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华夏民族”和“炎黄子孙”的来历!!——2017年5月12日——丁酉年四月十七日——国际护士节。
2017-05-12 | 阅:  转:  |  分享 
  
“华夏民族”和“炎黄子孙”的来历!!

“北京市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天坛公园”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

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

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

2007年天坛的管理部门对斋宫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缮后为了使游客能更好的了解天坛的历史和天坛祭天文化我们在无梁殿举办了介绍相关知识的展览,展览的主题是“大祀斋戒”,内容为祭天斋戒的由来和斋宫情况介绍,展览分为四个展室,即有斋宫建筑展,斋戒仪展,百官斋戒展,皇帝御斋宫展。

中国古代有“国之大在祀与戎”说法,意思是说祭祀与战争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按照中国古代的礼制,祭祀前人们要行斋戒礼,目的是为了表示对深的尊重,也是强调祭祀的重要性,天坛斋宫就是明清两朝皇帝为了举行大祀斋戒而建造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华夏民族”的主脉是“炎黄”这一支,再往上推则是伏羲氏。



























“伏羲氏”(生卒不详),姓风,燧人氏之子,后又写作宓羲,亦称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伏羲氏”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相传“伏羲氏”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伏羲氏”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氏”的神话传说。

由“伏羲氏”至“炎帝”,再到“黄帝”时,基本上构成了后来“华夏民族”的源头。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代“华夏民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首领,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据传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黄帝”,姓“公孙”,号“轩辕氏”(周),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黄帝出生于姬水,居轩辕之丘,在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

他于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

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尤,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

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

姓“公孙”,为上古时帝王,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以统一“华夏民族”各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丰功伟绩”载入史册。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黄帝内经》是岐伯写了,《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岐伯”,中国上古时期最有声望的医学家,后世尊称为“华夏中医始祖”,“医圣”,中国传统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

他们将散漫的中原各族源统一起来,形成了后来的“华夏民族”各族,再发展到后来的汉族和中华民族。

他们是形成“华夏民族”的核心,却不是“华夏民族”的主要部分,而且他们是西来的。

关于他们最早从何而来,我们无法确知。

现代科技也许可以说他们是从现在的中亚或西亚地带迁来,但还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相信。

从中国古籍中所能确认的是,他们最早生活在昆仑山以北,至于他们在到达昆仑山之前生活在哪里,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之所以说他们最早生活在昆仑山以北,那是有根据的。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屡次提到昆仑山,还说昆仑为黄帝之丘,据此可知,“黄帝”的部族曾经在昆仑山一带生活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

其实当时并没有“黄帝”这个词,而“黄帝”所出的那个部族与“炎帝”,“伏羲氏”为同一起源,据此我们可知“伏羲氏”,“炎帝”的祖先,也就是“黄帝”的祖先,他们曾经生活在昆仑山一带。

这个族群叫什么呢?我们不知道,只知道“伏羲氏”是三者中最早的一个,而“伏羲氏”所出的族群名叫“华胥氏”,我们就管“伏羲氏”之前的族群都叫“华胥氏”吧。

从“华胥氏”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实际上与“华夏”是谐音,而“伏羲氏”又是“华胥”的变音。

我们真的可以相信,当春秋战国时的中国人以“华夏民族”自居时,当时华夏绝不是一个民族,而是诸多民族的总称,他们实际上说的是“华胥氏”之后,“伏羲氏”的后人。

为什么说早先“华胥氏”生活在昆仑山以北,而不是以南呢?

这与“华胥氏”后来向东迁徙有关。

如果他们生活在昆仑之以南,那么你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他们迁徙的方向应该是向青藏高原内部发展,而不是向现在的华北地区发展,因为,如果他们生活在昆仑山以南,那么即使他们向东迁徙,当他们走到青海省与四川省交界处时,他们将碰到南北向的横断山,那时他们又将如何行动?

试想他们没有跨越东西向的昆仑山,却跨越南北向的横断山,那可能吗?

如果他们当初真是生活在昆仑山以南,那他们将发展成今天的藏族,而不是汉族了。

所以,他们当初只能是生活在昆仑山以北,所以他们沿着东西向的昆仑山迁徙。

有人会问:“为什么他们不向西迁徙,而是向东呢”?

