿公在屋里,我便无事。(旦)如何无事?(净)他在屋里,夜夜烧汤与我洗疥痨,便不痒。(末)打着痒处。

这里所提到的"皂角煎丸",应该如《仁斋直指》中的药皂一样,也是掺有治疗疥痨的中草药成分的固态皂吧。

总体上看,自东汉以来,皂荚使用广泛而普遍,因此,固体皂的制作,最早是从皂荚开始。但是,南渡之后,肥皂荚得到了充分的开发,由于固体皂的成熟、定型发生在这个时期,而肥皂荚又是这一时期制作固体皂的主要原料,于是,"肥皂"一词就演变成了固体皂的专门指称,并被后人长期沿用。其实,在实际的生产当中,并非仅仅使用肥皂荚,而是还有着皂荚、大皂角、小皂角等等不一的天然果实材料。

在北京定陵,出土有明代万历皇帝及皇后使用的金、银皂盒。

其中,银皂盒底部明确刻有"肥皂盒一件重七两二钱"的铭文。该皂盒"圆形","器内偏于中心部分设横隔一个,把器内分作大、小两部分。在小的部分有半圆形器盖一个,盖作子口,平面,圆钮"(《定陵》,文物出版社,1990年,166页)。似乎,平时会把肥皂收贮在较小的盒隔里,扣上器盖,避免落尘。使用的时候,则把肥皂取出,放在较大的盒隔中。收贮与使用的功能区被分开,便于保洁与清理。

金皂盒则与今天我们通用的肥皂盒非常相似,由一浅一深两件圆盒套在一起而成,浅圆盒的底面上做有孔眼,用过的肥皂放在浅盒中,肥皂所带的水会从孔眼漏下,流到深圆盒的底部,这样就可以让肥皂重新变干爽。现代设计师们竭力调动灵感的种种皂盒设计,好像也还没能突破这一早在明代就已固定的基本形式吧。

定陵出土的银肥皂盒以及盒底镌刻的铭文。

晚清人震钧《天咫偶闻》一书记录有光绪皇后部分妆奁的单子,其中即有"金胰子盒成对"、"银胰子榼成对",可见,明清两代的宫廷生活中,肥皂盒都是必备的生活用具之一。更难得的是,定陵中的金肥皂盒在出土时,盒中盛有"黑色圆形有机物两块"(《定陵》),显然正是明代宫廷用"肥皂"的珍贵遗存,也说明,把"肥皂"作成"丸"状,是长久沿用的做法。实际上,一直到清末,"猪胰皂"还是"圆团形"(常人春《老北京的民俗行业》,学苑出版社,25页)。

如《仁斋直指》配方所透露的,肥皂荚肉有比较浓烈的"气息",需要设法去除,最后做出的成品才会闻来清爽,而在明代的《竹屿山房杂部》中,有一款"十白散,去靥皯、风刺、面垢":

白芷、白芨、白蔹、白牵牛、白附子、白檀香、白茯苓、白蒺藜、白僵蚕、白丁香、蜜陀僧、三柰子、楮实子、桃仁、甘松、鹰条各等分。

以肥皂角剖开,水浸柔,仰置釜中,取薄荷叶、芫荽叠满其腹,蒸退其气味。去弦、膜,炒。同前药俱为细末,滴水,丸如龙眼大。

每用糯米一溢作汤,颒面,擦之。浴身亦润泽。

这个方子谈到了对肥皂荚的具体加工:从中剖开,先用水泡软,然后在荚腹内填满薄荷与香菜,在水锅中蒸,将其原有的刺激气味去除,染上薄荷、香菜的气味。接下来是去掉荚上的筋、膜,入锅炒过,再与其他药料一样地研成细末,混合在一起,用水调成龙眼大小的圆丸。这实际也是一种很讲究的药皂,不仅用于洗脸,也用于洗澡时洁净身体。

由这个配方对于肥皂荚加工的细致,不难窥见肥皂制作发展到明代之后的成熟程度,这一时代江南地区生活方式的精致风格亦闪映其中。

《山歌》中有一首《烧香娘娘》,有这样的唱词:"讨一圆香圆肥皂打打身上,拆拽介两根安息香熏熏个衣裳。"与《竹屿山房杂部》的配方互相形成了印证。

定陵出土的金肥皂盒以及盒内珍贵的明代球形肥皂实物。

不难看出,"洗面玉容丸"是一款美容皂,其中用到檀香、丁香,也用到从明代开始时兴的排草香料。这一款制品居然不像民间香皂那样掺白面,只用蜜将草药、香料、肥皂面调和成丸,果然是唯有"内府"才会制造的高档精品。定陵出土金肥皂盒中的两块"黑色圆形有机物",大抵就是这个路数的东西吧。须一提的是,刊行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的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中,也列有一款"玉容丸",乃是通过"早晚搽洗"来治疗雀斑、酒刺以及"身体皮肤粗糙"的药皂。这个配料丰富的皂方中也没有白面的踪影,却很细致地考虑到:"如秋冬,加生蜜五钱;如皮肤粗槁,加牛骨髓三钱。早晚洗之,皮肤自然荣洁如玉,温润细腻。"依据季节对于皮肤的影响、结合具体使用者的状况,分别添加不同的润肤材料,设计得非常周到。由此看来,在明人那里,在对肥皂制品的叫法中还包括"玉容丸"一称,而它乃是专指高档精品皂。

直到光绪三十年(1904),太医受慈禧太后之命开出的"加味香肥皂"方仍然是:

檀香(三斤)、木香(九两六钱)、丁香(九两六钱)、花瓣(九两六钱)、排草(九两六钱)、广零(九两六钱)、皂角(四斤)、甘松(四两八钱)、白莲蕊(四两八钱)、山柰(四两八钱)、白僵蚕(四两八钱)、麝香(八钱,另兑,上请)、冰片(一两五钱)

共研极细面,红糖水合,每锭重二钱。(《清宫医案研究》,陈可冀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1023页)

贵重的檀香,再加木香、丁香,配以散发花叶芳芬的天然香花瓣、排草,成品所散发的复合香调会予人什么样的鼻观感受呢?这一款皂品同样不掺白面,纯粹靠各种原料研细之后,用红糖水拌合,团成二钱重的丸块。明清两代皇宫中所用的香肥皂,从"洗面玉容丸"与"加味香肥皂",可以大致意会其仿佛了。

由于肥皂都要带香气,所以,入清以后,"香肥皂"干脆被简称为"香皂",如清初人李渔《闲情偶记》中就说,让女性身上带有香气,最好的物品就是花露,花露之外——

其次则香皂浴身,香茶沁口,皆是闺中应有之事。皂之为物,亦有一种神奇,人身偶沾秽物或偶沾秽气,用此一擦,则尽去无遗。……皂之佳者,一浴之后,香气经日不散,岂非天造地设,以供修容饰体之用者乎?香皂以江南六合县出者为第一,但价值稍昂,又恐远不能致,多则浴体,少则止以浴面,亦权益丰俭之策也。("声容部·熏陶")

这段文字把清人使用香皂的状态有很充分的透露,香皂既用于洗澡也用于洗面,而且,当时还有名牌产品——如江南六合县的制品,这种名牌产品的价格也会更昂贵一些。《红楼梦》中提到芳官洗头发、宝玉早晨的盥洗都使用香皂,曹公笔调的细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宝玉像所有青春少年一样,对于梳洗的繁琐缺乏耐心,每一步都草草应付,比如洗脸时:

紫鹃递过香皂去。宝玉道:"这盆里的就不少,不用搓了。"(二十一回)

由于传统肥皂为圆球形,因此,清代的肥皂铺幌子,是在两个串联的十字形幌架上,各挂五串涂成黄色的肥皂球模型。(引自王树村编著《中国店铺招幌》)

我们从而得知,传统香皂的用法是沾水之后在肌肤上搓擦,与今天香皂的使用方法一样,当然,因为没有足以发泡的原料成分,所以传统香皂不会起泡沫。

传统美容皂有个优势,就是如澡豆一样,在基本材料不变的前提下,可以由医家根据预想的美容、护肤乃至治疗皮肤病等功能,而任意加减其中的草药成分。因此,明清医书中散落着各种的制皂配方,如《香奁润色》"面部"的"美人面上雀子班(斑)方":

白梅(五钱)、樱桃枝(五钱)、小皂角(五钱)、紫背浮萍(五钱)

共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日用洗面,其班(斑)自去,屡验。

稍后还有"治美人面上粉刺方":

益母草(烧灰,一两)、肥皂(一两)

共捣为丸,日洗三次,十日后粉刺自然不生。须忌酒、姜,免再发也。

两个配方,一个专用于去雀斑,一个针对粉刺,属于药皂的性质,因此干脆连香料都免掉了。因此,可丰可俭,功能灵活多变,也是传统固体皂的另一个特点。

在这里所引的几个方子中,只有《香奁润色》的"香肥皂方"仍然以绿豆粉作为主体材料,《仁斋直指》的"肥皂方"里用到少许豆粉。李时珍描述明代固体皂的做法,无论槵子还是肥皂,都是将果肉捣烂,用白面和成丸,讲究的话当然还可以添加香料,但是,却没有提到豆粉。由此,我们或许可以粗略梳理一下固体皂发展的脉络。从《外台秘要》的"崔氏澡豆,悦面色如桃花、光润如玉,急面皮,去皯、粉刺方"来看,在盛唐时代,人们开始利用皂荚制作固体皂,不过,这个时候,由于豆粉制作的澡豆是高档洗洁品的同义词,所以,按照习惯思路,豆粉被用作固体皂的重要成分。可是,也许豆粉不容易凝结成团吧?另外,皂荚、肥皂荚等原料的去污性能想来是足够强力,无需乎豆粉帮忙,所以,一如"仙方洗头药"所示,到了宋代,固体皂就出现了与澡豆分道扬镳的情况,大多数的配方中都不再算进豆粉这一项内容。传统的固体皂会用到米浆、面浆或者白面,但只是以之作为团合的介质而已,高档品则连米粉、面粉都不用,而是以蜜、以糖水作为黏合剂。换句话说,澡豆往往都会用到皂荚以增加去污力,但皂荚、肥皂所作的固体形态洗洁品却基本排除了豆粉。



掰指一算,我们今日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日常词汇"皂"、"肥皂"、"香皂",都是颇有年月的词汇,"肥皂"在南宋出现,已经在汉语中存在了八九个世纪,而"香皂"一词如果从清初算起,到现在也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寿命了。那么,为什么会是"皂"成为清洁专门用品的指称呢?李时珍告诉我们:

荚之树皂,故名。

也就是说,结出的果荚有去污性能的那一种树,最醒目的外观特征是(树身或树叶)呈黑色,因此得名"皂树"。皂树所结之荚,自然就是皂荚。语言随着生活实践的进展而流动、繁衍,于是,"皂"这个本意仅仅是"黑色"的字,就成了汉语中各种清洁卫生用品的词源。

