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ccmm99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7-05-08 | 阅:  转:  |  分享 
  
功夫不负有心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语(谚语),它告诉人们只要勤奋、认真地对待所做的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只要你付出了,你的
努力就不会辜负你。它说明事情的成功,在于肯付出辛勤的劳动。目录1基本解释2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MeR0Ud7PFZp_dB33oZluE5CzGB_98CfYiG5Ww4oJzEWKkoqoJHdrRgMctA7z5
gBLE7iezpASLxGZvQgUKBriF_中国事例??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e
R0Ud7PFZp_dB33oZluE5CzGB_98CfYiG5Ww4oJzEWKkoqoJHdrRgMctA7z5gBLE7i
ezpASLxGZvQgUKBriF_闻鸡起舞??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eR0Ud7P
FZp_dB33oZluE5CzGB_98CfYiG5Ww4oJzEWKkoqoJHdrRgMctA7z5gBLE7iezpASL
xGZvQgUKBriF_愚公移山??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eR0Ud7PFZp_dB
33oZluE5CzGB_98CfYiG5Ww4oJzEWKkoqoJHdrRgMctA7z5gBLE7iezpASLxGZvQg
UKBriF_悬梁刺股??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eR0Ud7PFZp_dB33oZlu
E5CzGB_98CfYiG5Ww4oJzEWKkoqoJHdrRgMctA7z5gBLE7iezpASLxGZvQgUKBriF
_凿壁借光??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eR0Ud7PFZp_dB33oZluE5CzGB
_98CfYiG5Ww4oJzEWKkoqoJHdrRgMctA7z5gBLE7iezpASLxGZvQgUKBriF_王羲之练字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eR0Ud7PFZp_dB33oZluE5CzGB_98Cf
YiG5Ww4oJzEWKkoqoJHdrRgMctA7z5gBLE7iezpASLxGZvQgUKBriF_鉴真东渡??http
://baike.baidu.com/link?url=MeR0Ud7PFZp_dB33oZluE5CzGB_98CfYiG5Ww
4oJzEWKkoqoJHdrRgMctA7z5gBLE7iezpASLxGZvQgUKBriF_李白明白的道理3http://b
aike.baidu.com/link?url=MeR0Ud7PFZp_dB33oZluE5CzGB_98CfYiG5Ww4oJz
EWKkoqoJHdrRgMctA7z5gBLE7iezpASLxGZvQgUKBriF_外国事例??http://baike.b
aidu.com/link?url=MeR0Ud7PFZp_dB33oZluE5CzGB_98CfYiG5Ww4oJzEWKkoq
oJHdrRgMctA7z5gBLE7iezpASLxGZvQgUKBriF_丘吉尔练习演讲??http://baike.baid
u.com/link?url=MeR0Ud7PFZp_dB33oZluE5CzGB_98CfYiG5Ww4oJzEWKkoqoJH
drRgMctA7z5gBLE7iezpASLxGZvQgUKBriF_爱迪生发明电灯??http://baike.baidu.c
om/link?url=MeR0Ud7PFZp_dB33oZluE5CzGB_98CfYiG5Ww4oJzEWKkoqoJHdrR
gMctA7z5gBLE7iezpASLxGZvQgUKBriF_林肯苦习演讲??http://baike.baidu.com/l
ink?url=MeR0Ud7PFZp_dB33oZluE5CzGB_98CfYiG5Ww4oJzEWKkoqoJHdrRgMct
A7z5gBLE7iezpASLxGZvQgUKBriF_海伦·凯勒苦学??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MeR0Ud7PFZp_dB33oZluE5CzGB_98CfYiG5Ww4oJzEWKkoqoJHdrRgMctA7z
5gBLE7iezpASLxGZvQgUKBriF_居里夫人发现镭??http://baike.baidu.com/link?ur
l=MeR0Ud7PFZp_dB33oZluE5CzGB_98CfYiG5Ww4oJzEWKkoqoJHdrRgMctA7z5gB
LE7iezpASLxGZvQgUKBriF_诺贝尔研制炸药1基本解释http://baike.baidu.com/link?ur
l=MeR0Ud7PFZp_dB33oZluE5CzGB_98CfYiG5Ww4oJzEWKkoqoJHdrRgMctA7z5gB
LE7iezpASLxGZvQgUKBriF_编辑http://baike.baidu.com/view/8168.htm功夫:①
本领;造诣②指武术③同“工夫”(指占用的时间,勤奋的做了有用的事)。本句指③。负:辜负。有心人:有志愿,肯努力,肯动脑筋
的人。有心:用心,仔细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意思: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就会取得成功。说明事情的成功,在于肯付出辛勤的劳动。与“坚
持就是胜利”意思大致相同,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是用心做,而“坚持就是胜利”则多表示坚持。2中国事例http://baike.baidu
.com/link?url=MeR0Ud7PFZp_dB33oZluE5CzGB_98CfYiG5Ww4oJzEWKkoqoJHd
rRgMctA7z5gBLE7iezpASLxGZvQgUKBriF_编辑闻鸡起舞晋代的http://baike.baidu.co
m/view/25707.htm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上学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期,他意识到
自己知识的缺乏,深感不读书不能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地读起书来。他广泛地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认真地学习历史知识,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
学问也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http://baike.baidu.com/view/25791.htm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
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不但没有答应,还更加努力地读书。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ht
tp://baike.baidu.com/view/72832.htm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
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http://baike.baidu.com/view/268539.htm晋国,
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http://baike.baidu.com/view/25707.htm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
叫声,他把刘琨叫醒后,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
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
为能文能武的http://baike.baidu.com/view/197593.htm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http://baike.baidu.com/view/1073615.htm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39223.htm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愚公移山传说北山住着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名叫愚公他家门口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进出很不方便。愚公就跟家里的人商量,想挖掉这两座山
。愚公的妻子怀疑:山上的石头和土往哪儿放呢?愚公和他的儿子们不管这些,说干就干,把挖下的土和石头运到很远的http://baike
.baidu.com/view/45137.htm渤海去,一年才来回一次。http://baike.baidu.com/view/
