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017年5月10日——丁酉年四月十五日。doc
2017-05-10 | 阅:  转:  |  分享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代·顾宪成《题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位于中国江苏省著名的“鱼米之乡”无锡市环城东路的幽静处。

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属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

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就位于无锡市。

中国“四大米市”之一。

江苏省无锡市同时也是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布码头,钱码头,小上海之称。

江苏省无锡市地处太湖之滨,风景绝美秀丽,历史千年悠长,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具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厚重而悠长的历史文化。

江苏省无锡市的鼋头渚(yuántóuzhǔ)风景区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位于无锡,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

无锡市鼋头渚风景区始建于1916年,现在占地面积达539公顷。

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广福寺,太湖仙岛,江南兰苑,中日樱花友谊林等众多景观,各具风貌。

风景区已成为中外驰名的旅游度假休养胜地。

书院由北宋著名学者杨龟山创办,故亦称“龟山书院”,后废毁。

至明朝万历年间,被罢黜归里的顾宪成,偕弟允成,及高攀龙,安希范等人,为继承杨龟山的讲学遗志,倡仪捐助重建东林书院。

建成后便在此主持讲学,讲习之余,针砭时弊,臧否人物,一时影响颇大。

结果引起朝廷不满,明天启年间,阉党祸兴,诏毁全国书院,东林首当其冲,书院被毁。

顾宪成,高攀龙等被斥为“东林党”而蒙遭迫害。

崇祯皇帝即位后,惩处阉党,为“东林党”昭雪,并下诏修复书院。

后清代各朝续有修葺,书院遂恢复原观。

及至民国及抗战中,东林书院无人管理,年久失修,损坏严重。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思:“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非常好听”。

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

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四大书院之一的东林书院,因这幅家喻户晓的对联而驰名天下。

令游客倍感亲切。

东林书院的学风和气节,必将源远流长!

去了东林书院,才知道,最著名的明朝“党争”发源地,竟然是福建人杨明最早在无锡创设的一个学术交流之地。

建筑翻修得太好,虽然少了些古意,却值得一看!

东林书院简介。

“东林书院”旧址牌楼。

“东林书院”旧址在江苏省无锡市东门苏家弄内,为明东林党人讲学和议论朝政活动的中心。

“东林书院”原为北宋理学家杨时(1054年——1135年)讲学遗址,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被革职还乡的吏部文选司郎中顾宪成与同邑高攀龙等人,在常州知府欧阳东风和无锡知县林宰的支持下,于当时讲学遗址上创建东林书院。

因为东林书院的讲学活动引起了阉党的强烈妒忌和反对,明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诏毁天下书院。

十二月,阉党魏忠贤罗织东林罪名,矫旨向全国公布了一个309人《东林党人榜》,在全国实行公开通缉逮捕,致使一大批正直官员惨遭杀戮。

高攀龙也因不屈逮捕而投水自尽。

高攀龙(1562年——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

明代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

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

后遇父丧归家守孝。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高攀龙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被贬广东揭阳典史。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高攀龙辞官归家,与顾宪成兄弟复建东林书院,在家讲学二十余年。

明天启元年(1621年),高攀龙重获起用,被任命为光禄寺丞。

历任太常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仆卿,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

明天启六年(1626年),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奏本,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魏忠贤借机搜捕东林党人。

该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

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于1622年(明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

年号崇祯(1627年——1644年),后世称为崇祯皇帝。

朱由检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

可惜崇祯皇帝性格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皇朝。

他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崇祯皇帝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朱由检死后庙号怀宗,后改毅宗,思宗。

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葬于十三陵思陵。

煤山位于现在的北京市中轴线上的景山公园内,景山公园有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是崇祯皇帝自缢处。

景山东麓,原有一株向东倾斜的低矮老槐树,这是明崇祯朱由检自缢的地方。

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于1644年3月攻入北京,崇祯皇帝3月19日逃到景山,自觉有愧于祖先基业,以腰带自尽于观妙亭下的歪脖槐树之上。

十年动乱期间,老槐树被当作“四旧”砍掉,1981年在原址新移栽了一棵古槐。

1996年,公园管理处将东城区建国门内北顺城街7号门前一株有一百五十多年树龄的古槐移植至老槐树原处,替代了1981年新移植的小槐树。

明天启六年四月,除道南祠外,书院被强行拆毁。

崇祯时(1628年——1644年),阉党失势,东林冤案昭雪,又下诏修复书院。

1981年——1982年进行重修。

原词规模较大,书院前有“东林旧址”石牌坊一座,现存建筑有东林精舍,道南词,东林报功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时雨斋,康熙碑亭等,并收书院保存的明,清20块碑刻,嵌置于堂民的两壁上。

1981年——1982年,进行重修。

现在,早已对外开放。





















“东林书院”依庸堂中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对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

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至今仍意义重大: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对联是劝勉读书人要以救国为己任,其实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

横批可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寓意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先生的这一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顾炎武先生(1613——1682)初名绎,字宁人,后更名炎武,号亭林,江苏昆山人。

明代灭广后改字为宁人,号亭林。

江苏省昆山市人。

少年时参加复杜,反宦官权贵斗争。

生平学问渊博,对典制掌故,天文地理,经史,金石,书法,音律,训诂学等都很精通,著有《音学五书》,《求古录》等诸多文集。

《书札》是顾炎武书信之一,笔意古朴茂密,沉厚有韵,为世所重。

顾炎武先生是我国明清之际著名的经学家,思想家。

一度避仇于南京钟山(蒋山),曾隐姓埋名叫蒋山佣。

因他家乡有个亭林湖,后世学者又称他为“亭林先生”。



献花(0)
+1
(本文系知行合一6oa...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