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台系孔雀鱼养殖方法精华
2017-05-13 | 阅:  转:  |  分享 
  
2楼-----------------飼養的要領



3楼-----------------交配目的與方法



4楼-----------------母魚生產日圖解



5楼-----------------孔雀魚的基本.....新手適合看看...



6楼-----------------母魚肚子圓鼓鼓一段時間用換水法刺激生產



7楼-----------------如何飼養孔雀仔魚



8楼-----------------{轉載譯文}"母魚懷孕"的徵兆



9楼-----------------孔雀魚的身體構造



10楼---------------你想成為養魚高手嗎?那麼一定要詳讀本文^^



11楼---------------孔雀魚母魚待產的準備動作



12楼---------------孔雀魚生產記錄推算懷胎時間



13楼---------------孔雀魚飼養總整理--1



14楼---------------孔雀魚飼養總整理--2



15楼---------------飼養孔雀魚基本功



16楼---------------魚病的判斷與建議



17楼---------------孔雀魚基本對水檢疫法



18楼---------------長途運輸後的孔雀魚對水方式



19楼---------------孔雀魚飼養概論



20楼---------------孔雀魚分析



21楼---------------基本品係交配簡圖











飼養的要領小花貓



?控制水溫



每天要檢查水溫,在冬天要檢查加溫器是否運作正常,在夏天則要檢查冷卻機。由於冷卻機價格不是一般水族新手所能負擔,所以在夏天,水溫過高時的處理方式就顯得相當重要。台灣雖非熱帶地區,但夏天室溫卻可以高達37℃,而水溫在燈光及室溫的影響下,不到32℃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在此提供二個水族老手的方法供作參考。第一,用小電扇吹,方法是要將出風口對著水面,造成波浪,以達散熱效果,目前市面上已有販售水族專用的小電風扇;至於如何架設風扇則是見仁見智。第二,投入冰塊,方法是視魚缸大小,準備幾個寶特瓶,瓶內裝水冰在冰箱冷凍庫,待結冰後取出,整個投入魚缸中。這個方法的好處是降溫快,但也容易造成短時間內水溫變化過劇,容易造成魚的不適。一般而言,魚缸中恆定的水溫最好保持在24℃~28℃之間。



依地理緯度,冬天時的台灣,本來是可以不用加溫棒。但位於冷高壓南下的鋒面,每次寒流來襲溫度的驟降通常溫差會在10℃上下,且最低溫也常低於熱帶魚的基本溫度需求。此時的魚的抵抗力最為虛弱、活動力、食慾都會變差,疾病便會在此時發生,最常見的是白點病。所以用加溫棒維持恆定的水溫就是十分重要的問題。不過使用加溫棒時需注意上面標示的瓦數,及適用的水量多寡,以免發生煮魚湯的慘劇。



?勤於換水



原則上換水以每月換1/3為原則,水草缸每週換1/3,除非有特別需求,如:繁殖缸或仔魚缸,要增加換水的頻率及比例,有些水族老手甚至有一天換200%的作法。換水是先用虹吸管輕攪底砂,將底層較污穢的水吸出之後,再加進處理過的水,換水的過程千萬要溫柔而且不能太久,以免將於嚇死。所謂處理過的水是經過曝器過後的自來水,如果您更用心,可將馬達將水送通過活性碳,使得水中的雜質、化學物質給濾掉。

在加水的過程中,水不可以加的太急,以免環境轉變的太快而使魚產生不適,甚或死亡。另外,若魚隻飼養密度過密,或習慣上餵食太多,或有魚屍在水中腐爛而造成氨濃度在0.05ppm或亞硝酸鹽濃度在0.1ppm以上時,應即刻換水1/3。按時換水是養魚成功的一大關鍵,切勿因肉眼觀察水質透明清澈,而忽略換水,因氨和亞硝酸鹽等有毒氣體,是無色看不見的,等到魚生病有狀況時,可能損失就大了。



?務必除氯



要處理水的第一步,就是要除氯,雖然氯氣是很好的氧化劑,會將有機及無機物質氧化掉,可以用來消毒,但事實上過多的氯氣解離在水中,會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解離後的次氯酸根離子,便有害於魚隻。一般而言除氯是用曝氣的方法,可將水放置於晴朗的室外二天,或在室內以空氣幫浦連續打氣一天,來達成除氯的目的。如果這些方法對您而言會產生不便,也可以在水中加入硫代硫酸鈉中和,不過市面上販售的多是硫代硫酸鈉溶於水後的水質穩定劑、除氯劑,使用上要避免過多,否則對魚也是一種傷害,不過較好的水質穩定劑,其成分不僅能除氯和重金屬並添加有微量元素及蘆薈等保護魚黏膜和緩解魚隻緊迫等的功能。



另外,雨季或颱風過後,自來水公司會加入較多量的氯氣,所以我們處理氯氣上要多加一點劑量,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盡量避免在此時換水。



?調整酸鹼



酸鹼值就是pH值,是看水中的氫離子濃度為何而定,7為中性,以下是酸性,以上則為鹼性。大部份的熱帶淡水魚需要弱酸的水質,pH值通常界於6.0~7.0不等,如要降低PH值,可以使用市售的黑水、增酸劑或草泥丸、來達成增酸的目的。

草泥丸可放在魚缸中或過濾器裡,它會慢慢的釋出酸性物質,使得魚缸中的pH值可以常保穩定,但也容易使得魚缸中的水變為些微的褐色,看起來很不美觀,可是對於繁殖魚隻上可說是相當必要的物品。少部份的熱帶淡水魚需要弱鹼水質,如貝魚、孔雀、金魚、錦鯉等。而熱帶海水魚需要鹼性水質的pH值約為7.8~8.6之間,可用海水素加水調配,比重在1.020~1.024之間。



?調整硬度(孔雀可不关注硬度)



調整硬度是對淡水魚缸而言,海水中的礦物質含量極高,調整其硬度並無意義。永久硬度即GH質,又稱總硬度,視水中鈣、鎂的溶解度而定。暫時硬度,即KH值,視水中碳酸鈣濃度而定。養魚要重視的是KH值,養水草則還要多考慮到GH值。兩者的測量單位是°dh,3~5°dh是軟水,7~10°dh是硬水。若要調低GH值,目前的作法是將水煮沸,待其冷卻後再加入魚缸中。若要調低KH值,則要使用到陰陽離子交換器,或RO逆透機,若經費不足,可以買軟水樹脂,置放在過濾器最上層或出水口,便可以收到軟水的功效。另外,草泥丸也有軟水的作用。如果嫌麻煩市面也有販售藥劑可使用。



種植水草雖然需要軟水,但也不能完全沒有鈣、鎂這些元素。一般水草缸的硬度應維持在4°dh左右,以免硬度過高傷及水草,當然,硬度過低,水中缺乏礦物質水草也是種不活的。不同的熱帶淡水魚,因其棲息的環境不同,有些適應軟水,有些魚則適應硬水。這些需要較高硬度的熱帶淡水魚,只要在魚缸中放入珊瑚砂、貝殼,增加水中碳酸鈣濃度,其硬度就可以了。



?更換燈管



植物對光的感應遠較人類敏銳,所以燈管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雖然肉眼並沒有明顯地感受到燈光已不如從前,但植物的生長已逐步減慢。所以,水草缸中應要定時的更換燈管,一般水族老手通常將燈管更換的日期,以簽字筆寫在燈管上,一年至少要更換一次,但更換的方法最好以分批更換較好,如果可以,盡量避免作一次全部更換。



?勤於清洗



過濾器的出水口水量若明顯地減少,表示該清洗過濾棉了,清洗時切忌用洗劑清洗,以免造成魚隻的死亡,而且,除非必要,否則應盡量避免清洗生物過濾設備,因為附著其上的硝化菌可以分解水中的氨及亞硝酸鹽,況且消化系統一但被破壞後,並不容易被建立。另外,附著於玻璃上、岩礁上的藻類應予以刮除,以免有礙觀瞻。



?分次餵食



餵食是每天要做的事,一般而言約餵2~3次,如果是仔魚缸則應以少量多餐的方式來餵食,以利仔魚能順利成長。一般餵食多以人工飼料為主,常見的有顆粒、薄片、貼壁飼料。人工飼料的優點在於衛生、營養均衡、保存方便,但其缺點在於魚的嗜口性稍差,尤其對於野生捕撈的魚而言;所以餵食人工飼料通常要經過訓餌這道手續,購買人工飼料切勿貪便宜,大罐又便宜的,通常澱粉質含太多,容易污染水質。活餌及冷凍餌料,常見的有紅蟲、豐年蝦、孑孓、水蚤、朱文錦甚至麵包蟲、蟋蟀,這些餌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且魚通常會爭相搶食,但因為原產地不明,恐有不衛生、帶菌、帶重金屬離子的嚴重問題,雖容易使魚兒成長快速,但容易形成營養不均衡狀況。所以並不鼓勵新手餵食,因為新手尚無能力治療魚兒的疾病。若非餵食不可,則應每隔一個月對魚作一次驅蟲的動作。



小鱼针尾就是换水不要下药





























































交配目的與方法

本帖最后由yinhewb于2011-6-2819:30编辑





小花貓



不同的目的需使用不同的交配方式



交配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同胎交配法=主要目的為系統維持

⊙同種異系交配法=主要目的為改善表現

⊙異種異系交配法=主要目的為做衍生種



親魚:買回來的一對公母魚

F1:親魚生下的第一胎、第二胎、第三胎…都叫F1

F2:F1的每一胎生下的第一胎、第二胎、第三胎…都叫F2



自交:F1的第一胎公母交配(或是第二胎公母…)、F2(或是第二胎公母…)……

反交:F1交回親代、F2交回F1都是、F2交回親代都算反交

交叉交:例如:F1第一胎和第二胎之間的交配,自交在反交

雜交:不同胎的公母魚交配



Y染色體=限性遺傳

X染色體=伴性遺傳



這些少數的性染色體就能被維持住了





而有許多條的體染色體,就不好搞定

只能大約挑出表現好的個體



孔雀魚的體染基因

我幫妳查,有:

白子、黃化體、真紅眼、粉紅、虎班、藍化體、白化體、虎班白化、白子超白、真紅眼超白



孔雀魚的性染色體基因

有:

白金、珊瑚、聖塔瑪麗亞、雷絲蛇王、蛇王、維也納綠寶石、古老品系扇尾、琴尾、草尾、扇尾、黑尾、金屬、日本藍、安德拉斯、銀色、彼特、黃尾、禮服



ecs01246:『所謂純化

就是把改要的魚的基因加強,因為剛改好的魚的基因很亂,經過多次的錯線、自交、反交來穩定魚的表現和色澤



所謂自交

就是你的對魚所生的仔魚長大後,在里面挑出公母來交配,叫做自交

自交的用意是生出更好的下一代,但不能自交太多次

太多次的話會有弱化的狀況

一般來說自交盡可能別超過三代



所謂反交

就是讓f1子代來交配親代,或是f2交配f1,但這都是同一線親魚

反交的用途是留住更多親魚基因』



異種異系不止是針對衍生種

如剛好買不到或找不到同品系魚時

可以這方法把您所要的特徵魚留下基因

有時一組水魚,會欠公或欠母

而就單一個體來說

您如想留住該組魚的特徵

而您手中又沒相近的品系來交配

那麼您可以這方式來交配再還原



而這里的還原就是先留下基因再來純化



而衍生種也是如此的純化











































母魚生產日圖解小花猫

生產當日,生殖孔會下降,使原本圓形的肚子變成有九十度角的長方形,還可以很清楚看到卵囊裡面小仔魚的眼睛,用全紅白子母魚生產今天拍照為例,此魚拍照後,一小時生產^^





此魚第一次生產,是處女母魚,不然,第二胎之後肚子應該更大、更飽滿,連下巴下面的肚子形狀都會因為懷胎數量多而下墜成為真正的長方形^^,類似這樣^^







































[原創]孔雀魚的基本.....新手適合看看...

