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3孟母三迁
2017-05-09 | 阅:  转:  |  分享 
  
孟子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所以住在一个破房子里头。而这个破房子还不在城里头,古代也是一样啊,城中心的房价贵啊,就住在城外,还不能住在城外很好的地段。在哪里呢?在墓地旁边。由于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耳濡目染,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他就受到了熏染,所以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他没事就哭,没事摔瓦盆,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呢?竭尽所能搬家,从第一个住处搬到第二个住处。

第二个住处搬到了哪里呢?不巧,搬到了市集上,搬到一个商业街的附近。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肉铺当然天天要杀猪卖肉,天天要在那里剁肉,小孟子没事干,学着肉铺天天也在那剁肉,然后学人家讨价还价:这一斤肉多少钱、这是后腿、这是前腿、这俩蹄子、这个下水,就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孟子了。那么孟母当然更着急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好的。咬咬牙,再搬家。这对于一个生活很贫寒的家庭来讲,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这一次搬到哪里?第三个家,搬到了一所学校的附近。弦歌不绝,书声琅琅。孟子受到了学校的熏染,就从此开始学打躬、作揖,因为这是师生之间的规矩。用耳朵听着(读书声)跟着在那儿学着背书、读书、念书,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

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什么?

人要顺应自然,必须先学习才能成才。

献花(0)
+1
(本文系刀小凡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