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唐代茶具(图片)
2017-05-24 | 阅:  转:  |  分享 
  
唐代茶具

由于唐时茶已成为国人的日常饮料,更加讲究饮茶情趣,因此,茶具不仅是饮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并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实用性,而且,一件高雅精致的茶具,本身又富含欣赏价值,且有很高的艺术性。所以,我国的茶具,自唐代开始发展很快。中唐时,不但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质地,注意因茶择具,这在唐·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有详尽记述。本世纪80年代后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成套唐代宫廷茶具,与陆羽记述的民间茶具相映生辉,又使国人对唐代茶具有了更加完整的认识。但唐代的饮茶方式与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许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见到过的。有关唐代宫廷茶具,下面已分件专述。这里,将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开列的28种茶具,按器具名称、规格、造型和用途,分别简述如下。

风炉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炉内有床放置炭火。炉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上有三个支架(格),用来承接煎茶的□。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制的灰承,用于承接炭灰。风炉的三个足上,均铸有古文字注脚:一足上铸有“圣唐灭胡明年铸”。一般认为“圣唐灭胡”,是指唐代宗广德元年,即公元763年讨“安史之乱”之际,而这一年的“明年”,当指公元764年,这里说的是制造该风炉的年代。一足上铸有“坎上巽下离于中”。按《杂卦》之解,说的是风在下,以兴火;火在上,以助烹,也就是说,煮茶的水放在上面□内,风从炉底洞口吹入,火在炉腔中燃烧,说的是煎水烹茶的基本原理。一足上铸有“体均五行去百疾”。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此句结合人的腑脏器官,运用生克乘侮理论,说饮茶能使五脏调和,百病消散,指明了茶的药理功能。而炉腹三个窗孔之上,又分别铸有“伊公”、“羹陆”和“氏茶”字样,连起来读成“伊公羹,陆氏茶”。“伊公”指的是商朝初期贤相伊尹,“陆氏”当指陆羽本人。《辞海》引《韩诗外传》曰:“伊尹……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这是用鼎作为烹饪器具的最早记录,而陆羽是历史上用鼎煮茶的首创者,所以,长期以来,有“伊尹用鼎煮羹,陆羽用鼎煮茶”之说,一羹一茶,两人都是首创者。由此可见,陆羽首创铁铸风炉,在中国茶具史上,也可算是一大创造。



灰承是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放置在风炉底部洞口下,供承灰用。



是指用竹或藤编织而成的箱,高一尺二寸,直径七寸,供承炭用。



炭挝是六角形的铁棒,长一尺,上头尖,中间粗,握处细的一头拴一个小□。也可制成锤状或斧状,供敲炭用。



火筴又名筋,是用铁或铜制的火箸,圆而直,长一尺三寸,顶端扁平,供取炭用。



又称釜或□,用熟铁制成,内光外粗,耳呈方形。边宽阔,以便伸展。中心部宽,便于火力集中于中心部,使水易沸,茶末易扬,茶汤易厚。主要供烧水、煎茶用。

据陆羽《茶经》载:唐时,其他质地的也不少,主要的有江西洪州(今江西的修水、锦江流域和南昌、丰城、进贤等县市)烧制的瓷□,山东莱州(今山东的掖县、即墨、莱阳、平度、菜西、海阳等县市)凿磨的石□。陆羽认为这些,虽然也属“雅器”,但“性非坚实,难可持久。”此外,还有银□,陆羽说它“雅则雅矣,洁亦洁矣”,但一般人用不起,近于奢侈。从美观、清洁、实用出发,陆羽最终认为还是以铁制为好。

交床十字形交叉作架,上置剜去中部的木板,供置□用。



夹用小青竹制成,长一尺二寸,供炙烤茶时翻茶用。陆羽认为小青竹遇火能生津液,可提高茶的清香味。另外,夹也可用精铁或熟铜制造。



纸囊用剡藤纸(产于剡溪。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市境内)双层缝制。用来贮茶,可以“不泄其香”。



碾用桔木制作,也可用梨、桑、桐、柘木制作。内圆外方,既便于运转,又可稳固不倒。内有一车轮状带轴的堕。堕的直径三寸八分,中间厚一寸,边厚半寸。轴长九寸,中间方,两头圆,能在圆槽内来回转动,用它将炙烤过的饼茶碾成碎末,便于煮茶。