浆水

《左传》关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史事里,有这样的细节:

陈氏方睦,使(陈逆)病,而遗之潘沐,备酒肉焉。

关于"潘沐"中的"潘",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淅米汁也。"至于"淅",《说文解字》说是"汰米也",即对米加以淘洗。因此,"潘"就是淘米水的意思。晋人杜预在注解《左传》"遗之潘沐"这一细节时,就明确为:"潘,米汁,可以沐头。"啊哈,《左传》里在讲述政治大事的时候,无意中透露了春秋时代的生活观念。显然,生活于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人认为,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搞一搞卫生清洁有助于恢复健康。正是利用了在当时被普遍认可的观念,陈氏族人让被抓起来的陈逆假装生病,这样,就找到了借口,可以给他送去专供洗头的淘米汁,以及补充营养、保证生活质量的酒肉。借着这一送东西的机会,陈氏族人与陈逆得以互通声气,最终将他解救出来。

由此说来,淘米水,是见于文献的最古老的美容清洁用品之一。

显然的,在皂荚与澡豆兴起之前,米汁曾经长期是最主要的清洁剂。《礼记》"内则"一篇里提到用灰水来洗衣服,对于人体的清洁,却只提到米汤。实际上,"内则"一篇是涉及到古代卫生观念的重要文献,比如,其中有着对老年人的理想生活状态的设想:

五日则燂汤请浴,三日具沐。其间,面垢,燂潘请;足垢,燂汤请浴。

按照这里宣扬的理念,儿女侍奉父母,应该五天洗一次澡,三天洗一次头。在其他的日子里,如果老人的面孔脏了,也应该随时奉上加热的淘米水,让老人洗脸;脚脏了,则准备好热水供老人洗脚。对于"君子",也就是有教养的、有身份地位的人,其标准则是"日五盥,沐稷而粱",每天该洗五次手,洗发用糜子(黍子)米汤,洗脸则用小米(粟)汤。

即使在澡豆与皂角广泛使用之后,用米汤洗脸的做法也并未退位,相反,一直被当作重要的清洁手段。也许,澡豆、皂角在去污去油上还是能力有限,所以不得不以米汤辅助吧。例如,王焘《外台秘要》里的"''广济''疗澡豆,洗面去皯、风痒,令光色悦泽方",是每天晚上把澡豆用水调成糊,抹在脸上,第二天早上"温浆水洗之"。所谓的"浆水",就是米汤,只不过,相对于春秋时代的"潘","浆水"要经过更仔细的加工,并非仅仅是淘米之后的剩水而已。明人所辑《食物本草》(华夏出版社,2000年)"浆水"一条对此阐释甚明:

浆水,或粟米或仓米饮(应为"炊"——本书作者注)酿成者,味甘酸,微温,无毒。调中引气,宣和强力,通关开胃,止霍乱、泄痢,消宿食,解烦、去睡、止呕,白肤体。似冰者至冷,妊娠忌食……"丹溪"云:浆水性冷,善走化滞物,消解烦渴,宜作粥,薄暮食之,去睡,理臟腑。(19-20页)

"浆水",不仅要"炊",还要"酿",也就是先煮熟,再发酵。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编纂的《御制本草品汇精要》([明]刘文泰等原著,陈仁寿、杭爱武点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中,关于"浆水",有着与《食物本草》非常相近的阐释,但更详细,如"粟米白花者佳,煎令醋,止呕吐,白人肤体如缯帛,为其常用,故人不齿其功",更重要的是,这里记下了"浆水"的具体制作步骤:

谨按:作浆水之法,于清明日,用仓黄粟米一升,淘净下锅内,以水四斗,入酒一盅,煎至米开花为度。后将柳枝截短一大把,先内(纳)坛内,然后贮浆水于内,以苎布封口,使出热气。每日用柳条搅一次。如用去,旋加米汤,仍前搅用之。(136页)

陈年小米经过煮沸加工,并且掺入一点酒,盛装在专备的瓷坛里,还要配放特制的柳条搅棍,每天进行搅动。对我们今天来说感觉很怪的是,浆水,实际是煮熟之后发酵、微微变酸败的小米汤!并且要随用随添,不断加入新熬的米汤,换句话说,坛里始终有不新鲜的"老汤"存在。在我们的观念来说,这样的东西实在很不卫生,肯定非常不利于健康,但是,古人却对其神效深信不疑,在他们看来,这种浆水简直有百利而无一害。用变酸的浆水当作饮料,或者掺米熬粥,是传统生活中的一项广泛做法,《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就在饮用"熟水类"一门当中列出了"浆水法":

熟炊粟饭,乘热倾在冷水中。以缸浸五七日。酸便好吃。如夏月逐日看,才酸便用。如过酸,即不中使。

方中倒也嘱咐,用于下肚的浆水,一定只用刚变酸的新浆,如果过度酸败就无法饮用了。至于在美容洗洁、染帛、制红花饼等用场,对于酸度的掌握就复杂多了,文献中,往往读到"清浆水"、"酢浆"、"粟饭浆水极酸者"等概念,在古人那里,控制浆水的酸腐程度,制造出酸性深浅不一的浆水,并且以酸度合适的浆水达成各种工艺指标,曾经是很实际也很重要的一门技能。

另外,《齐民要术》"合手药法"中谈道:"夜煮细糠汤,净洗面……"稻谷舂磨之后,会产生大量的糠麸,把糠麸磨细,煮成浆汤,可以承担与米汤同样的功能。相对来说,煮细糠汤等于是废物利用,肯定是更为节约的办法。在元杂剧《谢天香》中,一段唱词详细展现了化妆的整套步骤,第一步当然是清洁皮肤:

送的那水护衣为头,先使了熬麸浆细香澡豆,暖的那温泔清手面轻揉。

正是将糠麸投在水中熬煮成"麸浆"。洁面时的具体程序,则是把麸浆加热到有一定温度,暖暖的,与澡豆的细末一起放在手心里相混合,然后像当今使用洁面乳一样,在面庞上、手上轻轻打揉。

作为曾经非常重要的洗洁用品,古人似乎是很自然地想到,将其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从而使得浆水在使用当中起到修饰容体方面的功效。例如,单纯用浆水洗头发,可以去油垢、发屑,但是,如果加入利于毛发生长的中草药,那么就等于在洁发的同时还给头发上药了。《肘后备急方》"疗人须、鬓秃、落不长方"一节中,即有一方为:

麻子仁三升,秦椒二合(盒)。置泔汁中一宿,去滓,日一沐,一月长二尺也。

把麻子仁与秦椒捣碎,投入浆水中浸泡一夜,第二天去掉两种投料的渣滓。泡过的浆水用来洗头发,并且坚持每天如此洗一次,就会促进头发的生长。按方中的说法,这种浆水的生发效果是如此强力,一个月内就能让头发多长出二尺!

书中稍后又有一方为:

麻子仁三升,白桐叶一把。米泔煮五六沸,去滓,以洗之,数之则长。

与前一方大同小异,是把麻子仁、白桐叶投在米浆水中,上火沸煮,通过加热的方式让草药的药性成分尽快融入米浆中。然后去掉两种投料的余渣,用煮过的浆水洗发,达到生发的效果。

据认为,浆水"白肤体"、"白人肤体如缯帛",能够美白皮肤,让肌肤恢复丝般光滑、绢般雪洁,于是,将之与其他美容素材调配在一起,便能制成洗面药乃至"面膜"。《外台秘要》中就有"''延年''去风、令光润,桃仁洗面方":

桃仁(五合,去皮)。

右一味。用粳米饭浆水研之,令细。以浆水捣取汁,令桃仁尽即休。微温用。洗面时长用,极妙。

首先对粳米饭煮成的浆水加以细研,让米粒碎成黏泥,充分融入浆汁中,浆质从而浓黏而匀细。然后,再把桃仁投入饭浆中,仔细舂捣,直到桃仁完全粉碎,与饭浆相融成一体。把此浆水加以保存,洗面时取出适量作为洁面液,效果非常之好。

猪蹄富含胶质,因此在《千金方》中被当做用于紧绷面部皮肤的好材料,并与浆水加以结合,形成了"猪蹄浆":

大猪蹄一具,净治如食法。以水二升,清浆水一升,不渝釜中煮成胶,以洗手面。又以此药和澡豆,夜涂面,旦用浆水洗,面皮即急。

拿一只大猪蹄收拾干净,放在锅中,倒入两升水、一升清浆水,慢火煮成胶冻。然后就用米浆与猪蹄胶混合而成的这种胶冻作为"洁面乳"。如今那些鼓吹富含"胶原质"的美容用品,在这里算是找到先驱了吧。此一胶质洁面乳还有一种使用方法,是把澡豆拌入这种胶冻,每天就寝前将混合物涂在面庞上,作成"面膜",在第二天早上再用浆水洗除干净。据《备急千金要方》介绍,"猪蹄浆"能够"急面皮、去老皱、令人光净",坚持用这种特制的洁面胶乳进行美容功课,可以防止皮肤松弛,平复皱纹,让面皮变得紧绷光滑。

如果将猪蹄浆加以更深度的加工,那么,还可以发挥成"治面、令悦泽光白润好,及手皴"的美容妙品(《备急千金要方》):

猪蹄(两具,治如食法)、白粱米(一斗,洗令浄)。

右二味,以水五斗,合煮猪蹄,烂,取清汁三斗,用煮后药——

白茯苓、商陆(各五两),萎蕤(一两),白芷、藁本(各二两)。

右五味,咀,用前药汁三斗,并研桃仁一升,合煮,取一斗五升。去滓,瓷瓶贮之,内(纳)甘松、零陵香末各一两入膏中,搅令匀,绵羃之。毎夜取涂手面。

第一步,将猪蹄与白粱米一起浸在水中,慢火煮熬,待水熬去将近一半,就获得了猪蹄胶质与米浆相混而成的"清汁";

第二步,将白茯苓等五味中药切碎,再将桃仁研碎,一起投到"清汁"当中,火上熬煮,直到水汁减去一半,就得到了膏状的成品。滤掉其中的药渣,清膏以瓷瓶贮存,并且投入甘松香、零陵香的细末,搅和均匀,以便这胶膏芳香可爱。最后用丝绵把瓶口蒙盖严密,避免落入尘秽。每夜就寝之前,从瓶中取少许香膏涂在面庞上和手上,可以有效地去除黑色素沉淀,让皮肤美白润泽,并且解决手掌皮肤容易皴裂的难题。简单的米浆,通过与猪蹄、中草药乃至香料的结合,而摇身成为一款富含胶原蛋白的夜妆用保养芳香面膏。