(1)成長中的孔雀魚:

孔雀魚和卵胎生的將魚是同類,都是直接生下可愛小魚的,並不是卵生的魚類....孔雀魚的成長速度是以飼養方法而定...若是你多花些時間照顧孔雀魚..會長的非常快....如果成長速度緩慢,就要檢討自己的飼養方法了...大概個1~2月孔雀魚的尾鰭會開始發色,也可以開使分辨公母,大概在3.4個月時..母魚的體型會快速成長.開始變肥.變大(這時也可開始交配了),公魚的體型則會變的較細長.....生殖器也會有所不同.....

(2)孔雀魚的生命:

孔雀魚的生命大都是飼養狀況而定的,通常生命是1~2年左

右...不過,有些人會為了讓它快速成長或藥劑的用量過多

,而造成生命縮短...孔雀魚在8個月左右,身體的顏色會

慢慢退去或黯淡,無精打采...這時的孔雀魚常被丟棄...

就算孔雀魚已經老了,我們也應該負起責任好好照顧牠.....

這是養孔雀魚的基本.....

(3)繁殖孔雀魚:

一般的孔雀魚出生大約2個月就能懷孕...大約是30天可生

產一次,如果環境合適的話,每個月都可以生一次....母

魚從此就可以懷孕產子,每生產一次體型就會變得更大..

當然生產的狀況也會隨著身體狀況而不同...雖然孔雀魚大概2

個月大就可以懷孕,但是太年輕的魚,不但產下的幼魚數

量會比較少,而且生產之後也較難照顧...幼魚的身體也會

比較虛弱(所謂揠苗助長嘛),所以還是等到3.4個月的時候

再交配會比較好.....

(4)換水的重要:

換水是要除去水中的有害物質(阿摩尼亞),孔雀魚每天都

在魚缸裡吃.拉,所以水質很容易便會被污染...而且會長蟲

,勤勞的換水是一定要的(不然水會臭臭的).....

(5)溫度的重要:

溫度是影響成長跟病因的重點,太低的水溫常會引起一些

疾病...溫度太高魚也會熱死.....像過冬時就免不了用加溫器了....

最適合孔雀魚的溫度應定在25~28度...

如果是冬天可調到30度左右...

(6)燈光:

燈光時間的長短...是會影響到孔雀魚吃飼料的時間...

在黑暗的情況下也不易找到食物...水草也是需要光合作

用的...所以燈具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每天至少開燈8~10

小時會較好....

(7)養水:

養水其實是將水放置5~7天而達到去氯或有害物質的效果

...同時培養消化菌...很多人換水的時候,直接把舊的水

倒掉,直接換自來水,這對魚的傷害是很大的,因為自來水

中含有氯(有毒的化學物質),如果把自來水直接加入水中

..體力比較不好的魚就難逃死亡的命運,所以在換水的前

幾天趕快養好水...加點水質穩定劑是比較迅速的方法....

母魚肚子圓鼓鼓一段時間用換水法刺激生產rescuers



話說

最近發現有幾篇文章都跟母魚肚子過大有關

俺的母魚肚子也很大

脹的圓鼓鼓的

只差沒有立鱗的狀況不然還真象立鱗的樣子...

所以決定用換水法刺激一下生產

順便讓有這個疑問的朋友們參考參考

果然一換水10分鐘內馬上生產

大約產了50隻左右加上未受孕的卵將近80左右

po上照片給大家參考一下

前五張是母魚已經開始生產的圖片由上面可以看出肚子圓鼓鼓的

側面可以看出成所謂的方形狀

最後一張是已經快生產完的可以看見肚子明顯的"消風"了..

歡迎大家指教討論!!

因為忙著照~~所以打燈不是很講究.....亮度不太夠..











如何飼養孔雀仔魚采悠



比賽會場中有位朋友問我,他養的三個月大的魚怎看起來都比別人的小,會場上沒太多時間向他解說...真是抱歉,我想每個人養魚的手法都不一樣,或酗]是因為時間限制.餵食時間也不太固定,在此...只能說一些自己的經驗與想法供那位朋友與大家做些參考,幼魚一出生後.約第二天起就與以大量餵食,為何說是第二天呢...因為有些魚出生第一天還不會進食,必須等幼魚將自身的卵囊消化掉後才會開始覓食,餵食的每一應ㄔ眸溫p魚吃到飽

餵到魚不想吃.甚至有一些殘餌時才停止,一天最少兩?..份量可以著重在晚上多餵一點,看電視時趁在廣告空檔餵一些,每一次都少量餵食..能造成魚隻搶食最好,大約在一個小時內能將魚餵飽最好,餵食多嶽?.每一壑]必須要有所間隔.....間隔3-4小時左右,間隔時間是為了讓魚有時間消化.消化後才會產生飢餓感,這樣下一壑~會多吃一點,對了...魚隻密度不要太低..一呎缸約養50隻左右,這樣小魚才會搶食....魚太少.空間太大.小魚常常都吃不飽

約一個月大後要將公母分開,公母分開.魚才養得大

如不分開...公魚一開始會泡妞就不太搶食啦

不搶食自然就養不大

此時還是以每應ㄕY到飽為原則

2-3個月大時.掌握餵食訣竅.魚長大的速度會讓人震驚

此時一呎缸約養20隻左右...母魚缸還可以養少一點

公魚吃得比母魚少...所以母魚缸餵多時.水質要多加注意



剛出生的幼魚以自孵的豐年蝦幼苗餵食

2-3周大時可以添加餵食人工飼料

在每擱蛈~蝦苗前..灑些人工飼料讓小魚搶食

量不用太多.....這時期還是以蝦苗為主

一個月大後..可以開始餵食冷凍豐年蝦成蝦

成蝦體積大..吃個幾隻就可以很容易將魚的肚子稱大

肚子一稱大...胃口自然好

胃口一好...多吃些高營養的飼料或蝦苗自然就長得快

換水.....每2-3天換一次水.每次約換90%

要換的水當然得事先處理過...比如過濾或養水

大量換水有個好處是長大後的魚隻適應力較強....

換個環境後也不會出多大的問題

公魚長到2-2.5個月大時.體型就大致定型了

接下來的成長速度就不會那麼明顯

這時候..公魚可以少餵一點..飼養空間也可以大一些

這時候...就可以看到尾鰭漸漸的大起來

如此一來.....整個幼魚的發育就可告一個段落

接下來看您是要挑種魚出來配對...

或是繼續培養長大.以便將來參賽用

兩種就有一些差異囉......

整個幼魚階段的飼養大致到此為止

謝謝各位

以上的操作手法或雩穧U位有所不同..

在此僅提供個人經驗以供參考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助益

{轉載譯文}"母魚懷孕"的徵兆mrpotato



生產期

母魚平均一個月生產一次幼魚(fry,別懷疑就是跟蒼蠅同字),生產期可以長到半年。



懷孕或臨盆徵兆

1.越接近生產時間,胎班(gravidspot)會越大越黑(註:白子的胎班有點肉紅橘色)。

2.接近生產期,游泳姿態會顯得不順(註:因為幼魚重量加重關係),所以可以特別注意這點(註:好像會比較扭動身體,平常沒扭這麼厲害?)。

3.母魚會找個隱蔽地方,比如說水草後、靠近濾水器、水草盆後等等)躲起來,不想被打擾,然後也不愛動

4.母魚快要生時,會開始不吃飼料,或者雖然有去咬飼料但卻沒有把飼料有吐出嘴巴的行為,這個要仔細觀察。

5.母魚外觀顯得顏色比一般鮮明、耀眼。

6.母魚靠著魚缸邊上上下下游動,或者甚至貼著底部,好像坐著一樣。

7.母魚會頭下尾上姿勢,好像要做臨盆的姿態。

8.母魚肚子部份接近方形,而且泄殖肛(birthcanal,或叫產道)會開始就位(dropintoplace)造成胎班處會有突出狀(註:處女母魚或是較小就懷孕,都看不太出來...)



隔離生育

有上述狀況就準備生育缸和幼魚缸,把母魚隔離到生育缸,放些水草或遮蔽物,等到小魚生出,就把小魚隔離到幼魚缸,避免被母魚吃掉。然後讓母魚做月子約1~2天,當然做月子就要多餵食,補充母魚體力。之後才把母魚移回主缸,繼續讓公魚騷擾她囉!

PS.個人認為,公母分開,坐月子,最好是七天^^



生育狀況觀察

如果母魚隔離後超過一天仍未生育,這時最好把母魚再移回主缸,避免早產(這跟人類生育類似),移回主缸後,她應該就會有多一些運動機會,同時建議可以增加些溫度幫助生育順利(註:不建議過早隔離,壓力和緊張或是水的震盪會致使母魚早產、難產)

平均在4-6小時內會生完小魚,有些生育較困難的會維持到12小時,如果生了一批又停下,過一段時間(間隔一週也有可能)又再生,這也算是蠻正常的事

生育完後,紀錄一下日期,25天後在觀察是否又懷孕,依據水溫的不同,再次懷孕可能是25~90天之後不等,通常來說較高的水溫會越快懷孕成熟



每次懷孕會生多少隻幼魚?

