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鸿门宴》读后感
2017-05-10 | 阅:  转:  |  分享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高二(11)班?袁伟钧

千年历史,天下无常,一念之间,决定生死。

蹄马奔腾,沙尘滚滚,在智谋不分伯仲中决定生死,在悬殊兵马中争夺天下。鸿门宴,一场庄严而又充满猜疑的宴会,成为了楚汉争霸的关键转折点。在冥冥之中,似乎早已注定,有项羽,就有刘邦;有范增,就有张良。鸿门宴就由这四个人主宰着。

李清照有诗言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一个率领四十万大军的豪迈战士,用破釜沉舟之策,一鼓作气,直捣秦军主力,所立战绩为后人所感叹。在千年历史海洋中,他虽说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却拥有令人敬佩的地方。他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情”与“义”,项羽这个忠肝义胆的人物,“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本应该在鸿门宴上下定决心击杀刘邦的他,被刘邦这一念兄弟之情,软化了他杀刘邦的决心,被情义所蒙上一层雾,关上了范增这最后一盏明灯,看不清雾后埋藏阴森森的杀机。《孟子》有言曰:“义者,宜也”义没有绝对的标准,项伯对张良通风报信是义,但对自己的亲戚项羽则是不义。项羽念刘邦的兄弟之情是义,自己却妇人之仁放走了刘邦,则是对自己的不义。一念情义,一念生死。

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贪图钱财”,他天性狡黠、油滑,出身普通,身份黯淡,大不及项羽名将后裔的身份。但他自有高明的一套,他的特点在于善于任用贤才。在得知项羽要攻打自己的时候“为之奈何?”询问军师张良,并没有项羽“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冲动浮躁。用“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笼络了项伯,使项伯在鸿门宴中“常以身翼蔽沛公”,使范增的计谋全盘落空。刘邦在鸿门宴上也发挥了自己一流的语言表达能力,对项羽动之以情,使军队中反贼毫无征兆下被摆上了鸿门宴的桌子上。一念猜疑,一念信任。

范增与张良,楚汉争霸两大军师,张良冷静而智辨事,范增冲动而识人心。张良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高明的他并没有为刘邦铺好路,只为刘邦点好灯,引导他前进的方向。《孙子·谋攻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范增老谋深算,防患于未然,能预测最坏情况,却知彼不知己,对项羽的妄尊自大并不了解,导致最后的败绩。一念智谋,一念彼己。

而鸿门宴,本来就是一个谎言。赴鸿门宴有一个代价,这代价就是你要失去能力,去相信任何一个人。赴会的人脑中充满了猜疑与念想,不断地根据心里认为是对的方向“摸索”着,使你总觉得所有人都会害了你,最终剩下的只有孤独的自己。赵王不信任廉颇的防守策略,结果赵括葬送了赵国的数十万大军;项羽不信任范增,鸿门宴放过了刘邦,乃至最终兵败身亡;崇祯皇帝不信任袁崇焕,而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而自毁长城......疑虑一旦产生,本来没有异心的关系之间也会造成裂痕甚至成为真正的背叛。

走出鸿门宴,关上鸿门宴阴沉沉的大门,我顿时松了一口气,撇下心中沉甸甸的疑虑,只留下一片片殷切的希望。余余落辉,照亮疑虑覆盖的心灵上;涓涓潺水,洗净一切龌龊的内心。

一念地狱,阴沉的水潭,冰冷的门窗。

?一念天堂,殷红的泥土,瑰丽的夕阳。









南柯一梦,梦若浮生

高二(12)班??王慧莎

合上书页,不禁感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西楚霸王项羽是个悲剧式的人物,他的悲剧,不只是历史的悲剧,更是性格的悲剧,他的悲剧性格,正是他人格魅力所在。

项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古人云:“义者,宜也。”又云:“行而宜者谓之义”。可想而知,只要行之得当,言而得体,便可称其“义”。然而,“义”是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项伯为报救命之恩,向张良通风报信,可称得上“义”,可此举客观上却帮助了刘邦,使得沛公在鸿门宴中能化险为夷,此举又谓之不“义”。两军对垒,刘邦动之以礼,让项羽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项羽出于对刘邦的“义”不忍弑杀之,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而对自己不“义”。项羽的“妇人之仁”与“义”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城府颇深的刘邦巧妙的利用了项羽的这点,夺得了江山。可以说,项羽重义而轻理是他的性格的最大悲剧。如果项伯没有因为重情义而跑去张良那里告密,那我觉得项羽就不会输的这么惨,到最后还要以乌江自刎的方式来了结自己的生命,或许,到最后在关中称王的不是刘邦而是项羽呢。因为项伯重情义而加速了项羽的悲惨的结局;因为项伯重情义导致了他变成了军中的叛徒;因为项伯重情义把项羽军中成千上万的士兵的安危推向死亡的边缘。