到了明清时代,文学中涉及洗漱程序的时候,却不见再提糠汤、米汤,使用浆水制作美容用品的传统也近于中断。如《红楼梦》中,宝玉洗脸仅是用水和香皂;芳官洗头发的时候,涉及到的用品为花露油、鸡蛋、香皂和水。这一情况,大约是因为皂类制品不断进步,所具有的去污功能越来越强大,仅仅靠香皂、碱皂等制品,就能对皮肤加以充分的清洁,因此,浆水就成了多余之物,不再需要了。不过,在一些少数民族当中,利用特制的酸米汤洗发的风俗,还是被沿用到了当代。

桂花胰子

文康著成于清代后期的小说《儿女英雄传》中,长姐洗手的时候,"搓了阵香肥皂、香豆面子,又使了些个桂花胰子、玫瑰胰子",可见传统生活中清洁用品的花色还真不少。老北京人的习惯,是把肥皂叫做"胰子",我小的时候受邻居影响,也爱使用这一土话的叫法,还曾经被母亲特意纠正过。

为什么叫胰子呢?《本草纲目》中有"",释文云:

音夷,亦作"胰"。时珍曰:一名肾脂,生两肾中间,似脂非脂,似肉非肉,乃人、物之命门、三焦发原处也,肥则多,瘦则少,盖颐养赖之,故谓之颐。

在中医所说的两肾之间,有一种既不完全是脂肪、也不完全是肌肉的脂物,叫"",也叫"肾脂"。这种脂物的多与少会影响到人或动物的生命状态,"肾脂"多,身体会更健康,在李时珍看来,这就是此物名为""的原因,是谐"颐"之音。

早在《肘后备急方》中,"猪胰"就见于"作手脂法":

猪胰一具,白芷、桃仁(碎)各一两,辛夷各二分,冬瓜仁二分,细辛半分,黄瓜、栝蒌仁各三分。

以油一大升,煮白芷等,二三沸,去滓,挼猪胰,取尽,乃内冬瓜、桃仁末,合和之。膏成,以涂手掌,即光。

用油煎煮白芷等药料,然后去掉药渣,控出清油。把猪胰放到药油中,使劲地反复揉压,让猪胰中的润滑液汁全部进入油中,再把冬瓜、杏仁研好的细末加入,做成白色的油膏,用来涂手,能起到滋养、光润手掌皮肤的作用。同书卷五十二"疗人面体黧黑、肤色粗陋、皮黑状丑"的方子里,还有一方则为:

芜菁子二两,杏仁一两,并捣;破栝蒌,去子囊;猪胰五具,淳酒和,夜敷之,冬月以为手面膏。

这个方子是把草药的细末与猪胰一起泡在酒中,然后以所成的膏液在临睡前涂在面上,作为夜间的保养液;到了冬季,则可作为涂在手上、面上的冬季护肤品。

无独有偶,成书于六世纪上半叶的《齐民要术》中,有与《肘后备急方》颇为接近的"合手药法",对于如何利用猪胰留下了更清楚的展示:

取猪一具(摘去其脂),合蒿叶,于好酒中痛挼,使汁甚滑。白桃人二七枚(去黄皮,研碎,酒解,取其汁),以绵裹丁香、藿香、甘松香、橘核十颗(打碎),着汁中,仍浸置勿出——瓷瓶贮之。夜煮细糠汤,净洗面,拭干,以药涂之,令手软滑,冬不皴。

缪启愉先生在《齐民要术校释》的相关注文中阐明:

,非胰脏,猪胰位于胃下……俗名"尺";猪位于两肾中间,呈椭圆形,黄白色,富润滑汁液:二者绝非一物。猪浸酒以其浸出液涂于手面防皴裂,农村妇女多有用之,几乎尽人皆知,有的地方讹称"猪衣"。(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也就是说,传统卫生、美容制品所涉及之"胰",正字应为"",与胰脏并非一物。因此,齐如山《中国固有的化学工艺》"胰子"一节,"胰又名甜肉,生于动物腹内胃下"(328页),也是犯了近人普遍会犯的错误。

"猪"富含润滑汁液,因此,长久以来,就被当作润滑皮肤、防皴裂的原料。大约是由于护面品有多种的面脂、面药,所以,从《肘后备急方》的时代起,猪就被强调用于制作冬天的护手霜以及护面霜。另外,《千金翼方》中的面膏方还使用到羊胰()。

然而,在《千金方》中,澡豆配方中大多也把猪胰作为一种重要配料。猪胰只有润肤的性能,并无去油去垢的功能,因此,加入猪胰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澡豆在清洁的同时,也能够滋润皮肤。在七世纪的时候,去污清洁品就能够同时考虑到从美白到滋润皮肤的多种功能,这种回忆让我们多少要感到惊异。

北京话中将肥皂称为"胰子",显然是源于这一悠久的传统。例如齐如山《北京三百六十行》(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中就记录了老北京的"胰子作":

大香料店多自做胰子。但亦另有作坊,每日遣人提两木桶,到猪市取回猪胰,加碱、松香、肥皂、香料等等,入磨磨烂,用模子翻成块,或团为圆球,发往各处零卖,颇能去垢。最好者为鹅胰,所以招牌上都写"引见鹅胰"。自洋胰子盛行,此物亦将归消灭了。(75页)

其《中国固有的化学工艺》"胰子"一节则说道:

胰……吾国向来把它用酒稍洗,加碱、丁香、皂胶(疑应为"角")等物,捣为胰子,冬日用以洗脸,可免皮肤皴裂。以上乃乡间的情形,在大城中则较为完美,有入锅熬成片,有生磨者;自以熬成者为优,但较费事。北京最贵重者为鹅之胰,此得多半熬成,但相当贵,名为引见鹅胰,外官到北京引见皇帝者,都要买此洗脸,据云用此洗脸,则脸神不但润泽,而且有光彩。近五六十年来,都用外国的肥皂,旧胰子几乎绝迹了,然冬天贫寒人家,还多喜用之。(328-329页)

甚至末代皇帝之弟溥杰也曾回忆道:

儿时余之母亲,即醇亲王福晋……曾谓宫中之香肥皂,以猪胰子为原料,制成锭状,用之香气馥郁,余幼时曾经洗沐,于今仿佛犹在目前。(《清宫医案研究》之《溥杰先生序》,13页)

光绪三十年,御医曾为慈禧太后配制"祛风润面散":

绿豆白粉(六分)、山柰(四分)、白附子(四分)、白僵蚕(四分)、冰片(二分)、麝香(一分)

共研极细面,再过重绢罗,兑胰子四两,抟匀。(《清宫医案研究》,1023页)

这一种专门调配的"胰子",在"润面"的同时,还要"祛风"——治疗面风,乃是针对上了年岁的慈禧太后有"面风筋挛"的毛病而配置。利用绿豆白粉来行使清洁的功能,同时配以有药疗作用的中药,等于是结合了澡豆传统的一款特制的药皂。

清人李静山于同治年间所作的《都门竹枝词》有道是:

桂林轩货异寻常,四远驰名价倍昂。官皂、鹅胰、滴珠粉,新添坤履也装香。(《历代竹枝词》,王利器、王慎之、王子今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3013页)

在当时北京的化妆品名店"桂林轩"的产品中,"官皂"与"鹅胰"并列。至少在晚清时期,香肥皂与香胰子是同时存在的两类清洁品,互相有所区别。最典型的例子,可见光绪《大婚典礼红档》中所记录的皇后妆奁,其中有"鹅油胰二匣、香皂二匣"、"肥皂子二匣",显示胰子、香皂、肥皂是三种有所区别的物品。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分?推测起来,胰子,或者说得雅一点,胰皂,更注重美容效果,而香皂主要承担的是去污任务。齐如山说胰子"冬日用以洗脸,可免皮肤皴裂",也正说明了胰子成品所具有的护肤性能。

齐如山还谈到,晚清时最讲究的胰子是"鹅胰",而光绪《大婚典礼红档》则记为"鹅油胰",也就是说,"鹅胰"这一名称的由来,并非是因为其中加入了"鹅之胰",而是因为其中加入了鹅油。从唐代起,鹅油就被认为是最适合养护皮肤的动物脂肪,被用于制作面脂,《千金方》中并且特别提到炼鹅脂之法。因此,在去污的胰皂中添加鹅油这一味原料,只可能是为了加强其美容效果,也因此,才能在洗脸后"不但润泽,而且有光彩"。

据文献记载,清时,仅胰皂一类也因配料不同而有多种名目,最著名的为"引见胰",此外,还有"玉容胰"等。

最有意思的是,《中国固有的化学工艺》"胰子"一节下列"肥皂"文云:

肥皂者,乃皂角之籽(实际为皂角之荚肉)加香料及其他物质,捣极细。去垢之力亦甚强,唯无单用之时,都是与胰子合用。

也就是说,清代的北京贵族、有钱人,洗面时仅洁肤品就要用两种,肥皂主攻去垢,胰子则在进一步清洁的同时还润泽皮肤。《儿女英雄传》中有关长姐因洁癖而反复洗手的情节,恰恰反映了多种清洁品并用的实际局面。传统生活,实在并不简陋。

金花沤

顺便还要说的是,用猪胰制作冬天防止皮肤皴裂的护肤品,这一传统也被长久沿用,相关配方每每现于如《普济方》等重要医典之中。《竹屿山房杂部》这样的生活知识杂书,也明确记有"润肤膏,治冬月遇寒风,面手开成皴裂":

猪([疑为"澣"字——作者注]之,切,鲜者一斤),红枣子(五枚),甘松(三钱),醇酒(一斤),白芷(三钱)

同浸,颒面毕,乘热,俱匀之。

把切细的猪胰与红枣、甘松、白芷一起浸在酒中,每次洗面之后,趁着皮肤上还有热水汽,处于湿润状态,用这种酒浸的黏汁把面庞和双手涂遍,作用则是修护冬月寒风侵袭所造成的面庞、手背的皴裂。令人吃惊的是,这里所记的方法与上千年前的《齐民要术》的"作手药法"大致相同,只是采用的草药配料不同而已。《香奁润色》也有"又方,面手如玉":

杏仁(一两)、天花粉(即栝蒌根粉——作者注)(一两)、红枣(十枚)、猪胰(三具)。

右,捣如泥,用好酒四盏浸于磁器。早夜量用,以润面、手。一月,皮肤光腻如玉。冬月更佳,且免冻裂。(569页)

采用的仍是同一方法,足证用酒浸泡猪胰及草药,是一个经时间考验过的、历久弥新的经典方法。很有意思的,清宫档案中保留了光绪四年太医为慈禧太后所开的"沤子方":

防风、白芷、□□、三柰、茯苓、白芨、白附子、□□□

共研粗渣,烧酒二斤将药煮透。去渣,兑冰糖、白蜜,合匀,候凉再兑冰片、朱砂面,搅匀,装磁瓶内收。(《清朝宫廷秘方》,37-38页)