35042.htm河曲有个叫智叟的老头儿劝愚公别犯傻,这么大年纪怎么能挖得http://baike.baidu.com/view/
361073.htm平山呢?愚公说:“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有儿子,世世代代干下去,哪有挖不平的山呢?”天帝被
愚公的精神感动了,派了两个天神,背走了两座大山。愚公动员全家的力量,感动神仙,搬走了高山;年老力衰;人员少;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等
这么大困难,表面看来“愚不可及”。但愚公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于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http://baike.ba
idu.com/view/1364859.htm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人和后代子孙。此外,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
他在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尽”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见识远远高过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而
智臾只是从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真是“http://
baike.baidu.com/view/82302.htm鼠目寸光”。以上分析说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
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悬梁刺股http://baike.baidu.com/view/822730.htm孙敬是东汉时期人,每晚
读书时,他为了不打瞌睡,就用绳子一端房梁另一端系在自己的头发上。每当他想睡觉头往下垂时,绳子就会将他扯清醒,清醒后便继续读书,就这
样他成了一个用悬梁来防止自己睡着的,努力用功学习并最终成功的名人。还有刺股的http://baike.baidu.com/view
/16651.htm苏秦,因为在http://baike.baidu.com/view/113333.htm秦国求官不成,一直被人
家看不起。于是,他决定要争口气。以后,他就废寝忘食地勤奋苦读。每当到了深夜,四周一片静悄悄时,苏秦已经是昏昏欲睡,他就立即用锥子锥
自己的大腿,当感到剧烈的疼痛以后,人也便醒了。凿壁借光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做http://baike.baidu.com/view/7
356.htm匡衡,他家里非常穷苦,连书都买不起,但是他非常勤奋好学,经常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宝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
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
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
,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
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
拿了一把小刀,把墙洞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王羲之练字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
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这不是没有原因的,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
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无数瓶墨水,写烂了无数个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
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http://baike.baidu.com/view/1047408.htm
墨池。鉴真东渡鉴真18岁出家为僧,刻苦学习佛法。742年日本派荣壑(he)、普照来华邀请鉴真高僧去日本担任佛教传戒师,鉴真先后三次
东渡失败,船漂到海南岛。753年,日本第十次派使者来华,鉴真终于随日本使团东渡到了日本九州。李白明白的道理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
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http://baike.baidu.com/view/
43605.htm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http://baike.baidu.com/view/436
05.htm老婆婆,您http://baike.baidu.com/view/7989165.htm磨铁杵做什么?”?http:/
/baike.baidu.com/view/43605.htm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
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http://baike.baidu.com/view/7989165.htm磨铁杵总能越磨
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http://baike.baidu.
com/view/75652.htm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3外国事例http://baike.baidu.co
m/link?url=MeR0Ud7PFZp_dB33oZluE5CzGB_98CfYiG5Ww4oJzEWKkoqoJHdrRg
MctA7z5gBLE7iezpASLxGZvQgUKBriF_编辑丘吉尔练习演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http://baike.b
aidu.com/view/3565.htm英国首相http://baike.baidu.com/view/11240.htm丘吉
尔,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演说家,被列为世界10大著名的演说家之一。但是,丘吉尔第一次在议会上发表演讲时,却栽过一次大跟头——当他讲到一
半时,突然忘记了下文,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憋得面红耳赤,只好中断演讲,尴尬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他毫不气馁,潜心研究演讲技巧,经常锻
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http://baike.baidu.com/view/11240.htm丘吉尔终于成为20
世纪的著名演说家和卓越的http://baike.baidu.com/view/66794.htm政治家。爱迪生发明电灯19世纪初
,人们开始使用http://baike.baidu.com/view/871737.htm煤气灯(瓦斯灯),但是煤气靠管道供给,一
但漏气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故。人们对于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实上,http://baike.baidu.com/view/232
3.htm爱迪生为自己订定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了改良照明灯之外,还要创造一套供电的系统。于是他和梦罗园的伙伴们,不眠不休
地做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和60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
制造的方法,终于推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这前前后后花了整整30年。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究还是成功了。林肯苦习演
讲资产阶级革命家、http://baike.baidu.com/view/2398.htm美国第16任总统http://baike
.baidu.com/view/6968.htm林肯,是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对演讲口才的刻苦练
习,并做到了多看、多听。他年轻时当过农民、伐木人、店员、邮电员以及土地测量员等等。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
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那些http://baike.baidu.com/view/66794.