初胎通常會有8~25隻幼魚,之後則約在25~50隻。當母魚越來越大時,很有可能會生40~100隻都有可能。

這就是為何孔雀魚被稱為百萬魚(million''sfish)













孔雀魚的身體構造



孔雀魚屬於卵胎生

約三週就陸續出現公魚的特徵

臀鰭開始便腸、變硬,進化成卵胎生魚特有的交尾器。

越慢轉變的公魚,依經驗,其素質越差。



母魚的臀鰭近泄殖腔處有一塊黑色物(野生體為黑色)形成,稱為妊娠塊。

而黃化、白子,甚至是虎班母魚的妊娠塊是橙色。



魚體的內部構造



頭部後面的鰓、身體中心的脊椎,

下巴後面分別是:心臟、肝臟、幽門盲囊、魚鰾、胃、腸、

雌魚有卵巢,公魚有精巢、肛門。



孔雀魚的皮膚結構如下(從外到內)

Epidermis(表皮)

Dermis(真皮)

Scales(鱗片)

Muscle(肌肉)





各層的細胞結構為:

表皮:

花冠層黑色素(CorollarMelanophores)

晶體(Iridophores):分成銀晶體(silver),藍晶體(blue),虹晶體(iridicent)

白晶體(Leucophores)

表面黑色素(Dendritic[條狀]Melanophores)

紅色素(Erythrophores)

真皮:

黃色素(Xantophores)

深層黑色素(Punctate[圓形狀]Melanophores)



關於魚鱗的問題,魚鱗的確具有造成金屬顏色的反光特性.

另外,魚鱗的結構的確會造成孔雀魚體色的一些變化.但是關於孔雀魚魚麟相關的研究報告並不是很多.



孔雀魚的顏色系統可分成三層:

色素層(xanthophore):含有紅色素細胞和黃色素細胞

反射層(iridophores):含有反射細胞,會反射特定顏色的光線,包含藍色,白色,銀色,虹色

黑色素層(Melanophores):含有黑色素細胞,會吸收所有的顏色的光線而呈現黑色,位於最下層,但另有屬於上層的黑色素

也就是說

孔雀魚從頭到尾就是以紅,黃,藍,白,銀,虹,黑等幾種基本顏色組成各種繽紛的色彩

但是紅,黃,黑屬於色素細胞,是自發性的顏色

而藍,白,銀,虹屬於反射細胞,非自發性的顏色

反射細胞原是透明無色

之所以會產生藍,白,銀,虹..等顏色是因為光線經過折射或反射後的效果



補充

特殊特徵















你想成為養魚高手嗎?那麼一定要詳讀本文^^

本帖最后由yinhewb于2011-6-2819:36编辑





b0920580976



新手最常犯的錯誤

一.[新缸子太快放魚]

即使用上了最好的硝化菌,也要待至第三天才可放魚,過早放魚只會百害而無一利。

二.[餵食過量]

通常每天只會餵食一次,緊記一天不能超過兩次餵食。由於新手還未能完全掌握水質狀況,因此一天餵食一次就已經足夠,餵食量也不能過多,始終魚兒餓死的機率實在是太低了。餵食魚兒過量,只會把牠們弄死。

三.["亂"加藥、"亂"換水、"亂"洗過濾器]

這三"亂"通常是新手最常犯的錯誤,三種一起"亂",魚全部陣亡的機率大概有九成,尤其是養小型魚的。魚兒出問題時,請先暫停餵食,再作少量換水,加入品質較好的硝化菌,立即找行家幫忙判斷,才決定如何處置。

四.[選擇魚缸錯誤]

注意魚缸越小,水質越難控制。市面上的迷你缸,只適合養鬥魚,但亦需注意防止鬥魚跳出來。另外不少新手都是買缸子後隔一個過濾槽的小缸子,但過濾槽隔在缸子裡較難清洗,想清理乾淨又可能會換水過多,所以不建議購買。

公式(重點提示:基本變化熟記在心)



氨(NH3+)or銨(NH4+)-->亞硝酸鹽(NO2-)-->硝酸鹽(NO3-)-->氮氣(N2)&氧氣(O2)

附註:-->硝化菌作用-->脫氮菌作用

這是魚缸最基本的生物變化,排洩物中的銨或氨(因ph值不同而有毒性高低的不同)經硝化細菌而轉變為亞硝酸(NO2-),毒性較低的硝酸鹽(NO3-)經由厭氧菌的轉換也成為氮氣排入空氣中。氨及亞硝酸鹽的濃度過高往往是魚兒生病或死亡的原因,硝酸鹽則可能是魚兒成長遲緩與藻類叢生的原因。

以上的簡易公式,可幫助你建立做好魚缸的環保觀念。從這些公式中,解釋了為何餵食量過多而無適當換水(污染物過多硝化菌來不及清理毒素),以及把濾材清洗得太乾淨(濾材上之硝化菌被清除,無硝化菌可清理毒素),均會令魚兒生病及死亡。

餵食(重點提示:餵食適量八分即可)

新手入門最常見的錯誤就是餵食過多,其實剛開始養魚,還未清楚排洩物和食物殘餌對水質的影響前,每天只適宜餵食一次。千萬不要為了怕魚兒沒吃飽而餵食過量,這可能導致魚兒死亡。

換水(重點提示:定期換水水量適中)

養魚切忌太久不換水,換水時亦應注意不能換水過多。換水的頻率因所養魚種及餵食量而異,由一個月一次至一週一次不等,新手可選擇兩週換一次。換水量以1/3以內為宜,加水速度也不宜太快,最少控制在20~30分鐘以內。由於水質的ph變化對魚兒影響很大的,加水前別忘先加水質穩定劑,加完水再加就太遲了。

過濾(重點提示:過濾良好清洗勿勤)

持續運轉的過濾器是很重要的,濾材上的硝化菌族群是確保魚兒健康的最大保障。把濾材全部換新或清洗得太乾淨,是對魚兒的催命符。正確方法是把換水和清洗濾材的時間分開,將濾材分批清洗或只是隨便洗洗。若清洗過濾器後魚兒出現狀況,請立刻停止餵食兩至三天並馬上補充硝化菌。

@硝化菌要買聞起來沒甚麼味道的,太臭的硝化菌效果很慢,通常只有安慰弁遄C

溫度(重點提示:溫度適中因魚而異)

一般熱帶魚所需的溫度在攝氏25~28度左右,過高的溫度既浪費電力且使魚隻的新陳代謝速度過快;過低的溫度則便魚兒容易生病或凍死。水草缸溫度應維持在23~28度左右,否則難以控制藻類的生長。放置加溫器時,最好橫放於較低的位置,以免換水時因離開水中而燒壞了。

成員(重點提示:非我族類切勿混養)

養魚切勿見到喜歡的就買,魚兒可能因PH值的不同而生病,亦可能因品種的不同而出現弱肉強食或自相殘殺的情況。一般魚類可為分酸性、中性左右及鹼性,買魚前應先了解其習性及查問清楚有關資料,不能確定的魚請千萬不要買,以免慘劇發生。

魚缸(重點提示:水箱越小難度越高)

要魚兒健康成長,控制水中的廢物濃度是很重要的。因此瓶瓶罐罐的水量是很難把魚養好的,魚缸的容水量越大,控制廢物濃度的難度便會越低。另外,在魚缸裡隔出過濾槽的魚缸,難以徹底清潔,想清洗乾淨的話,換水量又可能太多,所以這種魚缸,都不建議新手嘗試。

入缸(重點提示:入缸對水千萬小心)

新手初處理魚缸時,通常都只注意到溫度的適應,其實這是不夠。當魚兒買回家時,請注意牠們已經習慣了從水族館拿回來的水,這跟家裡魚缸的水質是不一樣。所以建議把初買回來的魚兒先倒進小臉盆內,然後慢慢加入家中魚缸的水,讓魚兒適應新水質,水質適應問題便能解決。

如果不用小盆子,可以直接用原來裝魚的袋子,像捲袖子一樣向外捲一段,然後放入魚缸,向外捲的一段就可以像救生圈一樣,讓魚袋浮在水面,再慢慢加水到魚袋裡,通常加兩次水間隔5~10分鐘,最後才讓魚兒入缸。

設缸(重點提要:不同設備水質不同)

酸性水魚類

短鯛、鬥魚、紅蓮燈、綠蓮燈等南美燈科魚、野生神仙魚)

砂石:美矽砂,陶砂

過濾:生化棉氣動過濾、外置圓筒過濾、沉水過濾

鹼性水魚類

慈鯛、孔雀、紅球、金球等、小仙女、霓虹燕子、台灣南部繁殖之燈科魚

砂石:珊瑚砂或宜蘭石(黑白石)

過濾:上部過濾,滴流式過濾

@鹼性魚養法,如上部空間有限需使用外置筒狀過濾時,可考慮加流砂床補硝化菌之不足。



以上要點,如果新手能熟讀於心,相信一定很快成為養魚高手。











孔雀魚母魚待產的準備動作

本帖最后由yinhewb于2011-6-2819:38编辑





信義小張



常常聽到釵h人在問母魚生產的問題,自己也曾經為此事煩惱酗[,把我自己目前的方式給大家參考一下(是我之前爬文後的方式,如果有使用到別人的建議,請原諒並且告知我,我會附註給發明人的)

準備一:隔離(依個人方式決定:看是要隔離待產母魚或者是把其他缸內的魚群移至其他缸裡)我都是用前一個方式因為不太喜歡給母魚其他外來的壓力,想讓她好好的生.



準備二:提供仔魚一個好的避難地點-目的是不要讓剛出生的仔魚變成魚群捕食的對象,很慘忍,也比較不能延續後代.

二.A.可以分開隔離母魚和仔魚(給想要收到全部仔魚的魚友使用)

二.B.提供一個讓仔魚避難的空間讓母魚自由的在缸內游動(給想要收到比較"聰明"仔魚的魚友們使用

二.C.放入幾隻1個禮拜大的小仔魚進去讓魚群先習慣小魚的存在(給聽天由命的魚友使用:em06:

切記:不需要花太多錢就可以達到隔離的作用了,動動腦想想如何省下一點錢:em07:



準備三:孵活餌給母魚吃-目的是讓母魚在生產前能夠有足夠的體力及精神去生小魚.原則上,仔魚在剛出生的前幾天是不太會進食的,所以不用太急著餵給仔魚.:em03:



準備四:關燈,過濾系統順暢且不要水浪過大.基本上,我的母魚都是在關燈後才會出生的.這些是讓她出生時不會感到壓力,且水浪小才不會讓仔魚出生的時候漂來漂去的.:em01:

四.A:聽人家說還可以把缸璧貼滿黑色不透光的紙,可以大大增加仔魚的收穫率且生產也有所幫助.