可惜,这个方子中有两例配料的名称没能保存下来,不过,其制作方法、其成品状态,与"作手药法"、"面手如玉法"都大体相同,可见,所谓"沤子",与"治冬月遇寒风,面手开成皴裂"的"润肤膏"为同一类美容用品。由此,我们也就能够体会《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中露过一次脸的"沤子"为何物了:

后面两个小丫头子知是小解,忙先出去,茶房内预备去了……来至花厅廊上,只见那两个小丫头,一个捧个小沐盆,一个搭着手巾,又拿着沤子壶,在那里久等。……宝玉洗了手,那小丫头子拿小壶倒了些沤子在他手里,宝玉沤了。秋纹、麝月也趁热水洗了一回,也沤了,跟进宝玉来。

其时为正月元宵夜,所以要用到专为冬季配备的"沤子"。每次洗手之后都要用沤子来护手,这就是当时贵族生活的起居作风。实际上,清代富贵女性的嫁妆中一般都配有专门的沤子罐,如震钧《天咫偶闻》中记录的光绪皇后妆奁单子,就不仅有"金胰子盒成对"、"银胰子榼成对",还有"银沤子罐成对"。光绪《大婚典礼红档》中所记录的皇后妆奁还有"金花沤二匣",周绍良先生在《沤子小壶儿》(《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一辑,1979年)一文中谈到:

曾见清代北京著名香粉店《桂林轩、香雪堂各色货物簿》(当时商店自己编的一种商品目录),中列"金花沤"一品,下有诗一首为说明:

沤号金花第一家,法由内造定无差。修容细腻颜添润,搽面温柔艳更华。冽口皴皮皆善治,开纹舒绉尽堪夸。只宜冬令随时用,夏卖鹅胰分外嘉。每罐满钱四百八十。(222页)

诗意是说,"金花沤"这种保养美容用品能够让皮肤细腻光润,特别是在冬天修治皮肤的龟裂和皴燥,甚至还有去除皱纹、恢复皮肤弹性的功能。不过,这种物品只适合冬季使用,到了夏天就该改用鹅油胰皂才更合适。这些随着季节不同而变化的护肤品,究竟是出于什么道理?可惜,因为它们在生活中消失已久,已经无从追究了。

或许有必要提一下,《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天工开物》及《竹屿山房杂部》中都记录着,传统纺织工艺中不可缺少的"练帛"一环,也要用到猪胰,是用草木灰汤浸泡猪胰,再以得到的混合液对生帛加以清洗。因此,猪胰如草木灰一样,在往昔生活中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冬灰

欧阳修有一首《虞美人影》词,写得很婉约,非常的婉约:

梅梢弄粉香犹嫩。欲寄江南春信。别后寸肠萦损。说与伊争稳。

小炉独守寒灰烬。忍泪低头画尽。眉上万重新恨。竟日无人问。

在等待中熬到残冬将尽,词中的女性已经濒临忍耐的极点,她心中翻涌的唯一冲动,就是给心上人儿寄去一封信,告诉他,春天就要来了,是值得归来的时节了;同时,更要借机痛痛快快地向他倾诉一番,在冬去春来的时光荏苒中,自己是如何的为思念所苦。可惜,这只能是停留在心中的暗自渴望,她真正能做的,唯有独自坐在炭火已灭的火炉旁,假装拨活炭火,把自己心中的思念,用火箸,甚或用从头上拔下的钗子,在炉灰上反复划写。至于她的愁绪,实际上是没有人过问的。

俛首在寒炉的灰面上悄悄划字,给世界一个暗衔幽怨的侧影,真是没有比这更动人的了。这一形象想来是从唐人刘言史《长门怨》而来:

独坐炉边结夜愁,暂时恩去亦难留。手持金箸垂红泪,乱拨寒灰不举头。

这首诗里所写的是"宫怨",一位落入深宫的美人,很短暂地得到了君王的宠幸,然后就失宠了。于是,寒冷的冬夜,只能独自一人垂泪悲伤,但是,在宫中,哭泣也不能随意的,也许是怕人笑话,也许是怕招人诽谤,只能假借着拨动炉灰,创造一个可以低头默默流泪的借口。到了欧阳修《虞美人影》中,炉边的身影转化为民间的女子,多半应该是青楼中的美人,然而,一样的,她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甚至不愿或者不敢让泪水直接留出来,唯一排泄心绪的途径,就是在炉灰上漫然划画,也许是画"心"字?也许是在画象征情好成双的并蒂花?也许是在写那个人的名字?

实际上,用火箸在炉灰上随便画字,在传统生活中似乎是很常见的细碎场景,如唐人李群玉《火炉前坐》一诗,就利用这个细节,勾出了独忧天下的落寞人才的剪影:

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

宋人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卷七还记载了一则生动的轶闻:

钱若水为举子时,见陈希夷于华山。希夷曰:"明日当再来。"若水如期往,见一老僧与希夷拥地炉坐。僧熟视若水,久之不语,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中勇退人也。"

更神的故事还有:

(徐)知诰欲进用齐丘,而徐温恶之,以为殿直、军判官。知诰每夜引齐丘于水亭,屏语,常至夜分;或居高堂,悉去屏障,独置大炉,相向坐,不言,以铁箸画灰为字,随以匙灭去之。故其所谋,人莫得而知也。(《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

话说南唐开国之君李昪在还没有做得皇帝,还没有改名换姓,还叫徐知诰,还在为迈向龙座而辛苦努力的时候,发现了一位谋士宋齐丘。两个人想搞点密谋也真不容易,夏天,是跑到四面开敞的水亭上,让属下、侍从一皆退下,这样才能在没有旁人偷听的情况下交谈。但是,到了冬天,水亭上实在太冷了,跑到水亭上聊天也显得太怪了,怎么办?两个人想出的妙计是,坐在高敞厅堂当中的大火炉前,将周围的屏风、障帷全都撤掉,不给旁人藏身窥探的机会,即使如此,也还是不敢出声说话,而是用火箸把心里的想法在炉中的灰面上一划一划地写出来,待另一人看过,随即就用灰匙将字样抹掉。真是万无一失的密谋方式啊!如此生动的细节,不知是否已被当代的哪一部历史小说援用?

李群玉《火炉前坐》一诗明确地显示,"书灰"是在取暖的"火炉"上进行,《邵氏闻见录》所记轶闻中则说是"见一老僧与希夷拥地炉坐",同样地表明了这一点。所谓"地炉",就是放置在地面上的、一般体积不大的取暖火炉:

密室红泥地火炉,内人冬日晚传呼。今宵驾幸池头宿,排比椒房得暖无?

在花蕊夫人的这首《宫词》作品中明确地把"地炉"叫做"地火炉",根据诗句不难看出,这种火炉专门用于"冬日"的室内,为居室提供热量。火炉中要燃炭,炭在烧过之后不免会有灰烬,于是,今人多以为,古代文学中所谈到的"炉灰",就是木炭燃烧之后的残余。木炭的燃余是为灰,这当然一点也没错。不过,凡是曾经享受过老北京传统火锅涮肉的人,想必都会亲眼见到木炭燃烧的过程,也就会知道,木炭烧剩的残灰非常的轻,非常的软,见一丝风就四处飘,在量上也非常之小。这正是木炭的一大优点,燃后几乎不留残余,与煤完全不同。因此,如果要让木炭残灰积满火盆,而且还能在上面画字,其实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炉灰,其实正是根据燃炭的特点,专门制作的一种灰。根据古人利用香炉焚香的程序,可以大致推知炉灰的制作与使用方法。明人高濂《遵生八笺》(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列举了"焚香七要":

香炉、香合(盒)、炉灰、香炭墼、隔火砂片、灵灰、匙箸

在关于"隔火砂片"一节中,介绍焚香的复杂过程为:

烧透炭墼,入炉,以炉灰拨开,仅埋其半,不可便以灰拥炭火。先以生香焚之,谓之发香——欲其炭墼因香爇不灭故耳。香焚成火,方以筯埋炭墼,四面攒拥,上盖以灰,厚五分,以火之大小消息。灰上加片,片上加香,则香味隐隐然而发。然须以筯四围直搠数十眼,以通火气周转,炭方不灭。香味烈则火大矣,又须取起砂片,加灰,再焚。

焚香时,要使香炉中炭火的火势低微却又久久不灭,才不会把香料烤出焦味,同时又能长时间地对香料不间断烘爇。为此,就需特制的"炉灰"来控制火势。烧香时使用的燃料是经过特殊加工的小炭饼,叫"炭墼"或"香饼",炭墼要先在其他的炉或灶中烧透,然后放入香炉内的炉灰之内。在长长的焚香过程中,炭墼实际上是被填埋在炉灰当中,不过,要在灰中戳些孔眼,以便炭墼能够接触到氧气,不至于因绝氧而熄灭。从文学描写可以看出,取暖的火炉其实采用的是完全相同的策略,如白居易的《郭虚舟相访》一诗中所言:

寒灰埋暗火,晓焰凝残烛。不嫌贫冷人,时来同一宿。

古人烧炭的方法,是一定将"火"——其实是燃烧的木炭连同其火焰——"埋"在灰中,根据对火势强弱的需要,而调整炭埋在灰中的程度。或者也可以说是,燃烧的炭块一定是被大量的灰所拥围着。灰的作用,在入夜休息的时候尤其显出重要。如今中年以上的人想来都有烧煤球炉的经历,煤球炉在临睡之前要"封火",也就是用炉灰将燃烧中的煤球盖住,由此使得煤球在夜间既不会充分燃烧,但也不至于彻底熄灭。古代的火炉也采用着同样的措施: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白居易《秋雨夜眠》)

在寒冷的季节,夜间休息的时候,都是用灰把"宿火"埋起来,使其保持低温燃烧的状态。如果在灰中插立一只水瓶,那么,瓶中之水也可以借着微火而终夜保温,预备起夜的人随时饮用。

当然,如果想要提高室内温度,或者在火上煎茶、煮粥、温酒,那就要把灰拨开,让火势旺燃: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莫嗔老妇无盘饤,笑指灰中芋栗香。(宋人范成大《冬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之一)

在明代画家刘俊的《雪夜访普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可以清楚观察到古代火炉的使用方法。

实际上,传统绘画中往往出现各式火炉,炉箱内都是满堆细灰,灰当中埋着若干块木炭,茶瓶一类盛器在火上加热时,是插立在灰中。炭与灰在比例上是相当的悬殊,炉箱内主要是堆满了灰,如范成大诗所言,人们经常把芋头、栗子之类的零食埋在灰中烤熟,由此可以想见火炉中堆盛的灰有多深。当代人王敦煌《吃主儿》(三联书店,2005年)一书在谈论"炭墼子红烧肉"这款美味时,也提到传统的燃料"炭墼",其使用方法是——

