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个问题
2017-05-20 | 阅:  转:  |  分享 
  

(4)自有住房财产权——通过试点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5)建设用地入市权——允许集体经
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6)土地征收补偿权——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7)集体资产股份权——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和抵押、担保、继承权。(8)“三权”有偿退出
权——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基础工作:土地及资产确权。农民承包地确权,可
以确地到户,也可以确权到户、确股到户,即确权确股不确地。(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着力重点:建设三大体
系推进十个结合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的结构骨架,重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
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效益、竞争力。生产体系是现代农业的动力支撑,重在提高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营
体系是现代农业的运行保障,重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职业农民队伍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活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①在
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园艺业,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生产;②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
业区域专业化;③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围绕农业的第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
展。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物质装备和技术武装农业,强化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改进农业生产手段,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科技化
水平。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职业农民队伍,发展规模经营,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
,实现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推进十个结合第一:农业与规模结合≯规模型农业鼓励农民土地经营
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探索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转让)的实现机制和途径
重点扶持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新型经营主体第二:农业与
资本结合≯集约型农业土地经营权抵押土地经营权入股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金融机构扶持农业第三:农业与科技结合≯高
科技农业、高附加值农业、精致型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推广第四:农业与装备结合≯机械化农业、设施农业第五:农业与市场结合
≯商品性农业、外向型农业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业电子商务第六:农业与质量结合≯质量型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农业
投入监管第七:农业与品牌结合≯品牌农业第八:农业与标准结合≯标准化农业第九:农业与生态结合≯生态友好型农业、
环境友好型农业减少化学品投入、控制面源污染第十:农业与区域优势结合≯区域特色农业原产地标识、地理标识谢谢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个问题本演示文稿可能包含观众讨论和即席反应。使用PowerPoint可以跟踪演示时的即
席反应,在幻灯片放映中,右键单击鼠标请选择“会议记录”选择“即席反应”选项卡必要时输入即席反应单击“确定”撤消此框
此动作将自动在演示文稿末尾创建一张即席反应幻灯片,包括您的观点。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牢固的。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1.什么是农业供给侧改革2.为什么要
搞农业供给侧改革3.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1.什么是农业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
需求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总体要求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
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
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
、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本任务6大方面33条1)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
效;2)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4)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
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5)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6)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2.为什么要搞农业供给侧改革从农业外部看从农业外部看3.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1)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2)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3)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4)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土地所
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第一次突破: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置——为家庭承包经营奠定了基础,家庭承包经营应运而生。
第二次突破: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为经营权流转奠定了基础,规模经营应运而生。家庭经营要同规模经营统一起来,积极稳妥推
进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承包权和经营权分开、三权分置后: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归市场。就是:坚持所有
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通过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
、农业企业重点培育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
2)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探索新的集体经营方式,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民意愿,可以统一连片整理
耕地,将土地折股量化、确权到户,经营所得收益按股分配。(3)鼓励农民土地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
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合理确定土地经营规模,对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15倍、务农
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重点扶持。(4)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三个允许——允许财政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
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5)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
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三)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1)承包地抵押担保权—
—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2)承包地流转权——鼓励农民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
业企业流转。(3)承包地入股权——允许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可以引导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通过自营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献花(0)
+1
(本文系方圆儒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