準備五:養水,等生產後使用-母魚在生產中會從複部排出羊水,會大大影響水質,所以建議能夠在生產後少量多次的換水來避免水質差會帶來的病症.

五.A:我會把水高降低避免母魚跳缸.這只是預防動作而已.



祝大家母魚都能生產順利.:em02::em07:





準備一因缸不夠多所以我都是隔離待產母魚(會稍微提早一點時間去隔離,讓母魚適應以免早產)

準備二的三項我都有做過看心情去做其實都不錯啦!

準備三我會減少一點餵食的量避免吃的太飽使母魚產道縮小

準備四我是用氣泡石打很小的氣泡每日吸大便換少量的水盡量不要刺激母魚

準備五我都會加一個誘l防止跳缸養水的準備,這是一定要的啦





孔雀魚生產記錄推算懷胎時間

本帖最后由yinhewb于2011-6-2819:40编辑





168



這二天我的二支母魚接著生魚仔

個人有作筆記的習慣,不小心發現一個巧合,在此提出請前輩指教

相關記錄如下:

A..5/1藍禮長母生59隻魚仔

B..5/2由魚友換得處女藍禮種魚6支

C..5/25藍禮長母生魚仔105隻

D..5/26處女藍禮生魚仔81隻



A、C是同一隻母魚,二胎相隔24天

B、D處女魚放入有公魚的缸內至生產也是24天



因此個人大膽提出~~孔雀魚懷胎至生產的時間為24天

6/19補充藍禮長母又生了~上次是5/25產程二天來算,正好又是24天



很好的分享

幫你加分鼓勵



事實上

我也有紀錄的習慣



正常狀況下

夏天是21~25天

冬天是25~30天,甚至到40天































孔雀魚飼養總整理--1

本帖最后由yinhewb于2011-6-2819:45编辑





jaka



[轉貼]「※※注音文違規請刪文※※一ㄥ」小魚的方法



前言

常常聽到魚友說「為什麼我的小魚長不大」「為什麼我的魚那麼小隻」,在網路上也常看到魚友詢問※※注音文違規請刪文※※一ㄥ魚的方法。※※注音文違規請刪文※※一ㄥ的方法依個人的喜好有所不同,也沒有說哪一種方式比較好,根劇筆者的經驗其主要因素有餵食的餌及飼料、餵食的量及次數、換水的頻率與水量、水溫、魚隻密度等,這些都會影響小魚的成長。筆者將自己※※注音文違規請刪文※※一ㄥ小魚的方式整理如下,提供給魚友們參考,希望對魚友們有所幫助,若魚友們有更好的方法也歡迎來信分享。



--------------------------------------------------------------------------------

餵食方式

小魚的成長過程中,蛋白質的攝取非常重要,對於剛出生的小魚,筆者都是自己孵豐年蝦幼蟲來餵小魚,而餵食的量則是以小魚肚子大小為依據,餵至小魚的肚子呈半圓形即可。當小魚的肚子後再繼續餵食,筆者都是每二小時餵一次,一天餵下來大約可餵六至九嚏C

孵豐年蝦對很多魚友而言是非常麻煩且費時的,不方便孵豐年蝦的魚友們也可以幼魚專用飼料餵食,但幼魚專用飼料多為粉狀,故應注意水質,確定小魚有吃完。其實用飼料的效果通常不如豐年蝦或其他活餌好,主要是因為剛出生的小魚不知道飼料是可以吃的,所以都需要經過幾次的餵食後才知道要吃飼料。另外,飼料不比活餌美味,所以要小魚吃到肚子圓圓的話,那就要慎選飼料了。

若以豐年蝦或其他活餌來※※注音文違規請刪文※※一ㄥ小魚的話,通常三個星期左右後就能開始配合長成飼料來餵食。先以飼料少量餵食後,再餵豐年蝦或其他活餌。由於飼料在魚的腸道停留時間會比豐年蝦久,故先餵飼料再餵豐年蝦的話,則可讓小魚有更多的時間吸收豐年蝦的營養。隨著魚的成長,食量變大後,飼料的比例可逐漸提昇,此時,若能再搭配自調營養飼料餵食的話,其效果更好。

※※注音文違規請刪文※※一ㄥ魚並不是拼命餵食就好,重點在於小魚吃入後其營養的吸收程度,若吃入後都沒吸收到營養的話,那餵再多飼料、豐年蝦,效果也是有限,因此為了讓小魚能充份地吸收食物的營養,照顧好小魚的腸道是※※注音文違規請刪文※※一ㄥ魚的必要工作。筆者的做法是在調營養飼料時加入乳酸菌,乳酸菌可幫助小魚的腸道消化,是照顧小魚腸道的益菌之一。顧好魚的腸道不僅可讓小魚正常的吸收營養,也可減少一些腸道的疾病喔。

筆者將上述方式整理如下表,以便魚友們參照。下表中的數值並不是絕對的,魚友們應視小魚實際的成長情形而調整。

魚齡食物餵食擘?備註

小於三星期豐年蝦八孺峔C二小時餵一次

三星期~二個月飼料+豐年蝦一天6?飼料比例逐漸增加,使用成長飼料(蛋白質比例較高的飼料)

二個月~三個月飼料+豐年蝦一天4?使用營養飼料(以維他命為主的飼料,蛋白質較不要求)

大於三個月飼料+豐年蝦一天1~2?減少餵食的量(可延長魚的壽命)





--------------------------------------------------------------------------------

成長環境

除了餵食方面,小魚的長成環境也有密切的關係,根據筆者的經驗,其影響因素有魚缸大小與魚隻密度、水溫、換水頻率與水量。首先談談魚缸大小與魚隻密度,剛出生的小魚筆者會用一呎缸飼料,每缸約30~50隻小魚,飼料餵一段時間後(約二個星期),會發現小魚成長速度變慢且魚隻密度明顯變高,此時應將小魚移至較大的缸或分為多缸飼養,給小魚充足的空間,成長速度就會較快。

再來談到水溫,水溫是環境因素中影響較大的。冬天時水溫較低,大約都在20至25度之間,此時小魚的長成會較慢,而夏天的水溫大約在28至31度之間,小魚的長成與冬天時期就有明顯的差別。冬天一個月大的小魚,其體型大概是夏天三個星期大的小魚,這是筆者個人觀察的結果,可能會因每個人飼養方式而不同。順便一提,若有母魚要待產的話,冬天時母魚的產期也會稍長一點,夏天的產期就會較短。

經常換水可促進小魚的新陳代謝,當然小魚也就會長的比較快,所以換水的頻率也是影響因素之一,這對於會每天換水的魚友來說並沒什麼差別,若是一、二個星期才換一次水的魚友來說,照顧小魚時可就要特別注意換水的次數嘍!筆者的建議是最好能每天幫小魚換水,隨著小魚的長成,則換水的頻率可逐漸延緩,直至成魚後,以平常習慣來換水即可。換水時,相信很多魚友會問要換多少水,以小魚來說的話,至少要換一半以上的水,小魚慢慢長大後,換水的量也要逐漸減少,長至成魚後,每次換水約換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即可。換水的頻率與水量減少後,魚的新陳代謝也會趨緩,則魚的壽命可以較長一點。





孔雀魚飼養總整理--2

本帖最后由yinhewb于2011-6-2819:47编辑





結論

上述影響小魚長成的因素都是筆者的一些飼養經驗與方法,當然並不是最好的,也不一定適用於每一位魚友,相信很多魚友有更好的方法,若魚友有更好的方法或是一些經驗想分享的話,歡迎email給站長,站長會將資料整理後附在本文後面,以供魚友們參考。

:em02:

來源:http://guppy.achih.idv.tw/

1.要養魚前先不要急一時,先把水養好

2.水中如不添加任何藥劑時,最少養水五天至一星期最恰當

3.養水最快的方式,新水中加入水質穩定劑.硝化菌是最快的方式

4.買回來的魚要放入魚缸裡前,將包著的袋子整個浸泡在魚缸中,

最好十分鐘以上,在倒入小杯子中.要注意喔,此時水不要太多,

再將魚缸內的水放入杯中至七分滿,十分鐘後再將魚撈起放入

缸中,原因是:外來的水中很有可能有帶病菌,建議外來的水不

要與缸內的水混在一起.

5.買魚前如何注意魚是否健康?盡量挑活耀的魚隻,尾部不要挑

有夾尾的魚隻,夾尾代表魚已生病,不健康了.

6.換水時應注意新水要加入時速度絕對不要太快.

7.沒有必要時手盡量不要在魚缸中打撈,以免帶入病菌.

8.除非天氣非常不穩定時再置入加溫器,平時不建議長期使用加

溫器,原因是高溫下魚的味口雖好,小魚的成長雖快,但相對魚的

老化也會隨之加快.

9.孔雀魚不適宜使用沈水馬達,最好的是一般打氣的馬達就ok了,

但魚缸的內部要有生化棉為佳.(因要培養硝化菌)

10.新手建議使用的飼料是乾餌.冷凍餌為佳(不建議使用活餌)

11.準備一條打氣的管子,長度以個人需求為準,用來吸取剩餘的飼料及便便.

12.需準備的藥水:A.細菌性B.徽菌性C.除寄生虫藥水D.白點病藥劑E.粗鹽



魚缸換水及清洗

以下的說明都必須配合飼養者的餵食而定:

平常換水須知:

1.一呎以下的缸為:3~5天換1/3的水?

2.一呎半的缸為:5天換1/3的水?

3.二呎至三呎缸為:一星期換1/3的水?

4.三呎半至四呎缸為:一星期至10天換1/3的水?

5.五呎以上的缸為:半個月換1/3的水?

魚缸總清洗須知:

1.一呎以下的缸為:7天一次總清洗?

2.一呎半的缸為:7-10天一次總清洗?

3.二呎至三呎缸為:3個月一次總清洗?

4.三呎半至四呎缸為:半年一次總清洗?