对此,我首先要说,从中国史籍上看,他们确实是自西向东的,这点可以确认;至于他们为什么不向西而向东呢,我想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自西而来的,向东岂不是回头。

他们自西向东,肯定是受到某种压力,可能有人为因素,这点还是请中国现在著名的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从他们各自专业学术的角度去研究吧。

比如他们认为中国的老祖先可能来自美索不达米亚,或是古代犹太人的一支。

至于自然因素,我倒可以说一说:西边是世界屋脊喀喇昆仑山脉,再向西又是中亚,西亚的大沙漠,向西岂不是自寻死路,正是由于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所以他们向东。

既然是昆仑山以北,向西走不通,向南又要翻越高耸入云天的昆仑山,基本上不可能,那他们为什么非要向东,而不向北呢?

要知道,北面是塔克拉马干大沙漠,向北走是行不通的。

虽然塔克拉马干大沙漠有塔里木河流过,但塔里木河是由昆仑山雪水融化而成的,越流越少。

现在,“华胥氏”的先民们就沿着昆仑山而行,就算他们附近有大沙漠,他们还担心什么饮水问题呢。

所以,“华胥氏”的先民们不向西行,那是他们的来路,有压力;他们也不向南行,南边是无法翻越的昆仑山脉;他们也不向北,因为北面是大沙漠,缺乏水源;他们只能向东,沿着昆仑山的走向而行,不缺水源。

当他们向东到达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时,他们可能是沿着河西走廊东进的,但也有可能翻越阿尔金山脉,或者是两条路并行。

阿尔金山脉不如昆仑山之高,可以翻越,当南北朝时,翻越阿尔金山脉是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之一。

之所以认为他们可能翻越了阿尔金山脉,是由于以下考虑。

现在汉族的语言,与藏族都属于同汉藏语系,双方若无往往来,则很难达到语言上的统一。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汉,藏的先民们在哪里交汇?

只有青藏高原北部,现在的柴达木盆地一带。

此处属于青藏高原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又是昆仑山继续向东的延伸,对于沿着昆仑山向东行的汉族先民来说,他们可能经过此地,而此地又是藏族先民(古羌族)的生活之地,所以,他们很可能在此交汇生活,从而形成了相似的语言。

另外,还有一点极需重视,那就是,他们在此找到了一条大河,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从此以后,他们不只是沿着昆仑山东进了,他们还沿着黄河东进。

“华胥氏”先民的水源问题,至此完全解决。

向东又是大山,巴颜喀喇山脉,阿尼马卿山脉,其中中国古书上所说的积石山据信就是阿尼马卿山。

至此,我觉得更能说明“华胥氏”先民们曾经到过青藏高原北部,不然,古书上积石山怎么那么突出,中国怎么会对“黄河”那么“情有独钟”呢?

总之,昆仑山已经逐渐走到了尽头,此后他们将沿着黄河东进。

当黄河流出青海进入甘肃后,它逐渐向北在内蒙绕了一个大圈,然后进入山西陕西之间。

此时,华胥的先民们是怎么走的?

当他们走出青藏高原,当黄河折而向北后,一部分人可能跟着黄河向北走,但大部分人则继续向东。

为什么大部分人向东走而不向北呢?

因为,此时,他们已经不缺水了,他们想跟着昆仑山向东发展的部分走。

此时他们已经走出了昆仑山脉,但向东的秦岭,嵩山,泰山,那都是昆仑山向东发展的部分,地质学上管它们好象叫做某某山系,表明他们同属一个部分。

很快,这些向东走的人们发现了渭河,这也是一条大河,而在渭河向南不远处,就是长长的秦岭。

此时,我们对“华胥氏”先民的了解多了一些,也不再仅仅以“华胥氏”称呼他们,至少我们知道他们中间有一支继续向东,这就是“伏羲氏”。

其实“伏羲氏”也就是“华胥氏”,只是读音稍微变了一些,可能是东部当地部族对他们的称呼。

“伏羲氏”穿越了狭长的渭河平原,到达了今天的河南,进入了华北大平原。

我们可以确认,他们经过了河南西部一带,为什么呢?