他力能扛鼎,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他有勇少谋。他自视甚高,豪爽直率,但自矜攻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刚愎自用,不善用人。深信不疑的亲人项伯,是背后出卖自己的人;为自己处处着想的范增,却多次不被纳谏,仅凭敌方的左司马一言,即下达军令。刘邦能利用项伯来摆脱危机,项羽却轻易出卖曹无伤;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项羽有一范增却不能用。

项羽的个性冲突和矛盾,他重情重义,所以他欣赏樊哙这样的壮士,却因一时妇人之仁错失了杀害刘邦的良机;他骁勇善战,却忽略团队精神,或许是因为先天对武术的天分让他睥睨天下,目空一切,因此造成他刚愎自用的性格,难和他人共事,不善于用人,爱听细说。思想单纯天真,没有太多的顾虑。对于政治,他是个浅目的庸人,愚蠢直接的粗汉。对于生活,他却是单纯善良的细腻心肠,顶天立地的英雄。

项羽是个失败的军事领袖,但是,司马迁给了项羽帝王的尊荣,虽然他失去的天下却赢得到历史。兢兢业业的一生,孤身奋战的一世,恍如梦一场,像流星般一闪而逝,留给后人无限的唏嘘与感叹……





性格决定成败

高二(12)班??敬嘉民

读罢《鸿门宴》,我深有感悟,仿佛明白了为什么楚汉争霸的结果会是刘邦获胜,而项羽身死了。

???整篇《鸿门宴》中,作为主角之一的项羽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属于他的戏份,连话都没有讲上几句,我相信这当然不会是司马迁故意想贬低项羽,而是项羽实在是一个政治漩涡中的“小白”,他只能任人摆布,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听完别人的叙述之后讲句“诺”“准”“不准”之类的话。对于这样一个人,别说让他去当皇帝整体处理国家大事批阅奏折,连当这个大将军都不够资格。他有的只是雄心壮志,却并不懂政坛中做人的原则。何况让他也不可能妥协,因为他是如此的自大,刚愎自用,以至于将谋士当做摆设,把对手视作白痴,殊不知自己才是个三岁小孩一样的人,做事只凭感情用事,一会儿看别人不爽了要杀,听别人讲几句话后心里舒服了就不杀,甚至还要去当滥好人帮帮忙,简直被人当枪使。另外,他完全没把战争当回事,根本没有意识到做错选择的后果有多严重,正是这种性格决定了项羽的结果是乌江自刎而不是加冕为帝皇。这样的一个人也许可以在和平年代有一番作为,但乱世年代,他真的就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别说当皇帝了,自保都困难。????相比之下,刘邦倒是“成熟”多了,市井出生的他在乱世中简直如鱼得水,越是混乱的情况他反倒越能摸到便宜。他懂得何时该伸何时该屈,他知道怎么利用自己所有的东西去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安全。他甚至能够在敌军一个小人物的面前低下他的头颅,在他没有错的时候道歉以求息事宁人。身份,权力,友谊都只不过是他用来取得最终成功的工具,别说让他与一个小官平起平坐,只要让他获得他想要的,让他对人俯首称臣又有何不可?

????这种人明显要比项羽可怕多了,项羽把什么都写在了脸上,他自己的想法范增都比他熟悉,项羽连做人都做不好,更别说做事了。而刘邦这样喜怒不形于色,思想令人捉摸不透的人是政坛中最难缠的一类人:他们对你表面上阿谀奉承,忠心耿耿,实际上背地里时刻想着如何给你一刀,好取代你的位置,一步步爬上去。刘邦很清楚他在玩的是一个生存游戏,胜者生,败者死,这样的话,不管如何那也得取得胜利了。所以他不怕手段卑鄙,不怕所做的一切被后人耻笑,成王败寇,他胜了,这一切对他而言才有意义,若是输了,死了,手段再怎么光明磊落,人再怎么刚正不阿,他都觉得很不值得,胜利才是他的最终目的,就像化学反应一样,反应过程如何都没关系,最后得到了所要的东西就行了。

????正是这样的人格个性才决定了这楚汉争霸的过程和结果,感情用事的项羽一次又一次的错失良机,从面对刘邦绝对的优势一步一步走向绝对的劣势,不会容忍又让他失去了翻盘的机会。虽然他自称霸王,在面对关键问题的时候一点都不够决绝,如果他早点意识到不杀刘邦的后果是他心爱的虞姬被杀,自己也兵败身亡,他就不会一次又一次的放过刘邦了吧。

????如此可见人之性格的作用多么的巨大,它能决定人事,甚至能决定战争的走向与成败,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去做他性格所向的事,不然最终可能会导致项羽一样的悲剧。





