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瓶欣赏——转颈瓶转颈瓶瓶式之一。陈设瓷,清代乾隆年间流行。因颈部可以转动而名,多为景德镇宫窑粉彩制品。清乾隆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名称】清乾隆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类别】瓷器、粉彩瓷【年代】清乾隆年间【文物原属】清宫御用瓷器【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24.6cm,口径12.6cm,足径11.9cm。瓶撇口,束颈,鼓腹,圈足微撇。颈部两侧各置一垂带形耳。瓶内施松石绿釉,外部通体以粉彩及蓝料彩装饰。腹部四面圆形白地开光内绘四季山水图。春夏二图内各题七言诗两句,春曰:“春到心间饶富丽,柳烟苍雨总宜人。”夏曰:“风邹谷纹圆远濑,霞堆峰势映明川。”秋冬二图内各题五言诗两句,秋曰:“淡月梧桐影,轻风罗解香。”冬曰:“梅帐春融雪,松窗月舞龙。”诗后皆有阳文“乾隆宸翰”及阴文“惟妙精进”两枚方形印章。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因为瓶颈部设计成双层,外层可转动,所以称为“转颈瓶”。乾隆时流行在瓷器上使用圆形开光进行装饰,使纹样主次分明,并增强立体感。此瓶在欣赏四季不同的开光画面时,可通过转动瓶颈使双耳始终处于正面两侧位置,用心巧妙,别具情趣。
粉彩镂孔转颈瓶
粉彩开光山水转颈瓶
粉彩镂孔转颈瓶
乾隆粉彩镂空转颈瓶
珐琅彩天干地支转颈瓶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