据说伏羲氏画八卦,什么是八卦呢?

八卦者,河出图洛出书,是在河洛地区发现的奇异现象,经过人们的一番解释,成了既阐述自然又阐述人事的一种思想。

试相如果不经过河洛地区(河南西部),何以有河出图洛出书呢?

关中平原离黄河较远,洛河是在黄河折向南又向东流之处,如果是在黄河向北折之地(甘肃南部),也许可以说河出图,但何来洛出书呢?

只有在到了豫西之后才行。

至此,“华胥氏”的先民一部分先到达了中原地区。

就在“伏羲氏”进入中原大约同时,此地出现了一个名为“太昊”的政权,这是中国史书上最早的符合现代政权意义的组织。

我们不知道“伏羲氏”是否就是“太昊政权”的创建者,但古人确有此认识,他们的称呼是“太昊伏羲氏”。

对此,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从中国以后的历史看,中国古人确实知道“炎帝”和“黄帝”源于同一族源,所以才有“炎黄”之称,并视之为“华夏民族”正统。

但他们似乎未将“太昊”也算做“华夏民族”正统,因为有人将“太昊”视作东夷之君,与“华夏民族”对立。

假设“太昊”真是伏羲氏所建立,那么古人就不应该说“太昊”是东夷了,其实上古时期的“东夷”才是“华夏民族”的主体,而“伏羲氏”,“炎黄”则是核心,但“华夏民族”是围绕着“伏羲氏”,“炎黄”而形成的,主体部分倒被忽略了,而应将其视为“炎黄”的同族,那样“炎黄”倒可能因为较晚而成为次要的了。

尽管我不能确知“太昊政权”是否是“伏羲氏”所建立,但可能确认,“太昊政权”与“伏羲氏”确有着密切的关系。

事情的真相有可能是这样的:当“伏羲氏”进入华北平原以后,他们逐渐与当地部族融合为一体,而与他们所出的“华胥氏”在文化上逐渐地疏远了。

在当地,“伏羲氏”与当地部族共同创造了“河洛八卦文化”,从而催生了中国第一个古代政权组织——“太昊”。

“伏羲氏”之所以与其所出的“华胥氏”疏远,有可能与他们狩猎畜牧活动的大发展有关,他们的迁徙活动才进行的那么迅速。

而“华胥氏”的主体,在秦岭以北,渭河两岸,却逐渐发展出农业文明,并产生了著名的农耕部族——“神农氏”。



















“神农氏”鞭药尝百草的故事,是一则著名的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

“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他“牛头人身”。

由于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

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氏”。

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

“神农氏”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

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神农氏”,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相传他发明及制造了耒耜等多种农具,教人民进行耕作,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文化的情况。

“神农氏”又被尊为医药之祖,曾亲自用口品尝百草,发明药物及教人治病。

后世传说神农氏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因而能化解百毒,又传说他因尝百足虫(一说断肠草),不能解其毒而死。

另有传说神农氏即“炎帝”,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当然,此时的农耕活动,是刀耕火种的游耕,还不是定居耕种,但比起“伏羲氏”的游牧渔猎,则有了很大的进步。

正是由于神农氏的迁徙活动不够快,所以他们比起“伏羲氏”晚进入华北平原。

而他们之所以继续东迁,无非是因为随着农业活动的发展,他们的人口有了很大的增加,而狭长的渭河平原不足以满足其人口需要,所以他们才进入更加广阔,更加肥沃的华北大平原。

此后,他们以农业文明逐渐排挤了与“伏羲氏”有密切关系的“太昊政权”,建立了“炎帝政权”。

炎者,火也,形象地反映了他们刀耕火种的特点。

此时的“黄帝”在哪里呢?