唐代许多史料中都谈到过茶碾。秦韬玉诗中“山童碾破团圆月”,说的就是用茶碾碾茶的情景。不过,唐代茶碾,除有用质地坚硬细密而又无异味的木制茶碾外,还有用石质凿磨而成的茶碾,这在陆羽的《茶经》中已有提及。



拂末用鸟羽毛做成,碾茶后,用来清掸茶末。



罗合罗为筛,合即盒,经罗筛下的茶末盛在盒子内。罗用竹制成,弯曲成圆形,绷上细纱或绢。盒用竹或薄衫木板制成亦呈圆形,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罗茶末时,得加盖,以防茶末飘散。



此外,在唐代的史料中,除记有罗合用竹或杉木经烘烤弯曲,并加油漆作成茶罗外,还有用柘木制成的柘罗。唐代的品茗者,不少习惯于自碾、自罗,在此过程中获取“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的超脱心境。

则用海贝、蛎蛤的壳,或铜、铁、竹制作的匙、小箕之类充当,供量茶用。



水方用稠木,或槐、楸、梓木锯板制成,板缝用漆涂封,可盛水一斗,用来煎茶。



漉水囊骨架可用不会生苔秽和腥涩味的生铜制作。此外,也可用竹、木制作,但不耐久,不便携带。惟用铁制作是不适宜的。囊可用青竹丝编织,或缀上绿色的绢。囊径五寸,并有柄,柄长一寸五分,便于握手。此外,还需做一个绿油布袋,平时用来贮放漉水囊。漉水囊实是一个滤水器,供清洁净水用。



瓢又名牺杓。用葫芦剖开制成,或用木头雕凿而成,作舀水用。



竹夹用桃、柳、蒲葵木或柿心木制成,长一尺,两头包银,用来煎茶激汤。



熟盂用陶或瓷制成,可用水二升。供盛放茶汤,“育汤花”用。



鹾簋用瓷制成,圆心,呈盆形、瓶形或壶形。鹾就是盐,唐代煎茶加盐,鹾簋就是盛盐用的器具。



揭用竹制成,用来取盐。

碗用瓷制成,供盛茶饮用。在唐代文人的诗文中,更多的称茶碗为“瓯”。此前,也有称其为“盏”的。陆羽在《茶经》中列出当时制造茶碗的地区有浙江的越州、婺州,湖南的岳州、鼎州,安徽的寿州,江西的洪州,河北的邢州等。由于瓷碗烧制工艺流程和传统风格的不同,有淡青、黄、白、褐等釉色之分。陆羽认为越州窑烧制的淡青色茶碗能与绿色的茶汤相映生辉,“半瓯青泛绿”,从而达到“益茶”的效果。其他如邢瓷之白,寿瓷之黄,洪瓷之褐,都是掩茶汤之色,“悉不宜茶。”同时,越瓷的外观造型,也特别适宜饮茶。它“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即沿不外翻,稍有内敛,使茶汤不易外溢;而底稍翻,易于端持;碗“浅”则与唐时饮用末茶有关,这样可在喝茶时连茶末一齐喝掉。



畚用白蒲编织而成,也可用□,衬以双幅剡纸,能放碗十只。

札用茱萸木夹住栟榈皮,作成刷状,或用一段竹子,装上一束榈皮,形成笔状,供饮茶后清洗茶器用。



涤方由楸木板制成。制法与水方相同,可容水八升。用来盛放洗涤后的水。





滓方制法似涤方,容量五升,用来盛茶滓。



巾用粗绸制成,长二尺,做两块可交替拭用。用于擦干各种茶具。





具列用木或竹制成,呈床状或架状,能关闭,漆成黄黑色。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用来收藏和陈列茶具。



都篮用竹篾制成。里用竹篾编成三角方眼;外用双篾作经编成方眼。高一尺五寸,长二尺四寸,篮底宽二尺,高二寸。用来盛放烹茶后的全部器物。



以上28种器具,是指唐时为数众多的茶具而言,但并非每次饮茶时必须件件具备。这在陆羽的《茶经》中说得很清楚,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省去不同的茶具。

























13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