5.五呎以上的缸為:7個月至一年一次總清洗?









































飼養孔雀魚基本功

本帖最后由yinhewb于2011-6-2819:52编辑





1.養魚基本?

養魚基本奶@-給新手的小建議

1.從水族管買回的魚帶菌比較多,建議你向玩家要點小魚回來養....

2.請從養水開始!!

3.如果你要不到魚,非得從水族館買魚,請看養魚基本?二,請仔細挑魚!

4.新魚下缸,請參考基本?三

5.水族館的魚,由於帶菌多,我建議你每隔兩天放一隻魚,以平衡水中病菌!!

6.水中初期放點黃藥,以抑制細菌!!

7.以後定期換水,水要曝氣過,最後,提醒所有的事情皆不用太急,太急容易打破碗!!

8.硝化菌是不可水族中不可忽略的一環,網路上著墨相當的多.....會慢慢收錄進來!!!

養魚基本奶G-買魚,挑魚篇

1.孔雀魚特色之一就是敲敲缸壁會靠過來,不靠過來就不要買...

2.魚缸水質看起來不乾淨的不要買,缸壁缸底太乾淨的也不要!

3.魚尾魚鰭破裂者整缸都差,不要買!

4.被追著咬的不要買!

5.表演特技的不要買!(磨缸,旋轉)

6.公魚靜止在缸底的不要買!(若是母魚就可能懷孕)

7.天氣驟變不要買魚!(因為魚也容易感冒)

8.有加藥水的最好也不要買...表示可能已經有點問題了。

9.要小心連通缸子(就中間的隔版不是密閉的、水會互相流通),那就整個缸子的魚都要觀察.......因為一格有問題就整缸都會中標。

10.太老的魚不要買!(孔雀魚尾如果有一層薄薄透明※※注音文違規請刪文※※表示魚還年輕尾鰭還會長大,反之就是太老)

11.有死魚的缸不要買!

12.有良心的老闆也是買魚的選項之一

13.有網友說:以上如果都注意了,最後請禱告.(希望用不到)

養魚基本奶T-新魚下缸手則:(凡事皆有例外,我只是教你安全的方式)

1.靜止檢疫-將買來的魚先設一個小缸(果凍桶),魚連原水放入,先停個半天,所以原水不要太少,目的是減少魚的緊迫感,並觀察魚的變化...

2.緩慢兌水-請用曝氣過的水,慢慢的滴入檢疫缸中,並加入一點黃藥,以抑制水中的細菌,讓魚適應家中的水質....滴入水直到檢疫缸滿,然後到掉一半的水加水的動作一定要慢!3.靜置觀察-最好靜置觀察

3天以上,如果魚體本身帶菌很強,普通3~7天會發作!

4.預備入缸-此時用大缸的水,滴入檢疫缸中,最好滴個兩輪!!然後就可以撈魚入缸了....

以上的動作是為了1.保護大缸中原有的魚,2.讓新魚適應新的水質環境!

如果你的魚是從水族館拿回的,建議你一定要做這個動作,如果你從玩家的手中取得,步驟就可以快一點,不過魚多多少少都會帶點菌,為了新魚舊魚好最好還是照做.....動作越慢越好...如果以上你都做了,魚還是死了,請不用傷心,那是因為你買的魚體質過差所至,請你謹慎選水族館與魚!!不要因為老闆在看就非買不可....

四-淺談養魚特例

實養魚養草真的有很多的特例,現在列舉一些特例的發生如下:

1.有人小心換水還是死魚,有人換水90%以上都沒事!!

2.有人每個月換水一次可以,有人三天換水也行...

3.有人白點只加溫就治癒,有人就算是加藥,也治了半個月之久!!

4.有人從水族館買魚,每買必死....可是有人樂此不疲!!

5.有人將鬥魚與孔雀養在一起沒事,可是有人就相安無事!!

6.有人將孔雀養在草缸每每破尾,可是我連沉木都加也沒有事....

7.有人為了除螺類養娃娃所有魚相安沒事,可是有人的娃娃將所有的魚全部咬死了!!

8.有人一定要用曝氣過的水來加,可是有人卻直接加自來水!!

9.(特例真的很多......)

特例之所以為特例,就是因為只有發生在某些人的缸子裡面,千萬不要將特例當作正常動作來用.....

五-夏天如何散熱

請注意:如果如果室內溫度與水缸溫度相當,基本上用處不大~~尤其是頂樓的環境,特別要注意室內的散熱!!

風扇法:

1.首先,要想辦法將室內的溫度排到室外,理由就是上面所寫的!

2.普通風扇吹8個小時,或是利用定溫風扇(比較適合草缸)

3.每天記得要補水,因為風扇會使水分的喪失加快

加大水量法:

1.利用連通管的原理,並聯一些水缸以加大水量....此方法一

2.利用溢流管的原理,串聯一些大水桶,並用小型的水馬達,製作循環水

流,可以降低熱量~~~請注意如果用沉水馬達,也會有升高水溫之虞,

請儘量加大水桶的水量......此方法二

散熱片散熱法:(此方法比較適合循環水流,不太適合水妖精的環境)

1.到中古零件行,買車用的冷氣散熱片,(如果你可以提共12V電源的

話,連風扇都可以買回來!!

2.將此散熱片,靠牆壁安裝,然後以一進一出的方式將水管接上即可

3.不過~~由於散熱片大都是銅或是鋁做的,長期下來會不會是釋放銅

鋁離子,影響魚的健康,就是要考慮的!!

發熱器材替換法:

顧名思義就是替換會發熱的水缸器材,例如:

1.將沉水馬達改外置!!

2.將沉水馬達改水妖精!!

3.將燈具裝上風扇,降低直接水面加熱的機會!!

4.剩下就請就魚缸的狀況來改善!!

戶外,陽台養殖法:

1.因為室內的養殖往往沒有辦法將室溫降低,所以將魚缸移到戶外,

陽台,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式!!

2.不過請注意~要加點遮蔽物,以防止陽光的直接曝曬,造成反效果!

3.這算是最便宜的方式了!!

主動降溫器材的使用:

1.當然就是指冷氣,冷水機之類的主動式器材!!

2.但是散熱口一定要在戶外,不然就沒效了,相信大家裝冷氣的時候,

散熱口一定是在戶外.....

3.不過我想價格的考量也是一種!!

冰塊法:不推薦的方法之一

1.所謂的冰塊法不是直接將冰塊放到魚缸之中,而是將冷凍過的任何東

西,包含了水,奶,肉等,利用大型鍊夾帶包裝,再放入缸中!!

當然最簡易的方式就是用寶特瓶裝水放入冷凍庫中結冰!!

2至於內容物,要取密度越高的物體越不容易解凍,比如你用蜂蜜的退

冰時間就會比用水來的久一點,但是請注意,食物類的頻繁解結凍,可

是會造成食物的毀壞的.....請小心操作!!

3.當魚缸處於30度以上的溫度時,請先用少量的冰凍物,將水溫降下來

以免魚兒因為溫度的震盪使魚生病了!!<---重點一

4.這方法用的好,用冰塊法就如使用冷水機的意思是一樣的,但是

有一個缺點就是要不斷的補冷凍物,千萬不可以等水溫回升兩度以上

這樣體弱的魚隻會發病,到時候會翻缸,這就是我不太建議的原因,

但是你如果一次用小量的冰凍物,則對魚缸的溫度震盪會小很多,

到時候再慢慢的降低也是可行!!<---重點二

以上一定要注意我最上面所寫的意思,不然作太多也沒用!!



2.實例操作:

日光燈魚-新魚入缸注意事項

有人問:一元的日光燈魚,為什麼很容易死掉ㄝ,以前我常常幫朋友養一尾一元的日光燈,操作不下10次,我提供我的方法參考看看:

一.要確認你的魚缸狀況適合度:

1.酸鹼度要在PH6.5左右

2.魚缸至少要兩個禮拜沒有死過魚

3.以一公升一公分魚來算,魚不可太多

二.選魚(因為此魚有群游性,生病很容易傳染)

生病,死亡,生白點等等....的病癥皆不要買!!

三.對水入缸:

1.對水只有一個原則~~~慢,而且做個兩輪!!!

2.儘量不要用魚撈撈魚,最好用小杯子來撈魚,以免讓魚因緊迫而受傷.

3.水族館的舊水,儘量不要帶到魚缸中,以免帶入不明細病菌.

四.初期養殖:(3天為關鍵期,兩個禮拜為穩定期)

1.避免加入任何的液肥,如果真的需要請減半使用

2.雖然日光燈也會吃一般的乾性人造飼料,但前三天餵食時最好用活餌,

而且餵食量要降低,或是少量多尷漱閬“諨?!!

3.換水最好以舊水+新水的方式先處理,然後在滴入缸中,原則還是那個~~~~~慢!!

其實上面所說的都是"養魚基本?"的延伸而已,如果你看過前面的文章,

應該也不是難事,但是由於日光燈(酸性魚)所需水質與台灣的自來水質(偏鹼性)

差異很大,水族管從盤商進魚,魚友又到水族館進魚,加上大部分的新手很難耐下

性子慢慢的養水,兌水,讓日光燈承受兩次的衝擊,全滅的狀況不時的發生,著實也不奇怪!!!

因此在下誠懇的建議:

1.了解魚的特性,將魚養在適合的環境!!

2.充實知識,愛護魚命,不作過度的餵食,不混養不適合的魚種!!

3.環境的操作要慢,切莫大幅度的改變環境!!!

綠水的應用

綠水是自然界最自然的東西,我為何老在論壇上面提到綠水,其實因為他在豐年蝦尚未普及化之前是最有用,最營養的的小魚養殖環境,時至今天,豐年蝦雖然可以提高小魚的更快速的營養,但也提高水質敗壞的能力!!

但是如果可以與綠水相配合,必可以增加小魚的完全成長,在下不才如今試過的魚種包含:

1.短鯛-成長最明顯,以歐寶為主,一個月後,綠水的仔魚全數竟然比

母魚帶的仔魚大一倍!!

2.蝦子-以黑殼蝦為主,生了滿缸的小蝦,甚至於大家所詬病的紅戟蝦

跳缸問題也從來沒有發生過!!

3.孔雀-就算白子種,也很少發生有小魚夾尾的現象!!