历史没有对错

高二(12)班??杜卓铭

对于历史事件,我觉得我们需要明确的一个大前提就是:没有对错之分。今天我们会站在刘邦的角度看项羽,看到了他的莽勇无谋、他的优柔寡断、他的用人惟亲,或许明天就会站在相反的角度看刘邦,看他的狡诈无信,看到他的花言巧语。谁对谁错,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我们可以给予历史一个客观的解读。

项羽,西楚霸王,武功高强,是不可多得的一位武将。其麾下大军与刘邦相比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最终却只能命丧乌江边,可见其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统帅。他坚信拳头的力量,对政治可谓不屑一顾,风格直来直往,耿直粗暴可以成为他的标签。他嫉恶如仇,将秦士卒坑杀,“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最后连义帝都没能善终。他所嫉的恶只是他所认为的恶——恶是刘邦抢去了他的功劳,恶也是范增想杀掉他的战友;他也讲义——他的义是范增替他出主意除去入关了的刘邦,义是刘邦替他把守函谷关。恶、义飘忽不定,说到底只是他心底里的私人意愿,无关善恶。

反观刘邦阵营,文有张良这一智将,武有樊哙这一猛将,上下齐力,岂有不破项羽军的道理?统帅信任谋士,武将不惜牺牲,统帅更是一个包容的人,让各人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才干而互不干涉,比项羽军的情况好的可不止一点点。

诚然,我们可以说刘邦的圆滑无耻,毫无尊严,但不可否认的是,刘邦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而项羽自刎乌江边,军营中更是出现了霸王别姬这一悲剧。历史没有对错吧,剩下的只有结果,正如时间会说明一切般,过刚则易折,过柔也无法成事业;刘邦正是处于两者之间,为了事业而卑躬屈膝,而同时又不至于太丧失人格,保住了自己的威严感。

最后,范增相比于张良,两人的心性可谓天差地别——张良虽也在主公面前摆了架子,但也只是点到即止,只是让刘邦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范增可不一样,他给予项羽的感觉便是项羽只是范增手下的一个大将军,他每次的语气就像是给项羽下命令,而不是出谋划策——俨然,他已经忘了什么是功高盖主,他的失败也只是一个已经写好了结局的悲剧。





不忘初心

——由《鸿门宴》看项羽的真

高二(11)班??张彤昕

????鸿门宴中,我想深入分析的是项羽而并非刘邦。虽然老师在课上把项羽设定为一个头脑简单、寡谋轻信、刚愎自用的人物。可我对项羽却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敬佩。

????我对项羽的第一印象是从了解他在乌江边悲壮自刎,他的英雄气概,他的不屈,正是我敬佩他的地方。你不会明白一个人将他的宏图伟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也许在你看来是可笑的。但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够将自己那份初心毫无保留地携带到生命的尽头?你没有试过对一件事物一见钟情又奈何他物百般纠缠,项羽似乎天生注定要为其事业奋斗,那是他要走的路,他自己选择的路,无须出乎意外,项羽走完了,走完那条英雄之路。

????很多时候,不忘初心是很难的,似乎每个人都会说,可却做不到。在成长之路上,我亦曾钟爱于某些事物,可惜在成为初学者时对他的情有独钟会被时间一点一毫磨灭。那种果敢是人的最珍贵的东西之一,你却没有看到,更没有抓住。看看那些假期之前光鲜亮丽的计划吧,很详细但却永远没有完成。所以项羽令我感触至深,不求能像其不忘初心,但愿别丢了本真。

????同样老师在课上举例说刘邦在看见秦始皇时说:大丈夫当如是。而项羽看见秦始皇时说的却是:彼可取而代之。我认为这并非是鲁莽,而是一种真率。

????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个人能够真正做到带着自己的初心坚定地走下去,更何况大声将自己的梦想勇敢地说出来。因为长大,因为要成熟,因为处事圆滑,而那个你,却不再是最初那个你了,现在的你讲每一句话都要斟酌三分,或是像刘邦一样婉言相谈,“大丈夫当如是”虽说也表达了自己的宏图壮志,但却少了几分项羽那种果敢与坚定。

????长大之后,也是无形之中,你的自我情绪自我性格被自己控制着,所以社会上充斥着阿谀奉承之气。可项羽那种纯真却被后人称为头脑简单,喜怒之情由外人控制,我着实替项羽打抱不平。为何听信曹无伤一面之词,换个角度思考,正是因为项羽待人真诚才会选择相信他。项羽付诸真心,换回来的却是种种算计,后来还被项伯所说服不攻打刘邦,再一次体现他的尊义。就算项羽一次一次选择相信这个世界,可世界却不以温柔待他。

项羽在历史上的确败给了刘邦,可就算刘邦后来的九五之尊,也比不上项羽在乌江边被迫自刎,从容死去,成全别人的那种豪壮。也许世界上总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你郁郁不得志,但如果因此我们就放弃,弃了你的初心,你怎么还对得住最初的那个你?







献花(0)
+1
(本文系红瓦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