把炭墼点燃放在火盆里,再用炭灰覆盖其上,使它既无明火又保持燃烧状态。

炭墼这种东西,当时在南方比较多见,这是因为在冬天南方人有用手炉的习惯。手炉用黄铜制作,把炭墼放在手炉里,点燃之后,再用炭灰覆盖其上,不至于烫手。燃着一个足可保持一天一夜之久。(53页)

可见,在炭制品的使用上,"炭灰"或说"炉灰"对于控制木炭燃烧的疾缓、旺弱,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松碎、轻软的木炭残灰根本承担不起这一功能。焚香时所用的香炉灰就是特制的,而且非常讲究,如《遵生八笺》中作为"焚香七要"之一的"炉灰"即为:

以纸钱灰一斗,加石灰二升,水和成团,入大灶中烧红,取出,又研绝细,入炉用之,则火不灭。忌以杂火恶炭入灰,炭杂则灰死,不灵,入火一盖即灭。

居然是以纸钱烧灰,用水将之与石灰和在一起,抟成团,然后放到火灶膛里烧红,在取出放凉之后,再仔细研成细末。

香炉所需的炉灰用量小,可以利用纸作为原料。取暖火炉所需的炉灰则要量大得多,因此取材也需要更为方便、廉价。非常重要的,历史悠久的《神农本草经》中列有"冬灰"一条:

冬灰,味辛,微温……一名藜灰。生川泽。

《本草纲目》不仅收有"冬灰"一条,而且作"集解"云:

弘景曰:"此即今浣衣黄灰尔,烧诸蒿、藜,积聚、炼作之,性亦烈。荻灰尤烈。"恭曰:"冬灰本是藜灰,余草不真,又有青蒿灰、柃灰(一作苓字),乃烧木叶作,并入染家用,亦蚀恶肉。"时珍曰:"冬灰乃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也,专指作蒿藜之灰,亦未必然。原本''一名藜灰,生方谷川泽'',殊为不通。此灰既不当言川泽,又岂独方谷乃有耶?今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发面令晳,治疮蚀、恶肉,浸蓝靛染青色。"

渊博、敏察如李时珍者,有时也不免疏忽的时候。他想当然地断定"冬灰"就是"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烧饭灶中柴薪烧过之后的余灰。按这样的理解,那么古人就显得很荒谬了。柴的来源有树枝、秸秆等等多种,烧过之后不都是灶柴灰吗?与藜灰有什么必然关系呢?凭什么非说藜灰"真",其他柴火灰就不真?所以李时珍驳之为"亦未必然"、"殊为不通"。如果要按这样的思路推理,那就还有更多的疑问:为什么一定是冬天烧饭灶的灰呢?夏、秋、春也都要烧灶做饭,这三季的灰就不能用么?

其实,李时珍在"冬灰"一条"释名"下的引文,已经说明了事情的首尾:

宗奭曰:诸灰一爇而成,其体轻力劣。惟冬灰则经三四月方撤炉,其灰既晓夕烧灼,其力全燥烈而体益重故也。(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校点本,451页)

此处所引乃是宋人寇宗奭《本草衍义》中的相关阐释。要注意的是,寇宗奭所提到的乃是"炉",而非"灶"。这恰恰是关键所在。"经三四月方撤炉,其灰既晓夕烧灼",也就是说,这种炉一年里只使用三四个月而已,并非终年使用,很明显,这里所说的是唯有冬天才设的取暖炉,安放在居室当中,从深秋到初春,一共要使用三四个月,在这三四个月当中,炉中火不会熄灭,因此炉灰也就日夜被火烧灼。"诸灰一爇而成",才是指灶台或烹饪用炉的情况,在这些灶、炉中烧柴,饭熟火尽,就会把余灰清理出火膛,绝对不会积留,所以说其成灰是"一爇而成"。相比之下,冬天取暖炉里的炉灰是为了调节炭火而放入,只要烧炭就需有炉灰扶持,因此,从设炉到撤炉的几个月间,这些炉灰始终在炉箱里承受火烤,经过一个冬季的火烘。这种取暖炉里的灰只会在冬天才有,其他三季都不可能存在,所以才赋予其专名"冬灰"。按照中医的观点,只烧过一遍就被清出火膛的灶灰"体轻力劣",只有久经锻炼的冬灰"其力全燥烈而体益重",因而有着特殊的药性。

搞清这一点,李时珍的不解就容易理明白了。冬灰虽然主体上也是由草木叶烧灰而成,但并不是炉中炭、柴的残烬。相反,冬灰如香炉灰一样,是为了取暖炉而事先特制的一种灰。《本草衍义》(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原文实际上特别指出:

诸家止解"灰",而不解"冬",亦其阙也。(40页)

批评历代医家考察"冬灰"的概念时,只在"灰"上做功夫,却一起忽视冠在其前的"冬"的限定,是一种疏忽。遗憾的是,李时珍也没能给予这一提示以足够的重视。

《神农本草经》等早期医典显示,在汉晋时代,冬灰讲究的是以蒿、藜为原料。由"烧诸蒿、藜,积聚、炼作之"一句,再参考文献中关于香炉灰的制作工艺,可以推知大致的加工程序:先把蒿、藜烧成灰,然后用水以及其他材料(如石灰之类)调成团,再入火煅烧,然后研成细粉。此外也有青蒿灰,树叶烧成的柃灰,但在古人看来,这些灰作为冬灰不是最理想的选择,也就是说,质量最好、最适用的冬灰唯有藜灰一种。("真"的意思实际是"质量好"之意,李时珍自己就在"粉锡"的"集解"中谈到"辰粉尤真",其意即是说辰州造的化妆粉质量最好。)《齐民要术》介绍制作胭脂的工艺,第一步恰恰要利用到藜灰,原文特别说到:

预烧落藜、藜藋及蒿作灰,(无者,即草灰亦得),以汤淋取清汁……

显然,落藜灰、藜藋灰、蒿灰在质量上优于其他"草灰",在汉晋南北朝时代是一种普遍的生活经验。既然真灰只能是由藜烧成,那么,指出藜的出产地——"生方谷川泽"——当然也就是必需的科学精神。

实际上,古人注重藜灰,可能是有多层的考虑,包括在美观度上的优势。元人王桢《王氏农书》(缪启愉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麻苎门""布机"一节有这样的话:

经织成生布,于好灰水中浸蘸……惟以洁白为度。灰须上等白者,落黎、桑柴、豆秸等灰,入少许炭灰,妙。

"落黎"应为"落藜",也就是藜,其灰竟是"上等白"者,可以用于加工新织成的苎麻生布。宋明文人极为雅致的品香之道流传至今,香炉灰始终讲究"洁白如雪"。没想到,自晋代以来,冬天普通的取暖火炉,炉灰也要达到与香炉灰接近的质量!

在《王氏农书》的记录中,豆秸灰也列为上等白者,而在宋人的生活中,豆秸灰似乎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存在。当时有首广传为笑谈的打油诗:

书生王勉……又作《雪诗》云:"上天烧下豆秸灰,乌李须教作白梅。道士变成银觱篥,师姑化作玉茶槌。"(宋人曾慥《类说》卷五十五《文酒清话》)

把大雪纷扬的自然景象形容为上天烧出来的豆秸灰,相当的可笑。不过,豆秸灰之白与细,显然相当接近白雪的形态,因此,这个比喻虽然俚鄙,却非常准确,因此居然得到了宋人的广泛认可,半当开心地时或加以采用。典型如苏轼的《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

野店初尝竹叶酒,江雪欲落豆秸灰。

宋人对于豆秸灰如此熟悉、有亲切之感,应当是将之作为炉灰使用吧?元人王沂有《苦雪吟》诗云:

豆秸灰红明复灭,僵卧浑忘食似铁。(《伊滨集》卷四)

清代宫廷画家丁观鹏《夜宴桃李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楚表现了火炉中堆满雪白的炉灰。

在这首诗作中,便是明言以豆秸灰作为炉灰使用。

不管是使用豆秸灰还是继续沿袭使用藜灰,总而言之,宋人所使用的炉灰确实白细如雪,如蒋捷《秋夜雨》"冬"词中就道是:

红麟不暖瓶笙噎。炉灰一片晴雪。醉无香嗅醒,但手把、新橙闲撅。更深冻损梅花也,听画堂、箫鼓方歇。想是天气别。豫借与、春风三月。

这里实际描写了一个典型的宋代的冬夜场景——按照当时的风俗,几乎可以肯定,场景局限在一架"梅花纸帐"当中。一只地炉放在床前,因为是特意封压的"宿火",所以燃炭("红麟")的火力微弱,水瓶戳立在炉灰中,只是处于保温状态,瓶中水也就不会发出如笙音吹奏一般的沸腾水声,而是喑哑沉寂。既然炉中没有火光,就更显得炉灰一片洁白,如晴天的雪。实际上,这是词中的主人公夜深带着宿醉醒来之时呈现在他眼前的景象。他大约是醉得不太舒服,想嗅一嗅清新的香品用以醒酒,但手头别无一物,唯有挂在帐中作为熏帐之用的香橙络儿,于是便随手摘下一个个圆橙果,掰开,借橙香来清心醒神。帐中悬瓶上当然还有梅花的插枝,只可惜因天冷水冰,花枝已被冻损。与这种朴素雅致但略显清冷的士大夫生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隐隐传来的富贵府邸中彻夜的歌乐之声,倒仿佛冬天从来不会光顾权势之家一般。

此外,陆游《雨中睡起》诗也写道:

磔磔寒禽无定栖,纤纤小雨欲成泥。松鸣汤鼎茶初熟,雪积炉灰火渐低。

如果没有搞清古代火炉烧炭的方式,没有弄清炉灰的具体形态,恐怕就难以体会"雪积炉灰"的意思。

古代文学中所涉及的"书灰"、"画灰",并非施之与木炭燃烧后的残烬,而是在堆满火炉盆膛里的、特制的、能够如晴雪般洁白的细灰上进行。为了调节火势,经常要用火箸拨动炉灰,所以火箸总是斜插在灰中备用,于是,用来在灰上戳戳划划的工具自然也就是随手抄到的火箸了。从徐知诰与宋齐丘以铁箸"画灰为字"之后"随以匙灭去之",可知火炉与香炉一样,讲究把灰面铲、压得平滑如镜,因此,整理炉灰所需的火匙也一样必须配备齐全。

灰汁

在古人看来,细雪一般的炉灰绝对是有用的好东西,除了用于调控冬火之外,还有其他多种的功能。《神农本草》将冬灰列入,就是看重其"治黑子,去肬、息肉、疽疮、疥瘙"的药性。此外,用灰汁浸泡各类织物,进行脱胶等必要的加工,也是早在《考工记》时代就已经为周人所掌握的重要技术手段。不过,对于传统生活来说,炉灰最日常、也最是不可或缺的用途,乃是如陶弘景所说:"此即今浣衣黄灰尔。"