4.原生種-以青將魚為主,以母魚下卵之後,就移到綠水缸,完全沒有下

甲基藍,或是白點藥,3-7天之後,仔魚不斷的誕生,難道綠

水的防霉效果比藥好嗎??這是有待多多實驗不同卵生魚來

證明的,希望有魚友一起來作,並且回報,謝謝!!



















































魚病的判斷與建議

本帖最后由yinhewb于2011-6-2819:55编辑





3.魚病的判斷與建議

一.魚磨缸的處理

魚會磨缸子,砂子,大部分是體外蟲作祟,也的就是說缸子的帶菌量過多了!!

你有兩個做法:

1.利用換水,將水中不良帶菌量減低,此項做法要考慮平常你的魚缸的換水期,不可以驟然將換水期縮短,以免魚因為不適應大量的換水,溫度,PH的震盪加速魚體生病,讓體外蟲有可趁之機!!

2.下點黃藥,抑制細菌生長,再利用定期換水,慢慢退掉黃藥的顏色或是藥性!

PS:魚會磨缸大多數是發生於新魚入缸,尤其是從大賣場水族館買來的魚,如果你進魚的時候不作對水檢疫的動作,那保證你缸子不時會爆發疫情!!尤其是白點!!

二.重鹽法

參考療法1.:

鹽水30ppt~50ppt+黃藥少?,浸泡病魚約30-45分鐘---其中要仔細觀察魚況,這算是高鹽度的鹽水,淡水魚會灼傷的,如果有魚快要掛了要趕快撈起來放到黃藥缸子裡!!

(鹽浴完了之後的魚,也要先放到黃藥缸裡,恢復體力,切忌放入原缸中,不然重複感染了)

PS:高濃度鹽浴,最難拿捏就是藥浴時間,現在的治癒率為70%,其中的30%都是鹽浴

太久給搞死的!!

參考療法2:(支持療法)

利用黃藥+鹽(少量),再利用豐年蝦的的寶特瓶持續打氣,可以讓你的魚可以撐的久一點,其實如果你發現你的病魚很喜歡靠近你的水妖精的出氣口,就可以用這一招了!!

(因為這些造成爛尾,爛鰭的柱狀蟲也很喜歡待在鰓部,所以魚會死的快)

老實說得柱狀蟲的魚,大都是回天乏力...!!(那句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ppt就是通稱之鹽度(salinity)的衡量單位!!

鹽度是指1公升水中所含有鹽類的克數,可用ppt(partperthousand)來表示,通常1公升海水含有的鹽類平均約有35公克,所以海水的鹽度約為35pp!!應該很容易明白的!!

三.常用藥品&劑量

有點懶得打,引這資料也是一樣!!

藥物名稱藥物種類濃度劑量施藥時間效能孕?

食鹽化合物1.5%~2%10~45分鐘除蟲劑

食鹽化合物0.3%長期藥浴除黴劑

福馬林有機氣體水溶液200~400ppm30分鐘殺蟲劑

福馬林有機氣體水溶液20~30ppm長期藥浴殺蟲劑

硫酸銅無機化合物100ppm10~20分鐘殺菌、殺蟲、除藻劑

過錳酸鉀無機化合物4ppm1小時殺菌劑

甲基藍染劑2~5ppm長期藥浴白點病、殺蟲劑

孔雀綠染劑0.15ppm長期藥浴殺蟲、殺菌劑

孔雀綠染劑5ppm1小時殺蟲、殺菌劑

馬速展農藥0.25ppm1小時殺蟲劑、甲殼類

地特松農藥0.25ppm1小時殺寄生蟲劑

黃藥磺胺類3~5ppm長期藥浴殺蟲、殺菌劑

富來頓咈喃劑2ppm長期藥浴抗菌劑

硝基咈喃劑咈喃劑3ppm長期藥浴抗菌劑

氯黴素抗生素40ppm24小時抗菌、抗病毒劑

新黴素抗生素20ppm6小時殺蟲、制黴劑

紅黴素抗生素10ppm長期藥浴細菌性腎臟病

烴四環素抗生素25ppm長期藥浴抗菌劑

鹽酸四環素抗生素100ppm24小時腹水、殺菌劑

P.S

1.藥物濃度計算法:1ppm即百萬分之一

=1公升(l)的水含有1毫克(mg)的藥劑

=1000公升(l)的水含有1公克(g)的藥劑

2.魚缸水量計算:

2.魚缸長度(cm)魚缸寬度(cm)魚缸高度(cm)/1000=公升水量

四.魚體變白幾個狀況

1.水黴-不過正常養殖情形不太容易發生,除非進外來的魚!!

2.氨中毒-普通較會發生於長期未換水的裸缸,或是有魚死掉的缸子!!

3.氯中毒-將自來水強到平常就住慣養水環境的魚隻,尾巴也容易破損!!

4.細菌感染-魚體受傷比較多會發生,受傷部位會黑轉白,然後生棉絮and掛!!

5.移缸-特別是PH相差大的水質!!

以上,除了第四點我會去下藥救之外,剩下的就是將魚撈起來,用綠水對水入綠水缸中,只能期望他們的免疫系統強健,是會有魚生還,放著不管就會都掛光!!

如果是細菌感染,我實際試過的方法如下:

1.鹽---無效(下重鹽是有點效果啦,不過鹽浴太久魚會掛掉)

2.黃藥---有點效果,不過要看魚體質如何!!(鹽+黃藥碼是一樣)

3.硫酸銅---有點效果,但是以期刊或是網路上的用量建議,好像還不夠,

但下太多魚一樣死掉!!

4.高猛酸甲---無效(是說改善魚體白化無效果)

5.福馬林---有點效果,但也不是100%救的了魚!!

6.Tetra的爛鰭爛尾藥---有效果,比福馬林略好一點,因為福馬林量不好抓!!

7.臭氧機---效果有點像黃藥,平常用來保養缸子還不錯用,不是萬靈藥!!

我建議,當缸子有病發生,還是先要下黃藥抑制細菌,然後利用細緻濾綿過濾一半的舊水到新缸子裡面+一半的新水,如此比較有成尼??!!(舊缸子就消毒一下吧)



對不起!!我將文章改了一些可供參考

我的方式是最直接,不是反對原作者,請測試使用

5.水族館的魚,由於帶菌多,我建議你每隔兩天放一隻魚,以平衡水中病菌!!

(決不可與原先或不同來源混養,放入一隻若帶菌則整缸被傳染,細菌是可以利用藥物,甲基藍或鹽改變水壓力,一次解決,)

6.水中初期放點黃藥,以抑制細菌!!

(將新進魚先隔離除菌,用幾隻不要的公魚與其同缸測試後,沒問題再入養殖缸.

養魚基本奶G-買魚,挑魚篇

1.孔雀魚特色之一就是敲敲缸壁會靠過來,不靠過來就不要買...

2.魚缸水質看起來不乾淨的不要買,缸壁缸底太乾淨的也不要!

9.要小心連通缸子(就中間的隔版不是密閉的、水會互相流通),那就整個缸子的魚都要觀察.......因為一格有問題就整缸都會中標。

(只要魚漂亮,價格合理,不是問題.買回先隔離處理)

6.公魚靜止在缸底的不要買!(若是母魚就可能懷孕)

(都不可買,孔雀魚一定有問題才會掛底.)

養魚基本奶T-新魚下缸手則:(凡事皆有例外,我只是教你安全的方式)

1.靜止檢疫-將買來的魚先設一個小缸(果凍桶),魚連原水放入,先停個半天,所以原水不要太少,目的是減少魚的緊迫感,並觀察魚的變化...

2.緩慢兌水-請用曝氣過的水,慢慢的滴入檢疫缸中,並加入一點黃藥,以抑制水中的細菌,讓魚適應家中的水質....滴入水直到檢疫缸滿,然後到掉一半的水加水的動作一定要慢!3.靜置觀察-最好靜置觀察

3天以上,如果魚體本身帶菌很強,普通3~7天會發作!

4.預備入缸-此時用大缸的水,滴入檢疫缸中,最好滴個兩輪!!然後就可以撈魚入缸了....

以上的動作是為了1.保護大缸中原有的魚,2.讓新魚適應新的水質環境!

個人認為以上的動作是保守型,目的是抑制水中的細菌

我的作法為直接除菌給予測試後入缸,而非入缸後再看結果,

測試好水溫直接丟入標準的隔離新水缸,完全不要舊水,(原來的水如有菌丟掉不是更好,請不要在意原來魚的環境,我們給牠好的乾淨,標準的水,保證沒有問題)









孔雀魚基本對水檢疫法

本帖最后由yinhewb于2011-6-2819:56编辑





正常孔雀魚適合養在水溫20-26C和PH6.8-7.6的水質中.

因新魚回來時,孔雀魚養開的水質可能和家裡不一樣,所以需要進行對水的動作.

如果進行沒有對水,溫差大會很容易有白點問題,而發生PHshock下,魚隻不能適應會很快死亡,更甚是引入細菌,原本養得好的魚都死亡.

以下提供的兩個對水加檢疫法,是適合沒有設備測試PH的初養孔雀魚友處理新魚時用.

基本對水法,理論上同一個地區的水質PH是差不多,所以主要對水溫便可以.

1.洗一下魚袋外面,或將魚先放入一個膠杯內.

2.魚連魚袋或膠杯放在缸內20分鐘,等袋內水的溫暖和魚缸水一樣.

3.之後打開魚袋(如用杯便不用這個步驟),慢慢減少袋裡的水,同時加缸裡的水到容器裡.

4.到水換成全部缸裡的水,便將魚放入魚缸,正常是不會給魚袋裡的水加到魚缸內的,特別是缸裡原本有其他魚.

這個方式只適用於來源非常可靠的魚隻身上,如果對來源有些不確定時,便需要用以下的對水檢疫法.

對水檢疫法,因來源不確定有沒有病菌,而在沒有測試PH數值設備下,便需要使用以下的方式.

1.需要一個約半公升水的缸或容器,將魚和袋裡的水,一同放到容器內,要注意以這個容器的水量,只可養活一吋魚而已.

2.先減少水份1/4,加缸裡的水1/4到容器,之後加入甲基藍,約一至兩滴,分量以看到有微藍色便可以.

3.每4個小時一次,重覆減少水和加入缸裡的水,直至換到所有水是自己的水後,才減慢到一天換1/4水.

4.第一天不餵食,之後每天只可以餵一次非常少量,要一次過食完和每天吸走便便.

5.正常有問題第3天內會看出來,到第4-5天後,如沒有病的情況出現,便可以放到缸內,如有病的情況出現,要原容器醫理.