为了很好地说明此时“黄帝部族”之所在,我们要往前回溯一些。

我们说过,当“华胥氏”的先民走到新疆省与青海身的交界处时,他们有一支沿河西走廊向东(在祁连山脉以北),但也有可能有一些人沿祁连山以南,那也需要翻越阿尔金山脉,但是,无论他们走祁连山以北,以南,还是继续沿着昆仑山——黄河一线,当他们走至甘肃南部时,他们基本上会合了,此时,他们的大部分人向东沿渭河——秦岭东进,但也有一部分人向北沿黄河北上。

这些北上的人当然以游牧狩猎为生,但他们不是“伏羲氏”,“伏羲氏”虽以游牧狩猎为生,但他们向东,这些人其实就是后来构成“黄帝部族”的组成部分,他们所走的路线向“黄土高原”发展。

于是,他们沿着北上的“黄河”占据了今天的陕北到内蒙古河套一带。

当黄河又折而向南时,他们发展继续向北已无可能,因为再向北是蒙古大沙漠了,于是他们转而向东,向南,占据了今天的山西,甚至直接从陕北进入山西,并前出到华北平原北部,今天的京津一带。

这就是轩辕氏,“黄帝”的前身。

当他们到达京津时,他们为什么不向西?

因为西边基本上都被他们占据了。

他们为什么不向北?

因为北边是大沙漠,难以发展,可能“黄帝部族”有少数人向北发展。

他们为什么不向东?

因为他们已到了渤海边,向东只有出海了。

此时,他们只能向南,与“炎帝部族”争夺华北大平原。

他们之所以从京津一带向南发展而不是由山西翻越太行山向东发展,说明他们曾经向北绕了一个大圈,于山西并未完全占据,“神农氏”可能有人沿汾河平原进入山西,“伏羲氏”确实有之。

此后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经过阪泉战,“轩辕氏”战胜了“炎帝”,建立了“黄帝政权”。

此后“黄帝”又与从“炎帝政权”分离出来的“蚩尤”进行了“逐鹿之战”,统一了中原,将原先的“太昊”,“炎帝政权“合并到新的”黄帝政权”中。

只是“太昊政权”的建立者虽与“华胥氏”的分支有联系,却未必是其所建立,而且时间太久远了。

而“炎帝政权”与“黄帝政权”同属“华胥氏”之后,时间上又互相联结,故研究中国古文化方面的专家称其为“炎黄”,为同一族,“华夏民族”正统。

至此,“华胥氏”先民的东迁活动胜利结束。

他们先沿昆仑山,后沿黄河东进,沿黄河东进时,部分人绕了个大圈,最终却殊途同归,到了昆仑山向东到大海的最高峰——“泰山”,“泰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崇拜的一座雄伟的大山,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誉。

“泰山”是东部的最高峰,是他们与上天进行交流沟通的最佳之处,一如他们当年在昆仑山,以及后来在陕西省的“华山”和河南省的“嵩山”的交界之处,“轩辕氏”可能在北岳山西省的“恒山”告天。

中国的五岳介绍。

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以南的衡山县。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

至此,以“伏羲氏”,“炎黄”为核心,结合众多部族,构成了一个大联盟,而这个联盟的核心“黄帝政权”,后来发展成了中国。

当然了,最早的中国不是黄帝政权,而是“太昊”政权,就是“炎帝政权”也比“黄帝政权”早,“蚩尤政权”也大体与“黄帝政权”同时,可惜只是昙花一现,但也足以“彪炳千秋”了!

“黄帝政权”实现了早期的大一统,实现了华胥氏东迁的梦想,此后中国之人皆以华胥后人自称,即“华夏民族”。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了解“华夏民族”,和“炎黄子孙”的来历!!!

“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

“炎”指“炎帝”(YanEmperor),以姜水成(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

“黄”指“黄帝”(YellowEmperor),以姬水(今陕西省武功漆水河)成。

“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

根据历史的记载,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

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民族”,“华夏民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

“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和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在中国古史传说中,农业,制陶,纺织,冶钢,建筑,交通,天文,数学,医药等方面的科技发明都溯源于“炎帝神农”和“黄帝轩辕”。

时代约相当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时期。

“炎黄二帝”科技发明的传说已经远远超出了事实的本身,它是中华民族“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来源!!!



献花(0)
+1
(本文系知行合一6oa...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