蒿、藜、豆秸等烧成的炉灰,今天习惯称为"草木灰"。草木灰中含有极强的碱成分,其实就是一种天然碱,因此具有很强的去污功能,是传统上广为使用的"洗衣粉",《礼记》"内则"就已经明确规定:"子事父母……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澣。"用草木灰洗衣服,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也最重要的卫生手段之一。

关于如何用草木灰来制作"洗涤液",齐如山《中国固有的化学工艺》"灰水"一条可视作非常珍贵的资料:

北几省因各种煤矿均未能大量开采,运输亦不便,故各处乡间大多数都烧柴草。即各种农品之秸秆。大城池之运输不方便者,也是烧此。大家便把烧余之灰,淋水浣洗衣服,比用胰子用碱者还好;据云各种豆类之秸秆之灰更好……其淋汁之法,乃用一筐,内铺一二层席,中置灰,加水淋下便妥;此即名曰灰水筐,北方家家有之……但在北方,从前洗衣服,谁家也舍不得用碱,几十年前更没有洋胰皂。总之可以说是一两千年以来,北方几省一千余州县,两万万人洗衣服,全靠此灰水,这能说是一件小的发明吗?(326页)

用水浇过草木灰,滤出灰中的碱分,形成碱液,传统上称为"灰水"、"灰汁"。用这种碱液浸洗衣服,一如齐如山指出,在传统生活中是最便宜可行、最广为采用的办法。《齐民要术》的"制燕支法"一节便提到:

预烧落藜、藜藋及蒿作灰,(无者,即草灰亦得),以汤淋取清汁,(以初汁纯厚,太酽,即杀花,不中用,惟可洗衣;取第三度淋者,以用揉花,和,使好色也。)

所介绍的方法与齐如山所说完全一致。实际上,《考工记》中详细记录用各种灰汁加工织物,既然掌握了用灰汁为织物脱胶,那么,用灰汁洗衣,也一定被普遍使用。因此,可以说,草木灰的灰汁,乃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卫生清洁用品,实际情况并非如齐如山所说,仅仅北方地区才依赖灰水,南方地区也一样以之来做清洁。缪启愉先生《齐民要术校释》的注文中即以近代浙江地区的生活实践为例:

浙东民间用一种"白豆"(大豆的一品种)的茎叶烧灰洗涤衣服,其水溶液涎滑如肥皂水,去污力特强,尤宜浣洗丝绸而不损光泽,即因其含有较高的肥皂苷。(《齐民要术校释》,"杂说"注释4,236页)

此处注文谈到的"白豆灰",应该便是宋元人所言之豆秸灰。

在《齐民要术》中,古人的珍惜物料、高效与节俭,真是表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同一批灰,要用热水淋三遍。第一遍、第二遍淋得的灰汁过于浓酽,效力大,因此用于洗衣去污。淋到第三遍的灰汁,碱性已经不那么强烈了,则正好用于"杀花",浸出红花中的红色素。

至于提倡用藜、蒿灰,则显然因为这两种灰是"上等白者",不会影响红色素的颜色效果。有意思的是"预烧落藜、藜藋及蒿作灰"这一提示,说明"杀花"时所用之灰并非一般的灶灰,而是特制的灰。《神农本草》说"冬灰……一名藜灰";陶弘景则言明:"此即今浣衣黄灰尔,烧诸蒿、藜,积聚、炼作之,性亦烈。荻灰尤烈。"结合这三条资料,我们有理由相信,《齐民要术》时代,洗衣、染布、做化妆品乃至完成其他生活内容,确实是以藜、蒿烧制的炉灰为最佳选择。

在此,我们重温到,传统的生活方式怎样在繁琐劳碌、效率低下之中,对于大自然的取材实现了一种完整、有节序、物尽其用的循环:

在秋天,到滩涂湿地中采来藜草,或者也可以利用收获之后的豆秸等秸秆,将这些草材烧灰,再加其他配料煅烧,研成雪白的细粉;待到生火时节,就用这制成的细灰当作炉灰,在整整一个冬天里控制火势,水瓶一类容器也因之可以放置得更安稳,另外灰中还可以煨烧栗、芋等零食;冬去春来,火炉停用,炉灰也不是随手扔掉,而是用之作为最好的药料与清洁粉、加工剂。

实际上,冬灰,以及普遍的灶灰,还不仅止于洗衣,也是重要的人体卫生用品。那位"忍泪低头画尽"的婉约女子,很可能在不久之后就把炉中的寒灰倾倒出来,淋成灰汁,用于沐洗一头乌丝,甚或以之洁面、以之清洁周身的皮肤呢!

《礼记》"内则"中仅仅提到了用灰汁洗衣服,没有提到用它来清洁身体,不过,《肘后备急方》"发生方"中已然提到"先以灰汁净洗须发",说明在汉晋时代用灰汁洗发是非常普遍的做法。庄季裕《鸡肋编》在"肥珠子"一条中顺便说道:"而南方妇人竟岁才一沐,止用灰汁而已";陈元靓《事林广记》"仙方洗头药"也提到"每一丸着灰汁,搽洗头",都表明,直到宋代,灰汁一直是最普及的"洗头液"。

另外,有迹象证明,冬灰同样地用于面部、身体的清洁与美白。如《备急千金方》有一则"澡豆,主手干燥,常少腻润方":

猪胰(五具,干之),白茯苓、白芷、藁本(各四两),甘松香、零陵香(各二两),白商陆(五两),大豆末(二升,绢下),蒴藋灰(一两)

上九味,为末,调和讫,与猪胰相合,更捣令匀。欲用,稍稍取以洗手面。八九月则合,冷处贮之,至三月以后勿用,神良。

显然的,这款澡豆中加入蒴藋灰,应是与大豆末一道,起去油、去垢的作用。蒴藋,也就是《齐民要术》中所提到的"藜藋"(据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369页),所制之灰在质量最好之列,似乎在古人观念中也是"藜灰"的一种。因此,蒴藋灰应该是作为炉灰使用,是"冬灰"。医典指示"至三月以后勿用",说明此款澡豆为冬季专用而设计,冬季皮肤容易干燥少油,所以加入大量的猪胰,以在洗洁的过程中同时达到"腻润"手、面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多款澡豆配方中,都不见草木灰的影迹,独独这一冬季专用洁肤品当中使用到它。并且方中特别提到"八九月则合",这一澡豆要在阴历八月、九月这个时段制作。其时正是清秋天气,野草正盛而将老之时,刈打蒴藋、藜、蒿,烧炼以制作炉灰,在此时进行显然非常合适。顺便地,从新制的冬灰中取出一部分,炮制手膏。古人生活那种随着四季循环而自然地相应改变生存方式的、天成的节奏感与秩序感,在医典里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上,再次留下了影迹。

另外,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有一款"治面黑、皮皱皴"方:

益母草灰(五升)、落藜灰(三升)、石灰(一斗)

右件药各细罗了。于盆内先着石灰,上用纸盖,渐入热水。候湿透石灰,于纸上留取水五升。已来将此水煮稀糯米粥,拌前件一(《普济方》作"二")味灰,作球。于炭火内烧令通赤。取出,候冷,捣罗为末。依前将粥拌,更烧,如此七遍后,更以牛乳拌,又烧两遍。然后捣罗为末。每夜,先洗面了,以津唾调少许,涂之。平旦,以热浆水洗面,去斑皱,极妙。

这也是用冬灰制作美容用品的例子。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款"美白产品",有去除黑斑以及皴冻皱纹的妙效。制作过程相当复杂,因为要用到腐蚀性很大的石灰,所以处理非常小心——

把石灰放在盆里,上面盖上纸,然后慢慢注入热水,让石灰隔着纸,向盆中水释放有用成分。然后,始终小心地用纸遮盖着石灰,把盆中水倾出,这样,所得到的石灰水里就不带星点的石灰粉,避免日后皮肤直接受到石灰的蚀害。为了进一步减缓石灰水的烈性,还要加入糯米,煮成稀糯米粥。接下来则是将益母草灰、落藜灰也掺入粥中调匀,做成球团,入炭火中烧红。离火冷却之后,将灰球捣成细末,筛过,然后再掺入糯米粥拌匀,作成球团,入火重烧……如此反复折腾七遍,这还不算结束,要把第七遍捣、筛的细末改用牛奶拌和,如此重复再烧两遍。最终捣细、筛过的成品如何使用呢?——

"每夜,先洗面了,以津唾调少许,涂之。平旦,以热浆水洗面",就寝之前,经过净面的程序之后,用唾沫调湿,涂在脸上,第二天早上再仔细洗净。古人相信,如此坚持一阵,可以通过灰的腐蚀性,将面庞上的黑斑、黑色慢慢销蚀掉。不可忽视的一点,这一款美容制品同时具有两项互不相干的功能,一项是消除黑斑,一项是解除皮肤因皴干而产生的皱纹。第二项功能恰恰暗示,这也是一款专为冬季设计的美容品。医典中记载的去黑斑制品五花八门,大多并不同时带有防皴的性能,所以,如此一款制品的设计显然是有着专门的目的,就是满足特定的季节——冬季的美容需要。虽然配方中没有如《千金方》中那样明确指示"至三月以后勿用",但是,一旦天气转暖,皮肤皴干的问题肯定就不复存在,所以,这一款制品的季节性不言自明。反过来说,从这个配方也可见出,传统医典中缤纷驳杂、目不暇接的种种美容品配方,都指向各自特定的目的,并非无端的故弄玄虚。

更引人兴致的是,落藜灰乃是"上等白者",石灰、糯米、牛奶同样呈白色,益母草灰也是如此,因此,制成品也应该是"上等白"之物,配方中特别强调要仔细捣成粉末,再经过罗筛,所以最终所成一定是非常细洁的白色粉末。古代女性有夜晚入睡之前在脸上涂白粉的习惯,一方面作为夜间的淡妆,一方面保养皮肤。此粉恰恰是用唾沫液调湿,涂在脸庞上,然后躺倒睡觉,但在第二天起床以后一定要仔细加以清洗。因此,可以断定,这一"治面黑、皮皱皴方"的制品,其实就是一种用几种白灰制成的、特殊的、非常高档的化妆白粉,代替一般的铅粉用于夜妆,同时完成化妆、保养、美白、去除皴皱的多项功能。

所以,烧制炉灰的工作可谓一举多得,雪白的藜灰烧制出来之后,一部分用作冬灰,一部分则用于制作过冬专用的美白化妆品,当然,此外还有着多种的、为现代人所难以想象的巧妙用途。在整个冬季,人们也可以随时从地炉中取出少许经火灼而燥烈异常的冬灰,用于洗衣、洗头洗脸洗澡、去黑痣乃至发面、染青布……

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

冬灰的特点是"性烈",腐蚀性强,因此,在医典中,特别用于侵蚀掉黑痣、肉瘤,《大观本草》(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所录陶弘景之言即已指明:

