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中华瓷纹饰—— 蕉叶纹
2017-05-26 | 阅:  转:  |  分享 
  
PAGE

PAGE14

中华瓷纹饰——蕉叶纹


HYPERLINK"http://www.hudong.com/wiki/青花海水蕉叶纹尊"\t"_blank"青花海水蕉叶纹尊
蕉叶纹简介:
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青花海水蕉叶纹尊
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9%9D%92%E8%8A%B1&type=cy"\t"_blank"青花海水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8%95%89%E5%8F%B6%E7%BA%B9&type=ws"\t"_blank"蕉叶纹尊,明宣德,高15.1cm,口径16.5cm,足径10.9cm。
尊广口,扁圆腹,圈足。通体绘青花纹饰,颈部绘蕉叶纹,腹部绘海水波涛,海水上为如意云头纹。足底青花双圈内有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蕉叶与海水纹是宣德青花瓷器上的常见纹饰。此器纹饰以写实与图案化布局相结合,自然而和谐。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局部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高49.5cm,口径15cm,足径17.2cm。
瓶洗口,长颈,垂腹,圈足。颈两侧贴饰狮耳。通体以褐色或赤褐色勾勒轮廓,用釉下青花及红、黄、绿、茄紫、孔雀绿诸彩装饰,全器共绘八层纹饰。瓶腹镂雕9只凤凰飞翔于祥云之间,构成了器物的主题纹样。瓶口镂空如意云头纹,颈部环绘五彩蕉叶纹,并镂雕若干飞舞的蝴蝶。颈部两侧堆雕的狮耳上有青花篆书“寿”字。颈下饰朵花和八宝纹。无款识。
整个器物自口至底,层层花纹密布,无纤毫隙地,可称艳丽之至。这时期的五彩,一反明成化时彩瓷之疏朗、优雅、宁静,变为浓艳热烈的风格,纹饰繁密杂乱,布满器身。华丽俗艳有余而高雅秀美不足,为万历年五彩之特征,此瓶即典型器物。
这件镂空云凤纹瓶不仅成功地运用了五彩装饰,而且以熟练的镂雕技艺,给人以巧夺天工之感。如此繁密的镂空与五彩装饰相结合的工艺,反映出当时瓷匠们高超的技能,是万历时期官窑五彩瓷中的稀世珍品。

青花花卉纹执壶
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9%9D%92%E8%8A%B1&type=cy"\t"_blank"青花花卉纹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6%89%A7%E5%A3%B6&type=qx"\t"_blank"执壶,高27.8cm,口径7.7cm,足径11.7cm。
壶撇口,细长颈,斜肩,丰腹,下部饱满,圈足。一侧置长流,流与颈间连以横片。另一侧置曲柄,连于颈、腹之间。通体青花装饰,口沿下饰回纹,颈部自上而下依次为蕉叶纹、回纹、缠枝灵芝纹、如意云头纹各一周,腹部绘菊花纹和山茶花纹,近足处绘莲瓣纹,流及柄均绘缠枝花卉纹。壶附盖,盖面绘缠枝花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器造型优美,纹饰布局繁密,描绘细致,所用菊花和山茶为当时流行的纹饰,是明洪武时期青花瓷器中的佳作。

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
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9%9D%92%E8%8A%B1&type=cy"\t"_blank"青花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8%8A%B1%E5%8D%89%E7%BA%B9&type=ws"\t"_blank"花卉纹八方烛台,明永乐,高38.5cm,口径9.0cm,足径23.5cm。
烛台为八方式,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烛插,下层为台座,两者均为束腰八方形,中层为连柱,形状如酒盅倒扣。通体青花装饰。烛插由上到下分别描绘蕉叶纹、回纹、变形莲瓣纹。连柱饰有锦纹及缠枝花纹。台座面饰海水纹和莲瓣纹各一周,外壁八面绘八组各式缠枝花卉。足内施白釉。底心无釉。
此八角烛台仿自阿拉伯铜器,结构复杂,装饰华美。绘制纹样使用的青料为进口钴料,即所谓的“苏泥勃青”,青花色泽浓艳,有晕散感。
烛台出现的历史很早,远在三国、两晋时期,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瓷烛台随之出现,如三国时的羊形烛台、两晋时的骑兽人烛台等。南北朝时盛行莲花状烛台。隋、唐时的烛台底座刻划精美的花纹。到了明代盛行八方烛台,烛台上有的置蜡烛形插柱,造型美观大方,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9%9D%92%E8%8A%B1&type=cy"\t"_blank"青花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6%8A%98%E6%9E%9D%E7%BA%B9&type=ws"\t"_blank"折枝花纹八方烛台,明永乐,高38.5cm,口径9cm,足径23.5cm。清宫旧藏。
烛台为八方式,分上下两层。上下均为束腰八方形,底内中空。上层台座由上到下分别描绘蕉叶纹、回纹、变形莲瓣纹。两层台座之间的支柱饰有锦纹及缠枝花纹。下层台座座面为海水江崖纹,边沿饰莲瓣纹一周,外壁八面绘八组各式缠枝花卉。青花色泽浓艳,有晕散感,局部有“铁锈疤”。白釉肥厚莹澈,底无釉。
早在三国两晋时代,瓷烛台即在中国出现,如三国时的羊形烛台、两晋的骑兽人烛台等,南北朝时盛行莲花状烛台,隋唐时的烛台底座多刻划精美的花纹,明代则盛行八方烛台。此八方烛台绘制纹饰所用的青料为进口钴料,即所谓的“苏泥勃青”(或“苏麻离青”)。此烛台的造型系模仿西亚地区清真寺的铜烛台烧制而成。铜质烛台在古代埃及和叙利亚地区十分流行。

