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件西晋唾壶谈起收藏是人类以搜集历史文化遗物及自然标本为方式传承人类文明的行为,是一项高雅的文化活动。毋庸讳言,它又属艺术品上的一种投资行为。翻翻各家拍卖图录可以发现,许多拍品让人眼熟。这些可圈可点的古董,不是异地间的拍来拍去,便是数年或数十年投资的索回。此外,亦有不少朋友,包括一些有家传以及被称之为收藏爱好者或收藏家的,本是想长久守住物,无奈一时情急,才让一件件拿钱换不来的祖传宝贝,化作变现重器。因为,这些往日引以为豪的珍爱,此时此刻和柴米油盐醋比起来,和房子汽车比起来,和生病求生的欲望比起来,似乎已无足轻重。俗话说“图5西晋越窑青瓷鸟钮水盂
图1西晋越窑青瓷贴神人瑞兽纹唾壶
图2西晋青瓷唾壶
图4明正德青花龙戏莲纹渣斗
图3北宋定窑刻花渣斗
收藏是人类以搜集历史文化遗物及自然标本为方式传承人类文明的行为,是一项高雅的文化活动。毋庸讳言,它又属艺术品上的一种投资行为。翻翻各家拍卖图录可以发现,许多拍品让人眼熟。这些可圈可点的古董,不是异地间的拍来拍去,便是数年或数十年投资的索回。此外,亦有不少朋友,包括一些有家传以及被称之为收藏爱好者或收藏家的,本是想长久守住物,无奈一时情急,才让一件件拿钱换不来的祖传宝贝,化作变现重器。因为,这些往日引以为豪的珍爱,此时此刻和柴米油盐醋比起来,和房子汽车比起来,和生病求生的欲望比起来,似乎已无足轻重。俗话说“古董不传三代”,细细一想,俗话其实真是不俗。古往今来,之所以让人朗朗上口让人视作至理名言!不仅仅因为世事艰难、人生苦短,也不仅仅因为人的志向会不时越迁、会有新的定位,还因为收藏者对生活的需求或者说继承人对古瓷的认知程度,都有可能出现不可预见的变化与逆转。所以,即使一些珍品被收藏者束之高阁或锁进保险箱,但仍难保证若干年以后不被用来换成钞票、甚或被贱卖了出去。可以预见,市面上尽管真品越来越稀缺,可收藏活动永远扑朔迷离,永远会有演绎不完的故事……
笔者喜欢宋代瓷器和明清瓷器,但一件越窑青釉贴神人瑞兽纹的西晋唾壶(图1)却与我十分有缘。那是2000年下半年,在沪上一位有20多年“玩龄”的古玩行家老张那里,我与它相遇。唾壶高8.3、口径9.4、足径8.5厘米,器身里外施灰青釉,釉层均匀、致密,釉面上还错落有几绺因年代久远而自然形成的冰裂纹和牛毛纹片。让人惊讶的是它的工手。肩上的网格纹真神了,在3至4毫米大小的菱形网格内,细如游丝的十一根纵横线条(纵五横六)竟根根可数,为历代青瓷制品罕见。
唾壶以老张25000元的开价很快成交了。古玩业有句行话,“不还价是要肚子痛的”。而此次交易,与其说我作过讨价还价,毋宁说我是装装样子,在细细揣详唾壶之后,仅用几十秒钟,买卖做成了。因为,就如此精致的一件古代青瓷而言,25000元这个价位,其实并不高。再者,对方与我常来常往,关系融洽,此前笔者的不少藏品,系由这位奔走于江苏、浙江等地的道兄提供。
货款两讫后,老张告诉我,唾壶系来自苏北淮安,先前的主人珍藏它十七八年,由于工厂最近效益不好,为发工资才割爱给他。
也许,好东西会让人上心甚至刻骨铭心。约莫两个星期,我们再一次在东台路古玩店见面时,老张率直地表示,想加价百分之五十赎回。我知道,这不属于他的性格。这位在业内有老法师之称的行家里手,过手瓷器无数,许多古物远较西晋唾壶珍贵。卖了就卖了,如泼出的水,不言收回。由于眼力好交际好特别是运气好,好东西隔三差五就能让他碰着,还寻觅到别人做梦都不敢奢望的宣德官窑青花凤纹尊及数件宣德官窑青花花卉纹大盘。这些器物的进进出出,不但让他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还让他在牌桌上的潇洒大方历久不衰。而此次,似乎显得有点不爽快。但语气上听得出,反悔之心并没有,分明嫌价格没到位。我以为他遇见什么大户,后来得知,是因为去过一趟上博。在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展厅,老张瞅着玻璃柜内寥寥无几的魏晋南北朝唾壶,默默地看了好一阵子,最后,指着展台上的青瓷唾壶,对同去的两位朋友用上海方言讲了这么一句话:“卖给老高的青瓷唾壶,釉水远远超过这只,而其贴塑的精美程度与立体感之强,可掼这只西晋唾壶(图2)三条马路。”
唾壶即渣斗,因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所出有“女阴侯唾器”铭的漆唾器,故又名“唾器”(汪庆正主编《简明陶瓷词典》)。在冯先铭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上,对唾壶的诠注为:“古代贵族宴饮时唾鱼骨或兽骨的承器,故又有渣斗之称”(见《中国古陶瓷图典》之“唾壶”、“渣斗”条目)。上述文字表明,先民遗赠给今人的“唾壶”,其实蛮有品位:在无数饱经沧桑的各式高古瓷中,能被当今工具书明确为贵族用器的,大抵上仅此一款。
中国的许许多多瓷器,烧造之初并非为观赏而是实用。为炫耀主人身份,为显示宴请者品位与客人档次,上流社会在争奢赛富的酒席宴上,当然不能只见鱼肉而没有一些诸如承放鱼刺或骨渣的容器。
于是,便有了酷似商周青铜尊造型的唾壶。唾壶外观越漂亮、装饰越考究,讲究体面的王公贵戚则越感到有面子,似乎于食欲亦大有好处,这该是古代唾壶(图3)之所以被制作得如此大气如此玉滑的真正原因,亦是后世明清宫廷仍然多见渣斗(图4)之缘故。
越窑为我国著名窑口,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悠久的瓷窑之一。历史上,越窑青瓷有过两次辉煌发展,一次在西晋,一次为唐末五代。因而,西晋越窑青瓷为世界文明史留下了灿烂一页。比较同时期越窑瓷器(图5)、包括唾壶,你会发现,此件作品不但造型端庄稳重,而且,在装饰风格上亦独具丰采。一是装饰手法上采用堆塑与模印,故工艺繁复,图案典雅,时代特征表现得尤为强烈:肩部至上腹,压印由菱形网格纹组成的宽带纹与倒三角图形,主题图案为堆贴朱雀、双凤、仙人骑神兽、辟邪等模印纹。殊为难得的是,通常这类装饰题材只在器物上出现一组,而此物集多种题材于一身;二是纹饰细腻、花纹特别规整,所饰网格纹内细如游丝的十一根纵横线条根根清晰(目前所见精品件,绝大多数网格内为纵三横三计九根线条,而且不很清晰),而三角形图案之美,主题装饰之精湛,均为同期青瓷中罕见,使整器更具神秘华贵、高深莫测气质。显然,此件距今1700余年的青瓷唾壶,当属西晋时期一件弥足珍贵的王者用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