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青花瓷画中的中国画技法
2017-05-24 | 阅:  转:  |  分享 
  
青花瓷画中的中国画技法



景德镇青花瓷,清秀素雅。妙趣天成的纹饰,不拘一格的构图,有很强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元代开始,经过明、清、近代的八百年发展,青花瓷画在借鉴国画技法,融进民间艺人的艺术想象力的过程中,历代青花瓷均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国画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实用到艺术,从助教化到画家个性的发挥,创作题材、表现手法都有了变革。绘画材料也由绢、帛等纤维纺织品过渡到用宣纸作画。在中国绘画史的演变过程中,历代都留下了大批绘画作品和绘画理论。这些民族艺术遗产,不仅对后世的国画创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对景德镇的青花瓷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画是用毛笔、墨、颜色,在特制的宜纸上作画。画种有人物、山水、花鸟、鱼藻、走兽五大类型,画法主要有工笔、写意两大类。画幅形式有壁画长卷、屏障、卷轴、册页、扇面。。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采用-目识心记”、。以形写神”的观察表现法,采取概括、提炼、夸张、变形的手法,把自然物象变成艺术形象,赋予形象以情感,溶入作者的气质、心态,达到“形神兼备”、-触景生情”的境界。国画以。散点透视”为主,也有“焦点透视”的构图,大干世界的繁杂物象,可以融汇在一张长卷上。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花卉,能奇妙地同时绽放。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取景、构图,往往能产生巧妙的观赏效果。用线造型是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刚劲的线条,起伏跌宕,纵横交错,形成高山流水,花鸟树木。结合皴擦点染、敷色、题款,手起笔落,提捺勾扫,稍过片刻,一幅墨色淋漓的水墨画就能完成。画家娴熟的作画技巧,令观赏者为之倾倒。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历代画师创造出人物画“十八描”,山水画“十八皴”,花鸟画“勾花点叶”、“谐音会意”等多种技法和吉祥图案。人物画重神韵,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山水画强调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花鸟画借物抒情,重视情趣的体现。这些技法,对于青花瓷画的绘制表现,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晚周至汉代,人物画渐趋成熟。隋唐时期,山水、花鸟画已形成独立的画科。五代至两宋时期,水墨画盛行。文人画从唐代开始出现,宋代有很大发展。宋代开始.国画逐渐由绢画发展到用宣纸作画。宣纸有生宜和熟宜两大类,在生宜纸上作画,水墨会出现渗透晕化的现象,多用于作写意画。中国画”计白当黑”,注重空白的处理,“意到笔不到”的构图,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国画是平面艺术,构图方式吸收“高远、平远、深远”的视觉效果组成画面。横式、竖式的画面形式,有利于高远、平远的透视构图的展开。青花瓷画的作画工具,与国画一样,都是用毛笔作画,所不同的是载体材料,颜料不一样。从古代青花瓷艺作品中可以看出,元代青花瓷是用笔锋尖、弹性好、含料多的毛笔,以勾、榻、点、涂的技法画成。这种画法,一直延续到明代宜德年间。这个时期的青花纹饰,料色浓重而凝集不散,在画面上有明显的笔痕。料色深处,还有深青色的料斑。“工匠来四方,器成天下走”。明代,景德镇青花瓷有很大发展。明代中期的成化年间,青花瓷画吸收了国画中的。晕染法”,创造出“分水法”,其画法是,先用线笔勾线,再用分水笔在线条的轮廓中分水,使画面产生出深浅不同的层次。由于在分水时,笔尖只起到引出料水的作用,并不接触坯体,因此,“分水”作画的瓷器,画面料色均匀,没有笔痕,显得清爽明快,改变了以前的笔触现象。清代康熙时期,青花艺人吸收国画“墨分五色”技法,在画坯时.采用“头浓、二浓、正浓、正淡、影淡-五种浓损不同的料水晕染,形成画面的多种色阶,而成为著名的。青花五彩-。康熙时期的青料是高档珠明料,料色青翠欲滴,加上“粉分五色”的技法,使得康熙青花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层次,成为古代青花瓷珍品。青花瓷画讲究”水路均匀”,“水路”犹如国画中的空白。通过“水路”的巧妙安排,使画面的穿插、虚实处理达到和谐的视觉效果。在构图上,既突出画面的装饰美,又通过“水路”的安排,使画面疏密有致,虚实呼应。古代的青花瓷画.元代层次繁密,明代创造出“分水法”,清代的“料分五色”.成为各朝的重要特色。吸收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特点,青花瓷画也有融书、画为一体的作品。元代青花菊纹把杯,外壁用青料绘制缠枝菊花,杯心草书:“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书法用笔酣畅流利,作品布局疏密得当,诗、书、画相结合,别具一格。























1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