長途運輸後的孔雀魚對水方式

本帖最后由yinhewb于2011-6-2819:57编辑





[這篇文章最後由jaka在2004/11/1309:58am第1次編輯]



長途運輸後的魚魚處理方法和基本對水方式原則是一樣,但需要考慮多幾個問題,主要是魚魚要面對的壓力問題.

魚魚在長期運輸前幾天雖然都是不餵飼的,但魚魚本身的新陳代謝,還是會產生不少二氧化炭和阿摩尼亞.

二氧化炭會使魚袋裡的水變酸的,但二氧化炭也會使魚魚的新陳代謝減慢,和好彩的是阿摩尼亞在酸性水也比鹼性水毒性輕,這是長途運輸魚魚沒有出事的原因.

所以我們需要解決魚袋裡水質變酸和當中阿摩尼亞所產生的問題.

而當中最大問題是魚魚在運輸過程會產生壓力,和人一樣,壓力會降低身體抵抗力系統,如果抵抗力太低時,會連平常水中的少量細菌都不能適應.

但更大問題是收到新魚的處理過程,如果處理不善,也會特別增加魚魚壓力,所以處理長途運輸後的魚魚還要從減少壓力入手.

運輸魚魚多數是魚袋放密封盒,打開盒子時,突然強光會使魚跳起來,所以先要花些時間等魚從陰暗到光亮.

打開魚袋時,二氧化炭會加速從水裡消失,PH會上升,阿摩尼亞會變得比較毒,如果這時又增加PH值,便會產生PHShock和AmmoniaShock!,多重壓力加不適,想唔病都幾難.

所以打開魚袋後應立刻加入除阿摩尼亞劑和測試PH值.

這裡之後有兩種方法,我用的是以下這個方法.

理論上長途魚應先養在獨立缸,所以我會先開好獨立缸,水會先加一滴福馬林和少量鹽,而這缸的PH值會先記錄.

新魚來到之後,這時會對溫,和會用增酸劑或增鹼劑,調缸裡的水PH值和魚袋的水一樣,多數是增酸劑,調完後,新水不要,便把魚放到缸裡面,要注意公母魚的魚袋水PH值可能不一樣.

之後第一天不餵飼,第二天才餵一次少量幼體,和每天調升缸水PH值0.2度到平時的水質.

第二個方法是滴流,本人沒有用過,所知過程如下.

魚袋的水可以要或調一些相同PH值的水而不要魚袋水,放入約一公升的容器中,之後以非常非常慢的水滴方式加水,以運輸時間長短定滴水速度,時間愈長滴水愈慢,到差不多水滿之後便減一半水,再一路滴.滴.滴.滴.滴.



我所用的方式主要部分是stanley教的,所以在這裡先謝過stanley,個人主用這個方式,使用後基本未損耗過長途運輸後的孔雀魚,和以前死50%的情況相差很遠,而本人因滴流方式未有用過,如有錯誤,請指教.













孔雀魚飼養概論

本帖最后由yinhewb于2011-6-2820:01编辑





孔雀魚

孔雀魚的學名是Poeciliareticulata,英名為Bellyfish,Guppy,Millions,在分類學上是屬於花將科(Poecillidae),是屬於卵胎生(Livebears)的一種魚類。原產地是在中南美州(巴西、委內瑞拉及亞馬遜河一帶),俗名為古比魚(GUPPY)。

文獻中最早的登載是在西元一八八六年時,由英國的傳教士RobertJohnLechnereGuppy,由南美洲帶回了一群不同形態的小魚,贈予英國大英博物館,為紀念他的戊牷A於是就以GUPPY便為此種魚的英文俗名,GUPPY之名在歐洲大陸便流傳開。

孔雀魚為台灣早期為了要預防登革熱從國外引進的魚種,也就是早期大家所謂的「大肚魚」或是日本人所稱之的古比魚(Guppy)。而當該魚被引進入亞洲時,由於其尾巴炫麗有如孔雀,於是大家便稱之為孔雀魚。經過長期的人工預種及改良,即為現今的孔雀魚。孔雀魚由於詭譎多變,從古至今一直都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也正因如此,水族就流傳著一句名言:「從養孔雀魚開始,最終又回到孔雀魚」,由此可知孔雀魚的魅力遠遠勝過任何種類的魚!孔雀魚由於牠的變化萬千,在品種上及養殖上至今未能有全盤的定論,本文僅以簡單扼要的方式簡述之!

壹、孔雀魚的命名:

孔雀魚現今有幾百種品系,依比賽中的規定,大致尚可分為下列幾大類:

一草尾(GRASS)尾巴上有細點,每一點之間沒有連接

二馬賽克(MOSAIC)尾巴上有粗點,每一點之間相互連接

三禮服(TUXEDO)腰身與頭部之間有明顯以顏色區隔開來的禮服腰身

四單色(SOLID)整隻孔雀魚的顏色單一色

五蛇紋(KINGCOBRA)魚隻身上具有蛇或高滲噪?

六劍尾(SWORD)尾巴呈現單劍、雙劍或底劍

七白子眼睛為紅眼或酒紅眼

八特殊尾型鰭型及尾型較為特殊的魚種

孔雀魚在命名上大致上可以依照魚隻頭的顏色、身體腰身的顏色、尾巴的顏色以及尾巴及鰭的型態來加以命名。

一、頭的顏色可分為:黑色(野生色)、黃色(黃化)、白色(白子)等三種。

二、身體的顏色可分為:黑色(禮服)、紋路(蛇紋、偺鴃^、亮藍色(日本藍)、白金、黃金、銀河、黃色、紅色、藍色、橘色、紫色、白色、綠色等十三種。

三、尾巴的顏色可分為:細點(紅草尾、藍草尾、黃草尾、紫草尾、橘草尾、綠草尾)、粗點(紅馬賽克、藍馬賽克、黃馬賽克、紫馬賽克、橘馬賽克、綠馬賽克)、蕾絲、黃色、紅色、藍色、橘色、紫色、白色、綠色等廿種。

四、尾巴的型態可分為:三角尾、燕尾、琴尾、劍尾、底劍尾、雙劍尾、旗尾、火焰尾、針尾、圓尾、矛尾等十一種。

五、鰭的型態可分為:小緞帶、緞帶、大緞帶、C型大緞帶、蝶翼、國旗背、延長背、大帆背等八種。

六、另外還有一些是依據產地、人名或是人為命名的,例如:安德拉斯、委內瑞拉、馬特利、黑金剛、維也納綠寶石、莫斯科藍(紅)、美國全紅……等等。

如此一來,若真的細分孔雀魚的話會有幾千種的品系,但我們並不需要為孔雀魚的命名及品系傷神,因為只要秉持上列命名的原則,您必定能以最正確的方式將您所見到的每一隻魚正確的命名及分類!

貳、孔雀魚的分級:

孔雀魚的分及依國際的標準(IFGA)目前分為S級、A級、B級、C級。而其分類的要點如下:

一體型體型愈大愈優、腰身愈粗壯愈優、身體愈直愈優

二尾巴顏色愈厚愈優、色彩愈分明愈優、鰭型愈大愈優、張開角度愈大愈優

三背鰭愈大片愈優、愈長愈優

四體色愈均勻愈優、愈鮮明愈優

五整體表現尾巴大片、腰身粗壯、顏色厚實、游姿幽雅為佳

以上五個要點均符合者為S級,次之則為A級、B級或C級。

參、孔雀魚習性:

孔雀魚原產於亞馬遜河一帶,是屬於熱帶地區的魚種。由於在自然生態的環境中,孔雀魚處於晝夜溫差大的環境,無論在耐寒或是耐熱方便適應力均相的的強。同時孔雀魚在河流的分佈是屬於中、下游的魚種,從河流中游到出海口都可以見到牠們的蹤跡,因而孔雀魚對於水質的酸鹼度(PH值)及硬度(KH、GH值)適應力也是相當的強。雖然如此,並不代表在所有的水質狀態下孔雀魚的能活的相當的好,孔雀魚的耐溫範圍約在8℃~35℃之間,最適宜的溫度在22℃~30℃之間,若超過魚的耐溫範圍孔雀魚在魚的身體機能上會出現立即的危機而造成病變甚至是死亡。在水質的硬度方面,孔雀魚最適合生活於硬度稍大一些的水中,因此孔雀魚在硬度7~12之間的水域生長狀況最為良好。對於水質的酸鹼要求孔雀魚喜歡生存在弱鹼性水域中,pH範圍在7~8之間。孔雀魚在水質狀況差異太大的環境中飼養,極易產生各種病變,甚至在硬度差易太大的水質飼養,魚就容易越養越瘦。

孔雀魚是屬於群居性的卵胎生魚種,雄魚體積一般均較雌魚小,但雄性所表現出來的體色較雌性鮮豔奪目釵h,孔雀魚的壽命正常來說可達一年半,最長可達三年之久。無論在自然界中或是飼養在水族箱中均有群居與群游的特性,會以集體行動的方式覓食及躲避其他大型魚種的攻擊;在交配生殖方面,孔雀魚是屬於體內受精的卵胎生魚類,公魚在母魚的身旁追逐、迴游,並展現自己的尾巴以討好母魚,之後便和母魚以平行的方式共游,公魚迅速的簞吤芫瑔飽A將精子迅速的注入母魚體內,精子與卵子在母魚的體內完成受精,受精卵的數目可達96%以上,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即完成交配的動作,如此迅速的動作以及魚卵受精的狀況是所有魚種所無法比擬;卵在完成受精動作之後,約在21到30天便可以產下小魚,成熟的母魚每胎約產下20到250隻之間的小魚,完成產子動作之後母魚會將小魚趕走,此時體弱無法游走的小魚母魚便會將牠們吃掉,孔雀魚並沒有照顧仔魚的特性,而相反的還會將小魚掠食!

小魚的成長到20天之後即具有生殖能力,公魚的精子及母魚的卵子此時都已經日趨成熟,均具有繁衍下一代的能力。孔雀魚小魚出生的時候體型只有0.3公分,長到成魚的時候體長最大可達八公分,從小魚到成魚成長有五千倍之多,體型的變化急遽。



在食物的攝取方面,孔雀魚是屬於雜性的魚類,凡體型較小的生物,只要孔雀魚嘴巴成吃的下的都是孔雀魚的食物,舉凡草履蟲、輪蟲、水蚤、絲蚯蚓、赤蟲、孑孓、小魚、小蝦……等等以及落入水中的小昆蟲,諸如此類的水中小生物都是孔雀魚理想的食物;水中的藻類以及落入水中植物也是孔雀魚另外的另一項食物來源,例如:絲藻、綠藻、球藻、藍綠藻、褐藻……等等孔雀魚也是愛不釋手;水中腐爛的動植物也是孔雀魚另外一項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簡單的說孔雀魚可以說是什麼東西都吃胃口相當好的熱帶魚!