青花三果纹执壶

青花三果纹执壶另面
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9%9D%92%E8%8A%B1&type=cy"\t"_blank"青花三果纹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6%89%A7%E5%A3%B6&type=qx"\t"_blank"执壶,明宣德,高27.5cm,口径6.2cm,足径10cm。
壶体为玉壶春瓶式,撇口,细颈,垂腹,圈足。一侧有弯形长柄,柄上有小系,另一侧附长流,流与颈间有云板相连。流、柄、口高低相若。壶盖扣合于壶口,盖面拱起,上饰宝珠钮,可与柄上的小系用绳相连以防壶盖滑落。通体青花为饰,颈部绘蕉叶纹,下饰缠枝莲花一周,腹部两面有菱形开光,一面开光内绘折枝桃,一面绘枇杷果,开光间绘缠枝花卉。盖面及近底处均绘莲瓣纹,流与足墙均饰忍冬纹,柄饰朵花纹。底白釉,无款。
此壶造型端庄古朴,釉质肥厚莹润,青花色泽深沉含蓄,色重处青花下凹,呈现出点点的黑疵斑痕,与浓艳的青色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宣德时期使用进口的“苏泥勃青”料,烧成后的青花色泽浓重艳丽,深入胎骨,为宣德青花的显著特征。

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9%9D%92%E8%8A%B1&type=cy"\t"_blank"青花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6%8A%98%E6%9E%9D%E7%BA%B9&type=ws"\t"_blank"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明宣德,高25cm,口径3cm,足径10cm×7.5cm。
壶直口,细颈,扁圆形腹,平底。颈、肩之间置对称如意形耳。通体青花装饰。颈上绘缠枝花纹,肩绘蕉叶纹,腹两面均绘饰折枝茶花纹。素底无釉。无款识。
此器造型源自阿拉伯铜器,器形端庄,纹饰疏朗。
花卉题材在明代宣德瓷器装饰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石榴花、菊花、莲花、茶花、牡丹、百合、宝相花、牵牛花等较为常见。每种器物多由2种、4种、6种或更多种类花卉通过不同形式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化丰富的花纹装饰。除花卉组合使用,也流行以单独花卉为饰,此件扁壶即为一例。其腹部两面各绘茶花一枝,笔触细腻,图案写实,别有一番情趣。

斗彩海水异兽纹罐
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6%96%97%E5%BD%A9&type=cy"\t"_blank"斗彩海水异兽纹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7%BD%90&type=qx"\t"_blank"罐,明成化,高11.8cm,口径6.6cm,足径8.8cm。
罐直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通体斗彩装饰。腹部绘四只海兽及海水江崖、朵云纹。肩与近底分别绘下覆、上仰蕉叶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天”字款。
此罐胎体轻薄,透光度强,从内壁可窥见外壁的纹饰。装饰以红彩和青花为主色,黄彩和绿彩为辅,明丽悦目。画面海水汹涌,浪花飞溅,海兽形体由象头、狮身组成,腾空而起,凶猛异常,体现出明代成化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制瓷工匠高超的绘画技法。
此罐因外底书“天”字,俗称“天字罐”,是成化斗彩瓷中的名品。这种成化斗彩天字罐一直珍藏于宫中,清雍正、乾隆时宫廷档案中称之为“成窑五彩罐”或“成窑天字罐”。除海水异兽纹,有的天字罐以海马纹、海水龙纹、缠枝莲纹等做主题纹饰。

青花茅山道士图三足香炉
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9%9D%92%E8%8A%B1&type=cy"\t"_blank"青花茅山道士图三足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9%A6%99%E7%82%89&type=qx"\t"_blank"香炉,明弘治,高12.2cm,口径19.9cm,足径12.4cm。
炉呈筒式,圆口,直腹,平底,下承以三小足。通体青花装饰,口、足上分别绘回纹与变形蕉叶纹。腹部主题图案为茅山道士图。外底施白釉。无款识。
此炉青花略有晕散,从造型和画风上看,是典型的民窑作品。绘画题材选取的是西汉的传说:相传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今江苏省西南部的茅山修炼学道,并为民治病,后得道成仙,三人之间常乘白鹤往来。画面中的人物形神兼备,用笔潇洒,自然景色写实逼真,表现了弘治朝瓷绘的娴熟技巧。

五彩云鹤纹罐
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4%BA%94%E5%BD%A9&type=cy"五彩云鹤纹HYPERLINK"http://cq.okcang.cn/?tag=5&wd=%E7%BD%90&type=qx"\t"_blank"罐,高19.3cm,口径13.2cm,足径11cm。
罐直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其通体以青花加红、黄、绿彩装饰,颈部绘如意头纹6组,肩部绘变形莲瓣纹一周,罐身绘云鹤穿花及八宝纹,近足处绘变形蕉叶纹一周,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双行六字款。
五彩云鹤纹罐色彩浓艳,画迹工整,是典型的官窑作品。主题纹饰以云鹤为主,充满神秘的道教色彩,反映出当时皇宫中崇尚道教之风。


HYPERLINK"http://auction.artxun.com/paimai-15965-79822415.shtml"\o"青花蕉叶纹撇口尊"青花蕉叶纹撇口尊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