htm政治家、http://baike.baidu.com/view/425634.htm演说家的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
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
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并最终踏入政界。海伦·凯勒苦学1880年出生于http://baike.baidu.com/view/38
8087.htm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http://baike.baidu.com/view/170390.htm比亚的城镇
。在她一岁半的时候,http://baike.baidu.com/view/28074.htm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
又丧失了http://baike.baidu.com/view/3206576.htm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
,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http://baike.baidu.com/view/2398.htm美国拉德克利
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http://baike.baidu.com/view/256280.htm英、http://bai
ke.baidu.com/view/7181.htm法、http://baike.baidu.com/view/188023.ht
m德、http://baike.baidu.com/view/38715.htm拉丁、http://baike.baidu.com
/view/6744.htm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http://baike.baidu.com/view/587353.htm教
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http://baike.baidu.com/view/658339.htm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
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居里夫人发现镭1897年,http://ba
ike.baidu.com/view/3614.htm居里夫人对放射性物质进行研究。她为了提炼出一种纯净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搞到了一
吨可能含这种物质的工业废渣。在院里进行冶炼、溶解、沉淀、分析。她不畏艰辛,不畏身体受到放射性的影响,经过3年又9个月,终于在成吨的
矿渣中提炼出0.1克新物质,取名为http://baike.baidu.com/view/9201.htm镭,这项研究也让她获得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6170.htm诺贝尔奖。但她并不爱慕荣誉,视金钱如粪土,把奖章给小女儿玩
,把奖金捐献给在战争中的法国。她这种精神,被各国人士鼎力赞扬。诺贝尔研制炸药1864年的一段时间,在http://baike.ba
idu.com/view/14445.htm瑞典http://baike.baidu.com/view/30810.htm斯德哥尔
摩附近的马拉湖上,有一只船一直停在那儿。附近的居民对这艘船充满了恐惧,谁也不敢靠近它,因为http://baike.baidu.c
om/view/62186.htm炸药大王http://baike.baidu.com/view/4024.htm诺贝尔在船上进行
制造炸药的实验。从事炸药的研究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诺贝尔在实验室试制炸药时,有一次发生了大爆炸,当场炸死了5个人,其中包括诺贝尔
的弟弟,他的父亲也受了重伤。这个祸事发生后,周围居民十分恐慌,强烈反对诺贝尔在那里制造炸药。诺贝尔没有被这次爆炸吓倒,他把设备转移
到附近的马拉湖,在船上继续他的试验。在诺贝尔之前,很多人研究和制造过炸药,如中国的黑色http://baike.baidu.com
/view/3606.htm火药和意大利人发明的http://baike.baidu.com/view/77534.htm硝化甘油
。硝化甘油的爆炸力比黑火药大得多,但它不易控制,容易自行爆炸,也不容易按照人的要求爆炸,制造,存放和运输都很危险,人们不知道该怎样
使用它,所以在发明以后的十几年间,人们只用它来治疗心绞痛。诺贝尔就从硝化甘油的制造和研究入手.起初,他用黑色火药引爆硝化甘油,后来
又发明了http://baike.baidu.com/view/62174.htm雷管引爆,取得了使硝化甘油爆炸的有效方法。?初获成功之后,接着就是实验室大爆炸的巨大挫折.诺贝尔只好把实验室移到船上。后来几经波折,他在一个叫温特维根的地方找到一处新厂址,那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硝化甘油工厂。在诺贝尔研究的道路上,真是困难重重,多灾多难。他制造的硝化甘油,经常发生爆炸:美国的一列火车给炸成了一堆废铁;德国的一家工厂,全部成了一片废墟;一艘海轮,船沉人亡。?这些惨痛的事故,使世界各国对硝化甘油失去了信心,有些国家下令禁止制造,贮藏和运输硝化甘油.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诺贝尔没有灰心,不解决硝化甘油的不稳定问题,他决不罢休.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他终于发明了用一份硅藻土(一种名叫http://baike.baidu.com/view/260640.htm硅藻的极小的生物壳堆积而成)吸收三份硝化甘油的办法,第一次制成了运输和使用都很安全的工业炸药.诺贝尔再接再厉,又把发明的成果向前推进了一步,用http://baike.baidu.com/view/147390.htm火棉和硝化甘油发明了爆炸力很强的胶状物——炸胶;再把少量樟脑加到硝化甘油和炸胶中,制成了无烟火药。诺贝尔不顾反对,不怕危险,潜心研究,终于研制出炸药。也不愧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一个很好的示范。1
献花(0)
+1
(本文系ccmm9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