肆、飼育方法:

台灣的氣候溫和,飼養在室內的孔雀魚幾乎可以不要加溫,該魚性情平和,不擇食,是初養者理想的選擇魚種。室內的溫度無論在寒流來襲或是豔陽高照的日子溫度均不至於過冷或過熱,再加上現今每個家庭中幾乎都有空調設備,所以除非是飼養在室外或是通風處較需要加溫器或冷卻機之外,其餘都不需使用加溫器或冷卻機,溫度只要不低於15度或高於35度,攝食生長狀況便可處於良好的狀態。牠們對水質要求不嚴格,以台灣目前的水質狀況,只要使用自來水加裝一套過濾器便可以有良好的水質來飼養孔雀魚。牠們適應環境的能力十分強,不管是大型的十尺缸或小型的八吋缸,均可適應良好。

一、魚缸:依照所預計飼養的孔雀魚數量來選擇。原則上一般玩家以養一種品系的魚為原則,缸數至少要有四缸,一缸養小魚,一缸養公魚,一缸養母魚,一缸養種魚。若為觀賞用則由觀賞者自行依個人規劃決定。





小魚數量成魚數量種魚數量

八吋缸40202對

一尺缸50253對

一尺二缸60304對

一尺三缸80405對

一尺半缸100506對

兩尺缸20010010對

兩尺半缸25012015對

三尺缸不適宜300不適宜

四尺缸不適宜600不適宜

成魚數量那一項看起來密度好高



二、過濾系統:可以使用背部過濾器、上部過濾器、沈水過濾器以及水妖精過濾器等種類,若是玩家欲種獲繁殖建議採用水妖精式的過濾,如純粹欣賞的話則可使用其他種過濾器材。

三、加溫器:使用控溫設備加上石英棒加溫,將溫度設定在28度;或採用定溫式的加溫器進行加溫。加溫氣得使用僅限於冬天或日也溫差較大的山區,一般都市則不必添購。

四、底砂:無論有無底砂孔雀魚的生長狀況均相當的良好,但鑑於美觀及消化菌培養的觀念,建議能使用底砂較佳。底砂的選擇可以使用珊瑚砂、美矽砂、宜蘭石等為較常被使用,同時也較容易培養消化菌。其他如黑金剛砂、玻璃砂等等也都可以,但效果叫不佳。

五、魚缸布置:玩家的水族箱中,可種植陰性的水生殖物如小榕、鐵皇冠等或漂浮性的植物如水芙蓉、浮萍等,如此一來可以穩定水質中的硝酸鹽含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剛出生的小魚或是成魚有地方可以躲藏、棲息。

六、燈具:任何型態的燈具都可以使用,純粹預種或是繁殖的話可以使用太陽燈或日光燈,若是在水草缸中則以水草適合生長的光源為主。無論是繁殖或觀賞,孔雀魚漢人一樣也是都需要休息,千萬不可以給予名小時的燈照,否則很容易造成孔雀魚的免疫系統受損。

七、飼料:飼料的挑選是以蛋白質飼料為主,挑選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飼料,顆粒大小為粉末狀或不超過0.1公分的細顆粒為佳。在目前孔雀魚的飼料主要可以分為活餌以及乾燥飼料兩種:(一)活餌即為天然的蛋白質食物,營養成分高,為魚隻的最理想飼料,可惜取得較為不易而且不易處理、帶菌問題嚴重,諸如:水蚤、絲蚯蚓、赤蟲;另外一種為豐年蝦,此種活餌是購得豐年蝦卵之後以鹽水孵化,孵化後直接餵食,是目前最普遍被使用而且營養成分最佳的活餌。(二)乾燥飼料即為市面上的粉狀、細顆粒飼料,市售品牌眾多,大約可以歸為四類:孔雀魚專用飼料、一般小魚專用飼料、香魚零號飼料以及蝦飼料等四種,其中以孔雀魚專用飼料品質上最好,因為此種飼料是特別針對孔雀魚的成長及所需營養量身定做的,是乾燥飼料中的最佳選擇。其餘飼料也可使用,但對於孔雀魚的成長狀況則是有待商確。

八、魚隻挑選:一般來說孔雀魚會死亡的原因有八成是在魚隻的挑選上出了問題,以目前台灣孔雀魚來源來說,有九成是來至於南部的各大養殖場,而南部的養殖場所用的活餌有九成是採用絲蚯蚓,絲蚯蚓生長在骯髒的水域中,帶菌狀況嚴重,常常在您購買之後便發病死亡;再加上南部使用地下水養殖,魚隻販售到北部之後水族館為完成對水的動作,造成孔雀魚對於水質適應不良而死亡。應詢找對於孔雀魚具有專業知識的水族館或孔雀魚專賣店,所購得的魚隻較有保障。











































































孔雀魚分析

本帖最后由yinhewb于2011-6-2820:05编辑





水精靈



LBSALE[15]LBSALE如何判別魚隻是否健康



1.是否活潑地游水:

判定魚是否充滿活力與健康,首先就是看它是否有足夠的活動力一隻活碰亂跳

的魚,當然是屬於比較健康的魚,如果停止魚水面或水底,或者僅僅簞岍Y部地游水,這種通常是有問題的魚,挑選魚應該避免選到此種魚.



2.光澤度是否足夠:

相同的道理,健康的魚光澤度一定夠,不健康的個體,通常色澤會有點像退色一

樣,這樣的個體不是老魚就是生病了,挑魚時也避免選到此種魚.



如果想要繁殖,一定要能夠正確的判別雌,雄是否尚具有交配生殖的能力.而首要的條件為尚年輕而即將進入繁殖的魚齡,如果魚齡太老,公的可能追不到母魚;母的可能已經無法生育.



公魚的選擇:

最好選擇的公魚是不斷追逐母魚,想要交尾的.這樣比較"色"的公魚,

通常追到母魚而交尾成左瑣鷛|比較大,適合交尾的公魚魚齡最好不要太大,以免因表現成熟,導致尾巴太大,太長,而追不到母魚,所以適合交尾的公魚大約在二個半月以上即可.



母魚的選擇:

最好選擇體態比較豐滿的母魚,腰身粗壯點,尾筒短且粗,這樣的母魚不僅可以生比較多,而且生完之後也比較不容易駝背.母魚最好可以等三個月至四個月實在讓它生育,這樣母魚發育比較成熟,也較好.



但是玩家們要注意養孔雀魚不是在玩"生子遊戲",所以必須經過嚴格

的篩選.第一次篩選大約在一個月要分公母的時候,就要先把一些畸形,或是體型較小,淘汰掉.第二次篩選在兩個月左右,將一些發色不全以及尾撐度不夠的公魚淘汰掉;至於母魚也大致上也是相同的方法,留下與公魚數目相當的數目.如欲挑選種魚,就從這些篩選過的魚當中,選出裡面較為出色的個體作為繁殖之用.



基因遺傳的概念:

一般來說,位於孔雀魚的基因學說,大致上分成三部份:(一)孟德爾法則(二)

限性遺傳(三)伴性遺傳其中孟德爾法則有分成三部份:

(1)顯性法則:白子(aa)與普通體(AA)交配,產下的F1表現出來的會全都是普通體(Aa),但是子代中會全部帶白子基因.所以A就稱為顯性基因,a就稱為隱性基因.

(2)分離法則:支配某性狀的基因其配子形成時,會先行減數分裂分離,再與其他的配子結合.如Rr基因在形成配子時,會先分離成(R),(r)再分別與其他配子結合.

(3)獨立法則:兩對以上相對的基因形成配子時,會獨自分離互不影響.



(二)限性遺傳:公魚的Y染色體所帶的基因只會遺傳給子代中的公魚,因為母魚的染色體中,並沒有所謂的Y染色體,所以不會遺傳到子代的母魚;就這稱為限性遺傳.

(三)伴性遺傳:子代母魚的兩個X染色體,一個是來自於母魚的X,一個是來自於公魚的X,就樣X基因的遺傳就稱為伴性遺傳.





如何做出心中夢幻的孔雀魚:

飼養孔雀魚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可以依照自己的喜愛做出屬於自己的夢幻孔雀魚.

首先要在心目中構想出自己所喜愛的孔雀魚的形象,如尾鰭要如何啦,體色花

紋要如何展現,然後逐步朝自己心中孔雀魚去改,當然不可能改一代就可以完成的,必須不斷地去嘗試,而且一次只能改一樣,比如說這次我所要改的是尾撐度,那就選尾撐度大的魚去改,那下去我就往體色或體型去改,這樣有目標有系統地改魚,才有可能成左漱@天,不然盲目地無目的地去改,是改不出什麼結果的.



系統維持:

為了保存漂亮健康的魚,我們常常要做的是系統維持,才可以讓這樣美麗的魚一直延續下去.

系統維持分為下列幾種:

(1)同胎交配:從子代中挑選比較漂亮的公魚,和體型粗壯的母魚來進行同胎交配,讓系統維持下去,但是因為同胎交配幾代後,基因會弱化,體質,體型都會變差,所以還是必須要用不同系來交配好讓好的基因維持下去.

(2)同種異系維持法:

就是挑選不同系的魚來交配,這樣既可以維持系統,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產生,所以是一種比較快速且比較安全的做法.

(3)異種異系維持法:

就樣的交配法,主要是將他品系中比較好的表現體,遺傳到本品系中,不過本方法需要的時間比較久,且還要注意到子代中是否還有他品系的遺傳性狀產生,如果有,那就還要繼續改下去.所以用此方法要做出來的變成純種的魚,通常少則一年,長則達數年之久,這就是用此方法辛苦的地方.





仔魚如何分別公母:

仔魚剛出生時,的確十分困難去分別他們的性別.大約在一個月的時候,雄魚的尾鰭,身體等部分會呈現出鮮豔的顏色,而且雄性的生殖器會有十分明顯突起的短弓.母魚的話則是在尾鰭根部,下腹部的地方會出現黑點;這是最簡單的分辨方法.剛開始會不太容易去分別,久而久之判別仔魚的公母就不在是那麼困難的事啦.



希望對新手有所幫助











基本品係交配簡圖



献花(0)
+1
(本文系雪里望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