欲销黑痣、疣赘,取此三种灰(即蒿、藜、荻之灰——作者注)和水蒸以点之即去,不可广用,烂人皮肉。(153页)

具有强烈侵蚀性的草木灰,如果长期用于美容,必然会对皮肤造成伤害。也许正是出于这一考虑,人们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最终确定,唯有益母草灰既能承担美白去黑的任务,又对皮肤无害。

益母草灰的登场可谓异常闪亮,在盛唐年代的《外台秘要》中,就已经被与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联系在一起,神乎其神地被吹嘘为"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在列出具体工艺之前,这个配方很咋呼地大肆渲染其神妙性能:

用此草,每朝将以洗手面,如用澡豆法,面上皯及老人皮肤兼皱等,并展落浮皮,皮落着手上如白垢。再洗,再有效。淳用此药已后,欲和澡豆洗,亦得,以意斟酌用之。初将此药洗面,觉面皮、手滑润,颜色光泽。经十日许,特异于女面。经月余,生血色,红鲜光泽,异于寻常。如经年久用之,朝暮不绝,年四五十妇人如十五女子。俗名"郁臭"。此方仙人秘之,千金不传。即用药,亦一无不效。

也许武则天当初真的用过这一款制品吧,据文中的吹嘘,它不仅美白,而且还能消除老年皮肤的皱纹,所以对于中年以上的女性具有返老还童的神效。另外,还能侵蚀掉皮肤上衰老粗糙的角质层,让死皮脱落。至于本品的去死皮功能有多强大?你用它之后,面上的皮肤碎屑会扑簌簌地随手向下落!皮肤既无黑斑,又清除了老旧角质,自然会色泽光润,"红艳光泽"。这段文字值得反复品味,让人越读越笑,呵呵呵,公元七世纪,杨贵妃正风光的年代,美容用品的推销用语,居然已经与今天那些巴黎的、米兰的号称高档的美容护肤品的策划文案一模一样了!看来,所谓"现代"的美容工业实在没我们想象的那样,相比"古代"有多么巨大的质变性的飞跃,鼓吹的无非一样的是消除皮肤中的黑色素沉淀,平复皱纹,延缓皮肤衰老,去除粗糙角质,让少女尽展青春,让中老年妇女重现娇颜。即使最后找补的"此方仙人秘之,千金不传"一句,在现代文案中也不过对应地转换为"此乃本公司特别设立的专业科学研究室,集中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最新研究而成的独家发现"之类说法而已。

其实,"此方仙人秘之,千金不传"一句话,基本上可以视为"此乃本公司特别设立的专业科学研究室,集中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最新实验而成的独家发现"的古代对语,因为所谓"仙人传方",实际总是意味着道家中人在"炼丹术"中长期实践的发现成果,炼丹道士恰恰是中国古代非常独特的"科学家",他们对世界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至今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尊敬。话归正题,配方在一通"白唬"之后,总算正经介绍制法了:

世人亦有闻说此草者,为之皆不得真法,今录真法如后,可勿传之:

五月五日收取益母草,暴令干,烧作灰。——取草时勿令根上有土,有土即无效。——烧之时,预以水洒一所地,或泥一炉。烧益母草良久,烬无取,斗罗筛此灰。干,以水熟搅和,溲之,令极熟,团之如鸡子大,作丸。于日里暴,令极干。讫,取黄土泥,泥作小炉子,于地四边各开一小孔子,生刚炭上下俱着,炭中央着药丸。多火,经一炊久,即微微着火烧之,勿令火气绝,绝即不好。经一复时,药熟。切不得猛火,若药镕变为瓷巴黄,用之无验。火微,即药白色细腻。一复时出之,于白瓷器中以玉搥研,绢筛,又研三日不绝。收取药,以干器中盛,深藏。旋旋取洗手面,令白如玉。女项颈上黒,但用此药揩洗,并如玉色。秘之,不可传!如无玉搥,以鹿角搥,亦得神验。

不难看出,虽然使用了诸般精巧、独特的工具,在火候上也有非常微妙的掌握技巧,但是,整个过程就是把益母草设法烧成细腻的白灰而已,其工艺在总体上与制香灰炉、制藜灰等冬灰并无区别。大致过程是,先用水把一片平地清洗干净,或者干脆砌个泥炉,把端午节这一段日子采摘的益母草在平地上或泥炉中烧成草灰。然后单做一个形制特别、非常小巧的泥炉,取一把草灰,加水均匀搅拌,团成鸡蛋大的灰丸,放到小炉的中心,不过,灰丸的上下都要衬有优质生木炭。炉壁的四面各开有一个小孔,在炉周围通通地点起火,烧一顿饭的工夫,改成小火慢烤,让火气通过炉壁的开孔、通过灰丸上下的生炭,传导到丸体上。如此烧出的灰丸,"白色细腻",放在白瓷钵中,用玉槌或鹿角槌细捣,中间筛罗一次,然后把筛下的细粉再捣三天。就这么一个鸡蛋团再一个鸡蛋团地耐心慢慢制作,一个鸡蛋团经过四天多的折腾,最终所能化出的灰粉,一定是数量很少的一点吧?

如此慢工出细活而成的益母草灰,其用法则是如同澡豆,在盥洗的时候,随时取出少许兑成灰水,涤洗面庞、脖颈与双手等人体各部位。说起来,这个配方仍然是在利用草木灰中的碱性可以去油污的功能,不过,古人相信,益母草灰还有一种奇效,就是去除皮肤中的黑色素沉淀。配方中说,它最初要单独使用,但是,在用过一阵,美白效果已经有了成效之后,为了节省,也可以与澡豆混合着用——这不是与今天化妆品柜台小姐鼓动女顾客购买昂贵高档精品时候的抚慰性诱惑说辞完全一样么?似乎,我们在此可以感受到,在唐代三教竞争的局面当中,道士们是如何向世人争取自己的地位与影响。甚至,道家在与释、儒的争斗之中,拥有着怎样独特的手段——当时的"科学"——因而在整个唐朝始终影响力巨大,在此短短文字中,我们也获得了感性的体验。

在这个配方中,一方面满布着道士为了博取世人的敬信而炫词夸耀的色彩,另一方面,却又处处闪烁着道家炼术中特有的"科学性"的严谨,比如最后一道程序一定要用玉槌或者鹿角槌,这就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有着充分的道家独有的理论依据。可惜的是,对于所有这类在长期"化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今人没有加以重视。在这个言辞花哨的配方中,映出了道士们在唐代之时与世界的复杂而活跃的关系,映出了人类科学史上的重要一章,在等待着重新从历史的深处浮出,进入现代人的视野。

宫女打开金花盒,把盒内雪洁的细粉倒入一小盂米汤里,仔细搅匀。然后,这只金盂被捧到武则天面前,女皇帝伸手从盂内舀起一捧浓稠的粉浆,涂到脸上,轻轻揉搓着,仔细地清理皮肤。"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这个颇有吸引力的配方名称,所暗示的正是如此的场景。收录此方的《外台秘要》成书于天宝十一年(753年),距离女皇帝生活的年代并不遥远,这也就意味着,在武周时期,这一美容方法确实有可能已经在流传了。据方子的预告,如果长期坚持用益母草灰洗脸,能让五十岁的女人看去像十五岁的青春玉女!配方一再强调针对中老年女性的美容效果,也许,登上帝位之后的武则天真的用过这一款制品呢。另外,《外台秘要》问世之时,也正是杨贵妃最风光的年头,因此,这位著名的胖美人曾经以该方来修护皮肤,倒确实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玉女粉

造型独特的小炉,玉槌或者鹿角槌,也许都能够让益母草灰的质量更上层楼,不过是很繁琐的、常人无法应付的折腾。古代医家——其中很多人本身就是道士,或者呼吸在道家的知识体系之内——很快就明白到这个道家配方的实质其实多么单纯,于是,相应的简化制法便被发明出来,并久传于世。现藏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的敦煌出土唐代医书残本《头、目、产病方书》(编号P·3930,载于《敦煌中医药全书》,丛春雨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中,"治面上黑"诸方之一即为:

又方:取益母草,烧,取汁,澄清,洗头(疑应为"面"——作者注),即差(瘥)。(605页)

"治面上一切诸疾方"中则有:

又三四月,益母草花盛时,收取,令浥浥,勿令绝干,烧作灰,以水泮,作团,大如拳。(605页)

这一重要的文献资料表明,用益母草烧灰,作为一种美容清洁粉,在唐代是广泛推行的办法,其实际的制作工艺也走上了简单明快的路子,很容易就可以掌握。

在《外台秘要》出世大约五个世纪之后,南宋末年的《事林广记》是如此呈现同一配方的:

益母草不拘多少,烧灰,煮糈米,和如球子大,炭火烧通赤,细研,依常法用,光泽滋润颜色。

工艺的简捷直接继承了敦煌出土唐代医书所呈示的路数。《事林广记》的预设服务对象是富裕平民阶层,在此给出的配方也确实是"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的平民版,特殊工具全部减免,工序也简化到最低,只需采来益母草,烧成灰,再加入米粥中煮一过,然后连粥捏成团,到炭火中煅烧一番,取出,待凉后研成细粉,就大功告成了。任何一个平民妇女凭借自家的火炉或烧饭灶就可以顺利地DIY。

《事林广记》中还有一款"玉女桃花粉",也是用到益母草灰,配方在一开始特意给出了关于这种植物的极为详细的指示:

益母草亦名火炊草,茎如麻,而叶差小,开紫花。端午间采,晒,烧灰,用稠米炊,搜(溲)团如鹅卵大,熟炭火煅一伏时,勿令熖。取出,捣碎,再搜(溲)、炼两次……

这段文字的意旨,无疑是向有心自己动手的消费者提供帮助。每年的端午前后,是益母草生长最茂旺、花开得最盛之时,按中医的提倡,采摘、制粉的工作在此时完成最有效率。古人的生活总是随着四季的轮转而循序进行,在不同的时节,根据大自然的安排,而从事特定的人生内容。今人提起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往往想到赛龙舟,吃粽子,浴兰汤等等。其实,对于唐宋时代的人来说,"重五"这个日子还标志着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到野外去采摘大量的鲜益母草,然后精心制作各种美容用品。在节日前后,晨露未干的碧绿田野上,总是会出现勤劳、聪慧的女性的身影,手携着竹篮,在百草中灵巧地撷摘着紫花盈盈的益母草,也许,还会伴有婉转的民歌声随风飘过那些翠丛成茵的日子吧。

益母草(《植物名实图考》)

干益母草(《和汉药百科图鉴[Ⅱ]》)

更有意思的是,《事林广记》中在简易版之外,却也开具了益母草灰的高级版本:

洗面去瘢疮:

茯苓(二两,去皮),天门冬(三两),百部(三两),香附子(三两),土瓜根(五两),冬瓜子(半升),瓜蒌(三个),甘草(三两),草乌(半两),杏仁(二两),皂角(二斤,酒涂,炙,去黑皮),清胶(四两,火炙),大豆(十两,蒸,去皮),益母草(一斤,烧灰,用浆水和成,九煅过)

右合,焙干,捣、罗为末,早晨如澡豆末用,其瘢疮自去也,甚悦择(泽)颜色。

这一款制品带有"药皂"的性质,除了日常洁面之外,还能够治疗疮病,修护皮肤,因此配料非常丰富。对于益母草的处理也更为精工,要煅烧九次。寇宗奭在阐释"冬灰"之时,恰恰谈到了高档益母草灰的加工之精细:

今一爇而成者体轻,盖火力劣,故不及冬灰耳。若古紧面少容方中,用九烧益母灰,盖取此义。

他首先批评当时医人普遍地不注意"冬灰"的严格限定性,把一般的灶灰与冬灰相混。灶灰未经火焰充分煅烧,所以其性力远远比不上冬灰。随后,这位医学家告诉我们,唐代以来的美容方子强调将益母草反复煅烧九次,就是为了通过充分的烧灼,而使得草灰具备冬灰一般的特性。《事林广记》"洗面去瘢疮"方则证明,在唐宋时代,当相关到比较高档的、讲究品质的美容品之时,"九烧益母灰"的做法确实得到严格与广泛的贯彻。

《事林广记》这样一本通俗百科书中,居然有三个牵涉到卫生、美容的配方都用到益母草灰,实在让人印象深刻,足以说明,在唐宋两朝,这种草灰作为一种获得巨大成功的优秀发明,在社会上极受推崇。在与《事林广记》性质相近的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这一配方在配料上还得到了小小的完善:

治粉刺、黑斑方;

五月五日收带根天麻——白花者为益母,紫花者为天麻——晒干,烧灰。却用商陆根,捣自然汁,加醋酸作一处,绢绞净,搜(溲)天麻作饼,炭火煅过,收之。半年方用。入面药,尤能润肌。

多加入了两味同样并不昂贵的配料——商陆根捣出的汁液,还有醋,用这两种汁液代替水或米粥来将天麻(益母草)灰调成团,其他工艺则并无异样,而用法则为"入面药,尤能润肌"。

实际上,直到明代的《香奁润色》中,也还收有一款"治美人面上粉刺方":

益母草(烧灰,一两)、肥皂(一两)

共捣为丸,日洗三次,十日后粉刺自然不生。须忌酒、姜,免再发也。

这里是把益母草灰与肥皂结合,制成固体皂来使用了,药性则改为去除粉刺。

《事林广记》三个方子中,"玉女桃花粉"的名号因为艳丽而逗惹遐想。与之形成对证,在明代的《普济方》中,有"玉女粉,治面上风刺、粉刺、面、黑白班"方:

用益母草不拘多少,剉、捣,晒干,烧灰,汤和,烧数次,与粉相似。每用,以乳汁调,先刮破风刺,后傅药上。一方,洗面用之。又以醋浆水和,烧通赤,如此五次,细研,夜卧时,如粉涂之。

原来,益母草灰被叫做"玉女粉"!这个方子实际介绍了对于益母草灰的三种不同用法,配方中强调,反复细炼过的益母草灰"与粉相似",可以"如粉涂之",直接当做化妆粉来涂脸,说明这种草灰也是"上等白者",如"一片晴雪",其得名"玉女粉"正是因此吧。《事林广记》的"玉女桃花粉"以益母草灰为主要原料之一,但加有少许胭脂粉,染成淡红色,名称中的"桃花"自应是指成品所呈现的娇嫩艳色,因此,"玉女桃花粉"实际就是"染成浅红色的玉女粉"之意。由此可知,玉女粉乃是宋人赋予益母草灰的倩称。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三十八有这样一笔:

刘汜,锜之侄也,锡之子也,性骄傲,不晓兵事,唯习膏粱气味,如痴小儿。毎洗面,用澡豆、面药、玉女粉之类不下六七品,凡奉其身者皆称是。

这位刘汜是个"唯习膏粱气味"、无能误国的蠢蛋,做不了男人的事业,却在专注个人仪表、专注于满足一己之私的物质享受上放射着不倦的精力。仅仅洗脸一道程序,就要用上六七种材料不同的洗洁品,其中就包括玉女粉也就是益母草灰。在当时的人眼里,他这样的行为"如痴小儿",似乎脑子有问题,按今天的理论,这家伙可能是患有强迫症性质的洁癖。不过,如此一笔却也反映出,宋代"膏粱子弟"们的"臭美"劲儿绝对不容小视。在两宋及其前后时期,有教养男性对于个人卫生与仪容的重视,还真是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玫瑰碱

任何产品,一旦进入产业化、规模化的制造,就要朝着工艺简化以节省成本的方向发展,也会向着不惜降低质量以争取更多顾客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必然规律吗?在草木灰的利用上,似乎就应验了这一条规律。《本草纲目》"冬灰"一条的"集解"谈道:"今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发面令晳,治疮蚀、恶肉,浸蓝靛染青色。""今人以灰淋汁取碱"一句,所说的不是齐如山介绍的"灰水"、那种一家一户用灰水筐临时制作的碱液。"以灰淋汁取碱",是指明代制作"碱"这种产品的工艺,对证《本草纲目》中"石碱"一条就可明白:

释名:灰碱、花碱。时珍曰:状如石类碱,故亦得碱名。

集解:时珍曰:"石碱出山东济宁诸处,彼人采蒿、蓼之属,开窖浸水,漉起,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毎百引入粉面二三斤,久则凝淀如石。连汁货之四方,澣衣发面,甚获利也。他处以灶灰淋浓汁,亦去垢、发面。"

这一条实际谈论了当时的两种社会现象。最末一句"他处以灶灰淋浓汁,亦去垢、发面",指的乃是民间广泛使用的私家制作灰水的习惯。但是,与此同时,行业化的制作"石碱"也即固体碱制品,却在山东济宁等地大为兴盛。原料亦然是"采蒿、蓼之属",不过,作坊化的生产掘有专门的地窖,窖里灌满水,把大量的蒿、蓼扔入其中浸泡。待得泡够了功夫,再捞起晾干,烧成草灰。然后用窖中水淋到灰上,将灰淋湿,再按比例在每百斤湿灰中兑入两三斤白面,加以静置,待其慢慢地自然沉淀、凝干,形成硬块。硬块形式的固体碱当然可以很方便地运输到四方。碱不仅用于洗衣,而且也用来发面——"发面令晳",让面团发酵时变白;又能治疗恶性皮肤病;以碱泡成的碱液还可以萃取干蓝靛中的蓝色成分,是染青布所必需的材料之一。可以想象,这样一种用途多样的产品有着多么广泛的市场。在制碱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淋灰而得的碱液,也一样要作为商品就近销售掉,供家庭主妇们洗衣、发面之用,中国人富于商业头脑的特点于此得到了再一次的体现。

由于需求巨大,用植物烧碱的这一产业在中国大地上处处兴旺,明末清初人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年)记载广东的相关情况即为:

广人以山蕉豆枝或黄花苺,烧而沃之,而熬其灰以为碱。熬深则成沙,曰"碱沙";熬浅则成水,曰"碱水"。以碱沙为角黍,光莹而香;以碱水浣衣,去油腻,色转鲜好。(395页)

《中国固有的化学工艺》"碱"一节则提到,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炼碱,有的地方是以含卤之土为原料,有的地方则是利用碱蓬等植物。汪曾祺的小说《熟藕》中也顺笔谈及,在传统生活中,"洗大件的衣被都用碱,小件的才用肥皂",而"碱块"则在县城的"南货店"也就是杂货店里出售;另一篇小说《大淖记事》还写道,女主人公、挑夫的女儿巧云,会"上街"购买一些生活基本用品,其中就包括"石碱、浆块",作为很有价值的线索,透露了固体碱在往昔岁月中的作用。

随着固体碱的出现,直接使用碱的美容卫生制品也很快发展起来,如《香奁润色》里的"涤垢散":

白芷(二两)、白敛(一两五钱)、茅香(五钱)、三柰(一两)、甘松(一两)、白丁香(一两)、金银花(一两)、干菊花(一两)、辛夷花(一两)、羌活(一两)、蔷薇花(一两)、独活(一两五钱)、天麻(五钱)、绿豆粉(一升)、石碱(五钱)、马蹄香(五钱)、樱桃花(五钱)、雀梅叶(五钱)、鹰条(五钱)、麝香(钱)(此处漏字——作者注)、孩儿茶(五钱)、薄荷叶(五钱)。

右共为细末,以之擦脸、浴身,去酒刺、粉痣、汗班(斑)、雀班(斑)、热瘰,且香身不散。

这是一款相当华丽的高档澡豆,除各种辅助配料之外,主要角色是绿豆粉,加入少量石碱,显然是为了增强去垢的效力。

二十世纪初北京宣武门外"庆福芳香烛店"的店面外观。两扇店门的蓝布棉门帘上分别贴补"胰皂"和"香烛"二字,两门之间的地上则树立一个长方形"官碱"碱皂的醒目模型。(引自王树村编著《中国店铺招幌》)

到了清代,出现了以石碱为主要原料、同时配以多种辅助性材料的固体皂,并且应用广泛,成为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如齐如山《中国固有的化学工艺》所谈的"片碱":

亦曰桃碱,是把原来碱溶开,加香料,更加以一两种其他的材料,以减少其浸蚀力,使其能去泥垢而于皮肤无损。(329页)

《老北京的民俗行业》一书在介绍老北京著名香蜡铺之一"庆成轩"时提到:"煤铺多用其碱皂"(13页)。可见碱制的固体皂在去污能力上比较显著,煤铺灰大尘多,就特别依靠这一种清洁品。另外,《北京三百六十行》"工艺部"专门列有"玫瑰碱作"一项:

将碱化开,澄净,加香料等铸成各种形式之块,发往各处出售。从前亦系一大行,近来销项也差多了。(76页)

从这些记载来看,由专业作坊生产出来的碱皂,反而没有了当初"九炼益母灰"的精工。不过,传统的碱皂也自有一种讲究。不知何故,碱皂在造型上最为精致,猪胰皂只是简单地做成圆球形,而碱皂却会制成桃形、扇面形、蝙蝠形。(《老北京的民俗行业》,25页;《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王永滨著,240页)开创于清末的苏州化妆品名店"月中桂",产品以玉兔为标记,于是还把其所产碱皂的造型塑成一只玉兔。(《百年观前》,姜晋、林锡旦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29页)这些形状精美的皂品有着玫瑰碱、桂花碱的称呼,显然是加入了玫瑰、桂花作为香料。

从小米汤到造型精巧、散发着花香的固体碱皂,中国传统美容清洁用品,应该说是完成了一个悠长的、丰富的、近乎美满的征程。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